1、地方化因素对 城市 流动人口 社会融入 的 影响 研究 兼论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城市差异 田明 摘 要 : 以东部 和中部 地区 9个城市的 流动人口 问卷调查为 基础 , 用多水平回归模型 分析了城市 地方化因素 对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影响 。 研究发现 城市 制度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方言难易程度、城市外来人口的比例、城市房租价格以及 城市在区域中的吸引范围和城市区位都对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产生显著的影响。加入当地养老保险越难,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流动人口收入与城市人均收入差距越大、 城市房租越高以及 城市方言越难掌 握、 外来人口比例越高的城市流动人口融 入程度 越低。那些吸引范围较小,流动
2、人口来源以省内为主的城市,以及北方 城市 的 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总体程度要高 。 地方化因素 对于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地方化因素 对于流动人口具有选择机制,不同城市吸引的流动人口不同,不同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能力和在城市中的适应性存在差异,从而城市由于吸引的流动人口群体不同而城市融入不同 ; 二是 城市 地方化因素 会对流动人口产生某种效应 , 积极的效应可以拉近流动人口对城市的距离,获得对城市的认同,并由此而产生亲近感和自豪感,有利于促进流动人口有效融入。消极的效应具有排斥作用, 使外来人口产生疏离感,对城市的认同度较低,不利于人口的社会融入。 关键词: 地方化因素 ;
3、 城市 ; 流动人口 ; 社会 融入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快速 推进 ,城镇化水平已经由改革初期的 17.9%提高到 2012年的 52.57%,不过在 7.1 亿城镇人口中还包括 2.36 亿的流动人口。 城镇化不单是人口向城镇的集聚和集中过程 , 还包括经济、社会、生活方式、生活水平等的转变 (周一星, 1995) ,即流动人口的市民化和城市融入过程。由于我国流动人口流动性强,受 多种因素的 制约大多数人 在城镇中享受不到和 城镇 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和公 共服务 (张晓山, 2010;朱宇、林李月, 2011) ,不能 有效 融入城市社区 (李志刚、刘晔、陈宏胜, 2011;王
4、章华、颜俊,2009) ,无法实现市民化 (程遥, 2012) , 因此, 我国的城镇化是不完全的城镇化,城镇化质量不高,呈半城镇化状态 ( 程遥 , 2012;陆大道、姚士谋, 2007; 陶然,曹广忠 , 2008;潘捷军 , 2007) 。积极推进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可有效提高城镇化质量,走 上 健康城镇化道路 ( 王章华 、 颜俊 , 2009;王春光, 2006;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 2012) 。 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是 指 在 共同的 城市社 会里,流动人口与城市市民之间差异削减 ( 悦中山、李树茁、 费尔德曼 , 2012) ,并 相互适应 的 过程 ( 任远、 邬
5、民乐 , 2006) 。 关于为什么中国流动人口不能有效地融入城市,从而在城市长期定居,目前有三种主要的解释范式:人力资本范式、社会资本范式与制度主义解释范式 ( 梁波 、 王海英 , 2010) 。人力资本范式认为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度低 ,主要是因为流动人口自身的人力资本、素质禀赋不符合现代城市性的要求 ( 陆林, 2007;潘泽泉, 2008) 。社会资本范式倾向于认为流动人口社会资本的极度匮乏限制了其自身在经济资本、政治资本与文化资本等 方面的获取 ( 钟水映、李魁 , 2007) ,进而影响到其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融入进程。制度主义解释范式倾向于认为中国特有的社会体制结构、相关的制度安排
6、以及具体的制度实践是决定农民工能否实现 基金项目 :本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资助号: 4137116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40901086)的资助。 城市融入的根本性因素。这些制度包括户籍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 朱力, 2002;李强, 2011;钱文荣、张忠明, 2006) 。 不可否认,无论是 流动人口 自身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因素 ,还是特有的宏观制度环境都 会 对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产生重要的影响。 然而, 以上三种范式的研究忽视了 流入 城市或地方层面因素的影响。 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适应和融入现代工业
7、社会的文化,二是适应和融入流入城市所独有的区域性文化 ( 悦中山、李树茁、 费尔德曼 , 2012) 。 流动人口对工业社会的适应是由农村传统社会到现代城市社会决定的 ,对流动人口是普遍适用的,但对流入城市所独有的地域文化的适应 , 流入地城市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中国区域差异显著,城市类型多样,即使同一个群体在不同城市的融入情况也会出现明显的差别 ( 田明、薄俊丽, 2014) ,而这种差别既不是全国层面的制度导致的,也不是群体本身的特征 促使的,而是不同地方 或城市 的地方化因素 造成的 。 目前 还没有专门研究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地区差异或城市差异, 地方 化因素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影响的
8、研究也仅集中在 流入地 居民态度对流动人口的 排斥 方面 ( J. Fetzer, 2000; C. Jopke, 2005; A. Paskeviciute J. W. Berry,2003; P. B.Organista J.V. Arends-Tth 悦中山、李树茁、 费尔德曼 ,2012)。 如何衡量 社会融 入 ,有不同的层面和指标, Gordon(1964)把 社会融入 划分成 文化融入、结构融入、婚姻融入、态度融入、身份融入、行为融入和文明整合等 7个子过程或子方面 。 Alba and Nee 在 Gordon的理论框架 上 增加了社会经济融合维度 (Richard Alba
9、T.A.B. Snijders S.W.Raudenbush Raylynn Oliver,1995; 崔岩 ,2012)。 该方法可在分析个体因素模型的基础上同时考虑宏观因素 , 并可考虑微观个体因素与宏观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 , 使数据分析的深度更进一步提高 (张风雨、王海东 ,1995)。据此 ,本文引入有随机效应的多层次回归 模型,建立随机截距模型,允许城市之间的回归分析在截距上存在差异,从而分析 城市地方化 特征变量对因变量的独立影响 。 在构建的 多层次回归 模型 中 因变量为综合 融入指数 , 结合研究假设,分别在模型中引入制度变量、 经济变量、人口结构变量、城市 性质 变量以及
10、其他 控制 变量,具体定义如下 : 首先,把流动人口是否加入当地社会福利作为制度排斥变量。 是否参加当地的社会福利,不仅受流动人口个人的意愿或特征决定,而且受到城市政策及政策执行的影响 ,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制度环境因素 。 选取的指标是是否参加当地的养老保险。 经济变量包括城市人均 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流动人口 收入 的差、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等四个指标 。 这些指标反映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 。 住房价格水平,以调查时点当地商品房每平米平均价格和每平米平均租金来衡量物价水平。 人口结构变量, 选取 流动人口占 常住 人口的比例 一个指标 。
11、 语言文化变量, 由于我国各地区方言差别很大,对方言掌握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的交流和交往。因此, 按照流动人口掌握当地语言的难易程度来衡量 城市语言变量,问卷中对于当地语言的掌握分为 完全听不懂、能听懂但说不熟练、能用当地语言进行简单交流、很熟练 。 城市性质变量,包括 城市 的区位、等级、规模和区域职能。等级 主要指城市在区域乃至全国中的地位,具体按照直辖市、省会城市、地 级市、县级市 分为四等 。 城市规模 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分别 用所在城市市区常住人口规模和市区建成区面积两个指标来表征。城市的 区域定位 , 通过城市流动人口的来源可以判断城市在区域或国家中的地位,分
12、为流动人口以跨省为主,还是以省内为主, 如果以本省为主则为省域中心城市,如果流动人口以跨省流动为主,那么无疑是大区域乃至国家中心城市。 城市区位,根据地理分布特征,把 9个城市划分为两类,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 在统计模型中, 把融入之前的个人因素,诸如 性别、年龄、 受 教育程度 、 在当前城市就业的时长、 是否跟家人在一起、 就业行业、职业 类型、单位所有制形式,以及来源地因素,诸如来源地是乡村、小城镇、城市,来源地中部、西部还是东部等 作为控制变量。 以上因变量在引入模型中,经济变量的人均 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人口变量中的流动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城市等级、城市
13、规模中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以及城市区位为环境层次的变量,其他变量均为个体层次的变量。 4.2 模型 构建与 分析 4.2.1 虚无模型的建立 在建立正式模型之前,首先建立虚无模型。即除截距以外不包括其他任何变量的模型,其可以对数据是否适合建立多层次线性回归模型进行考察 ,同时将其与后建立的正式模型进行比对,通过拟合程度来对正式模型进行评估。 虚无模型: 其中: 经过计算,虚无模型中随机方差是 0.31802,并且在 0.001水平上显著,可得出结论,该数据较为适合进行分层考察。另外,经过计算,其组内相关系数为 0.0677(大于常用考察标准 0.059)。这说明,在不加入任何解释变量的情况下
14、,城市层面变量的方差占所有方差之和的 6.77%,可以得出结论,城市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差异。 4.2.2 多层次模型的建立 及分析 首先,个体层面的模型如下: 其中, 是个体层面的回归系数, 为个体层面自变量, 是个体层面的城市 j中个体i未被方程解释的残差。 其次, 城市层面 的统计模型为 : 其中, 是城市层面变量的回归系数, 为城市层面的自变量, 是城市层次的残差。在城市层面的模型中,本研究中只有截距可以随机变动,而每个城市层面变量的回归系数是固定的。这是因为,对于个体层面的变量,如工作类型、是否和家人 在一起等因素,并没有充分的理由假定城市层面的因素对其会产生结构性的影响,出于模型
15、简约的考虑,从而忽略个体层面变量系数的随机变化。 本文所建立的多层次模型与虚无模型相比,在拟合程度上有很大提高。本模型的随机方差部分为 0.00109,该指标反映了模型的随机截距方差相较于虚无模型的变化程度,也就是说,较之虚无模型中的随机方差部分( 0.31802),该模型的各个层次变量总共可以进一步解释 90%以上的随机方差变化,充分说明加入城市层次变量的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对于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具有更好的解释力。 此模型分析结果 见表 4。 4.2.3自变量影响分析 由表 4可以发现,在个体层面流动距离(跨省还是省内)、是否参加当地的养老保险、受教育水平、 对当地语言的掌握程度等都对社会融入具
16、有显著影响。与省内流动的相比,跨省流动的社会融入程度要低,与参加当地养老保险的相比,没有参加当地养老保险的社会融入程度低。对当地语言的掌握越好、越熟练融入程度越高。 在城市层面,城市区位北方和南方之间差异显著,北方城市流动人口的融入程度更高;城市流动人口比例影响显著,流动人口比例越高,社会融入程度越低;房租的影响显著,房租越高,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程度越低;流动 人口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影响显著,收入差距越大,社会融入程度越低。城市人口规模、建成区面积、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城市等级等影响不显著。 此外,控制变量中受教育程度、户籍类型、来源地性质、是否与家人在一起、在 当前城市 工作的时间长度等对融
17、入具有显著影响,而与工作相关的其他变量,如就业形式、就业行业、就业单位性质影响不显著。 首先 , 语言 的 影响显著,对当地方言掌握越好融入程度越高 。 与完全听不懂的相比,能听懂但说不熟练、能用当地方言进行简单交流、很熟练的系数逐步提高。虽然,对语言的掌握程度体现的是个体的差异,但是,当地 方言的难易程度直接决定了流动人口掌握的熟练程度,其间接体现了城市语言环境对流动人口融入的影响。 经济变量, 城市人均 GDP有显著影响,城市人均 GDP 越高的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越差;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影响亦显著,差距越大融入程度越低。 这 验证 了本研究提 出的假设,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城
18、市流动人口收入与当地居民的收入差距越大,高收入城市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的距离越远,融入程度越低。 是否加入当地的养老保险 的影响显著。加入当地养老保险的融入程度要高于没有加入的。与语言对流动人口融入的影响方式 相同,是否加入当地养 老保险 ,虽然是个体层面的变量,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城市的制度环境以及城市执行外来人口养老政策的状况。受此因素的影响,在控制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那些流动人口养老保险执行力更强,对流动人口保护力度更大的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程度会更高。 流动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影响显著,流动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是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重要因素。城市中流动人口比例越高,流动人口
19、的城市融入程度越低。这 验证了本文提出的 假设 :流动人口比例越高的城市,两者的摩擦会越多,当地居民对流动人口越排斥,流动人口融入当地的难度越大。 房 价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房租的影响十分显著。房租越高,流动人口融入程度越低。房租越高融入越低部分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假设。但是房价的影响不显著的原因在于,绝大多数流动人口在城市都是租房居住,房租的高低对他们有直接的影响,而买房对于绝大多数流动人口而言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很多人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因此 房价的影响并不显著。 城市的行政等级、规模, 无论是城市的人口规模还是建成区用地规模的影响都不显著。这表明,本文提出的 城市规模越大,交通出行越不方便,
20、流动人口越容易聚居与当地居民的隔离越大,社会融入程度会越低 ,城市规模对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具有负作用 的假设不成立。 表 4 估计结果(自变量) 参数 估计(即系数) 显著性 截距 4.116468 0 教育:小学及以下 =0 初中 0.142448 0.312 高中 0.216737 0.16 大专及以上 0.84193 0 户口:农村户口 =0 城镇户口 0.258928 0.043 在当地居留时间 0.006828 0 是否与家人在一起生活:否 =0 是 0.193921 0.031 是否跨省流动:否 =0 是 -0.23958 0.012 掌握当地语言情况:完全听不懂 =0 能听懂但不
21、会说 0.394441 0.001 能进行简单交流 0.807285 0 很熟练 1.015333 0 是否参加当地养老保险:没参加 =0 参加 0.449116 0 城市区位:南方 =0 北方 0.440416 0.002 流动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0.0169 0.005 人均 gdp -1.4E-05 0 房租 -0.02028 0 与当地居民的收入差距 -0.01319 0 注:本表省略了检验不显著的变量 5.不同城市 流动人口 社会 融入 差异的解释 不同 城市拥有不同的特色或个性 ,这些特色或个性会对新进入的人口产生作用。城市个性的形成绝不仅仅是限于外观以及外观所呈现的环境状态,更重
22、要的是由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所决定的,不仅包括物质的因素,还包括人的因素。 它既有由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等条件所决定的特征性因素,又有由社会 经济 文化方面所决定的特征性因素 ( 马武定 , 1990) 。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是流动人口与当地社会的互动过程, 城市特性对 流动 人口 城市融入的影响体现在 两个方面。一方面, 城市特有的个性会对流动人口产生某种效应,包括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两个方面。积极的效应可以拉近流动人口对城市的距离,获得对城市的认同,并由此而产生亲近感和自豪感,有利于促进流动人口有效融入。消极的效应具有排斥作用,使外来人口产生疏离感,对城市的认同度较低,不利于人口的社会融入。
23、另一方面, 城市特性对于流动人口特征的影响在于其具有选择机制,不同的城市吸引的流动人口 有结构上的差异,不同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能力和在城市中的适应性 也存在差异,因此,不同城市由于吸引的流动人口群体不同 而社会融入在城市层面呈现出差别 。 5.1方言 差异是南北方城市 流动人口融入 差异的重要因素 我国有 7 大方言区,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汉语方言北方比较统一,范围比较广泛,内部一致性比较明显,而南方方言种类多、相互差异比较大,即使在同一方言区内,有些方言亚区也相互听不懂 ( 胡兆量、阿尔斯朗等, 2001) 。讲北方方言的人口占全国的 68.9%几乎覆盖整个北方地区,次方言与
24、南方方言相比差别也小,加上普通话的推广和大范围使用北方方言容易接受。如表 5 所示,流动人口对当地语言的掌握程度,北方城市明显要好于南方城市, 这也是北方城市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程度要普遍高于南方城市的原因之一。比如,无锡和温州虽然都属于吴语区,但温州属于吴语瓯江片,无锡属于太湖吴语区,两者有着很大的区别,相互之间交流难度大。东莞属于粤语区,但是即使同样属于粤语区, 未受过训练的广州人很难听得懂 东莞 话 ,更不用说省外流动人口 。在这两个城市流动人口能够熟练运用当地语言的比例不足 2%,而北京、沈阳、郑州等北方城市在50%左右 。 社会融合是以语言交流为主要渠道的。由于南方城市语言与普通话的区
25、别较大、难懂, 在一个自己不懂和无法交流的语言环境中, 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交 流的困难要大得多 。 因此,南方的东莞、温州和无锡等流动人口的融入程度要低很多, 与当地方言难有直接的关系。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在全国推广普通话对于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及市民化和城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表 5 各 城市流动人口对当地语言的掌握情况 % 城市 完全听不懂 能听懂但说不熟练 能用当地语言进行简单交流 很熟练 北京 1.86 11.80 34.16 52.17 温州 69.03 27.24 1.87 1.87 东莞 35.02 42.42 9.43 13.13 青岛 6.7 77.84 7.49 7.99 无
26、锡 41.3 50.61 6.88 1.21 沈阳 1.37 35.16 12.33 51.14 郑州 2.87 21.31 27.87 47.95 武汉 7.55 65.57 16.98 9.91 长沙 19.17 55.42 10.42 15 5.2劳动力市场分割下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的城市 流动人口 社会 融入越困难 社会融入过程就是相互之间差异缩小的过程。初始差距越大,差异削减越困难。 经济收入是流动人口立足 城市的基础。流动人口过低的收入不仅影响其社会活动的范围和广度,与城镇居民相比过 大的收入差距对 社会 融入造成 障碍 。 这是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市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在社会融
27、入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 如表 4回归分析所显示的, 同样是流动人口,城镇非农户籍 流动人口 与农村户籍相比,融入程度要高。流动人口 ,尤其是农村户籍流动人口 基本上在非公有 、 非技术行业 的二级劳动力市场 就业, 很难突破到一级劳动力市场 ( Wu Xiaoyu, 2011; Fang Cai, Du Yang, Wang Meiyan;2001; Xiaowei Zang,2002;李春玲,2006) 。 即使在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内部,用“在编”和“非在编 ”的方法分为体制内和体制外两种截然不同的用工制度和收入分配机制。在使用劳动密集的产业区段或环节,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往往以非编制的形式从
28、市场上招聘员工,或者通过劳务中介与劳务派遣公司达成用人协议。而且后者越来越成为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招用劳动需求量大的体力劳动者的主要方式。正规的一级劳动力市场的员工地位上升和收入的提升遵循正规的途径,地位随着时间和业绩而提升,熟练和富有经验的劳动力相较于新员工的待遇要高,新员工的预期收入也会不断提高。但是在农民工所处的二级劳动力市场,企业用工特点所决定农民工地位和预期收入不但难 以上升,而且多重分割的市场使他们很难进入正规的劳动力市场,形成“天花板”效应 (田明 ,2013)。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能否安居是社会融入影响的重要因素。通过回归分析发现 房租 对流动人
29、口的社会融入有着显著的影响,房租越高,融入程度越低。 在较低的收入水平下,流动人口对房租比较敏感,但是房价的影响不显著,说明对于绝大多数流动人口来讲,购房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因而影响并不显著。尤其是对于北京这样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房租也十分昂贵的城市,必然会严重影响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 ,各城市平均房租见 表 6。 5.3政策的执行与落实对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影响 是否参加当地的养老保险表面上体现的是个人的选择,但在一个城市中流动人口参加养老保险的整体比例与这个城市对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有着密切的关系。自从 2006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建议以来,各城市政府都开始
30、按照建议要求落实有关流动人口的各项政策。 2010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并于 2012 年 7 月 1 日正式生效。该法律是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以法律的形式强制要求全国范围内所有 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 缴纳社会保险费, 而且个人 有权查询缴费记录 、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 然而, 直到目前 雇主或单位为流动人口缴纳各项保险的比例仍然很低, 由于不同城市落实政策的难度和财政实力不同,政策执行的状况有很大差别, 各地区各城市 流动人口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 存在极大的差异 (国家统计局, 2012)
31、。 根据国家统计局 2012 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 2012 年全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为 14.3%、 24%、 16.9%、 8.4%和 6.1%。 从图 2 可以看出,北京、青岛、温州和无锡等以东部沿海城市流动人口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要远远高于郑州、武汉和长沙等中部城市。 政策作为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重要因素,其差异必然在城 市之间体现出来。 图 2 各城市流动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 5.4城市外来人口比例影响 城市居民对流动人口的 态度 当一个城市外来流动人口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达到较高的比例时,原居民与流动人口在公共资源等方面会形成一定
32、程度的竞争,乃至冲突。 因此, 流动人口比例越高,城市居民对流动人口的正面评价越低 , 越排斥, 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的心理距离越大 。 为了反映城市居民对流动人口的态度,本次调研同时对北京、无锡和沈阳三市本地居民对流动人口的看法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三个城市样本量分别为 159 份、 105 份和 104 份,分为正面看法和 负面看法,各 6 个具体问题,正面的 6个问题为: 流动人口 为市民生活提供了便利 ; 提供了廉价服务,降低了市民生活成本 ; 增加消费,繁荣了市场 ; 本市经济发展离不开他们 ; 他们干了城里人不愿干的脏活和重活 ; 为城市建设 做出了 很大贡献 。负面 6个问题为流动人
33、口: 导致违法犯罪现象增加 ; 影响城市卫生环境、市容 ; 减少了城市人的就业机会 ; 造成交通拥挤 ; 贩卖假冒伪劣产品,扰乱市场秩序 ; 败坏社会风气 。 流动人口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分为:很不同意、不同意、 一般 、比较同意、非常同意 和不知道。正面问题和负面问题各项回答 比例累加见表 7。 图 3 各 城市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 注:数据来源地各地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资料 如表 7 所示,对于流动人口的正面形象持否定态度的无锡略高于北京,远高于沈阳,三市分别为 64.2%、 50.33%和 13.07%;对正面形象持肯定态度的沈阳远高于北京和无锡,三市 6个问题负面评价的累计比例分别为
34、496.25%、 440.88%和 385.6%。相反,对于流动人口的负面形象持否定态度的沈阳远高于北京和无锡,三市分别为 243.56%、 204.4%和197.48%,持肯定态度的无锡和北京高于沈阳,分别 为 193.53%、 213.58%和 120.12%。无论是正 面形象,还是负面形象,城镇居民对流动人口的评价与流动人口比例有着十分吻合的关系,流动人口比例越高,负面评价比例越高。 表 7 无锡、北京和沈阳三市居民对流动人口的看法 的 比较 % 很不同意 不同意 一般 比较同意 非常同意 不知道 正面问题看法 无锡 13.37 50.83 123.46 223 162.6 26.82
35、北京 16.36 33.97 101.25 246.54 194.34 7.56 沈阳 5.6 7.47 84.11 347.66 148.59 6.53 负面问题看法 无锡 47.93 149.55 170.65 142.69 50.84 38.33 北京 25.16 179.24 164.78 140.25 72.33 18.24 沈阳 54.25 189.31 210.01 86.34 33.78 26.32 5.5城市性质与其吸引流动人口的构成所产生 的 影响 不同城市由于城市性质的不同、职能不同,在国家或区域中的地位不同,其所吸引的流动人口的类型不一样。 因此, 城市流动人口受教育水
36、平、来源区域、户籍 等方面的 构成的差异, 本质上 反映了城市 特色 的不同。 由于流动人口的户籍、受教育水平、来源等对其社会融入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不同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则 存在差异 。 如表 4所示,跨省流动的人口与省内流动的相比融入程度要低 ,农村户籍人口要比非农户籍人口社会融入程度要低,受教育水平越低社会融入程度也越低 。 在流动人口的构成方面,北京最为特别。来自本市的流动人口比例最低,而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非农户籍比例最高。 这与其是全国的首都、直辖市的地位是分不开的。此外,城市教育水平及教育机构,尤其是大专院校的数量也对流动人口的教育构成具有直 接的影响。与北方的北京、青岛相
37、比,南方的无锡、温州和东莞流动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明显要低。 表 8 九 城市流动人口构成 及房租 比较 ( n=2435,%) 来源地为省内比例 大专及以上比例 非农户籍比例 房租 (元 /月 /平米 ) 北京 4.97 36.65 40.37 65.04 温州 10.07 11.2 15.3 36.95 东莞 30.54 16.77 18.86 24.24 青岛 71.72 28.28 25.26 26.72 无锡 39.27 15.79 14.98 20.74 沈阳 39.73 22.38 18.81 23.02 郑州 90.16 26.23 16.39 24.84 武汉 66.04 23.
38、12 17.92 26.26 长沙 73.75 15.42 10.88 22.21 合计 46.49 22.38 20.82 65.04 房租数据 来源:全国房地产市场数据主中心 http:/ 人对周围环境的熟悉程度以及朋友等熟人的数量多少遵循距离衰减原理,两地距离越远、差异越大,熟悉程度越低,熟人数量越 少。基于地缘、人缘的关系,流动人口流动的距离和离开家乡的距离越近,其在流入地拥有的社会资本就有可能越多。因此,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省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程度要比跨省流动人口更高。郑州、武汉、长沙和青岛四个城市是省域经济中心,吸引范围以省内人口为主,而北京吸引范围是全国性的。温州、东莞和无锡
39、作为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重要城市,以相临近的中西部地区的流动人口为主。流动人口来源地的不同,实则反映了城市在全国乃至区域中的职能的差异。 综上所述, 城市 与流动人口是双向选择的过程, 不同城市吸引的流动人口 类型 不同 ,这体现了城市 的特性及城市 对流动人口 的 选择 性。由于不同城市吸引流动人口的类型不同,不同类型流动人口城市融入能力不同,从而体现了城市环境因素对流动人口融入的影响。例如受教育程度高的流动人口更容易融入城市,因此,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那些吸引教育程度较高的城市,其流动人口城市融入要优于其他城市。与跨省流动相比,省内流动的社会融入程度要更高。人口流动距离作为个体层面的指标所产生
40、的影响,从间接的程度也能反映出城市地方化因素的影响。对于那些区域性中心城市而言,其吸引范围会超越本市乃至本省,那么吸引的跨省流动人口的比例会更高,而对于吸 引范围小的城市而言,跨省流动人口的比例就会低。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那些吸引范围小的城市其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难度要小。 参考文献 1. 程遥, 2012,健康城镇化背景下的流动人口发展趋势与对策,经济地理第 4期。 2. 崔岩, 2012,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第 5期。 3. 风笑天, 2004,“落地生根” ? 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社会学研究第 5期。 4. 国家统计局, 2013, 2012年全国农民工
41、监测调查报告, 2013年 5月 27日。http:/ 5. 胡兆量、阿尔斯朗等, 2001,中国文化地理概述 ,北京大学出版社。 6. 梁波、王海英, 2010,城市融入 :外来农民工的市民化 已有研究的综述,人口与发展第 4期。 7. 李春玲, 2006,流动人口地位获得的非制度途径 流动劳动力与非流动劳动力之比较,社会学研究第 5期。 8. 李强, 2011,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半融入”与“不融入”,河北学刊 2011年第 5期。 9. 李志刚、刘晔、陈宏胜, 2011,中国城市新移民的“乡缘社区”:特征 、机制与空间性 ,地理研究第 1期。 10. 陆林, 2007,融入与排斥的两难
42、农民工入城的困境分析 . 西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6期。 11. 马武定, 1990,论城市特色,城市规划第 1期。 12. 潘泽泉, 2008,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困境 :共有的空间何以可能,中州学刊第 3期。 13. 钱文荣、张忠明, 2006,农民工在城市社会的融合度问题,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 4期。 14. 任远、邬民乐, 2006,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评述,人口研究第 3期。 15. 田凯, 1995,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 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社会科学研究第 5期。 16. 田明、薄俊丽, 2014,东部地区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比较研究,人文地理第 1期。
43、 17. 田明, 2013,进城农民工的高流动性及其解释,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第 5期。 18. 王春光, 2006,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第 5期。 19. 王章华、颜俊, 2009,城市化背景下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问题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第 8期。 20. 杨黎源, 2006,外来人群的社会融合探讨 基于对宁波社会调查的分析,中国社会学网http:/ 21. 悦中山 等 , 2012,农民工社会融合研究:现状、影响因素与后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2. 张继焦, 2004,差序格局:从“乡村版”到“城市版” 以迁移者的城市就业为例,民族研
44、究第 6期。 23. 张文宏、雷开春, 2009,城市新移民社会认同的结构模型 .社会学研究第 4期。 24. 张晓山, 2010,关于城镇化的若干问题研究,农村金融研究第 9期。 25.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2012,中国人口城镇化战略研究,人口研究第 6期。 26. 钟水映、李魁, 2007, 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现代式社会资本构建,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6期。 27. 周一星, 1995,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 28. 朱力, 2002,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第 6期。 29. 朱宇、林李月, 2011,流动人口的流迁模式与社会保护 :从“ 城市融入”
45、到“社会融入” ,地理科学第 1期。 30. A. Paskeviciute 31. Beegle, Kathleen.1994 “ The quality and evaluation of family planning services and contraceptive use in Tanzania” . Working paper at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32. C. Jopke, 2005,“ Exclusion in the liberal state: the case of immigration and citizenship poli
46、cy” ,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Theory, 8(1):1-43; 33. D. S. Massey 41. J.V. Arends-T th & F. J. R. van de Vijver. , 2006, “ Issues in conceptualization and assessment of acculturation” . In M. H. Bornstein & L. R. Cote (Eds.), Acculturation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Measurement and developme
47、nt (33-62). Mahwah,NJ: Lawrence Erlbaum. 42. R.E.Park, “ Social Assimilation. Encyclopedia of Social Sciences” , edited by E.Seligman and A.Johnson. New York:Macmillan. 43. K. Banting & W. Kymlicka, 2006, “ 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Welfare State: Recognition and Redistribution in Contemporary Democr
48、acies”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4. R. Koopmans, P. Statham, M. Giugni, and F. Passy,2005, “ Contested Citizenship: Immigration and cultural diversity in Europe” , Minneapolis and Lon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45. Richard Alba & Victor Nee.2005, “ Remaking the American Mainstream: Assimilation and Contemporary Immigration” . Bost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46. Richard Alba & Victor Nee. 1997,“ Rethinking Assimilation Theory for a New Era of Immigration” .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31(4):826-874. 47. Rinus Penninx. 2003,Integration: The Role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