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唐朝妇女衣着考.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111345 上传时间:2020-02-07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朝妇女衣着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唐朝妇女衣着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唐朝妇女衣着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唐朝妇女衣着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唐朝妇女衣着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唐朝妇女衣着考袒胸、透视、胡服:大明宫女装流行风隋初的服饰,较朴素。袍衫和胡服是当时的主要服饰。自隋炀帝起,社会风气发生变化,服饰因此日趋华丽。 唐承隋制,唐代是中国历代经济、文化的鼎盛时期,因此服饰也十分华丽。贵妇人的礼服多以坦胸、低领、大袖为主,同时又有襦裙、半臂肩披帛巾。当时的织造技术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由于大量吸收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胡服的持续影响,唐代服饰普遍华丽、清新,充满大唐盛世之风范。 唐代大袖衫唐襦裙襦裙服系指唐代女子上穿短襦或衫,下着长裙,佩披帛,加半臂(即短袖)的传统装束。唐女襦裙装在接受外来服饰影响下,取其神而保留了自我的原形,于是襦裙装成为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服装史中

2、最为精彩而又动人的一种配套装束了。襦,一般只长到腰,很短,是唐代女服的特点。与此相近的衫,却长至胯或更长。唐女的襦、衫等上衣是各个阶层的常服。元稹诗句“藕丝衫子藕丝裙”,张佑诗句“ 鸳鸯绣带抛何处,孔雀罗衫付阿谁 ”,欧阳炯诗句“红袖女郎相引去” 。从这些诗句看,唐代女子着襦、衫已非常普遍,而且喜欢红,浅红或淡赭,浅绿等色,并加上“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的金银彩绣为饰,外观更是美不可言。襦的领口常有变化,襦衫领型有:圆领、方领、直领和鸡心领等。盛唐时代有袒领,即领口开得很低,早期只在宫廷嫔妃、歌舞伎者间流行,后来连豪门贵妇也予以垂青,从唐墓门石刻画和大量陶制女俑来看,袒领流行开来,或

3、许已经遍及黎庶,因而当时艺术形象中出现的袒领女装形象为数实在不少。裙,唐代妇女下裳为裙。这是当时女子非常重视的下裳形式。制裙面料多为丝织品,但用料有多少之别,通常以多幅为佳。裙腰上提高度,有些可以掩胸,下身仅着抹胸,外披纱罗衫,致使上身肌肤隐隐显露。如周昉簪花仕女图 ,以及周濆“惯束罗衫半露胸”等诗、画即描绘这种装束,这是中国古代女装中最大胆的一种,足以想见当时思想开放的程度。唐代裙的质料、色彩和样式均大大超过前代,可谓群芳争艳,瑰丽多姿。如唐诗中所涉及的诸多裙式有:“上仙初着翠霞裙”, “荷叶罗裙一色裁 ”、 “两人抬起隐花裙”、 “竹叶裙”、“碧纱裙”、 “新换霓裳月色裙 ”等。唐代裙色多

4、彩,可以尽如人所好,多为深红、杏黄、绛紫、月青、青绿。其中尤以石榴色流行时间最长。李白有“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 ”万楚五有“眉黛夺得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其流行范围之广,从燕京五月歌中可见, “石榴花开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女儿染红裙。 ”石榴裙最大的特点,是裙束较高,上披短小襦衣,两者宽窄长短形成鲜明对比。这种上衣下裙的“唐装”,是对前代服装的继承、发展和完善。从整体效果看,上衣短小而裙长曳地,使体态显得苗条和修长。穿襦裙或袍衫的贵妇及侍女(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穿襦裙及半臂的初唐宫女(陕西乾县唐永泰公主墓壁画)穿大袖纱罗衫、长裙、披帛的贵妇(周昉簪花仕女

5、图局部)半臂仙裙公元605年至617年间,隋代的女子流行半臂,这是将短袖衣服套在长袖衣服外面的穿法。与半臂相配的是“仙裙” ,又称“ 十二破裙”,是一种下摆很大的长裙。穿戴这种服装外出时,女子要戴纱帽,将面部挡住,这是受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影响的结果。隋彩绘仆侍陶俑群,梳平云髻,小袖衫,高胸裙,河南博物院藏陕西西安出土隋彩绘女俑,小袖衫,高腰裙额黄妆、穿裙的妇女穿襦裙、半臂、披帛的宫廷侍女(陕西乾县李山蕙墓壁画)女着男装女着男装在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是较为罕见的现象。 礼记内则曾规定, “男女不通衣服。 ”尽管事实上不可能这么绝对,但是女子着男装,常会被认为是不守妇道。唐以前虽然在汉魏时也有男

6、女服式差异较小的现象,但那不属于女着男装,只有在气氛非常宽松的唐代,女着男装才有可能蔚然成风,即使这样,还应将一部分起因归于游牧民族的影响。当时影响中原的外来服饰,绝大多数都是马上民族的服饰。那些粗犷的身架、英武的装束,以及矫健的马匹,对唐女着装意识产生一种渗透式的影响,同时创造出一种适合女着男装的气氛。旧唐书舆服志载, “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已明确记录下女着男装的情景。 新唐书五行志记, “高宗尝内宴,太平公主紫衫玉带,皂罗折上巾,具纷砺七事,歌舞于帝前。帝与后笑曰女子不可为武官,何为此装束?” 虽说这太平公主此举有些恃宠撒娇,但也说明了唐初已经出现女着男装的倾向。女

7、着男装的风气尤在大唐开元、天宝年间盛行。 中华古今注记, “至天宝年中,士人之妻,著丈夫靴衫鞭帽,内外一体也。 ”新唐书李石传记, “吾闻禁中有金鸟锦袍二,昔玄宗幸温泉与杨贵妃衣之。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女子仿制男装,穿着男装相当普遍。帔 帛帔帛是一种长围巾,多以丝绸裁制,上面印画纹样,一般披在女子肩背上,花色和披戴方式很多。有的将其两端垂在手臂旁,一头垂得长些,一头垂得短些;有的将其右边一头束在裙子系带上,左边一头由前胸绕过肩背,搭着左臂下垂,还有的将其两端棒在胸前帔帛会随女子行动时而飘舞,非常优美。敦煌莫高窟375窟初唐供养人,高腰宽摆长裙,肩披帔帛穿薄纱大袖衫,高腰裙,披帛,高髻簪花的仕

8、女大袖衫大袖衫是盛唐时候的女装,因为它的衣袖往往宽于1.3米,所以这种衣服被称为“大袖衫”。大袖衫一般用轻薄透明的纱料制成,上面还有精美的图案。女子穿上它,能显露出华贵而飘逸的气质。穿大袖透明衫子的唐代宫女(唐周昉簪花仕女图局部)羃 与帷帽起初,羃 与帷帽都是为了遮蔽风沙的。后来,它们成了女子出行时遮蔽面容,不让路人窥视的帽子。羃 是用透纱罗全幅缀于帽檐上,并使之下垂障蔽全身;而帷帽则是在四缘悬挂一圈网子,下垂至颈,网帘上还常加饰珠翠。戴帷帽、穿襦裙的妇女(唐三彩俑,传世实物,原件现藏上海博物馆)戴搭耳蕃帽的唐代妇女(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张礼臣墓出土屏风绢画)戴面幕的唐代妇女(日本东京国立博物

9、馆藏唐人树下人物图 ) 胡 服初唐到盛唐间,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契丹、回鹘与中原交往甚多,加之丝绸之路的骆驼商队络绎不绝,对唐代服饰影响极大。随胡人而来的文化,特别是胡服-这种包含印度、波斯等很多民族成分在内的民族装束,令唐代妇女耳目一新。于是,一阵狂风般胡服热席卷中原诸城,其中尤以长安及洛阳等地为盛,其饰品也最具异邦色彩。元稹诗:“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地洛,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 ”唐玄宗酷爱胡舞胡乐,杨贵妃、安禄山均为胡舞能手,白居易长恨歌中的“霓裳羽衣舞”即是胡舞的一种。另有浑脱舞,枯枝舞,胡旋舞等对汉族音乐、舞蹈、服饰等艺术门类都有较大影响

10、。所记当时“臣妾人人学团转”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也是可以想象到的。姚汝能安禄山事迹记, “天宝初,贵游士庶好衣胡帽,妇人则簪步摇,衣服之制度衿袖窄小。 ”关于女子着胡服的形象或见于石刻线画等古迹。较典型者,即为上戴浑脱帽,身着窄袖紧身翻领长袍,下着长裤,足登高腰靴。舆服志云, “中宗后有衣男子而靴如奚、契丹之服”当为此种装束。唐代的胡服,实际上是指西域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和印度、波斯等外国服饰。比较常见的胡服形式是翻领窄袖袍、条纹小口裤、透空软锦靴和锦绣浑脱帽,有的还佩有蹀躞带。梳髻、穿翻领胡服的妇女(彩绘陶俑,原件现藏故宫博物院)戴胡帽、穿胡服、佩蹀躞带的人物(陕西西安出土三彩俑)戴胡帽、佩蹀躞带

11、的妇女(陕西西安出土石刻摹本)唐代舞蹈服唐代舞蹈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一种叫“软舞”,也称“文舞”,属于汉族的舞蹈,舞姿宛转、舒展,余韵悠长,舞服宽松、飘逸,大袖较多;另一种叫“健舞”,也称“武舞”,属于胡舞的范畴,舞姿威武、激越,旋转腾飞,舞服与胡服同类,袖多紧瘦。著帔肩的唐代舞姬(陕西西安唐墓出土陶俑)回鹘装回鹘是中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回鹘女子的服装对唐代汉族女子的服装影响较大。回鹘女装的基本款是连衣长裙,翻折领、窄袖,衣身比较宽松,腰际束带。一般在翻领和袖口上都有凤衔折枝花的纹饰。女子在穿这种服装时要梳椎状的回鹘髻,上饰珠玉,簪钗双插,戴金凤冠,穿笏头履。戴凤纹回鹘冠的妇女(敦煌榆林

12、窟16窟壁画,张大千摹)梳回鹘髻、戴金凤冠、穿回鹘装的晚唐贵妇(甘肃安西榆林窟壁画,张大千临摹)化 妆唐代女子面部化妆的顺序一般是:敷铅粉(打粉底) 、抹胭脂(上腮红) 、涂鹅黄、画黛眉(描眉) 、点口脂(涂口红) 、描面靥(点酒窝) 、贴花钿(贴图案) 。女子用青黑色颜料将眉毛画浓,叫作黛眉;描得细而长的眉,叫作蛾眉;粗而宽的眉,叫作广眉。饰桃花妆的妇女(唐人弈棋仕女图局部)经过妆点的妇女唇式(新疆吐鲁番唐墓出土弈棋仕女图局部)花钿据说南北朝时有一位公主,一天在宫殿的屋檐下睡着了,一朵艳丽的梅花缓缓飘下,正落在她白皙的额头上,这眉间的梅花几天拂之不去,愈发显出公主的千娇百媚。一时间,宫女们争

13、相仿效,纷纷用颜色在两眉间染绘出各种图案,甚至用金属片贴在眉间作装饰,这后来就成为盛行在唐代的化妆方式之一花钿。穿襦裙及联珠纹锦半臂的唐代妇女(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泥头木身著衣俑)发 髻唐代女子的发髻名目众多,有半翻髻、惊鹄髻、双环望仙髻、抛家髻、同心髻、倭堕髻、回鹘髻等。这些发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崇尚高大,流行使用假发或假髻来梳妆。与此相适应,发髻上的装饰也愈加丰富,银钗、牙梳、金玉珠翠花枝、鸾凤步摇等精致秀美、光彩炫目。梳双鬟望仙髻的妇女(陕西西安羊头镇唐李爽墓出土壁画)梳三角髻的妇女(河南洛阳涧西谷水第六号唐墓出土三彩俑)梳双垂髻的妇女(新疆吐鲁番唐墓出土弈棋仕女图局部)梳回鹘髻的回鹘族妇女(甘肃安西榆林窟五代壁画,张大千摹)梳乌蛮髻的妇女(陕西西安鲜于庭诲墓出土三彩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