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卷第1期 2009年2月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18,No1 Feb2009 文章编号:16717041(2009)01007403 员工持股计划(ESOP)的会计处理 韩雪莲 (1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辽宁大连116035; 2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辽宁大连116025) 摘要:衍生金融合约性质的员工持股计划的会计核算是会计 界最富争议的问题之一,其分歧的关键在于是否将员工持股 计划进行费用化处理。从分析员工持股计划的交易特征出 发,论述对员工
2、持股计划的两种不同财务会计处理及其可能 产生的经济影响,为在中国公司中推行员工持股计划以及解 决由此产生的会计处理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员工持股计划;费用化处理;衍生金融合约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isposal of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 from accounting perspective HAN Xue1ian , (1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Dalia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Hege,Dalian 116035,China; 2Graduate De
3、partment,Dongbei Univof Finance and Economics,Dalian 116025,China) Abstract:The accounting disposal of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ESOP)with a derivatives contract nature is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questions among accounting circleThe key point tO this divergence is whether to account the ex
4、penses of ESOPThis paper,from the starting point of analyzing the transa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ESOP,discussed two different fi nancial accounting methods disposing ESOP and their respective possible economic effect,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ESOP among Chinese enterprises as wel
5、l as its accounting methods relative to this Key words: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expenses accounting disposal;derivatives contract 作为国外众多公司广泛采用的一种补偿形式, 员工持股计划(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 ESOP)用以调整员工和股东利益,吸引和挽留员工, 旨在提升员工创造的资本。据统计,到20世纪90 年代末期,美国大型公司中未执行的员工持股计划 占未偿付股票总额的平均7,其中高层管理者持 有股票期权的近13。相
6、应的,员工持股计划的财 务会计处理及其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自然也成为 近年来会计界最富争议的问题之一。 “员工持股”在中国近几年的改革试点中也是一 个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大到上市公司的MBo(管 理层收购),小到地方企业的员工持股,尽管推行得 有声有色,但客观而言,国内的员工持股尚处于探索 阶段,与西方国家在成熟的市场体制下产生的员工 持股计划还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本文仅以美国员工 持股计划的会计处理问题的有关争论为例,探讨中 国员工持股计划的会计处理问题。 一、交易特征:员工持股计划会计处理问 题的产生 员工持股计划交易在于以劳动力要素投人换取 对公司权益的相应要求权,由此便产生了一些复杂 的
7、会计问题,大都和员工持股计划的交易特征密切 相关。概略而言,员工持股计划的交易特征主要体 现在以下方面。 1员工持股计划联结经营活动和融资活动 从经济意义上说,可以将实行员工持股计划视 为两个独立的交易。在第一个交易中,公司把认股 权证以现金的形式卖给员工。这是一种纯粹的金融 行为,会导致现金流入和公司权益资本的增加。在 第二个交易中,公司付给员工现金作为服务报酬的 补偿。这是一种纯粹的经营行为,导致对资源的替 代利用和对利润的相应要求。依据现行会计标准对 赠与员工股票的处理要求,对员工持股计划的适当 会计处理意味着提高公司实收权益资本以及将员工 持股计划的价值从报告利润中扣除。 例如,公司A
8、和公司B是两个经济规模相当的 公司。公司A发行普通股认股权证,投资者以现金 收稿日期:20081015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项目(20071slktjjx一 65) 作者简介:韩雪莲(1974一),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博 士研究生,讲师 第1期 韩雪莲:员工持股计划(ESoP)的会计处理 75 认购,然后公司利用现金支付所有的生产投入;公司 B利用员工持股计划来支付所有的生产投入。公司 A计算利润时用销售所得收入减去生产要素的购买 价格。假设员工持股计划没有费用化,公司B的利 润就等于收入。因此,虽然两个公司都增加了相同 数额的资本并且赚取了相同的经济利润,但两个公 司的利润截然
9、不同。 2员工持股计划是一种易货交易 员工持股计划是一种易货交易,原因在于它以 劳动者提供的服务和对权益的额外要求相交换。与 所有易货交易相同,决定交易公允价值的是会计价 值。尽管期权定价技术已经大大发展,但员工持股 计划有自己的特色,如定向供应、不可转换性,以及 持有者工作终止时加速到期等,这些都违反了标准 期权定价模型中关于公开期权交易的基本假设。 会计标准的制定者经常不情愿地承认,财务报 告中的数字无法可靠计量,比如研发费用不能被视 为资产,因为证明这些花费所带来的未来收益不能 被准确评估。基于此,一些人认为员工持股计划也 因同种原因而不能被费用化处理。而且,经验表明, 某些公司会利用对
10、员工持股计划价值处理的自由选 择权去篡改、假造员工持股计划的费用。【2 从员工的角度看,传统期权定价模型会高估员 工持股计划的价值,这是因为雇员都是风险规避者, 而又不允许他们构建无风险套期保值,而这正是期 权定价理论的基础。一些公司利用这些理论来使收 取较低的期权费用合理化,或者用以支持那些反对 员工持股计划价值可靠衡量方式的案例。不管员工 如何对持股计划进行评价,它都是公司现存所有者 的员工持股计划的成本,而不是在决定费用近似值 时员工的关键评价。如,公司有时出于激励或者奖 赏的目的,给予员工其他利益作为报酬,某些员工以 低于公司成本的价值来评估这些报酬并不说明应该 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来处理
11、这些利益的费用。 3员工持股计划作为持续期间的衍生金融合约 将员工持股计划费用化处理的第三个问题在于 如何处理在赠与日与执行日之间扩展权益要求的公 允价值出现的变化。期权持有者最后得到的价值数 量依赖于执行日的执行价格。因为期权持有者所承 担的风险与权益价值相联系,而权益价值随着时间 的变化而变化,员工持股计划为现有的股东提供了 一种与公司未来绩效相反形式的保险。 与此相关的一个会计问题在于期权持有者所承 担的风险是否应该在企业的利润中反映出来。也就 是说,在赠与日与执行日之间员工股票期权的价值 改变是否应该作为利润的构成要素来反映一个事 实,即期权持有者得以分享公司任何净资产价值的 变化。这
12、种方法与利润应该反映任何普通股股东的 净资产(资产减负债)变化的会计目标相一致。该方 法的问题在于,员工持股计划的组合价值的改变反 映了公司股票价格的改变,而股票价格反映了公司 预期利润现值的资本化变化。因为会计利润一般不 反映大多数资产的现值变化,权益的一些构成因素 的交易可能会产生利润流出,这会阻碍市场参与者 对公司未来现金流数额和风险的有效评估。 二、员工持股计划会计处理的争论 目前在会计标准制定者、投资者、公司管理者和 学者等之间正展开一场激烈讨论,内容是关于是否 需要公司在利润报表中将员工持股计划的估计价值 作为一项业务费用扣除。现行的会计标准要求公司 作为费用处理的大部分是付款形式
13、,如工资、现金津 贴和馈赠股票价值,允许公司自行选择是否将员工 持股计划的价值费用化处理。但直到最近,几乎所 有的公司都选择不将员工持股计划费用化处理。而 不将员工持股计划费用化处理的公司也必须在财务 报告的附注中公开说明如果将员工持股计划费用化 处理,报告利润将会发生的变化。 1支持将员工持股计划费用化处理 支持强制性费用化处理的人认为,员工持股计 划反映了获得雇工劳动力的成本,而且将员工持股 计划费用化处理向外界传达了劳动力成本与其他劳 动成本相一致的信息。一些争论者认为,如果不将 员工持股计划费用化处理,就会导致股票的错误定 价,因为投资者关注的是报告利润,而并不能了解或 者利用附注中关
14、于员工持股计划的真实经济成本的 补充说明。其他争论者认为,当投资者和董事会关 注会计利润时,不将员工持股计划费用化处理会加 剧公司治理的无效性,并使得管理层会利用员工持 股计划来夺取过多的补偿。而将员工持股计划费用 化处理会建立一个更加透明的机制,从而进一步加 强对于管理层补偿报酬的控制。 2反对将员工持股计划费用化处理 反对者认为,把员工持股计划的成本从利润中 公司在其财务报告中公开公布关于员工持股计划的细节, 包括赠与股权的评估价值和未执行员工持股计划的总数量;高层管 理者补偿的水平和组成细节,包括赠与员工持股计划的评估价值,在 每年的委托报告中公开披露。 76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15、版) 第8卷 扣除会给投资者留下公司财务能力下降的印象,在 投资者关注报告利润的假设前提之下,这会增加公 司的融资成本,阻碍公司的投资和革新。同时也应 该考虑到外部团体,比如说税务机关,也许会利用财 务会计处理的改变作为借口来修改规则和税收政 策。许多杰出的企业领导者,如Harvey Golub (CEO,American Express)和Andrew Grove(CEO, Inte1),强烈反对将员工持股计划费用化处理。他们 的理由是员工持股计划的经济影响已经通过股东稀 释体现出来,在计算每股收益(EPS)分母当中已经 完全体现员工持股计划的“稀释成本”。因此,将员 工持股计划费用化处理实
16、际上是对员工持股计划成 本的双重计算。 三、员工持股计划会计处理的经济影响 员工持股计划的会计核算是近些年来会计界最 富争议性的问题之一,其关键在于不同财务会计处 理的真实经济影响。美国公司和主要的会计事务所 在20世纪90年代积极游说,反对将员工持股计划 强制进行费用化处理。他们的努力迫使财务会计准 则委员会(FAsB)放弃,只是推荐而不是要求将员工 持股计划费用化处理。同样重要的是,许多公司和 管理者如此坚定地反对期权费用化处理的原因,正 是改变会计规则、要求公司将员工持股计划费用化 处理会获得的益处所在。 第一,员工持股计划费用化处理将使对于高层 管理者的补偿报酬更加透明,从而影响代理合
17、约安 排。这是管理者反对将员工持股计划费用化处理的 主要原因之一。这也就表明该种处理使得治理薄弱 的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为回报给自己额外的报酬辩解 时更加困难。代理成本和交易成本使得公司治理并 不是一个完善的过程,与股价不同(经验证明股价主 要受到边际投资者的影响),公司治理的无效性依赖 于所有投票股东的行为。散户股东很少有强烈的动 机在公司行为上花费精力,如果缺乏一种透明、有潜 在约束的员工持股计划机制,一些高层管理者就能 够利用员工持股计划从股东手里转移财富。支持这 一观点的实证分析表明,大多数强烈游说以反对将 员工持股计划费用化处理的公司,其高层管理者大 部分报酬是以期权的形式获得的,从而获
18、得了更高 的总报酬,相对于其他员工更乐于使用员工持股计 划。这种假说作出了一个经验性的预言,即员工持 股计划的回报特别是针对高层管理者的期权回报将 随着员工持股计划的强制性费用化处理而下降,这 种情况在公司治理无效的企业中将尤为明显。这是 因为,只有当董事会和投资者完全理解员工持股计 划的成本以及期权、股票、现金和其他形式报酬的激 励效果时,报酬约束才会有效。就员工持股计划的 近似费用达成一致后并将此信息报告给董事会和投 资者,似乎比确定董事会和投资者了解不同形式的 报酬合约的激励效用,了解哪种约束最为有效这个 困难的任务要容易得多。 第二,员工持股计划费用化处理会增加与合约 或者有影响的外部
19、团体相关联的公司的真实经济成 本。这是解释公司反对将员工持股计划费用化处理 的最后一个可能性。举例说,由员工持股计划费用 化处理引起的过低的公开报表利润可能会导致消费 者的信任丧失或者在签订债务契约时受到更多约 束。而过度依赖员工持股计划的年轻成长性公司可 能害怕,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赞同将员工持 股计划费用化处理会使美国国内收入署(IRS)对员 工持股计划像其他常规报酬一样立即征税,而不是 等到执行期再征税。 综上所述,员工持股计划是高层管理者补偿的 一种主要形式,具有有效契约功能;但员工持股计划 会计原则的制定不应受到公司和利益集团的左右。 因为会计的目标不是扭陆财务绩效去补贴特
20、定的企 业活动,而是反映企业经营的真实成本。通过员工 持股计划获得的人力资本是真实经济成本,因而公 司应该把它作为费用从利润中扣除;与此同时,投资 者、债权人、董事会和规制者在获取运营成本的信息 后应该更好地决定企业行为。 参考文献: 1CORE J,GUAY WThe use of equity grants tO manage optimal equity incentive level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9,28(2):151184 2ABOODY D,BARTH M,KASZNIK RDo firms manage stoc
21、k-based compensation expense disclosed under SFAS 1237RWorking paper,Stanord University。2002 3CORE J,GUAY W,KOTHARI SThe econ0mic dilution of employee stock options:diluted EPS for valuation and fi nancial reportingJThe Accounting Renew,2002,77(3): 627652 4温秀建行全员持股计划尘埃落定N中国经营报, 20070706 5李晓春,尹中余ESOP应当成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重 要模式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4(11):3435 6于吉聚焦职工持股J企业管理,2004(3):613 7高文洁西方国家职工持股制度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 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4(1):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