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6/12,Buck电路工作原理分析:,2018/6/12,.,.,2018/6/12,Buck电路工作原理分析:,Vin,Vo,D,L,Io,S,S,UL,IL,Vin-Vo,-Vo,Io,D,1-D,T,根据L的伏秒平衡原则:,(Vin-Vo)*DT=Vo*(1-D)T,Vo=Vin *D,L*Io=Vo *(1-D)T,Is,根据L在1-D时间的基本方程:,Io=Vo *(1-D)T/L,2018/6/12,Buck电路工作原理分析,.,2018/6/12,Buck电路工作原理分析,电感电流: (开关管 ON) Delta ILon= (Vin-Vo)*Ton/L,2018/6/
2、12,Buck电路工作原理分析,电感电流: (开关管 OFF) Delta ILoff= Vo*Toff/L,2018/6/12,Buck电路工作原理分析,电感电流:,2018/6/12,Buck电路工作原理分析,输出电容的电流波形:电感电流:输出电容电流:要选择工作纹波电流大,ESR小的输出电容,为降低输出纹波电压,可用多个小容量的电容并联使用。,2018/6/12,Buck电路工作原理分析,根据负载大小变化,BUCK 电源工作在 CCM 与 DCM 两种状态。CCM: Continuous Current ModeDCM: Discontinuous Current Mode在CCM 模式
3、,电感电流在整个周期内都时连续的, Po=1/2*L*(IL12-IL22)在 DCM 模式,一个周期内,有段时间电感电流为零。 Po=1/2*L*IL2=V02/R IL=sqrt(2*Vo2/LR),=,2018/6/12,两种模式下的工作电流波形:,.,2018/6/12,Buck电路工作原理分析,电感电流波形: CCM,2018/6/12,Buck电路工作原理分析,电感电流波形:DCM,2018/6/12,Buck电路工作原理分析,由上可知,电感电流由直流(Io)和纹波电流( )两部分组成;在CCM 模式,电感电流随负载电流变化,但纹波分量并不改变,由此可以看出负载变化时占空比不变。当
4、负载减小到使电感电流从刚好零开始时,此为CCM与DCM 转换的临界状态。进一步减小输出负载,此时并不需要很大的电感电流维持输出功率,电感开始减小,占空比也减小,而电感也在开关管下次导通之前电流降为零。电路进入 DCM 模式,在此模式下,占空比随着负载变化而变化。,2018/6/12,Buck电路工作原理分析,模式间转换过程:DCM 模式,电感电压不为零?,2018/6/12,Buck电路工作原理分析,模式间转换过程:,2018/6/12,同步整流电路分析,非同步整流电路结构简单,容易驱动,但因作为续流的肖特基二极管管压降大,功率损耗较大,导致整个电源效率降低,所以一般用在输出电压较高,输出电流
5、较小的场合;而对于用在低电压,大电流的场合,如 CPU 的供电电源则需用同步整流电路。,2018/6/12,两种电路比较:,.,2018/6/12,.,同步电路应用实例:,2018/6/12,同步整流电路特点:同步整流电路用下MOS管代替开关换器的续流二极管,其导通电阻小,大大降低了整流损耗,提高了电源效率。因下管作续流管用,所以要求其体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荷小,栅极电阻小,用开关特性好等。为一避免上下管同时导通,要求两管的驱动信号间须留有一死区时间,在死区时间内,电流从下管的体二极管内流过,增加了损耗。,2018/6/12,同步整流电路特点:,在稳态时,电感电流上升和下降的变化量是相等的,但上
6、下管导通时间不同,两管的电流有效值也不同,导通时间越长,电流有效值大,管子发热也大。 根据上图计算上下管的电流有效值: Irmsup/Irmsdn=sqrt( D/(1-D) Vcore=Vin*D=D=Vcore/Vin=1.6/12=0.133 代入上式:Irmsup/Irmsdn=sqrt(0.133/(1-0.133)=0.4 Irmsdn=2.5Irmsup 所以下管必须用电流容量更大的管或双管并联。,2018/6/12,.,避免双管同时导通:,2018/6/12,多相变换器,.,2018/6/12,.,多相变换器做优点:将变换器产生的热量分布在各相电路上,而且散热面积大,不用散热片
7、。各相电流叠加后纹波减小,降低了输出电压纹波幅度,减少了输出电容的数量。减小了单相大电流时多管并联的设计难度和对磁芯的要求。降低了各相变换器的工作频率,减小元件分布参数的影响及干扰。,2018/6/12,CPU 电源解析:,.,2018/6/12,主变换电路:,.,2018/6/12,电路分析:,当电路中上管导通时,源极电压等于电源输入电压,因此驱动管的栅极电压=Vin+Vgs, IC 不能直接驱动,IC 内部将上管的驱动路采用浮地的方式,外接自举电容组成偏置电路来驱动上管。,2018/6/12,上管驱动原理:,2018/6/12,.,MOS管的驱动电路:,2018/6/12,控制部分:,.,
8、2018/6/12,PWM 调制原理,.,2018/6/12,PWM 调制原理,CPU工作时会根据负荷的大小发出一组VID代码给电源IC,经过数/模转换后,得一模拟电压值,即为CPU 所需的工作电压。电源IC 以此电压为参考值,将之与CPU 实际电压信号的差值进行放大,得到误差信号Vcomp, 再与电源IC 内部产生的锯齿波信号进行比较,产生PWM信号,控制开关管的关断,使输出电压调整到符合 VID 相应的电位。,2018/6/12,.,稳压原理:,2018/6/12,.,2018/6/12,.,限流检测(限流):,2018/6/12,.,电流检测(通道平衡):,2018/6/12,主板电源类
9、型:,.,2018/6/12,.,通道电流平衡:为使每通道的达到热平衡,需要每通道的电感电流大小一致,IC内部处理方式:采样每通道的电流,将各通道电流求和平均,与相电流相减,产生一个误差信号Ier,再和Vcomp相减,调整各相 PWM 宽度,达到电流平衡,各相 Ier为零时,则电流达到了平衡。电流平衡是通过检测流过下管Rds(on)来实现的。,2018/6/12,此外,为提高电源工作的可靠性,还需有UVP,OVP,OCP等功能,这此功能都集成到芯片内部。,2018/6/12,应用实例,.,2018/6/12,.,输出电压 Vo:IC内部集成了一个有关0.9V 基准电压的误差放大器, 所以: V
10、o=0.9*(R497+R501)/R501=2.5V,2018/6/12,.,根据以下条件计算相关参数: Vin = 5V Vo=2.5V Io=3.0A Fs=300KHz根据前面公式:Duty=Vo/Vin=2.5/5=0.5 Ton=0.5/300000=1.67uS 设: Io=Io*10%=3.0*30%=0.9A L=(Vin-V0)*Ton/Io =(5-2.5)*1.67/0.9 =4.7uH,2018/6/12,.,Buck电路特点:效率高, 可靠性好工作频率高, 使电路中电压/电流波形的快瞬变化, 产生电磁幅射干扰.元件布局和PCB布线难度较大.输出电压纹波比较大.电路复
11、杂, 成本高.,2018/6/12,.,线性电源,2018/6/12,线性电源分类:,.,2018/6/12,线性电源,线性电源特点:电路简单,不会产生干扰,输出纹波小,调整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功耗大,效率低,发热量大,降低了元件的可靠性,因此线性适合用于输入/输出压差小,电流小的场合。,2018/6/12,线性电源: OP + MOS 形式,.,2018/6/12,线性电源,注意事项: Vo = 2.5*R585/(R584+R585) ID Iomax PD (Vin-Vo)*Iomax Vg Vo + Vgs保证漏源极间的压差使MOS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当输出为静态负载时,可在 IC 一二脚
12、间并联一小电容,减小输出纹波;动态负载时则不需此电容,以提高电路的动态响态速度。,2018/6/12,MOS管的工作状态:,2018/6/12,.,线性电源,2018/6/12,.,求复合管的输出电压:根据上图得NPN管的Vb= R235/(r234+R235)=2.2V则 Vo=2.2V-0.7V=1.5V分析此问题时,忽略了Ib的影响,因此在确定电路参数时,使IR 235 Ib, 在输出负载变化引起Ib 变化时,使 Vb 不受太大影响,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2018/6/12,.,LDO 电路: Low Drop Out 右图时LDO电路原理图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V0=Vref*(R1+R2)/R2Io spec.规定值发热问题同线性电路但效率较高,2018/6/12,.,.,2018/6/12,.,应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