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秦儒家礼学的精神实质 儒家礼学的精神实质在于“分” , “分”是礼的主导。通过“分”可以使每个人就其位,各尽其责。 “分”的目的就是要维护社会的等级秩序,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但是如果等级制度过于严格,更加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协调。为了使社会等级各安其位,整个社会处于和谐有序的状态,这就要求在坚持“分”的前提下,礼还要以中和为补充。孔子的弟子有子明确地提出,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 。 “和”对于“分”是一种制约和补充,预防“分”走向极端和破裂。为了求“和” ,就要把握“中” 。 “中道”也就是孔子的中庸思想 。 分 ”是礼的主导,而“和” 、 “中”则是“分”的补充,儒家礼学是分中求
2、和的礼学。把“分” 与“中” 、 “和”统一起来就会使各等级各安其位,实现等级和谐。以“亲亲、尊尊、长长、 男女有别”为内容的先秦儒家礼学是宗法伦理社会中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可以达到“君君、 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和谐状态。虽然当代中国已经没有了等级之分,但是礼学研究仍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可以利用先秦儒家礼学思想中的一些优秀成果,提高我国的道德教育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礼对中国人性格的影响 首先,从儒家“礼”的起源来讲,儒家的礼是基于人情产生的,这使得中国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特别注意人情礼节。在中国,有许多靠权力和金钱无法做到的事情可以用人情来解决。这也是中国餐桌文化形成和许多事业发展
3、受限制的原因。于此同时,受儒家礼的影响,中国人也特别崇尚“礼尚往来” ,当一个人收到别人礼物或好处后,总要回送或是给予其某种好处,以表明对对方的尊重和回报。由于礼学家对人情基本上持一种中庸的态度,既不否认其合理性,又认为需要对其进行适当裁制,所以顺人之常情外,还需要正己之情。因此,许多中国人都特别注重中庸之道,极力促使自己达成中庸之道。 中国人注重礼仪,我国古代有“五礼”(吉、凶、军、宾、嘉 )、 “六礼”( 冠、婚、丧、祭、乡、相见 )、 “九礼”(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 )之说。这些传统礼仪都对后人产生了很深的影响,这使得中国人不仅特别重视一些传统礼节,比如婚嫁礼,祭祀
4、礼和丧礼等等,而且中国人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特别注重礼节,懂礼貌。这也使得中国人在外国人心中得到了好评,为中国赢得礼仪之邦的美称。 “尊尊” 、 “亲亲”的等级制度和宗法制度使得中国人存在严重的等级观念,他们看重人得等级区别。古代的中国,是一个等级制度森严的国家,君臣,父子,夫妻之间都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别, “君为臣纲” 、 “父为子纲” 、 “夫为妻纲”的三纲制度就是一种等级制度。在婚姻嫁娶中都要讲究门当户对,这就是一种等级观念的体现。虽然这种礼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但它同时也使得中国人形成了尊老爱幼的性格。严格的等级制度使得国人对尊者的推崇形成一种崇尚权威,卑躬,谦虚的性格,并且特别能自律忍耐
5、。宗法观念使得中国人群体凝集力特强,特别是使家族观念得到进一步强化。但是,在儒家礼中,男女有别的观念却使得中国的妇女性格和地位都边缘化。儒家礼教思想对妇女社会活动范围加以限制,女子必须“三从四德”这点也使得妇女对自身男尊女卑观念有一定程度的认同。基于上述观念的形成,中国女子的性格普遍比较温和,对男子有一定的依赖感,并且特别注重贞洁。儒家礼看重学问,人的才识。所以中国人比较注重学问,富于智慧。 儒家的文化既是治家文化,也是治国的文化。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就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一生的政治理想。他在大学第一章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
6、修其身; ” 孔子一方面把做人的思想、 治家的文化与治吏的思想、治国的文化联系起来,认为,“治国、 平天下” 要从“ 修身、齐家” 开始,其顺序是“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另一方面又把“修身”与“致知”联系起来, 提出 “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 ”即治国者要注意学习,知书才能达理 ,达理才能修身 ,修身才能治家,治家才能治国 ,治国才能平天下。这也使得中国人讲究修生养性。 儒家礼已经在中国成为一个伦理的范畴,礼是中国人特别重视伦理道德,它不仅要求人们要尊敬长辈、老者,爱护幼小,诚实友善,同时还形成一种无形的约束力,来约束人们的行为。遵循道德规范的过程,就是“克己复礼”的过程。 “克己复礼”并不是程朱所认为的“存天理、灭人欲” ,而是克制自己的“低下”欲望,使言行合于道德规范,最后达到“内圣外王”的理想境界。因此,中国人特别能忍让,特别能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