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配电房电气设备安装标准和工艺要求试行草案目 录第一部分:配电房高低压成套柜的安装标准和工艺要求一、 配电柜基础安装二、 配电柜安装第二部分:电力变压器安装标准和工艺要求一、 电压为 35KV 以下干式变压器安装工艺标准和要求二、 1600KVA 以下油浸变压器安装工艺标准和要求第三部分:高低压柜硬母线安装标准和工艺要求一、 硬母线安装要求二、 硬母线固定要求三、 硬母线连接方式和要求第四部分:二次回路安装和调试要求一、 控制电缆敷设的工艺要求二、 二次线安装(接线)工艺要求三、 相互动作试验(联动试验)要求第五部分:安装工程全部结束后应做工作第一部分:配电房高低压成套柜的安装标准和工艺要求一、
2、柜子基础:1、基础型钢安装允许误差2、根据高低压柜子的数量和尺寸,决定槽钢的长度和宽度,要求尺寸准确,焊缝美观、牢固,要注意长和宽的槽钢表面要尽量做到水平。(如果这个水平不好,将要影响到安装到基础上的所有柜子的垂直度) 。3、基础接地点数2 点,接地连接牢固,导通良好。二、柜子安装:1、安装位置要符合图纸要求2、垂直度误差1.5mm/m(用铅坠检查)每米1m/m不直度全长5m/m每米1m/m水平度全长5m/m位置误差及不平度5m/m3、水平误差:相邻两柜顶部2mm成列柜顶部5mm4、盘面误差:相邻两盘边1mm成列盘面5mm5、盘间接缝2mm6、盘体固定:连接牢固,盘底用 M8-10 盘基螺丝把
3、电柜安装固定在槽钢基础上,也可用电焊将每只电柜底部四面点焊一下,每个焊点宽度以10mm 左右为宜。7、盘面上设备应平整、齐全,外观完好、无损,元件固定牢固,标志清晰完整。第二部分:电力变压器的安装工艺标准和要求一、 电压为 35KV 及以下干式变压器安装工艺标准和要求工序 检验项目 性质 质量标准 备注铭牌及接线图标志 齐全清晰附件清点 齐全外壳及附件 绝缘子检查 光滑、无裂纹外观检查 无碰上变形铁芯紧固件检查 紧固、无松动铁芯绝缘电阻 主要 绝缘良好铁芯检查铁芯接地 主要 只能 1 点接地绕组接线检查 主要 牢固正确表面检查 无放电痕迹及裂纹绕组检查绝缘电阻 主要 绝缘良好绝缘层 无损伤、裂
4、纹裸露导线外观 主要 无毛刺尖角裸导体相间及对地距离 主要 按 GBJ149-1990 规定防抬件 主要 齐全、完好设备检查引出线引线支架 固定牢固、无损伤本体固定 牢固、可靠温控装置 主要 动作可靠、指示准确风机系统 牢固、转向正确 所有数量风机同时起动本体附件安装相色标志 齐全、正确外壳、本体接地 牢固、导通良好接地 温控器接地 用软导线可靠接地,风机、开启门接地 且导通良好二、1600KVA 及以下油浸变压器的安装工艺标准和要求工序 检验项目 性质 质量标准 备注制作及布置 按设计规定基 础安 装 与预埋件连接 牢固位置 按设计规定本 体就 位 与基础配合 牢固密封及校验 主要 良好、合
5、格 检查试验报告瓦斯继电器安装 水平,标志方向正确连通管升高坡度 按制造厂规定 对照厂家规定检查气体继电器安装连通管插入箱盖深度与箱盖内表面平齐管道导通性 畅通膜片外形 主要 完整、无变形安全气道安装法兰密封 无渗漏 一分钟点下一滴油叫漏油插孔内介质及密封 同箱内绝缘油良好、严密温度计安装 测温包毛细管导通 弯曲半径大于 50mm与油枕连接 牢固、密封油封油位 在油面线处吸湿器安装吸湿剂 干燥 变色干燥剂,蓝色为干燥,红色已潮阀盖及升高座内部 清洁、密封良好电触点动作 准确附件安装压力释放阀安装绝缘水平 良好铭牌及接线图标志 清晰油漆 颜色均匀、完整附件安装 无短缺、完好散热片 无变形箱体及附
6、件 油门、密封 无漏油、无渗油瓷套 主要 清洁,无机械损伤,无裂纹结合面 紧固,无渗油、漏油引出线端子与导线连接 主要 紧固、端子不受外力接点分断情况 主要 手感明显整体检查电压切换装置(分 装置密封 无渗油、无漏油接头) 指示位置和标识 主要 清晰、档位指示明显、正确温度控制器指示 正常、接点接触良好试验 主要 合格 检查试验报告绝缘油油位 主要 正常 符合油枕上刻度位置中性点接地 按设计规定其他基础及本体接地 分别接地,且接地牢固、导通良好第三部分:配电房高低压柜硬母线的安装标准和工艺一、硬母线的安装要求:1、高压母线支持点距离不应大于 1.2m,低压母线支持点距离不大于 0.9m。2、母
7、线连接处的螺栓,当母线水平安装时,螺栓应自下向上穿,当母线垂直安装时,螺栓应自内向外穿,螺栓应露出螺母 2-3 牙为宜。二、硬母线固定的要求:1、母线通常固定在绝缘子上,母线排列应整齐,同一段母线应在同一水平面上。2、用夹板固定母线,这种固定不需要在母线上钻孔,只要将母线夹在夹板中间,两侧用螺栓将夹板紧固即可,母线如采用铁夹板固定时,不应形成闭合磁路。三、硬母线连接方式和要求:1、硬母线采用螺栓连接时的主要要求:硬母线连接处应平整、光洁,接触面应去除氧化层、锈蚀和杂质、粒屑,涂抹导电膏或中性凡士林;塔接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母排的宽度,塔接处不应受到任何外加应力。螺孔直径应比螺栓直径大 1mm,孔
8、与孔间的误差不应超过 0.5mm。母线塔接时,紧固件应采用镀锌螺栓、螺母和垫圈,螺栓两侧应加平垫,螺母侧应加接触面的连接应紧密,用 0.05mm*10mm 塞尺检查,母线宽度在 63mm 及以上者不得塞入 6mm,母线宽度在 56mm 及以下者不得塞入 4mm。第四部分,配电房二次安装回路得安装和调试要求配电房二次安装包括:控制电缆得敷设、二次回路接线和相互动作试验三个部分组成一、 控制电缆得施放1、控制电缆的施放、应根据配电房的设计说明,高低压柜的原理图纸喝设备实际原件的排列(如信号屏上的光示牌)等进行统一考虑。当然也可参考设计者的电缆清册进行。2、要考虑节约原则,备用电缆芯不能太多,10
9、芯的电缆回路只要有 1-2 芯备用就足够了。电缆芯的截面只要符合规定就可以了。3、电缆芯的直径要求:国家规定:电流回路不得小于 2.5mm2电压、信号回路不得小于 1.5mm2苏州供电局规定:去计量表的电流回路不得小于 4mm2去计量表的电压回路不得小于 4mm2另外,我们工作中采用的方法应该是单芯铜线,而不得采用多股软线(因为多股软线容易出现外露的细铜丝,导致短路,发生事故)4、电缆走线应该挺直,自身不能呈螺旋形,尽量做到横直竖平,转弯处一定要有弧度(避免机械性损伤电缆),且每隔 0.7m 用扎带捆绑一下。5、控制电缆的终端(俗称电缆头)处理要规范,注意讲究工艺。详见附备二。6、一般情况下控
10、制电缆中间不允许有对接头7、每根控缆的两端一定要排上电缆号牌(写上始端、终端、规格)。8、变压器箱内控缆要沿壳体的边缘走线,并用扎带固定在变压器壳体上,接入温控器的电缆头要固定,避免接线螺丝吊起整根电缆重量,以防端子脱落。9、控制电缆在做好电缆头后,在接线前,应用摇表测量其对地和芯间绝缘。其数值不能小于 1M(用 1000 伏摇表测量)。二、 二次线安装(接线)工艺1. 首次根据原理图和接线图的要求进行接线。2. 对有些设备制造厂出厂时,二次端子没有编号的一定要先补写编号后再行接线。3. 每根小线二端均要有小白头(端子牌)。建议上面要用三段编号法。写上端子的号码,清晰正确且不易脱色。4. 走线
11、要平服、整齐,接线要挺括,接入端子的所有导线要讲究美观,排列整齐。5. 导线芯线端部弯圈,顺时针方向,且大小合适。接线要接成 S 型或 C 型(这样不但美观有艺术感,而且为以后发生接错线而进行改正留下余地)。详见附图一。6. 二次小线遇特殊情况要进行对接,一定要用标准的正规端子进行连接,不能用铜丝缠绕对接,再用黑包布包裹之。7. 所有接线都要安全施工,符合图纸要求,正确无误。导线连接牢固可靠。8. 用于综合保护的屏蔽电缆的屏蔽层,按规定要求可靠接地。三、相互动作试验(整个配电房控制和信号回路的联动试验)1. 首先用万用表测KM、HM、XM、+/-之间电阻在 1M 以上(证明+/-间不存在短路情
12、况,若回路有监视继电器那么电阻在接近监视继电器内阻就算正常)。2. 对高低压断路器进行合、分、合的操作试验应正常。3. 一定要再高压开关合闸情况下进行信号回路的校验。4. 所有信号校验要以信号屏的光示牌为准。做到有牌必亮,有牌必好,有牌必校。信号装置应做到声光同步,自保、常亮、复置三个功能正常。5. 校验高压开关和变压器的正向、反向闭锁正常,所谓正向闭锁就是变压器阀门和高压开关的分闸闭锁。一定要阀门关上才能分闸。所谓反向闭锁,就是当高压开关拉开,且接地刀闸打上时,变压器电磁锁吸上才能打开变压器阀门。6. 试验结束,应将高压开关,刀闸等所有高压一次设备恢复检修状态(即开关、刀闸全部拉开、接地刀闸
13、合上)。7. 同时把控制、储能、信号等直流、交流电源全部断开。安装工程全部结束后,应做到下述几点:1. 所有高低压柜、变压器,直流屏,信号箱应完整无损,外壳清洁,动作性能符合要求规定。2. 基础及支架应稳固,断路器操作时不应有剧烈振动。3. 油漆应完整,相色正确,接地良好。4. 应准备好下列资料和文件,供验收和移交时使用: 制造厂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试验记录,合格证及安装图纸等技术文件。 安装技术记录。 调整试验记录(包括继电保护定制校验报告,各种电气试验报告)。 备品备件及未用工具清单。5. 打扫现场。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做到文明施工。说明:本次编写的“配电房电气设备安装标准和工艺要求”仅仅是针对公司目前承担的 10KV20KV 电气设备的安装任务而写,随着公司规模的发展,今后承接安装的电气设备,容量更大,电压更高,技术更为先进。这些“标准和工艺要求”还需不断修正,充实,完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