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备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定边中学:张社斌2012-3-25,读经纬网图,回答(1)(2)题。,E、F两地位于同一经线,纬度相差60,其经线距离约为11160千米;F、G两地都位于60 S,经度相差180,其纬线距离约为111 (cos60)180 千米。因此可计算出L2约为L1的1.5倍。,(1)设E、F两地之间的经线距离为L1,F、G两地之间的纬线距离为L2,则(),(2)图中E点位于H点的(),从图中可判断出E点的地理坐标为(0,135 W),H点的地理坐标为(60 S,135 E);根据纬度很容易判断出E点位于H点的北方;根据经度可判断出E点位于H点西侧的270,结合“劣弧”原则,可知
2、E点位于H点的东侧。综合分析可知E点位于H点的东北方向。,【答案】(1)C(2)A,60,180,270,日照图的判读,右图中O为极点,弧PR为晨昏线一部分,且与极圈相切于P点;R点地方时为8时。读图,回答(1)(2)题。,P,R,Q,(1)若P点经度为15 W,则北京时间是(),A.6月22日9时 B.12月22日9时,C.6月22日21时 D.12月22日21时,(2)当切点向O点靠近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喜马拉雅山雪线不断上升,B.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方向移动,C.湄洲岛妈祖石像(约25 N)正午影长逐渐缩短,D.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昼渐长、夜渐短,【答案】(1)C(2)D,
3、下图反映的是8月的某一天示意图,其中M点为晨昏线与80纬线的切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0N,80S,赤道,昏线,(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该日,地球的极夜范围为。晨昏圈与纬线圈切点的纬度在一年中最低为。,(3)南京今后3个月内的昼夜状况及变化趋势是。,(4)图中各地点此时出现的现象,可信的是(),A.a地旭日东升,B.b地线速度达一年中最大值,C.c海域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D.d地盛行西北风,E.e地草类茂盛,【答案】(1)(10 N,120 W),(2)80 S及其以南地区6634,(3)昼渐短,夜渐长;秋分日前,昼长夜短;秋分日后,昼短夜长,(4)CD,右图中实线表
4、示一段纬线,虚线表示一段晨昏线,两线相切于P点。读图, 回答1213题。,N, P,12.图示区域的陆地自然景观可能是(),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亚寒带针叶林,C.温带荒漠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3.若图示日期,北京19:00日落,则该日P地日出(),A.正北 B.正东 C.东南 D.东北,【答案】12.B 13.A,下图中大圆为晨昏线,M点在东、西半球分界线上,P点为极点,图中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读图,回答1415题。,A.82B.62C.42D.22,15.图中表示国际日期变更线的经线为(),14.M点纬度可能为(),A.PO B.PM C.PN D.PQ,【答案】14.A
5、15.D,请点击图片,160 E或者20 W,20W或者160 E,12点或者0点,180 或者0点,180 ,0点,0点或者180 ,返回,下图中,abc为昏线,ad、be为纬线的一部分,bd、ce为经线的一部分。读图,回答1920题。,A.早12小时B.早8小时,19.若a与b的时差与b与c的时差之比为12时,则e点的日出时间比d点(),C.晚12小时D.晚8小时,20.若bd与ce的长度之和为一年中的最小值,则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华北平原小麦返青,B.天山牧民迁往高海拔地区的草甸牧场,C.长江三峡大坝的水位不断升高,D.欧洲的圣诞树销售火爆,【答案】19.A,【答案】20.D,
6、分 析,请点击图片,0点,12点,60,a,夜长长出4小时,地方时差8小时,180,120,e,c,d,b,返回,返回,a,d,e,c,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b,二、综合题,21.下图示意某日昼夜分布状况,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地球扁率忽略不计。图中虚线为北极圈,此时D点地方时为6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B之间的距离约为千米,D、E之间的距离约为千米。,(2)若此时北京时间为0时,则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图中C点位于我国南极中山站(6922 S,7623 E)的方向。(点击图片),(3)假如有一架飞机由A点出发,到达B点,按最短路线飞行,共有4条飞行路线,请说明每一条飞行路线的
7、行进方向。 (点击图片),【答案】(1)2000010000,(2)(2326 N,60 W)西北,(3)先向正南,再向正北;先向正北,再向正南;一直向西北;一直向东北。,120E,60W,0点,12点,北极圈出现极昼,太阳直射2326N,直射点坐标为(2326N,60W),(2)在甲图中用字母M标出直射点,用箭头表示太阳光线(光线画在甲图左侧),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图),(3)甲图中Q点所在晨昏线属于线(晨或昏),该点上的太阳高度角为。(图),(4)简述地球由B位置公转到C位置的过程中,甲图中M点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特点。,(1)说出地球由A位置公转到B位置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图),(3)昏0,【答案】(1)公转速度渐慢,过远日点后逐渐变快(或快慢快)。,(2)见图,(4)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先变大,达到90后再变小。昼夜长短变化:昼渐长, 夜渐短。,23.读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夏至日6月22日,冬至日12月22日,秋分日9.23,春分日3.21,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正在向南移动。,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M,下课了,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