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093310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八年级语文备课组1第三单元单元说明议论文的文体知识。(1)议论文的概念: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阐明自己的观点、或提出主张、或表明态度的文体。议论文是以理服人。(2)议论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论点:就是作者在文中加以阐述和证明的主张和看法,是文章的灵魂。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如何找中心论点呢?A.看文章的标题。议论文的标题有论点型和论题型两种类型,此法适用于论点型议论文,如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B.在正文中找体现作者主

2、要观点的句子,此法适用于论题型的议论文。议论文的中心论区一般在开头部分;有的中心论点在结尾,如纪念白求恩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自私自利的精神” ,是结论,也是论点;还有少数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在文中,如想和做一文先针对生活中常遇到的现象“空想”和“死做”提出论题,进而提出中心论点“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 。 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正确的理由和依据。议论文的论据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A.事实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字等。B.道理论据:包括被实践检验的真理、古今中外名家的论述、格言、谚语以及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原理、概念、定律、公式等。论证:议论文中的论

3、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论证是联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议论文的论证过程按其中心论点的出现部分可分为两类:A.演绎论证:即中心论点出现在开头,先摆论点,后摆论据,也即议论文常用的思维过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B.归纳论证:即是摆事实,再得出结论。(3)议论文的论证方式:立论:直接提出并阐明论点的论证方式叫立论。用这种方式写作的议论文被称为“立论文。 ” 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就是一篇立论文。驳论:通过反驳对立的论点来阐明自己的论点的议论方式叫驳论。这类议论文常称为“驳论文” 。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八年级语文备课组2阅读“驳论文” ,

4、首先要弄清文章反驳的观点。其次,弄清反驳的方法,一般有三种方法: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A.反驳论点:即对对方的论点进行批驳,指出它是荒谬的、虚伪的,这是驳论中最常用的方法,又分为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直接反驳即直接指出对方的荒谬。间接反驳又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对一些对方的论点进行合乎逻辑的引申,使敌论点露出马脚,以此驳倒对方,即归缪法。另一种是证明与对方相对立的论点是正确的,那么相反也就证实了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即反证法。B. 反驳论据:即揭示对方论据错误,以达到驳倒对方论点的目的。因为论点是由论据来支撑的,驳到了论据,就使论点站不住脚。C. 反驳论证:即揭露对方在议论过程中的逻辑错误,如大前

5、提、小前提与结论的矛盾,对方各论点之间的矛盾,论点与论据之间的矛盾等。(4)议论文的种类:议论文的范围很广,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政论文:即针对当时政治问题发表看法,提出见解的议论文。如中国人寻求救国真理的道路 。 评论:即评述某一事件、社会现象、思想倾向、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的议论文。如纪念白求恩 。 杂文:即直接反映社会事实的文学性论文。它具有短小、活泼、锋利、隽永的特点,是一种战斗性很强的文体。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感 想 : 即 读 后 感 、 观 后 感 、 杂 感 等 。 是 人 们 阅 读 小 品 、 观 赏 影 视 戏 曲 或 体 验 某 一生 活 经 历 后 ,

6、在 某 一 方 面 有 了 感 触 , 得 到 的 起 示 , 结 合 现 实 生 活 中 的 问 题 发 表 的 议 论 。 (5)议论文的结构: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引论-本论- 结论。“引论”又叫“绪论” ,是提出问题的部分。好的引论应当简明新颖。“本论”又称“正论” ,是分析问题,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就本论部分的论证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并列式:展开的各层次关系是平等的,没有主次、没有强弱,或是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并列表述,或是围绕一个论据,从不同角度、层次论证同一观点。对照式:把两种观点加以对比,通过二者对比,突出论证其中一方面的正确性,往往一方面用墨较多,作为论证重

7、点,而另一方面用墨较少,只作陪衬。层进式:文章各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深入。可以是由表及里,从现象入手,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指明性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总分式:文章各层次之间有总说和分说的关系,论点在各层次之间的分论点中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八年级语文备课组3体现,而各层次的分论点由总论统领,可以先总后分,也可以先分后总。“结论”是解决问题的部分,通常被放在文章的最后,与引论相呼应。好的“引论”能深化论点,照应开头。(6)论证方法: 论 证 方 式 与 论 证 方 法 的 区 别 : 论 证 方 式 是 就 议 论 文 总 体 而 言 , 即 一 篇 议 论 文 就 一定 的 事 件 或

8、问 题 , 要 阐 明 自 己 的 见 解 和 方 法 , 是 以 正 面 论 述 为 主 , 还 是 以 批 驳 片 面 的 、错 误 的 甚 至 反 动 的 言 行 为 主 , 也 就 是 说 , 议 论 方 式 可 以 分 为 两 大 类 : 立 论 和 驳 论 。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间的逻辑纽带。它和论证方式的基本区别在于:论证方式是指一篇议论文所采用的论证的基本形式,论证方法是指在论证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A.例证法: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正确的方法。B.道理论证 ;:所运用的道理必须是经过实践检验,其正确性已

9、为人们所公认的。它包括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话、谚语、警句等。C.比喻论证:在议论文中,比喻可以使论点讲得更易懂、更风趣、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D.对比论证: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加以对比,达到否定错误论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7)议论文的语言特点:议论文的语言往往具有准确性、概括性、鲜明性、生动性等特点。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八年级语文备课组49.纪念白求恩教学时间: 月 日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读准下列字音,理解并运用文中成语。 2学习议论文夹叙夹议的写法。 3学习文中对比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1学习写读书摘记,积累成语。 2练习运用记叙、议论两种表达方

10、式。 (三)情感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并学习白求恩同志的精神。 2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美、行为美。 二、教学重点:议论文中议论与记叙的关系,白求恩同志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议论文中议论与记叙的关系。 四、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先请同学们听一首诗朗诵(配乐):“秋风吹着细雨/ 延水奏着哀曲/ 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我们用无边的哀悼,来纪念您!这里一河边的石头,山上的野草,也在为您流泪。但是,亲爱的白求恩大夫您静静地安息吧!在您的后面,全世界被压迫的兄弟,已经起来了,我们将追随您的光辉,高举新医学的旗帜,向白求恩开辟的道路,勇往直前!”这

11、是由朱子奇先生写的纪念白求恩纪念歌。诗歌表达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沉痛心情和继承白求恩遗志的决心,催人奋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同志的纪念白求恩,看看白求恩同志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二、简介白求恩生平和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诺尔曼白求恩(188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937 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 1938 年初来到中国1 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1939 年10 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牵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又发生转移性脓疡于 1939 年 11 月 12

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他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 12 月 21 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三、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八年级语文备课组51需正音的词语:派遣 以身殉职 狭隘 热忱 拈轻怕重 纯粹 鄙薄 晋察冀2解释词语:以身殉职 拍轻怕重 麻木不仁 漠不关心 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3让学生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再参照重点句的意思归纳各段要点。重点句:第一自然段:“一个外国人,毫不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

13、要学习这种精神。”第二自然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第三自然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第四自然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全文四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的要点是:第一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第二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第三部分:赞扬自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第四部分: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四、分析第一部分。方法:学生速读课文,教师提出思考题。1这段文字分几层写的?各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分三层

14、。第一层(从开头至“不幸以身殉职) :高度概括白求恩同志的主要事迹。第二层(从“一个外国人”至“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高度概括白求恩的思想和行动,点明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三层(从“列宁主义认为”至结束):引用马列主义观点论述白求恩同志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2 文章开头对白求恩同志的介绍包含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明确:他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先峰队的一员;年岁虽大,壮心不已;肩负重担,奔赴前线;以身殉职,重于泰山。3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身上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用文中的原话回答。明确:“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国际主义精神是包含在共产主义精神中的,文中为

15、什么并列提出?明确:并列提出是为了强调。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八年级语文备课组64引用 “列宁主义认为”一段话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是为了突出白求恩同志这一精神的重要意义。作者在这里引用马列主义的观点作为自己立论的根据,这是运用论证法中的“引证法”,论述白求恩同志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五、学生分叙、议部分朗读此段,加深体会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六、小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理清全文写作思路;了解白求恩同志共产主义精神的表现之一国际主义精神;理清局部思路(第一部分的思路、某些句子的思路);初步理解议论文中叙述的作用。七、布置课外作业。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白求恩同志的高度评价。2熟记生字词

16、的读音、写法和含义;阅读课后练习四中白求恩同志在晋察冀边区模范医院落成典礼上的讲话,进一步了解白求恩同志。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让学生拼读、解释一些词语:派遣、狭隘、热忱、拍轻怕重、麻木不仁、精益求精、见异思迁、鄙薄。检查学生熟读课文情况。二、学生朗读第二、三部分,教师引导分析。1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的第二个方面是什么?作者为了突出这一精神,分几层来写的?明确: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的第二个方面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分三层写:第一层(从开头到“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正面介绍白求恩的这种精神。第二层(从“从前线回来的人”到“无不为之感动勺,从侧面烘托白求恩的这种精神。第

17、三层,作者再次号召大家向白求恩同志学习。2作者赞扬白求恩同志这一精神时,用了怎样的论证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明确:文章用了对比论证,将白求恩同志与“不少的人”的情况相比较。结合完成课后练习第三大题。白求恩: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毫不利己;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专门利人。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担子挑轻的,光替自己打算,喜欢自吹;对同志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从对工作、对人民两个角度进行比较。)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八年级语文备课组7这样一比较,一正一反,褒贬分明,批评中肯。通过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3作者为什么先举“前线回来的人

18、”的例子,再举“晋察冀边区军民”的例子?明确:从前线进一步扩大到整个边区,用广大军民的反映证明自己的论断,证明第二部分中两个二极端”的判断是准确无疑的。4白求思同志共产主义精神具体表现在第三个方面是: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这一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为什么这一部分内容写得少?明确: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法。白求思大夫是个杰出的医生,他医疗技术的高超是解放区军民都了解的事,所以作者只用一句话作了概括,而不作过多的论述。三、学生阅读第四部分,教师引导分析。教师讲析:在这一部分里,作者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这一点是白求恩同志所有精神的核心。1作者回忆了同白求思同志的交往,写了哪些

19、内容?按怎样的顺序写的?明确:作者按时间顺序先后写出两人的会面和通信。2“只见过一面”的“只”字流露出怎样的心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说明了什么?明确:“只”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见白求思同志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那种倾心的热爱和忠诚。3“我是很悲痛的”可以改成“我很悲痛”吗?为什么?明确:不行。“是”在这里有强调作用,语气很沉重,朴实地表达了一种沉痛哀悼的心情。4 向白求思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学生齐读“从这点出发,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五个短语“一个的人”组成排比形式,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说的?明确:“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指

20、志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五个短语由短而稍长;气势越发榜席,内容五彩缤纷,有如赞美诗一般。四、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背诵。五、归纳写作特点。1夹叙夹议是本文语言表达的特点。本文夹叙夹议,激得简明扼要,议得精辟恳切,为议而叙,论从叙出,二者有机结合。其中,一、三、四段都是先叙后议,第二段分三层,每一层都是先叙后议,整个段落夹叙夹议的特点更加明显。夹叙夹议,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同志,又能使读者懂得向白求思同志学习什么,为什么向他学习。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八年级语文备课组82对比鲜明。文章二、三两段都有对比。通过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更加突出,更加有力地证明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3用词

21、贴切,句式讲究。如第一段中“以身殉职”一词,充分说明了白求恩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勇于献身的国际主义精神。第二段中的两个“极端”,突出了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拈轻怕重”“冷冷清清”“摸不关心”“麻木不仁”是个人主义思想的生动写实。多变的句式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如“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到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一句中,“凡亲身.的工作的”是“军民”的定语,为了突出这一定语,把它们的位置后移了。“无不为之感动”,这一双重否定句式加强了语气。结尾用“就是一个的人”的排比句式,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和人生意义五个角度再次肯定了白求恩的精神,突

22、出了“纪念”的重要意义,给人以巨大的鼓舞。六、布置课外作业:1熟读全文,背诵最后一段。2阅读课后“练习四”中的短文,以我心目中的白求恩为题写一篇读后感。板书设计:纪念白求恩毛泽东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夹叙夹议纪念-学习白求恩 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对比鲜明共产主义精神课后反思: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八年级语文备课组910.谈语言教学时间: 月 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清文章的结构,掌握文章的内容。 2、了解语言学家所谈的关于语言运用的基本原则。 3、 体味文章清晰的脉络、明确的论点几到位的论证。 能力目标:1、通过知道学生列出文章的结构提纲,培养和提

23、高学生概括文章的能力。2、领会本文所谈的语言运用的基本原则,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教学重点:体味文章清晰的脉络、明确的论点几到位的论证。 教学难点: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教师朗读不规范的报刊的例子,让学生讨论,导入课题。 二、检查预习: 时髦(mo)、拙(zhu)、圩堤(wi)、 娓(wi)、斟酌(zhn zhu) 以讹传讹()弄巧成拙,七月流火,不假思考,头头是道,以讹传讹,不以为然,约定俗成,一劳永逸三、作者简介: 王力先生是广西博白县歧山村人,早年家境贫寒。此后十年,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刻苦自

24、学,为他今后在学术界的纵横驰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凭着自学打下的基础,王力二十六岁考入清华研究院,师从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四位学术大师。二十七岁自费留学法国攻读语言学,1931 年获得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33 年回国,从此开始致力于中国现代汉语语言学科大厦的构建工作。1954 年,王力教授从广州中山大学奉调北京大学。他先后写作了汉语史稿、中国语言史、同源字典、诗词格律、诗律余论、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汉语音韵学等大量著作和论文。五十多年来,他以渊博的学问,过人的才识,拓荒者的气魄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在语言学领域里辛勤耕耘,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自己也成为我国 20 世纪最卓

25、越的语言学家之一,当之无愧的一代学术大师。四、分析课文: 1、提示:文章共 12 个自然段,阐述的是“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的中心论点。课文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而是化解为两个分论点问 :课文脉络清晰,可分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八年级语文备课组10为几个部分,请拟出课文的提纲。 明确:课文可分成三个部分。全文的结构提纲如下: (1)(第 1 段)爱好写作的人应当爱语言,掌握好语言。 (2)(第 25 段)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第 2 自然段 某些人华而不实,弄巧成拙。 第 3、4 自然段 例证某些人的华而不实、弄巧成拙。 第 5 自然段 朱自清的文章做作的不好,朴实的好。 (3)(第 6

26、12 段)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第 6、7 自然段 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第 8、9 自然段 例证某些用语的不规范。 第 10 自然段 既要规范,又要大众化。 第 11 自然段 不应以“约定俗成”反对规范化。 第 12 自然段 规范的标准是发展的。 1、段落分析。 第一部分:在这一段中,作者没有直接提出论点或是分论点,而先是从语言的功能方面来谈语言的工具性。然后说到了本文针对的对象:爱好写作的人。进而运用了类比的方法告诉我们:爱好写作的人应当爱语言,掌握好语言。作者选取的类比的对象更进一步说明了语言的工具性:斧锯是木匠的工具,颜料是画家的工具,武器是战士的工具,同样,语言是写作的工具。 第二部分

27、:这一部分作者也没有直接提出分论点,而是先提出“许多人”写文章华而不实,弄巧成拙。两个“从到”是对“许多人”的进一步举证,由这样做的人范围之广来说明问题的普遍性。最后一句“文章脱离了口语,就不可能准确、鲜明、生动”,通过指出“文章脱离口语”的不好结果来批评反面现象,提出分论点:书面语言不能脱离口语。第 3、4 两个自然段通过两个反面的例子证明某些人的华而不实,弄巧成拙。第 5 段通过对朱自清早年作品做作的不好和晚年作品朴实的好相对比,论证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第三部分:作者在第 6、7 自然段由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谈到自己的主张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进而强调书面语是应该规范化的。第 8

28、、9 两个段落举了两个例证,证明某些用语的不规范。两个事例一个是违背事理,一个是望文生义,但共同的结果是造成语言的混乱。第 10 自然段谈了“既要规范,又要大众化”,作者的论述准确又全面。第 11 自然段提出不应以“约定俗成”反对规范化。最后一段提出“语言应该是发展的,规范了标准也会发展”,这说明作者议论的科学性和发展的观点。 3、重点语句分析 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八年级语文备课组11生动的。 分析:这是第二部分的核心句。从结构上说,这只是一个单句。问题在于“不懂得”的宾语是由一个复句充当的。而且这个复句结构又是一个多

29、重复句,总体上是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本身又是一个并列复句。作者用这样一个结构复杂的句子是表达的需要。它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正是一个分论点“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但在这个具体的语境中,作者不能把这个分论点写上去,如果写上去,必然会前言不搭后语。这里作者是在批评反面现象,所以说“脱离了口语”。为了表意更加充分和句式更加流畅,作者又换了个角度说“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对这种反面现象最好的批评,莫过于指出其结果:“不可能”,于是就形成了这个多重复句。而这个复句所阐明的道理与上文所批评的某些人的华而不实、弄巧成拙之间的关系是:那些人不懂这个道理。于是作者把这个复句结构作“不懂得”的宾语,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30、。 五、文章主旨:本文谈论的是书面语的使用问题,作者谈了书面语和口语的关系,谈话中阐述了“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的观点。 六、写作特色 1、大雅似俗的风格。 因为本文是一个谈话记录,表面上看信马由缰,想到哪说到哪,然而所说的内容却是一个语言学家深思熟虑的关于语言运用的基本原则,而且脉络清晰。 2、平实易懂的语言。 因为是谈话,所以本文的语言与一般的议论文相比,多用短句,多用单句,句子结构也比较简单。文中所举的例证都是报刊上的报道或是著名散文家的例证,离我们的生活很近,也都很有说服力,平实易懂。 七、布置作业: 1、用下列词语造句 :约定俗成、头头是道、适得其反、一劳永逸2、完成课后作业:

31、板书设计 : 全文结构:总分 中心论点: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 谈 语 分 论 点: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言 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课后反思: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八年级语文备课组1211、最苦与最乐教学时间: 月 日教学目标与要求:1、学习本课应在掌握有关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2、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3、学习文章流畅而又凝练的语言。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教学难点:训练严密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离不开社会,社会、家庭都需要人能负责任,同时对别人负责任就是对自己负责任。(2)作者简介:课前布置

32、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查找有关梁启超的资料,课堂上请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教师可结合课文注释,明确有关要点: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曾参与“戊戌变法” ,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文风:流畅、犀利、凝炼 。著作:饮冰室合集(3)课文朗读:朗读时教师加以指导,明确一些较难的字词的音义:注音:契约() 揽() 悲天悯人( )结合文中注释解释词语:失意、如释重负、无入而不自得、悲天悯人补充解释词语:莫若:不如。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契约: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

33、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4)师生讨论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第一步:先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填写以下空格: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_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人生当_,而不能_。第二步:根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八年级语文备课组13答案再次讨论,理清课文结构,从而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 、(1、2 自然段)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二) 、(3 自然段) 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 三) 、(4、5 自然段)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二、分析课文: 讨论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作者使用设问,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提到了哪些

34、事?它们是最苦吗? 点拨:贫知足;失意安分;老 死 达观。作者认为它们可以从心态上、观念上去排解。、接着作者顺势提出自己的见解,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请用原文回答。明确: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点拨:找出论说的句子:(正 )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反 )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从而推论出最苦的原因: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第 2 自然段:、一篇好的议论文,为了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必须适时适度地举例,请找出有关事例。举例:个人对他人的责任(承诺未完、欠人钱、受人恩惠、得罪人等)延伸:对家庭、社会、国家,

35、乃至于对自己。、学生讨论在文中找出有关句子。对人的责任: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找出“不尽责任最苦”的原因。点拨:关键词句“良心”的监督、时时刻刻,至死不已、这种“苦” ,无法排解,也不能逃躲。明确:1、2 自然段的关系是主论与辅论的关系。第 1 段提出观点,第 2 段进一步指出有关的种种情况和状态。、讨论第二部分: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八年级语文备课组14、什么事最快乐呢?(明确:责任完

36、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由学生找出,并讲讲它们的含义。有关句子有:古语如释重负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孔子无入而不自得、找出论说的句子,总结这一段的内容。有关句子: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小结:快乐之权,操之在己C、讨论第三部分:、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并想一想这些话要说明什么?名言: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 曾子任重而道远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学生小组讨论后总结:要说明“人生当勇于负责” 。、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呢?点拨:从文中找出“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 ”“日日尽责

37、任,便日日得苦中真乐。 ”小结:苦中真乐,是乐,不是苦。、最后一段说明了什么内容呢?为什么这样说? 找出文中句子加以说明。明确:说明了“人生不应当逃避责任” 。文中句子: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责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的分别。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文章的题目叫做最苦与最乐 ,学生讨论后回答,最后一段哪些句子分别呼应了“最苦”和“最乐”?点拨: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最乐责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的分别。最苦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最乐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最苦三、总结全文:学生讨论填写,从而明确苦乐

38、与责任的关系本文的论题:最苦与最乐本文的中心论点: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四、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作业。2、完成课时训练有关作业。板书设计: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八年级语文备课组15课后反思:12 懒惰的智慧教学时间: 月 日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增进对外国文学的了解。2、了解如何使文章有创意。3、学习逆向思维的方法,培养自己逆向思维的习惯。教学重点:1、把握本文的中心论点。2、了解文章不同于国内人士所写的议论文的结构形式。教学难点:1、掌握本文总分分的结构形式。2、理解本文论证的新颖别致。3、体会本文幽默传神的语言。4、培养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做个善于思考

39、的有心人。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有的人是勤奋的,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许;有的人是懒惰的,招来了别人的白眼。这样看来,懒惰是一种不良习惯,他会使人丧失斗志,使人失去生活的信心,受到一切勤奋者的唾弃。可是,美国有一位叫凯利的作家,运用了逆向思维,写了一篇文章,来赞扬懒惰者,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这篇文章。板书课题二、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1、作者想说什么(中心论点)?2、本文的结构形式是怎样的?学生听读后讨论,教师总结: 1、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2、总分分。三、学生默读课文,划分文章段落提示:第一部分(15 段

40、):提出论点,并侧重论证“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第一层(13 段):用普遍现象作论据论证。第二层(45 段):用个别典型事例作论据论证。第二部分(67 段):论证懒惰促进了人类进步。四、学生细读课文第一部分,探讨问题1、前三个自然段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提示:第 1 段:正反对比论证;第 2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八年级语文备课组16段:;举例论证;第 3 段:举例论证(祥写取水,略写渡水) 。2、前三个自然段分别从什么范围和角度来论证“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的?提示:这三个自然段所举例子从范围上看由小到大(家务劳

41、动职业劳动社会进步发展) ,说服力也递增;从论证角度上看也不断变化,先侧重于反面论证,再侧重于正反对比论证,最后侧重于正面论证。3、请分别概括 4、5 两个自然段的段意。第 4 段:以少年波特发明阀门的初衷是为了能“偷懒” ,论证“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 。第 5 段:人类动机研究者吉尔布莱思的研究证实:最优秀的工人毫无例外地都是懒汉(祥写) ,并推断称职的领导也同样懒惰(略写) 。五、学生细读课文第二部分,探讨问题1、请同学们分别概括 6、7 两个自然段的段意。第 6 段:以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及数字规则说明“精神的懒 惰也同样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第 7 段:进一步指出:懒汉过去承担了促进人类文

42、明发展的重任,未来寄托着人类的希望,应重视懒惰的智慧。六、探讨懒汉的含义。提示:文中所赞扬的“懒汉”是指那些讨厌要吃苦受累的事,懒于付出无效劳动、重复劳动,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却积极开动脑筋,善用心智技能,想在脑力劳动上寻找捷径,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人。七、合作、探究式学习:请同学们从立意、论证、语言三个方面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提示:不同凡响的立意;别致新颖的论证(论证结构别致、论据叙述新颖) ;幽默传神的语言。 (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应以激励为主。 )八、小结文章用一系列的事实说明了一个常为习惯思维所忽视的道理:讨厌吃苦受累的“懒惰”的情绪,激励了发明;想在脑力劳动中寻找捷径的“懒汉” ,促进了人类的进步。九、布置作业:试着用一两句话解释本文 “懒惰” 的含义,要求语言要通俗、幽默、形象、富于哲理。板书设计: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八年级语文备课组17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