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坚韧性人格研究综述.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090557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坚韧性人格研究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坚韧性人格研究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坚韧性人格研究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坚韧性人格研究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坚韧性人格研究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坚韧性人格研究综述1 人格坚韧性的含义Kobasa 与其同事在美国伊利诺斯贝尔电话公司进行有关应激反应的研究中发现,有一些经理人员在高度应激的情景下,由于保持一定的态度而表现出较少的心理和身体的疾病症状。从存在主义心理学的角度出发,Kobasa 提出了人格坚韧性的概念3。用以描述那些体验高度的生活应激,但由于表现出一系列的态度、信念和行为倾向而使自己免于疾病的个体。坚韧性包括三个成分:承诺(Commitment)、控制(Control)和挑战(Challenge)。承诺是指个体对于目的和意义的感知,这种感知通过个体积极卷入生活事件而不是消极被动避免卷入的方式表现出来。控制是指在不利的条件下,个

2、体拥有的通过自身行动来改变生活事件的信念,并在这种信念指导下采取行动,努力对生活事件施加影响而不是孤立无助。挑战是指个体希望从积极的和消极的经验中进行持续学习,认为变化才是生活的正常状态,变化是成长的促进力量而不是对于安全的威胁。后来的研究者把承诺、控制和挑战称之为坚韧性的“3C”结构4。完整的坚韧性人格结构必须同时包括承诺、控制和挑战三个成分。具有高的控制态度而承诺和挑战信念很低的个体希望自己能去决定生活事件的后果,但他们不愿意去浪费时间,也不愿意从经验中进行学习,不愿意卷入到生活事件中去。他们相当缺乏耐心而且易怒、与人保持相当距离,当控制的努力失败后,具有很强的挫败感。这种特点在一定程度上

3、类似于心理学家常说的 A 型人格。具有这种人格特点的人是自我本位的,认为自己比别人要强,没有任何必要去向他人学习。这种人格类型与真正意义上的坚韧性相去甚远。具有高的承诺而挑战和控制信念都很低的个体完全陷入周围的人与事之中,从未考虑自己对生活事件施加影响,也未对生活事件给予自身的影响以及自身与生活事件的相互作用加以考虑。他们很少甚至没有一点个人主义的念头,他们对于意义的感知完全由社会环境来决定,正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之中,他们失去了自我。无论何时何地,当大量的琐碎的生活事件的变化聚集起来,这种人就特别容易受到疾病的攻击。最后,具有高的挑战而承诺和控制信念都很低的个体脑海里充满了好奇心,对于自身周围的

4、人与事很少关心,从不考虑他们能够对任何事物施加影响。他们可能经常进行学习,但这与他们花费在新奇事物上的时间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冒险者,为了刺激而乐意参加各种赌博游戏和冒险活动。这种人格类型也不是我们所说的坚韧性人格。2 坚韧性人格的实证研究大多数的有关坚韧性的研究都与健康和疾病有关5。坚韧性与症状自评问卷中的焦虑、抑郁、躯体化、人际敏感和健康总分、贝克抑郁问卷的得分以及身体疾病症状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Stockstill 和 Callahan 发现颞下额障碍患者的控制和承诺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但是两组被试在挑战水平上无显著差别。Carson 和 Green 在艾滋病人的研究

5、中发现,坚韧性与心理的幸福感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表明,坚韧性能够缓冲应激和疾病之间的关系,坚韧性高,面对应*景,个体疾病症状的可能性就小,坚韧性低,个体疾病症状的可能性就高。这可能主要是由于坚韧性人格的个体倾向于把生活事件看得不那么严重,能够有效得应对这些生活事件,并以一种更为认真负责的态度参加健康运动的缘故。相当一部分有关坚韧性的研究是在工作环境中开展的,这些研究的被试涉及护士、教师、军事人员等6。Bartone 研究各种应激环境对于军事人员的影响,包括维和和战斗任务,采用各种因变量和前瞻性设计,他所收集的大量证据表明,坚韧性水平低的个体最有可能受到威胁生活的应激和海外军事任务所带来的文化冲击

6、的影响而表现出心理上的崩溃,如抑郁和外伤后应激障碍等。Lambert 和 Lambert 也发现个体的角色应激程度与坚韧性高低呈负相关。在有关坚韧性和工作倦怠关系的研究中,结果几乎是惊人的一致。Collins 发现高坚韧性的护士最有可能经历低的工作应激和倦怠。Duquette 等研究发现,工作应激源和坚韧性是倦怠的最有力的预测指标。Costantini 等也发现了坚韧性对于倦怠的预测能力。此外,Simoni 和 Paterson 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坚韧性和直接应对策略对于降低个体的倦怠水平主效应明显,同时,两者也可以共同作用于倦怠水平的降低。在 Maddi 的一项研究中,经过训练的被试不仅在

7、坚韧性上,而且在工作满意感上都有显著的提高,同时伴随着焦虑、抑郁和血压的下降。3 坚韧性人格的理论模型4 坚韧性的信念承诺控制挑战健康崩溃行为:无效心理:倦怠身体:疾病遗传的不足虚弱的体质应激环境急性的:破坏性改变慢性的:冲突疲劳心理:紧张身体:动员坚韧性的社会支持援助鼓励坚韧的健康习惯身体锻炼放松营养药物治疗坚韧性的应对心理:洞察力和理解行动:决定Maddi 等提出了一个复杂的人格坚韧性与健康和绩效关系的模型7,如图1。图 1 的坚韧性模型同时包含了攻击和维护健康的各种因素。对于攻击因素,该模型简洁的描述为急性和慢性应激源,应激源导致个体心理上的紧张和身体上的能量动员,即引发个体的“战斗或逃

8、跑”反应。当急性的或慢性的应激持续增加,机体的疲劳感过于强烈或持续时间过长,从而耗尽了个体的应对资源,个体健康的崩溃就成为可能。在应激源攻击个体健康的过程中,个体的身体素质具有一定的作用,个体体质的虚弱情况决定了个体所能承受的疲劳程度或疲劳持续时间,一旦超过这个限度,健康的崩溃就成为可能。健康崩溃不仅包括身体疾病如癌症、心脏病、中风、流行性感冒,还包括心理的症状如焦虑、抑郁等,以及行为上的表现如暴力行为、不能抉择等。如果健康的维护因素能够充分缓冲应激和疲劳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个体的健康并不会为应激所损害。图 1 中的健康维护因素构成一个崩溃防御系统,其中一个重要的缓冲因素就是个体的健康习惯,包括

9、身体锻炼、放松和营养。良好的健康习惯,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和疲劳后自我恢复的能力。放松能够通过刺激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让大脑和身体平静下来,从而平衡疲劳反应导致的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唤醒。对糖类和脂肪的过多摄入会导致体内的葡萄糖含量过高从而容易引发紧张和恼怒情绪,通过调整和平衡个体的营养习惯,这些健康的不利因素都可以被消除。图 1 中另一个重要的缓冲因素是个体的应对。在每一种应激的情景中,积极的应对涉及到从一种更广阔的视野来对所面临的问题加以审视,从一个更深的层次上来对问题加以理解,从而决定需要采取什么行动。这样就会采取决定性的而不是回避性的措施来解决问题,从而使自己超脱于引发疲劳甚至可能破坏健

10、康的应激之外。社会支持也是一个重要的缓冲变量,它是指个体努力去给予他人和从他人那里获得援助和鼓励而不是过度保护自己和过度竞争。坚韧性的态度本身并不对个体的健康产生直接效应,但是它能够促进个体的应对和健康锻炼,从而对于良好健康的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坚韧性的态度就是我们所说的“3C”结构:承诺(寻求卷入而不是退缩)、控制(努力施加影响而不是无能为力)、挑战(努力从积极和消极的经验中学习而不是感到受威胁)。坚韧性、社会支持、应对和健康习惯等健康维护因素形成一个连锁系统,抵御来自急性和慢性应激源的攻击。在这个健康维护系统中,各种因素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也就是说,坚韧性的态度和社会支持不仅能够促进个体的

11、应对和生活风格,而且应对、和生活风格能够巩固个体的坚韧性态度和社会支持网络。5 人格坚韧性的测量伴随着坚韧性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坚韧性的各种测量工具也被迅速开发出来。在过去的 20 多年里,用于坚韧性研究的工具非常之多,较为常见的量表包括71 个项目的坚韧性量表、20 个项目的简式坚韧性量表、36 个项目的修订坚韧性量表、30 个项目的认知坚韧性量表、50 个项目的认知坚韧性量表、34 个项目的健康相关坚韧性量表和家庭坚韧性指数量表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健康相关坚韧性量表。Pollock 和其同事以 Kobasa 的坚韧性概念为基础,编制了健康相关坚韧性量表(Health-Related Hard

12、iness Scale,简称 HRHS),用以测量坚韧性对于个体实际健康问题的影响8。该量表包括三个因素,控制分量表,共计 14 个项目,如“照顾自己能够免于疾病”;承诺分量表,共计 7 个项目,如“无论我如何努力维持健康,总是效果甚微”;挑战分量表,包括 13 个项目,如“参加健身运动具有刺激性”。采用李克特式 6 级评分,1 为“坚决不同意”,6 为“坚决同意”,约有一半的项目进行反向记分。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91,各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87。来自实践领域的证据表明,HRHS 与一系列健康相关效标显著相关,如健身活动的参加,病人教育计划的参加,伤残的感知、社会资源的使

13、用。一些研究者报告说,HRHS 是个体对于一些疾病适应或调整的有效指标,如癌症、慢性肺病、心脏病、糖尿病、癫痫症、艾滋病、高血压、肾移植、血液透析、中风和精神分裂症。6 问题与展望在过去的 20 多年里,有关坚韧性的研究吸引了大量研究者的注意。坚韧性的研究已经成为健康心理学研究的热点,然而,坚韧性的概念、性别和种族等方面还是存在有许多争议。正如 Jennings 和 Staggers 所指出,“Kobasa 关于坚韧性概念的根本问题在于定义的模糊。” Kobasa 最初将坚韧性定义为人格中能够保护个体免于应激对于健康影响的方面。这个人格特质结构包括控制、承诺和挑战三个方面。但是Costanti

14、ni 等认为“认知的和行为的灵活性,成功实施计划的动机,应激的持久承受能力都是坚韧性人格的特征。”Lee 也指出坚韧性的个体应当具有“承受能力持续承受生理的和心理的痛苦的能力,力量抵抗压力、应激和困难的能力,勇敢勇气、大胆和冒险的特质,控制能力施加权力和影响力的能力”9。其他作者还提出坚韧性的概念应当包括充分感知,权威和自信等内容。很显然,当一个概念的定义如此宽泛,以至于我们很难了解到每一位研究者在使用该定义时的确切含义时,该概念的科学性就会受到质疑。未来的坚韧性研究,只有首先在科学界定问题上取得较为一致的意见,进一步的发展才能成为可能。当 Kobasa 最初开始她的研究工作时,被试主要是英裔

15、美国人,已婚的中年中层管理者。所以从一开始坚韧性的研究就涉及到性别、种族和年龄偏见等问题。McCranie 及其同事发现,坚韧性不能减轻女性的应激水平。Wiebe 在大学生中的研究发现,坚韧性对于女性的影响要小于男性。Shepperd 和 Kashani 在青少年的研究中发现,在预测健康后果时,坚韧性的承诺和控制维度与应激和性别具有交互作用,更为有意思的是,承诺和控制对于应激与生理和心理症状关系的缓冲仅仅出现于高度应激的男性青少年之中。另外的一些研究则认为,女性的坚韧性结构包含不同的心理成分,在测量上与男性有所区别,而在机能上也不如男性强烈。Craft 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 13 位女性乳腺癌

16、患者进行了研究,从而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女性的坚韧性概念模型,该模型只包括两个核心成分,强烈的目的感知和持续承受的能力10。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彻底了解性别与坚韧性之间的关系。多数的坚韧性研究被试来自于英裔美国人,有限数量的研究涉及到其他文化背景下的群体。Pollock 对 389 名被试进行了为期 1 年的长期研究,结果发现HRHS 的分数在四种疾病(糖尿病、硬化疾病、高血压和风湿性关节炎)、三种种族(英裔美国人、西班牙裔美国人、非裔美国人)间没有显著性差别。类似的研究结果在 Pollock1999 年的另一次研究中再次出现。但是 Pagana 争论道,坚韧性只是在中年白人抵御应激的情况下才会有用。Nakano 对日本女性的坚韧性进行了研究,未能发现坚韧性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Wang 利用健康相关坚韧性量表对美国和中国台湾的护士进行了对比研究,统计分析的结果却证明了HRHS 的跨文化适应性。Kobasa 在白人经理的研究中所提出的人格结构能否推广到所用的人群,现在还难以断定,这也是未来的研究者值得关注的一个领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