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丸力士 科学精品一对一教育资料科学靠两条腿走路,一是理论,一是实验。有时一条腿走在前面,有时另一条腿走在前面。只有使用两条腿,才能前进。 密立根- 1 -力学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就是验证:( 1 ) 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 2 ) 合外力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1 保持研究对象 ( 小车 ) 的质量 ( M) 不变 , 改变砂桶内砂的质量 ( m) , 即改变牵引力测出小车的对应加速度,用图像法验证加速度是否正比于作用力2 保持砂桶内砂的质量 ( m) 不变 , 改变研究对象的质量 ( M) , 即往小车内加减砝码 , 测出小车对应的加速度,用图
2、像法验证加速度是否反比于质量利用砂及砂桶通过细线牵引小车做加速运动的方法 , 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上述两组关系 如图 4 - 6 所示,通 过适当的调节,使 小车所受的阻力 忽略,当 M 和 m 做加速运动时,可以得到 a = m gM m T = MM m m g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 、 薄木垫 、 小车 、 细线 、 小桶及砂 、 打点计时器 、 低压交流电源 、 导线 、 天平 ( 带一套砝码)、毫米刻度尺、纸带及复写纸等1 用天平测出小车和小桶的质量 M0 和 m0 ,并记录数值;2 按照要求安装实验器材,此时不把悬挂小桶用的细绳系在车上 , 即不给小车加牵引力;3 平衡摩擦力 , 在长木
3、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薄木板 , 并反复移动其位置,直到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为止;4 记录小车及车内所加砝码的质量 ; 称好砂子后将砂倒入小桶 , 把细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小桶 ;此时要调整定滑轮的高度使绳与木板平行;接通电源,放开小车,待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好点后,取下纸带 ,做好标记;5 保持小车的总质量不变,改变砂的质量(均要用天平称量),按步骤 4 中方法打好纸带,做好标记;6 在每条纸带上选取一段比较理想的部分,分别计算出加速度值;7 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横坐标表示作用力(即砂和砂桶的总重力 m g ),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相应的点
4、, 如果这些点在一条直线上,便证明了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电丸力士 科学精品一对一教育资料科学靠两条腿走路,一是理论,一是实验。有时一条腿走在前面,有时另一条腿走在前面。只有使用两条腿,才能前进。 密立根- 2 -8 保持砂和桶的质量不变 , 在小车上加砝码 ( 需记录好数据 ) , 重复上面的实验步骤 , 求出相应的加速度 ,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横坐标表示小车及砝码的总质量的倒数 1M ,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相应的点,如果这些点在一条直线上,就证明了合外力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1 实验中始终要求砂和砂桶的总质量 m 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 M, 一般情况下要满足 1
5、0 m M 只有这样,砂和砂桶的总重力才能视为小车所受的拉力;2 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挂小桶,但小车要挂纸带并接通打点计时器;有两个作用:一是从纸带上打出的点子来判断小车是否匀速运动 , 二是在平衡摩擦力时也要平衡振针和纸带之间的摩擦 ( 如果使用电火花计时器 , 该摩擦可以忽略)平衡摩擦力是使小车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与小车运动时所受到的所有摩擦力相平衡;3 在每次打过点的纸带上,都要注明小车的质量和拉力数值,以免在分析数据时造成错误;4 小车每次释放前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小车停止运动前应按住小车;5 由于 a M 图像是一条曲线,难以判断 a 和 M 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难以确
6、定 a 与 M 的定量关系 从已知的理论看, a 1M 图像应该是一条直线,为了便于对实验结果作出直观判断,本实验中作 a 1M 图像 ,而不是作 a M 图像;6 作图像时,要使尽可能多的点子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也要尽可能对称分布在直线两侧,其目的是在数据处理时尽量减少偶然误差本实验除了实验仪器、实验条件、操作过程、数据处理带来误差外,更主要是分析实验原理带来的误差 ; 本实验中认为:细绳的拉力等于砂和砂桶的重力,即: T = m g ;是实验原理引起误差的根本原因【理论分析】设小车的质量为 M、平衡摩擦力后合外力为 F 、加速度为 a ,细绳的拉力为 T 、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 m;对小
7、车有: a = FM = TM ;对系统有: a = m gM m ;对砂及砂桶有: m g - T = m a ;联立解得细绳拉力表达式为: T = MM + m m g = 11 + mMm g ;要使 T = m g ,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M m【实验图像分析 】 物理中看图像 , 一看曲直 、 二看斜率 、 三看交点 、 四看面积 , 并能对他们赋予一定的物理意义1 本实验图像弯曲是必然的,并且是向下弯曲; 当 M 一定时, a F 图像;理论上:若 M 一定,则 a F, a F 图像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实际上 : a = FM = TM = 1M + m m g , 其图像为以 1
8、M + m 为斜率的曲线 , 当 m 增加时 , 1M + m 减少 , 故图像向下弯曲 当 F 一定时, a 1M 图像;理论上:若 F 一定,则 a 1M , a 1M 图像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电丸力士 科学精品一对一教育资料科学靠两条腿走路,一是理论,一是实验。有时一条腿走在前面,有时另一条腿走在前面。只有使用两条腿,才能前进。 密立根- 3 -实际上: a = FM = TM = ( MM + m m g ) 1M ,以 1M 为自变量, m g 不变时,其图像为以 MM m m g 为斜率的曲线,当 1M 增加时,斜率 MM m m g 减少,故图像向下弯曲2 图像弯曲的程度由 mM
9、 的大小确定,只有当 M m 时,图像近似于直线3 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 当 M 一定时, a F 图像中, a = 1M F ;其斜率为 1M ;即 a F 图像的斜率为小车质量的倒数; 当 F 一定时, a 1M 图像中, a = F 1M ;其斜率为 F ;即 a 1M 图像的斜率为砂和砂桶的重力4 图像是否过原点 反映平衡摩擦力的情况( 1 ) 当 M 一定时 , a F 图像 ; 图像过原点时 , 表明平衡摩擦力合适 , 如图 ; 图像与 a 轴截距为正数时,表明 F = 0 时,小车就有加速度 a = a0 ,即长木板的倾角过大 , 如图 ; 图像与水平轴相交时 , 表明小车加上拉力 F = F0 时,其加速度 a = 0 ,即长木板的倾角过小或没有平衡摩擦力,如图 ( 2 )当 F 一定时, a 1M 图像;图像过原点时 ,表明平衡摩擦力合适 , 如图 ; 图像与 a 轴截距为正数时,表明 1M = 0 、 M 时,小车还有加速度 a = a0 , 即长木板的倾角过大 , 如图 ; 图像与水平轴相交时 , 表明小车加上拉力 F 时 , 其加速度 a = 0 , 即长木板的倾角过小或没有平衡摩擦力,如图 aFoa 0F0aMoa01M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