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云街道瑞山联办小学办学理念及内容阐释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为每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学校在开办伊始,为更好地追随时代的发展潮流,同时为更好更快地规范办学,教育更多既有优良品德又具时代风貌的学生。学校一直结合时代要求和学校使命认真思考,不断探索与提炼。而学校在传承举办者的办学思想“以人为本,发展潜能 ”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本身情况,不断探索思考去沉淀学校的理念。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文化积淀,在 传承发扬光荣传统的同时,全面挖掘、深入思考、不断提炼、丰富内涵,凝铸了更符合学校 实际情况的办学理念“ 以人为本,为每个孩子的 终身发展奠基。 ”。此理念不 仅与 时代要求相贴合,且符合学校实际,更是学校全
2、体师生美好愿景:树精英风范,创精品强校的高度凝练。在 这先进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将致力办成一所名校,培养名生,成就名师, 让瑞山联办小学的每一名师生得以人本发展、个性 发展、自主 发展、和 谐发展,更多地 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人才,不断提升办学品位,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为每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1.以人为本:人是教育的核心和精髓,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学校教育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在培养学生自主和谐持续发展的同时,促进教师的自主和谐持续发展。而和谐与生态正是时代的主题,皆需以“ 人” 为根本去建立。无论是生的方面还是师的角度,教育圈子中的彼此最根本需要解决的
3、问题就是人的成长、发展。以人为本,正是切合了此点。让“人”更好地成为“人” 他自己,这是学校最根本的发展点。(1)以生为本,主导成人,主动成才。“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是教育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学校的办学行为都要面向每一位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怎么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决定着学校办学理念,也决定着学校教育实践。我校坚持生本理念,坚持如下学生观:学生是 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校办学行为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是积极成长的,追求进步和完善的,应
4、面对每一位学生充满坚定信心;(生态互助的教学理念,传承孝悌的德育理念)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学校应还给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 长等方面各不相同,各有侧重,学校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在其原有基础上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第二课堂,成就自我)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既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也不能把知识能力
5、强加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读书、感知、观察、分析、思考、思维活动 都是他自己的,教 师不可替代,更不可忽视、忽略,甚至漠 视学生自己的成长体验。 (教学模式主题教学,成就自我)(2)以师为本,幸福教育,成功教学。学生的成长发展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培育,教师的工作价值通过学生的成长发展来实现,学生的成长发展又促进了教师的和谐发展。教育是学生成人成才的保障,也是教师成就自我的事业。只有鼓励教师实现人生价值,创造人生辉煌,才能有效地带动学生走向成功。以师为 本,构建优秀教师队伍学校坚持双向育人的思想,在培养学生和谐发展的同时,着力构筑人才高地,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秀的教师队伍。
6、以师为 本,用真情凝聚人心我校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人和才能政通,学校坚持用真情凝聚人心,着力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营造和谐温馨的工作氛围,着力做到感情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以师为 本,鼓励实现人生价值我校建设以教师的发展为保障,教师发展了,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学校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学校坚持发现教师的价值,发掘教师的潜能, 发展教师的个性,鼓励教师实现人生价值,提升其教育幸福感。2.为每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让从我校走出的莘莘学子,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来走出学校、进入社会,能为祖国的建设出力。成 为即修身、又齐家、能治国平天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人 为
7、本,为每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 ”的办学理念是根据我校的特色提出的,我校校园占地面积较小,但无论是校园环境建设、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以人为本,为每个孩子的 终身发展奠基。 ”都是我们的标准和理想。对于学校未来的发展,我们力争管理的精细、团队的精信、教艺的精湛、育人的精心、求学的精勤、事业的精创。我们坚持“学生培养走精品之路,教师发展走精英之路,教学工作走精 艺之路,管理工作走精细之路”,坚持精益求精,外 树形象,内强素质,打造全新的求精品质。一个学校的发展应该永远是在路上,在生长,它不是定型,不是完成,而是不断形成,而这种不断地形成正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我们所追求的亦正是精致化的未来。在传承过去与传统的基础上,以理性的目光,以创新化的发展,以特色化的追求去不断做到极致。这不仅是学校的发展要求,更是在以人为基点的社会和时代发展的根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