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生物容易忽略的几个知识点1,能复制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2,原核细胞转录与翻译,出现在同一地点.3,原核生物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因为原核生物只进行无性生殖.可遗传变异来原始基因突变.因为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4,细菌的二分裂不属于有丝分裂,也不属于无私分裂.5,除细菌外,生物进行营养生殖往往要通过有丝分裂.6,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7.分裂活动旺盛的细胞中,游离的核糖体较多.8,整个动物细胞的全能性,目前难以得到验证.9 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纯合体的过程,才是单倍体育种
2、,属于有丝分裂.10,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新的植物体必须有光照和无菌操作.11,高温使酶失去活性,低温时酶不失活,只是活性较低,再升高温度时,活性逐渐增大.12,植物吸收矿质粒子的种类和数量,主要取决于植物遗传性.单一扼守温度,氧气,PH 的影响.13,硝化作用是在有氧条件下,土壤中的氨或铵盐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最终氧化为硝酸盐的过程,应以化能合成作用相区别.14,大型真菌(蘑菇,灵芝等)属于微生物.15,病毒繁殖过程称为增值,它属于非细胞生物,他的一切生理活动必须在寄主细胞中才能进行.人工培养时,不能用普通培养基,要用活得胚体.16,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一种主要形式.17,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主
3、要区别是有性生殖的生殖细胞有性别之分.18,同一胚囊中的两个极核于其中的卵细胞基因型向同.19,囊胚是动物个体发育的一个阶段,胚囊是被子植物胚珠的重要部分.20 果实的口味,颜色,种皮的颜色只和母体的遗传物质之有关.21,真核细胞基因结构中外现子所含的碱基对氨基酸322 遗传信息是指 DNA(基因)中能控制生物性状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遗传密码又叫密码子,是指信使 RNA 中能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排列顺序的相邻的三个碱基.23 基因重组是指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得基因重新组合.24,多数基因突变不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有四种原因:(1)不具遗传效应的 DNA 片断中的突变不因起性状变异.(2)由
4、于多种密码子决定同样一种氨基酸,因此某些基因突变也不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3)某些基因突变虽然改变了蛋白质中个别氨基酸的个别位置的种类,但并不影响该蛋白质的功能.如: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同生物中的细胞色素 C 中的氨基酸发生改变,其中酵母菌的细胞色素 C 肽链的第 17位上是亮氨酸,而小麦是异亮氨酸, 尽管这样的差异,但他们的细胞色素 C 的功能都是相同的.(4) 隐性基因的功能突变在杂合状态下也不会引起形状的改变.25,遗传性疾病不一定都有家族史,如,隐性遗传病,由于患者的父母都是杂合子,所以表现性都是正常的,在患这类遗传病的家庭中,由于发病机会较少(只有纯合状态下才发病),所以家族中的病例常常
5、是散发的,难以表现出家族倾向,如果不是近亲结婚,往往在几代中只见到一个患者.26,家庭性疾病也不一定都是遗传病,这是因为同一家系的多个成员中,由于环境因素相同,也可能都患相同的疾病.27,先天性疾病不一定都是遗传病,后天的疾病不一定不是遗传病.因为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的偶然影响,胎儿的器官发育异常,形成形态或机能的改变,也会导致先天畸形,并且各种遗传病的发病在不同程度上,都需要环境因素的作用.28,任何基因频率的改变,不论其变化大小如何,都属于进化的范围,而作为物种的形成,则必须当基因频率的改变在突破物种的界限形成形成生殖隔离时,方可成立,因此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而不是生物进化
6、的必要条件.29,在自然界,种群的基因频率迟早要发生变化,即种群的进化是必然的.30,酵母菌,霉菌,食用菌(蘑菇,木耳等)是真核生物,异氧型的,在生态系统中十分解者.光合细菌,蓝藻,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是自养型的,在生态系统中是生产者.乳酸菌,大肠杆菌,虽然也是原核生物,却是异氧型的,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寄生细菌已活的生物体吸取有机物,属于消费者.31,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素由于某种原因而减少时,对另一种生物的影响,沿不同路线分析结果不同时,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32,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植物)减少,则该食物链中的其他生物都减少.33,流入各级消费者的总能量是指各级消费者在进行同化作用时所同化的物质中含有的能量总量.34,能量的传递效率为 10%-20%是指:下一营养级的总能量占上一营养级的总能量的百分比.即输入到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上一营养级的总能量)中大约只有 10%-20%流动到下一个营养级.35,人为因素是现今影响生物多样性的最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