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篮球运动课程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定义:本课程为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基础课,面向该专业全体学生开设。通过本课程教学将使学生了解和基本掌握篮球运动理论与实践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编写依据:根据 2008 版*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和普修教材篮球运动教程的要求而制定。(三) 目的任务:通过篮球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体育事业,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有敬岗爱业、艰苦求实、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掌握篮球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和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初步掌握基本技术的教学方法和步骤,并能正确地
2、示范和运用;初步掌握篮球竞赛组织工作方法及篮球竞赛的规则、裁判法的主要内容,并具备担任学校基层篮球竞赛组织和裁判工作的一般能力,成为掌握篮球专业知识的体育专门人才。具体要求:1、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掌握篮球基本技术、基本战术的基本知识,以及主要技术动作方法并能正确地示范和运用。2、初步掌握篮球基本技术的教学方法和步骤。具有基本胜任中学篮球课教学及辅导课外篮球锻炼的能力。3、初步掌握篮球竞赛组织工作方法及篮球竞赛规则、二人制裁判法的主要内容,并且有担任学校基层篮球竞赛组织和裁判工作的一般能力。大部分学生达到国家篮球三级裁判员标准。(四)编码及适应专业课程编码:*本课程适用于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学。
3、(五)学时数与学分本课程总学时数 72 学时,4 学分二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总学时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类别 学时分配 比例理 论 15 21%技战术 42 58%实 验 9 13%考 核 6 8%合计 72 100%(二)理论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比例篮球运动概论、多种形式的篮球活动以及篮球游戏介绍3 20%篮球教学训练理论、篮球技术 3 20%篮球技术、篮球战术 1+2 20%篮球战术、篮球竞赛规则 1+2 20%裁判法、竞赛组织、编排与记录台工作 3 20%合计 15 100%(三)技战术课、实验教学内容安排与学 时分配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移动 3 传接球 3运球
4、6投篮 6抢篮板球 3持球突破 3篮球技术防守 3基础配合 6快攻、防快攻 6篮球战术全队战术 3篮球基本技术教学技能培养 3篮球规则与裁判法实践 3实验教学篮球游戏的选用与设计 3合计 51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一)理论课第一章 篮球运动概论知识点:篮球运动发展简况、现代篮球运动的新理念与当代化特点及中国的篮球运动。第一节 篮球运动发展简况知识点:篮球运动的起源与演进过程,世界篮球运动发展展望。第二节 现代篮球运动的新理念与当代化特点知识点:篮球运动的规律及特点第三节 中国的篮球运动知识点:篮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概况,中国篮球运动的现状与面临的任务。第二章 篮球运动教学训练理论知识点:篮球运动
5、教学、训练基本理论、步骤、方法。主要使学生了解基本教学理论,初步掌握教学步骤和方法;介绍基本训练理论、步骤和方法。第三章 篮球技术知识点:篮球技术的概念、分类和作用,各主要技术动作方法及结构,主要技术的分析方法。篮球技术的教学步骤与方法,中学篮球的教学特点。第四章 篮球战术知识点:篮球战术的概念与作用,战术的结构,初步了解全队战术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侧重基础配合和快攻方法。介绍半场人盯人防守与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区域联防与进攻区域联防的特点与方法;了解篮球战术教学步骤与方法。第一节 战术基础配合知识点:进攻和防守基础配合的形式与方法。进攻配合中,侧重传切、掩护配合,介绍策应、突分;防守配合中侧重
6、抢过、穿过、换防;介绍绕过、关门、夹击、补防等防守配合。第二节 快攻与防守快攻知识点:快攻的概念、组织形式、结构与时机,以多打少,以少防多的方法。第八章 篮球竞赛组织、编排与记录台工作知识点:竞赛组织工作程序、内容,掌握比赛常用的编排方法,了解记录台工作内容,记录方法。第九章 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知识点:了解规则的主要内容和判罚依据及其罚则,了解裁判工作方法。第十一章 多种形式的篮球活动知识点:小篮球、三人制篮球、轮椅篮球、聋人篮球、投篮、扣篮与双人投篮比赛及其他形式的篮球活动组织方式。第十二章 篮球游戏理论与方法知识点:篮球游戏的特点、功能;设计及创编原则,组织游戏教学的程序、手段与要求,并
7、介绍了解不同类别的篮球专项内容活动性游戏的方法。(二)技术课1、移动知识点:基本的移动步法(基本站立姿势与起动、侧身跑、变向跑、急停、转身、滑步。 )2、传接球知识点:双手胸前传接球,单手肩上传接球,单手胸前传球,行进间传接球,反弹传、接球。3、运球知识点:高低运球、运球急停急起,体前变向运球,转身变向运球,胯下变向运球(介绍) ,背后变向运球(介绍) 。4、投篮知识点: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双手胸前投篮(女生介绍) 、跳投(女生介绍) ,行进间高、低手上篮,行进间反手(介绍) 、勾手上篮(女生介绍) 。5、持球突破知识点:原地持球交叉步突破,原地持球同侧步突破。6、防守技术知识点:防持球、无球队
8、员的姿势、选位与脚步动作。7、抢篮板球知识点:抢篮板球技术简析(判断与抢占位置、起跳动作、空中抢球动作、获球后动作) ,抢进攻、防守篮板球动作方法。(三) 战术课1、战术基础配合知识点: 进攻和防守基础配合的方法与要求。侧重传切、掩护配合、抢过、穿过、换防;介绍策应、突分、绕过、关门、夹击、补防等防守配合。2、快攻、防快攻知识点:快攻的发动、推进、结束的过程,主要抓好快攻的发动和结束,二攻一、三攻二。防快攻:发动阶段封一传为主、结束阶段以少防多为主。3、全队战术知识点:攻守半场人盯人阵形、配合方法,介绍攻守区域联防阵形、配合方法。四、实验教学(一)篮球基本技术教学技能培养1、实验性质:综合性2
9、、实验学时:3 学时3、实验目的:初步掌握篮球基本技术的教学步骤和方法。4、实验内容:教师提前讲解实验要求: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基本技术,选择一项基本技术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实践。实践内容应包括:技术动作的概念解释、动作示范、动作练习步骤与组织方法、对其它学生错误动作的纠正等部分。5、考核方式:分成 23 组,然后要求学生在本组内进行 510 分钟的教学实践。老师对实习学生进行评价,评定实习成绩。(二)篮球规则与裁判法实践1、实验性质:验证性2、实验学时:3 学时3、实验目的:进一步掌握篮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的运用。4、实验内容:教师根据学生原有篮球规则和裁判法的基础,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教学比赛,并要
10、求学生分别轮换进行竞赛记录台和临场裁判等工作的实践。5、考核方式:安排教学比赛,以 2 人为一组,把非比赛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轮流进行临场裁判的实习,然后非比赛与比赛的学生调换,进行实践,510 分钟换组。老师对临场裁判进行评价,给出实践成绩。(三)篮球游戏的合理选用与设计1、实验性质:设计性2、实验学时:3 学时3、实验目的:培养学生选用和设计游戏的能力。4、实验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预先为学生提供一些不同功能和特点的篮球游戏项目。学生在实践课中根据课的目的、任务,合理选用或设计一种篮球游戏,并在课堂中加以实验。5、考核方式:要求学生以一个游戏项目进行 510 分钟的实践,教师对
11、游戏的选用和设计进行评价,给出成绩。五、考核本课程为学期结业考核,考试由技评,实验,期末达标,理论考核,平时成绩五部分组成。各考核形式所占分值如下:考 核 形 式 各项考核分值 比例技术评定 15 分 15%日常表现 5 分 5%达标 30 分 30%实验教学 10 分 10%理论 40 分 40%合计 100 分 100%(二)考核办法1、技术评定(15 分)根据学期教学计划内容,选择 3 项基本专项技术动作(单手肩上投篮、双手胸前传球、体前变向运球)随堂进行评定,教师根据其动作的规范性进行考核。2、日常表现考核(5 分)教师根据当期学生出勤、课堂测试、课后作业等情况综合对其评价。3、达标考
12、核(10 分)根据学期教学计划内容,选择其中 3 项(罚球线 1 分钟投篮、两人行进间往返传接球上篮、绕 8 字往返运球上篮)进行考核。4、实验教学考核(10 分)根据实验教学项目,选择其中 1 项随堂进行考核。5、理论考核(40 分)一律采用闭卷笔试。考核内容与办法见附件:六、教材1、孙民治主编, 篮球运动教程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7年2、 篮球 ,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1 年第一版 3、 篮球规则 ,中国篮球协会审定,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8 年4、武国政主编, 篮球游戏 ,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2
13、年(篮球教研室 2009-12-11 修订)附件: 普修考核本课程为学期结业考核,考试由技评,实验,达标,理论考核,平时成绩五部分组成。(一)理论考核内容为课程大纲规定内容,采用闭卷笔试。 (40 分)(二)技术评定(15 分)1、传接球 (5 分)方法:两人一组,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个 3 次,然后行进间传球推至球场另一端返回。评分标准:1、传接球技术熟练、运用合理。 (54 分)2、传接球技术较熟练、运用基本合理。 (43 分)3、传接球技术不熟练、运用不合理。 (31 分)2、投篮 (5 分)方法:每人站在罚球线投篮 3 次。评分标准:1、投篮技术熟练、运用合理。 (54 分)2、投篮技
14、术较熟练、运用基本合理。 (43 分)3、投篮技术不熟练、运用不合理。 (31 分)3、高、低手上篮(结合运球) (5 分)方法:每种上篮各 2 次。在半场中线运球往返上篮。评分标准:1、上篮技术熟练、运用合理。 (54 分)2、上篮技术较熟练、运用基本合理。 (43 分)3、上篮技术不熟练、运用不合理。 (31 分)(三)实验 (10 分)方法:每个学生讲解一项篮球技术动作方法并做教学示范;临场裁判手势、违例和犯规的完整宣判程序。评分标准:视其讲解示范的效果进行评分。(四)达标内容与评分 (30 分)1、全场绕 3 圈运球上篮(10 分)一人一球,位于端线起点处,听教师信号后运球出发,绕全场
15、三圈上篮,以完成时间计算成绩。要求:(1) 运球绕圈时,人、球不得进入圈内。运球失误应从失误处开始继续前进。(2) 运球出圈后应换手变向,违者扣一分。不累计扣分。(3) 上篮未中一次扣一分。(4)出现违例情况扣一分,不累计扣分。2、二人行进间传接球上篮 (10 分)两人一组一个球,位于端线起点处,传接球一次往返上篮。以时间标准计算成绩。要求:(1)传接球往返,传球次数不得少于 4 次,少者无成绩。(2)每人上篮一次不中者扣 2 分。(3)不允许运球,谁违例谁无分。(4)出现违例情况扣一分,不累计扣分。如图所示:3、投篮 (10 分)两人一组,站于罚分线后。一人持球投篮出手后迅速抢到篮板球,传给
16、位于罚分线后的另一名队员,然后回到罚分线后等待接另一队员投篮后所抢的篮板球,以此往复。要求:(1)投篮时间为 1 分 30 秒,计个人投中次数。(2)投篮点在罚球线,男生跳投女生原地。(3)出手前不得踏线,违者投中无效。如图所示:(五)平时成绩:学习态度、纪律情况、出勤情况、完成平时作业情况等。 (5 分)(六)成绩的计算:考试总成绩=技评 15%(传、接球 5%,投篮 5%,上篮 5%)+期末达标 30%(全场绕 3 圈运球上篮 10%,二人行进间传接球上篮 10%,投篮 10%)+理论考试成绩 40%+实验 10%+平时成绩 5%。 理论、达标、技评、技能考核成绩必须达到基本标准(按百分制
17、的 60 分以上) ,否则不予评定总分。技术达标成绩评分表篮球普修成绩登记表班级 任课教师达标( 30%,每项各 10 分)学号 姓名技评15% 运球上篮传接球上篮 投篮 合计理论40%实验10%平时5%总分得分内容10 分 9 分 8 分 7 分 6 分 5 分 4 分 3 分 2 分 1 分女 135 14 145 15 155 16 165 17 175 18全场绕 3 圈运球上篮 男 115 12 125 13 135 14 145 15 155 16女 13 135 14 145 15 155 16 165 17 175二人行进间传接球上篮 男 11 115 12 125 13 135 14 145 15 155女 8 7 6 5 4 3 2 1投篮男 8 7 6 5 4 3 2 1(篮球教研室 2009-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