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下部编版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081738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106 大小:6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下部编版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一下部编版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一下部编版语文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一下部编版语文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一下部编版语文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识字1 春夏秋冬设计理念: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整个识字课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一组与四季相关联的词语以及由这些词扩展的短语组成,表现了四季最有代表性的季节特点。第二部分借鉴了传统文学的一些表达方式,呈现的是两行意义相关联的词和短语,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多姿多彩的美好画面。这些词和短语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语言典雅,富有文化内涵。图文对照,便于诵读,有助于学生理解词义,识记字形,感受汉语言文化之美。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

2、准确识字。同时,本课短语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等 8 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 2 个偏旁;会写“春、风”等 7 个字和横斜钩 1 个笔画。2.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教学重点:1.借助形声字特点以及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 8 个生字;借助插图和动作演示理解词义。教学难点:1.借助插图和动作演示理解词义。教具准备:1 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色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绿 色 圃中小学教色.l 圃 s 中 p

3、小 j 学 y 教.c1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课春夏秋冬。请大家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老师范读。2.学生自己读,读准字音,尝试读好停顿。三、学习“我会认”的字。1.出示词语,带着拼音读词语。秋霜 吹风 飘落 降落 游鱼 水池 出入2.去掉拼音读词语。3.放在短语里读准确,指导学生读好停顿,尤其是最后两组。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池草青 山花红 鱼出水 鸟入林24.运用多种方法学习“我会认”的字。(1)学习霜:你怎样记住这个字?随机学习“雨字头”?“雨字头”和“雨”有什么区别?雨字头的字有哪些?出示带有“雨字头”的字,你

4、发现了什么秘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利用图片区分“霜”和“雪”,再读“秋霜降”“冬雪飘”。(2)学习吹:你怎样记住这个字?用吹组个词?这些动作都离不开嘴。(3)学习落: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个字?还可以说“什么落?”(4)学习降:指导“双耳旁”。字理识字。“降”的甲骨文,左边是一座山坡,右边是从上到下留下的一串脚印,所以它的意思是从高往低处走,引申义为落下,后来左边的山逐渐演变成“双耳旁”。降的反义词是什么?下降的反义词是什么?(5)学习游、池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都是三点水。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游:顺口溜。池:换偏旁)(6)学习飘:顺口溜学习:西二小,真轻巧,风一吹,它就飘。(7)学习入

5、:人和入对比学习。(8)字又回到词语里了,快来读一读吧!秋霜 吹落 吹风 飘落 飘雪 落后 落叶 降落 下降 霜降 游鱼 游船 上游 下游 水池 鱼池 入学 进入风吹雨打四、学习识字课的内容,指导朗读。1.指名读课文。2.找到词语和短语的联系。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池草青 山花红 鱼出水 鸟入林3.再次对读词语。(同桌对读、男女生对读、)4.师生合作朗读。师:什么吹? 生:春风吹。师:池草怎么样? 生:池草青。师:鱼干什么? 生:鱼出水。5.练习背诵。6.拓展练习。(1)春天里还有很多事物发生着变化?比如“桃花怎么样?”“柳树怎么样?”夏天呢

6、?植物、动物、天气都可以。3秋天呢?冬天呢?五、指导书写我会写的字。1学生读生字,掌握读音。2今天我们要学写:上下结构的字、内外结构的字,还有独体字。快来归类吧!3学习内外结构的字:风,顺势学习飞。(1)新笔画:横斜钩。“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4学习上下结构的字。“春”和“冬”,上包下,注意撇捺要舒展。“雨字头”的书写要点,注意“雨字头”的第二笔是点,第三笔是横钩。“花”字的书写顺序特别提醒,最后两笔是先撇后竖弯钩。5学习独体字。“入”字书写:撇低捺高,捺的起笔要微微往下压,与撇相碰。6学生书写生字,老师巡视指导。六、作业。1读手册词语,完成 1 课看拼音写词语。2背诵课文。3预习第

7、二课。板书设计:1 春夏秋冬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池草青 山花红 鱼出水 鸟入林2 姓氏歌设计理念:这是一篇有关姓氏的儿歌,第一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一些常见姓氏的写法,第二节列举了一些中国姓氏。整首儿歌节奏感强,通过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设计,教师以自主交流、游戏互动为方式,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同时,在识字的过程中熟读成诵,这样不仅积累了姓氏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1

8、.通过儿歌诵读,认识“姓、氏、李”等 12 个生字和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 3个偏旁,会写“姓、什、么”等 7 个字。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会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4教学重点:1. 识记 12 个生字,认识 3 个新偏旁,会写 7 个字。2.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1.会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课前准备:1. 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秋霜 吹落 吹风 飘落 飘雪 落后 落叶 降落 下降 霜降 游鱼 游船 上游 下游 水池 鱼池 入学 进入二、 谈话导入1

9、 孩子,你姓什么?你呢?哇,我们班同学的名字里藏着这么多姓氏呢?2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有一篇文章叫百家姓知道吗?最初收集姓氏 411 个,后增补到568 个,其中单姓 444 个,复姓 124 个。我们中华民族姓氏很多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儿歌姓氏歌。3 请大家齐读课题。三、 初读课文,了解姓氏。1.老师范读,思考:这首儿歌有几小节?2.学生自己读,读准字音,用圆圈圈出儿歌中的姓。3交流:你知道了哪些姓?四、学习“我会认”的字。1.出示姓氏,带着拼音读姓氏,知:单姓和复姓。李 张 胡 吴 赵 钱 孙 周 诸葛 东方 上官 欧阳

10、2 去掉拼音读姓氏。3你怎样记住这些字?教学: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4.放在词语里读准确李子 张开 胡子 东吴 赵国 金钱 子孙 四周 5.学习“姓、氏、古、官”。姓、古加一加。氏:纸去掉偏旁。官和宫进行区分。6读学习手册上的词语。姓氏 姓名 桃李 张开 古老 古诗 东吴 国家 赵国 中国 金钱 钱包 子孙 孙子 周到 四周 国王 大王 官员 五官 5五、学习识字课的内容,指导朗读。1指名读课文。2教师引读。(1)师:你姓什么?生:我姓李。师:什么李?生:木子李。古月 口天 中国姓氏有很多3 指导认识顿号并学会停顿。(1)同学们,你们发现文中有哪些标点符号?提示:句号是个小圆圈,用它表示说话完

11、。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2)谁能说说我们在读的时候遇到不同的标点符号,要注意些什么呢?提示:句号停顿最长,逗号短一些,顿号最短。(3)教师范读句子,让学生注意体会逗号后的停顿,和顿号后的停顿有什么不同。(4)学生练习读: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诸葛、东方,上官、欧阳(5)同桌问答读,要求学生读正确,读流利,再次指名读课文。4背诵课文。5拓展练习:照样子做问答游戏。(1)用陈做示范。 用方做示范。你姓什么? 你姓什么?我姓陈。 我姓方。什么陈? 什么方?耳东陈。 方向的方。(2)学生进行小组创编游戏,指名展示。六、指导书写“我会写”的字。1学生

12、读生字,掌握读音。2今天我们要学写:上下结构的字、内外结构的字,还有独体字。快来归类吧!3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你准备提醒大家。4教师范写重点字,进行指导。“国”:国字框儿要稍微大一些,竖画要直,“玉”写得小,竖写在竖中线上。“双”:两个“又”左边的捺要变成点,稍稍比右边的“又”小。“方”:最后一笔是撇。5学生书写生字,老师巡视指导。七、作业。1读手册词语,完成 2 课看拼音写词语。2背诵课文。3预习第三课。板书设计:2 姓氏歌6单姓:李 张 胡 吴 徐 许 赵 钱 孙 周 郑 王复姓: 诸葛 东方 上官 欧阳3 小青蛙设计理念: 这是一首儿歌形式的字族文识字,读起来节奏明快,音韵和谐。儿歌讲述

13、了青蛙的外形和本领,号召大家要爱护小青蛙。课文中的“清、情、请、晴、睛”都是由共同的母体字“青”作声旁的形声字,充分展示了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构字规律,同时体现了汉字的趣味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课文将字族文识字寓于儿歌之中,通过读文识字,能有效避免学习形声字的枯燥。将字形与字义融合在一起,不断巩固青字族中各字的音形义,既有利于读文识字,也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教学目标: 1.通过儿歌朗读,认识“清、晴”等 12 个生字和病字旁 1 个偏旁,会写“青、清”等 7 个生字和横折提 1 个笔画。2.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3.正确朗读儿歌。喜欢小青蛙,有自

14、觉保护青蛙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教具准备:1. 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姓氏 姓名 桃李 张开 古老 古诗 东吴 国家 赵国 中国 金钱 钱包 子孙 孙子 周到 四周 国王 大王 官员 五官 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 一个小小游泳家,说起话来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了有脚没尾巴。(谜底:青蛙)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导“青”的书写。(1)范写“青”,学生一起书空。(提示:月字在底,撇变竖)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教师范读,听准字音。师:“青”字可有趣了,可以和很多偏旁组成新字,这些字

15、都是“青”的好朋友,他们就藏在我们今天学习的儿歌里!快打开书,听老师读一遍课文,注意听准每一个字的读音。7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上面的拼音多读几遍。读完后坐正。四、读文识字,自主探究,体会形声字的特点1.圈画生字师:用“青”加上一部分组成新字,这些新字就藏在这篇课文里。快拿起笔来,把他们圈出来,圈一个读三遍。2.随文识字(第一句)(1)谁能把这句话读正确? 指读。第一句话中,你圈的生字是哪几个?(2)读带有“青”词语(3)再读第一句,注意词连读。(4)学习“清”出示“清”,你怎么记住这个清字?“清”左边是三点水,看到三点水,想到与水有关,它读“清”,河水清清的清 。文中

16、说“河水清清”,谁能用“清”再组个词。出示词语:清早、清明、清风、清心、清白、清理(5)“清”字我们记住了,“晴”“睛”你能用青加偏旁的方法,记一记它们的字形吗?同桌先来说一说。(6)这几个生字回到句子中,能把句子读通顺吗?注意: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3.随文识字后两句(1)出示后两句,谁能把这两句读一读。(2)你们圈的哪几个生字?(3)读生字带的词语(4)用加偏旁想意思的方法来记“事情的情”“请你的请”。(5)读句子,要求:把句子读通顺,注意逗号和句号的停顿。4.出示所有带青的生字。你们看这些字长得真像,可读音却不一样,能读准他们吗?(1)带拼音读小老师领读。(2)去掉拼音,开火车读,要

17、求:读准字音,并组个词语。5.发现形声字的特点。师:看看这些字与中间这个“青”字,你发现了什么?总结:这些字都是“青”加上一部分组成的新字。它们的读音都与右边的“青”有关,读音相同或相近,左边不同的偏旁代表了不同的意思。像这样一部分表示读音,一部分表示意思的字,我们叫它形声字。 6.出示儿歌:这首儿歌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记住这些生字,先自己来读一读指读7.(出示课后题)填空:眼睛跟目有关,填目字旁的睛。其他的填什么?8.生字都回到课文中,谁愿意把这首儿歌读给大家听?(男生,女生读)89.词语游戏“青蛙降落伞”。师:小青蛙需要你们帮帮忙,读准降落伞上面的词语,他们才能平安落地呢! 10这篇小儿歌中还

18、有一些生字,相信你一定也认识了。眼、保、护、害、事、让、病(病:病字旁。)五、读通课文,展开想象,激发学生爱护青蛙的情感。1.字音读准了,长长的句子能读通就更了不起了!打开书,自己先读一读吧。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其他的同学边听边想,这首儿歌一共有几句话?3.(有三句话)那就请你把第一句话读给大家听吧!指导朗读:(1)词连读,注意“,”停顿(2)看到清清的河水了吗?怎么读?(3)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想,你好像看到了什么!(预设:学生自由说读了第一句话后的想象。)(4)真的像你们说的那样吗?咱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我们来到了小河边,看,河里的水荡起了绿波,多清啊!(闪清字三点水旁)太阳

19、也笑嘻嘻地挂在了天上,送给我们一个大晴天(闪晴字日字旁)看呀,小青蛙跳呀跳呀,跳到了荷叶上,它正睁着一双大眼睛呢!(闪睛字的目字旁)这么美的景色谁来再读读第一句。(5)“小小青蛙大眼睛”这里面藏着一组反义词,谁发现了?(大小)师:小青蛙除了眼睛大,还有肚子大,肚子里装的都是害虫。出示资料:青蛙爱吃小昆虫,每天能吃 50 多只害虫。它不单是害虫的天敌,更是丰收的卫士。(6)小青蛙,大眼睛,小身体,大贡献,多了不起!带这种感受,谁来读读前两句话。指导朗读:可以加动作、表情。(7)青蛙可做了不少好事呢!它是害虫的天敌,有了青蛙的保护,禾苗长得可壮了。板书:保护4.你们这么喜欢小青蛙,小青蛙也想和你们

20、交朋友呢!快读读第三句话。师:你想怎么保护小青蛙啊?你怎么让别人也知道要保护小青蛙呢?(画画、倡议、标语牌、餐馆不吃等)5.青蛙听到你们这么爱护它,可高兴了,它一定会更好的保护庄稼!农民伯伯也会感谢你们这些环保小卫士的!大家一起来读读全文。板书:爱护6.出示课件:练习背诵六、识记字形,指导书写1今天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朋友,要想把他们记牢,我们还要动笔写一写。92教师范写,学生学写。“青”:上面竖居中。下面“月”字的撇写成竖。“清”:注意三点水三个笔画不在一条直线上。“请”:左边是一个新的偏旁“言字旁”,第一笔点,第二笔横折提。右边“青”居中让位。“情”:竖心旁的第一笔是左点,第二笔是右点,第三

21、笔是竖。竖要直,左点低,右点高。“气”:注意“气”最后一笔的写法。不能写成横折弯钩。3学生书写生字,老师巡视指导。七、作业。1读手册词语,完成 3 课看拼音写词语。2背诵课文。3预习第四课。板书设计:3 小 青 蛙晴 清 情 青睛 请 4 猜字谜设计理念:猜字谜一课有两则谜语,内容生动、有趣,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本设计力争让学生在“读读,想想,猜猜,写写”的活动中主动识字,在朗读中总结猜谜窍门,在朗读中巩固生字新词,启发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引起学生用字谜法识字的兴趣,激发创编字谜的欲望,培养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教学目标:1.认识“相、遇”等 12 个生

22、字和又字旁、两点水 2 个偏旁;会写“红、时”等 7个字。2.能根据谜面以及汉字特点猜出谜底,巩固“青”字族汉字。3.通过字谜学习,进一步了解合体字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教学重、难点:1.借助谜面巩固“青”字族汉字;了解合体字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10清水 清早 清明 清风 晴天 晴空 眼睛 眼前 眼色 保护 保安 护工害虫 害处 事情 好事 友情 心情 请坐 请进 让座 让开 生病 病情 雨过天晴 二、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来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2.刚才的同学说出来让大家猜的部分叫“谜面”,你们猜出来的

23、答案叫什么?(谜底)3.猜谜语时有小窍门: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4.揭题: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则字谜,你们想猜一猜吗?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三、初读课文,读文猜字,说明理由。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仔细听,听准生字的字音。2.多有趣呀!你们想读吗?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3.让学生说说谜底,发表不同意见,相互补充,体会谜底就在话里藏。总结:线索一提示字的结构和意义,线索二提示字中各部件的意思。四、学习我会认的字。1.出示词语,带着拼音读词语。相遇 喜欢 最怕 语言 互相 令人 感动 纯净 万里无云2.去掉拼音读词语。3运用多种

24、方法学习“我会认”的字。(1)学习相遇:做动作学习,关注“辶” 。(2)学习喜欢:图片学习,联系字源,讲解喜字。人们一高兴常常会咧开嘴笑,有些时候还会敲起锣鼓来庆祝呢!喜字就是由这两个部分组成的。教学“又字旁”。(3)学习纯净:你怎样记住这两个字?纯净什么意思?教学“两点水”。(4)学习怕、动:组词语。(5)学习言、令、互、万。简单处理。4. 读学习手册上的词语。相遇 遇到 喜欢 可喜 欢乐 欢快 可怕 怕人 语言 发言 互相 口令 发令 动人 生动 万一 纯净 纯真 干净 万里无云 成千上万五、学习谜语内容,练习朗读。1.指名读,指导停顿。2.同桌练读。3指名赛读,男女生赛读。4.师生合作读

25、。5.拓展练习:小组创编字谜,组织猜字谜的小游戏。六、学习我会写的字。1学生读生字,掌握读音。2今天我们要学写:上下结构的字、内外结构的字,还有独体字。快来归类吧!3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你准备提醒大家。4教师范写重点字,进行指导。11“左、右”:左右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但字形上略有差异。左的有字头横短撇长,整个字形较为瘦长。右的有字头横长撇短,整个字形较为矮胖。“万”:可联系已学的方字迁移书写,先写横折钩再写撇。“红”:绞丝旁的三个笔画要写的紧凑,工字要写得平稳。5学生书写生字,老师巡视指导。七、作业。1读手册词语,完成 4 课看拼音写词语。2预习语文园地一。板书设计:4 猜谜语禾 火 青秋 请

26、 情 晴 清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教材分析本次口语交际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的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教材借助老鼠嫁女的故事,激发学生看图片,听故事的兴趣。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和聆听,掌握听故事的要领;再以连环画为载体学习讲故事,做到声音洪亮,让别人听清楚,从而学会如何听故事和讲故事。最终达到训练口语表达,培养交际能力的目的。教学目标:1.能认真听老师讲故事,并借助图片,听懂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2.能借助图片讲故事,讲出故事的主要内容,声音洪亮。3.有当众讲话的勇气和信心。教学重点:1. 能认真倾听故事,听明白故事内容。2. 能借助图片讲故事,做到声音洪亮。课前准备:1.相关图片、视频、录音、

27、头饰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话题。1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讲一则有趣的民间故事老鼠嫁女,老师先讲,老师讲完同学讲,大家有信心吗?2 提出要求:要认真倾听,借助图画记住故事内容。书上有八幅图画,这个有趣的故事就藏在这八幅图画中,大家一边听老师讲故事,一边用手指出是哪副图画,注意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你一定会觉得这个故事很好玩。二、 师讲生听,梳理线索。1老师讲故事。老鼠家里办喜事,有个女儿要出嫁,妈妈问爸爸:“哎,女儿嫁谁呀?”爸爸12是个老糊涂,他说:“谁神气就嫁给它。”爸爸就去找太阳,太阳说:“乌云要遮我,乌云来了,我害怕!”爸爸又去找乌云,乌云说

28、:“大风要吹我,大风来了,我害怕!”爸爸又去找大风,大风说:“围墙要堵我,我见了围墙就害怕!”爸爸又去找围墙,围墙说:“老鼠会打洞,老鼠来了我害怕!”太阳怕乌云,乌云怕大风,大风怕围墙,围墙怕老鼠,老鼠怕谁呀?爸爸乐得笑哈哈:“哈哈哈,原来猫咪最神气,女儿应该嫁给它!”敲锣打鼓,吹喇叭!老鼠女儿坐花轿,一抬抬到猫咪家。第二天,老鼠爸爸老鼠妈妈去看女儿。咦?女儿不见啦!女儿在哪儿?女儿在哪儿?女儿在哪儿?猫咪说:“我怕人家欺负她,嗷呜一口就吞下!”2 梳理故事线索。(1) 故事中有哪些人物?老鼠爸爸、老鼠妈妈、太阳、乌云、大风、围墙、猫咪。(2) 故事中的人物谁怕谁呢?太阳怕乌云,乌云怕大风,大

29、风怕围墙,围墙怕老鼠,老鼠怕猫咪。三、 学生借助板书、借助插图讲故事。1 自己讲故事。提出要求:声音要大些,让别人听清楚。2 小组内讲故事。讲得好的夸夸他。讲得不够好的,请你帮帮他。3 指名讲故事,老师进行引导评价。(1) 声音洪亮。(2) 条理清楚。(3) 加入自己的理解,表情、动作等。四、 课后练讲。1 把老鼠嫁女的故事讲给别人听。板书设计老鼠嫁女老鼠爸爸 老鼠妈妈 太阳 乌云 大风 围墙 猫咪 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认识与天气有关的常见词语。能主动在生活中识字。2.认识字母表,能有顺序地正确认读,能将大小写字母相对应,熟记字母表。3.能正确认读“见、万”等 8 个生字,并将它们按照韵母

30、“n、n ”准确分类并书写。4.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诗歌,大致读懂诗歌的内容,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5.了解全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写好几个全包围的字。6.养成写字前先观察的良好写字习惯。7.借助拼音,正确认读 8 个四字词语,并熟读成诵。8.能通过画面想象,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139.通过和大人一起读,读懂诗歌内容,感受阅读的乐趣。 课前准备:1.制作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识字加油站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天气?今天我们学习与天气有关的词语。2带着拼音学词语。3去掉拼音读词语。4出示单个字,进行归类学习。学习“阴、阵”:你怎样记住这个字?阴的反义词是什么?阵与

31、陈进行区分。学习“冰、冻”:你怎样记住这个字?用冰组词语。学习“雷”:你怎样记住这个字?用雷组词语。学习“电、夹”。5读学习手册上的词。阴天 阴雨 打雷 雷雨 雷声 电话 电影 发电 阵雨 阵地 冰雪 冰霜 冰山 冻冰 霜冻 夹子 皮夹 雨夹雪6你还知道哪些和天气有关的词语。二、字词句运用。(一)认读熟记字母表。1出示汉语拼音字母表,简介字母表(大写、小写)。记字母表有什么用?(为音序查字法做准备。)2借助小写字母的读音,尝试着读准大写字母的读音。3老师纠正错误读音,并进行范读,强调一组一组地读,读好停顿。4.引导学生圈出大写、小写完全相同的字母。5小老师带读,齐读,男女生赛读。6指名读。7同

32、桌背诵。8师生一起背诵。(二)读一读,写一写。1自己读这些字,想一想他们的韵母,你发现了什么?。(这些生字中有的是带有前鼻韵母 an 的,有的是带有后鼻韵母 ang 的。)2 我们给他们分分类。指导学生分类。学生读一读。3 能把他们送进田字格吗?提醒学生抄准确、写端正。4 学生自己认真抄写,教师巡视指导。5 同桌互查、评价。(三)读一读、引入日积月累的学习1师范读。2学生自己读。提出要求:借助拼音把每个字读正确,读清楚。3儿歌中提到了哪些地方?它们有什么不同?4同样是春天,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5.出示地图,找到这三个地方,感受祖国的广大。6.全班齐读。7北方的春天是这样的:范读日积月累。采

33、用多种方式读,最后背诵。三、书写提示 141.范写白、回、国,仔细观察:它们在笔顺规则上有什么相同点?2.出示笔顺规则:先外后内再封口。学生读、说笔顺规则。3.观察范字,自己书写,教师巡视。4.同桌互查、评价打星。四、日积月累(与读一读一起学习)五、和大人一起读1.孩子借助拼音自己读,不会的字请教大人。2.大人和孩子一起读。3.给孩子展示的机会,大人认真倾听,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六、快乐读书吧(一)聊读书1.平时你喜欢看什么书?老师根据孩子说的话进行归类。(文学、科普) 2.今天我们将读读童谣和儿歌。板书齐读课题。(二)读童谣和儿歌1.跟老师一起读摇摇船和小刺猬理发,你认为哪首是童谣,哪首是儿

34、歌?2.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同桌读、男女生赛读、指名读、拍手读。3.你喜欢这两首童谣和儿歌吗?为什么?4.小结:童谣和儿歌是专门给孩子编的,内容有趣,节奏轻快,有的可以边玩游戏边读。童谣还是很久以前就流传下来的,我们的爸爸妈妈小时候也是读着这些童谣长大的。(三)展示读童谣、儿歌1.读小老鼠上灯台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找的童谣、儿歌。(四)教师推荐阅读1.最爱中华老童谣,分为:游戏篇、节日篇、幽默篇。2.儿歌三百首。 课文1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材分析: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为了让当地的村民吃上甘甜的井水,亲自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决了乡亲们的吃水难问题,

35、让我们深刻感悟到毛泽东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好行为。设计理念: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围绕以读悟情设计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毛主席的美好品质。上课伊始,创设教学情境,让孩子们积极投入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找出生字,识记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感情,从而让孩子们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目标:1.认识“吃、忘、井”等 13 个生字和心字底、广字旁等 2 个偏旁,会写“吃、叫”等 7 个字和横折弯一个笔画。2.正确朗读课文,积累词语。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3.能找出文中明显的信息,体会乡亲们的情感。15教学重点:1.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36、,认识 2 个新偏旁。2.识字写字,积累词语;找出文中明显的信息。教学难点:学习根据问题找出文中明显信息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 课件展示毛主席的照片,您认识这个人吗?你对他有哪些了解?2.总结:是呀,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他为中国的革命奉献了一生。他就像那红红的太阳,让人感到温暖,让人感到亲切。 3.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去瑞金城外的沙洲坝,看看那里的乡亲们是怎样怀念毛主席的。(板书课文题目) 齐读课题:吃水不忘挖井人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读题质疑:读了课文的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1)“挖井人”是谁?“吃水人”是

37、谁? (2)为什么“吃水不忘挖井人”? 2. 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你知道课文中的“挖井人”是谁吗?“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谁?说说自己的理由。3.出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2)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认读它们。比一比,看谁读得又正确又响亮,而且能记住它们。 三、学习“我会认”的字。1.出示词语,带着拼音读词语。吃水 不忘 一口井 村子 叫声 毛主席 乡亲 战士2.去掉拼音读词语。3.放在句子里读准确,指导学生认准生字,读好停顿。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4.运用多种方法学习“我会认”的字。(1)

38、学习忘:你怎样记住这个字?随机学习“心字底”你知道心字底的字还有哪些?(思、想、念)出示带有“心字底”的字,你发现了什么?(心字底的字大都跟心里想的事情有关。)(2)学习席:指导学习“广字旁”。指出“席”是半包围结构。你能用“席”组个词吗?16(3)学习吃和叫:说说你怎么记住它们?(吃东西要用嘴,出声喊叫也要用嘴)(4)学习井和面:象形字记忆出示象形字 ,猜猜这是什么字?你们见过井吗?你知道井有什么作用吗?出示“井”的实物图,看图你能给“井”字找到词语朋友吗?(水井、井水、井口)出示象形字 ,猜猜这是什么字?(甲骨文意:是指事字,字形在眼睛 外加一指事性的线框 ,代表脸廓。 )对比古今字形,给

39、“面”子找词语朋友:上面、下面、面包、面条(5)学习村:编谜语帮助识记小树一寸一寸往上长(村)(6)学习飘:顺口溜学习:西二小,真轻巧,风一吹,它就飘。(7)学习毛、主、士:“手”和“毛”“住”和“主”“土”和“士”对比学习。(8)认读生字词“毛主席、战士、乡亲”:挖井人是谁?战士,指的是军队中的士兵。乡亲,指的是同乡的人或农村中对当地人的通称,乡亲住在乡村。(9)字又回到词语里了,快来读一读吧!吃力 不忘 水井 井口 山村 乡村 叫好 叫声 毛笔 毛衣 主人 主席 草席 乡亲 家乡 亲人 战士 战友 士兵 护士 面前 里面 吃东西 毛毛虫四、学习课文的内容,指导朗读。1再读课文,解疑。 (1

40、)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指导学生通顺、流利地读课文,并进行评价。 (2)同桌互助理解词语。 (3)自由读文,思考提出的问题哪些是可以回答的。 谁“不忘挖井人”?(沙洲坝的村民们)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第 1 自然段。)指导读好长句子:师范读,生跟读,读出长句子的节奏。瑞金城外/有个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1)读准轻声:村子(zi) 、的(de) 、时候(hou) 、住过(过) 。(2)读准后鼻音:瑞金城(chng) 、领(lng)导。要点:轻声词要读得轻而短;关键词“沙洲坝” 、 “毛主席”可适当重读,强调关键信息。2.回顾课文,质疑问难。浏览课文,说说还有什

41、么问题需要进一步解答? 预设:(1)毛主席和战士们为什么要给乡亲们挖井?(2)这口井和一般的井有什么不同?3.体会缺水困难和有了井后的好处 出示水井图片:这就是毛主席帮助乡亲们挖的那口井。毛主席为什么要挖这口井呢?17谁从课文中找出了答案?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句子)指导读好长句子:师范读,生跟读,读出长句子的节奏。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1)准轻声:村子(zi) 、乡亲们(men) 、很远的(de)地方(fang) 。(2)准后鼻音:瑞金城(chng) 、领(lng)导。(3)充讲述“红井故事,出示挑水图,帮助学生感受乡亲们到很远的地方挑水吃和吃脏水的艰难。引导学生

42、想象:当时沙洲坝没有水,会遇到哪些困难?根据关键信息,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4)学生想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现在让你再来读读这句话,你想怎样读? (5)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这口井。有了这口井以后,人们就不用走那么远的路去挑水了。如果你是沙洲坝的乡亲,你会说什么?生:这水真甜呀!毛主席真是个大好人呀!谢谢您为我们带来了幸福的生活。4.体会人民对毛主席的怀念之情。 过渡:毛主席这样关心人民,那沙洲坝的人民又是怎样怀念他的呢?(指名读第 3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乡亲们做了一件什么事? (2)看课文插图,石碑上刻着什么? 乡亲们为什么要刻这样的字?(乡亲们饮水思源,时刻

43、怀念、感恩毛主席。 )五、指导书写1.整体观察:要求会写的 7 个字中,有 1 个独体字、6 个左右结构的字。 2.指导书写“主”和“住”:“主”是独体字,主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三横的写法要注意第一横长,第二横稍短,第三横最长,稍往上斜。 “住”是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第二笔竖从撇中间起笔,三横之间距离相等。3.指导书写“吃”和“叫” :这两个字都为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短右长。“吃”字 左边“口”写小一点,位置偏上,大部分写在左上格。撇的起笔在竖中线右侧。 “横折弯钩”在横中线上起笔,折笔沿着竖中线写。“叫”字 口字旁大部分写在左上格。竖提沿着竖中线起笔,最后一笔竖的起笔要稍高于竖提。4

44、.指导书写“江”和“没”:这两个字都为左右结构,偏旁都是三点水,左边三点排列稍有一定的弧度。“江”字三点水写在左半格,比右边高。 “工”的第一横短,第二横长。“没”字左右等高,左窄右宽。右半边起笔的撇是短撇,紧靠竖中线,第二笔是横折弯,要与:横折弯钩相区别。横撇起笔在中心点上,注意穿插。5.指导书写“以”:左右结构的字,竖提的竖要直、提要稍长。中间一“点”起笔略高,写在竖中线上。 “撇”的起笔最高,穿插在竖中线右边。最后一“点”要低,保持字的平衡。 18新笔画“横折弯”先横后向下折再右弯。右弯时要有弧度,不要写成直角。师示范新笔画并提醒书写方法:下笔写短横,略顿笔向下写折,再圆转向右写短横,收

45、笔较重。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提示学生书写姿势。 六、作业。1读手册词语,完成 1 课看拼音写词语。2预习第二课。板书设计: 1 吃水不忘挖井人乡亲们 毛主席2 我多想去看看设计理念:1.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从“封闭”走向“开放” 。语文课程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2.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要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从“多讲”走向“多读” 。根据一年级的学习目标、学生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学中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

46、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朗读,去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3.重视情感的正确指向,让学生感悟自己强烈而朴实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对祖国纯真的爱。教学目标:1.认识“想、告”等 12 个生字和足字旁 1 个偏旁,会写“会、走”等 6 个生字。2.正确朗读课文,积累短语,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3.通过朗读和交流,体会“我”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强烈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积累偏正结构短语,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和交流,体会“我”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强烈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1.复习读词语:吃面 水井 井口 村子 乡村 村口 叫声

47、毛巾 主人 竹席草席 乡亲 乡下 亲手 亲自 战士 士气 面包 面条 2.出示课题:我多想去看看 19引发思考:谁想去看看?去什么地方看看呢?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 师范读课文2.学生自己读,读准字音,尝试读好停顿。出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2)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认读它们。 三、学习“我会认”的字。1.出示词语,带着拼音读词语。想法 告诉 公路 北京城 天安门 广场 非常 壮观2.去掉拼音读词语。3.放在句子里读准确,指导学生认准生字,读好停顿。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我多想去看看!4.运

48、用多种方法学习“我会认”的字。(1)学习想:你怎样记住这个字?(相+心,运用加一加的方法认读“想”)出示课题,指导朗读(要点:读好轻声“看看”)(2)学习“告诉”:出示词语,注意读准轻声。编字谜帮助记忆:一口咬掉牛尾巴(告)(3)学习“路”:认识新偏旁“足字旁”仔细观察:说说“足”字和“足字旁”有什么不一样?(足字的“撇、捺”在足字旁中变成了“竖、提”)请你给路找词语朋友:公路、马路、小路出示短语,指名读:弯弯的小路、宽宽的公路(注意“的”读得轻而短。 )(4)多种方法识字“安、门、广、场、非、观”:加一加:厂 + 、=广 又 + 见 =观 减一减:们 亻=门 排 - 扌=非换一换:字 子 + 女 =安(5)认读生字词“北京、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非常壮观”出示插图,引导观察,说说这个新疆小男孩想去哪里看看?出示词语,认读“北京、天安门、广场”看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从新疆到北京两千多公里,就是坐火车也要 40 多个小时,所以对于这个小男孩来说,是“遥远的北京城”,指导朗读。出示天安门近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说自己的印象,出示短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