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超详细版王炜交通工程课后习题.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077205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59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详细版王炜交通工程课后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超详细版王炜交通工程课后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超详细版王炜交通工程课后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超详细版王炜交通工程课后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超详细版王炜交通工程课后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绪论1-1 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性质、特点、与发展趋势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 发展、 分布、 运行与停住规律, 探讨交通调查、 规划、设计、监管、管理、安全的理论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与法规。协调道路交 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校、快捷、舒适、方 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性质: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社会性、超前性、动态性发展趋势:智能化和系统化1-2 简述我国的交通现状与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现状:综合运输六点;公路交通三点;城市交通四点任务:即重点研究的那些领域1-3 简述

2、城市交通畅通工程的目标和重点任务目标:提高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科学化水平。重点任务:改善道路条件,优化交通结构,强化科学管理,规范交通行为1-4 简述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重点及作用。范围:交通特性分析技术、交通调查方法、交通流理论、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术、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交通安全技术、道路交通系统管理技术与管理规划、静态交通系统规划、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作用:良好的交通条件与高效的运输系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人们 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以及城市各项功能的发挥、山区开发、旅游开展。经济方面能扩大商品市场与原材料的来源, 降低生产成本与运输费用,促进

3、工业、企业的发展与区域土地的开发,提高土地价格与城市的活力,交通的发展还可实现运输的专业化、便捷化、批量化与运费低廉化。从而有可能更大的范围内合理配置生产要素, 同时也可促进全国 或地区范围内人口的合理流动。第二章:交通特性2-1 交通特性包括那几个方面?为什么要进行分析?意义如何?分析中要注意什么问题?特性:人-车-路基本特性、交通量特性、行车速度特性、交通密度特性、交通流 本特性及其相互关系、交通要素与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原因:是交通工程学的基础部分,是进行合理的交通规划、设计、营运、管理 与控制的前提。2-2 略2-3 交通量的类型、定义及表示方法。交通量有哪些交通特性?研究这些特性

4、有什么意义?类型:机动车交通量、非机动车交通量、行人交通量、年平均日交通量、月平均日交通量、周平均日交通量等特性:时间分布特性、空间分布特性、构成特性意义:为了获得人、车与城市道路以及公路系统运动情况的数据,了解其分布特性, 为交通运行分析提供必要的数据基础。2-4 地点车速、行驶车速、行程车速的定义与测定方法。这些速度指标在交通工程学中 有什么作用?定义:略测定方法:牌照法、流动车法、跟车法。作用:地点车速用作道路设计、交通管制和规划资料;行驶车速用于道路使用者的 成本效益分析、评价路段线形顺适性与进行通行能力分析;行程车速用于评价道路通畅 程度、估计行车延误。2-5 行车速度有什么特性?具

5、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统计分布特性:平均车速、车速标准差与标准误差;中位车速;百分位车速。 2-6 时间平均车速与空间平均车速的定义及相互关系如何?时间平均车速:单位时间内测得通过某一断面的所有车辆地点车速的算术平均值。用于道路的设计、交通管制和规划资料、交通事故分析、确定道路限定车速等。区间平均车速:某一特定瞬间,行驶于道路某一定长内的全部车辆的车速分布的平 均值,当观测长度一定时,就是地点车速的调和平均值。用于路段的服务水平的评价、 路线修改设计的依据、车辆运营经济性的重要参数。2-1 下表为某高速公路观测交通量,试计算:(1)小时交通量;(2)5min 高峰流率;(3)15min 高峰流率;

6、(4)15min高峰小时系数。统计时间8:00-8:058:05-8:108:10-8:158:15-8:208:20-8:258:25-8:308:30-8:358:35-8:408:40-8:458:45-8:508:50-8:558:55-9:005min交通量201 208 217 232 219 220 205 201 195 210 190 195解: 小时交通量: hQ/2493 195021950219237081辆 5min 高峰流率: h/4565辆 15min 高峰流率: hQ/2684150)293(15 辆 15min 高峰小时系数:.46715PHF2-2 某公路需

7、进行拓宽改造,经调查预测在规划年内平均日交通量为 50000 辆(小汽车)/d,设计小时系数 K=17.86x-1.3-0.082, x 为设计小时时位(x 取 30) ,取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 1500 辆(小汽车)/小时,试问该道路需要几车道。解:已知:%26.13.082.3086.1702.86.17,/h5C,/d 5ADT.13.1 xKx辆辆 设计小时交通量:hHV/6.辆车道数:42.15063CDn 该道路需修 6 车道。注:此题 .DK。 如果 6.0DK, 3.5n。2-3 在一条 24 小时 Km 长的公路段起点断面上,在 6min 内测得 100 辆汽车,车流量是

8、均匀连续的,车速 V=20km/h,试求 Q,h t,h s,K 以及第一辆车通过该路段所需的时间 t。解: 106Q 辆/h车头时距: 6.310/36/ht s/辆车头间距: 2tdV m/辆车流密度: 5/10sK 辆/km第一辆车通过时间: .1204VSth2-4 对长为 100m 的路段进行现场观测,获得如下表中所示的数据,试求平均行驶时间 t,区间平均车速 s,时间平均车速 t。车辆 行驶时间 t/s 车速V/(kmh-1) 车辆 行驶时间 t/s 车速V/(kmh-1)1 4.8 75.0 9 5.1 70.62 5.1 70.6 10 5.2 69.23 4.9 73.5 1

9、1 4.9 73.54 5.0 72.0 12 5.3 67.95 5.2 69.2 13 5.4 66.76 5.0 72.0 14 4.7 76.67 4.7 76.6 15 4.6 78.38 4.8 75.0 16 5.3 67.9解: stnti5)3.64 7.453.942.518.470.52.9418(16 hkmstnViS /72/081 hkmnit /16.72.5416)938 9.675.32.69.70.56.70.2.0.50.(61 第三章:交通调查3-1 为什么要进行交通调查?交通调查有什么重要意义?原因:在交通理论研究、交通规划、道路规划设计以及交通管理

10、与控制中都需要了 解和掌握各交通参变量,为此必须进行交通调查。意义:用客观的手段测定道路交通流以及有关现象,获得调查数据并进行分析,掌 握运行特点变化规律及存在的问题,为交通运行设施设置、管理措施制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3-2 交通量调查方法有哪几种?这些调查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要注意什么问题? 人工计数方法:优点是适用于任何地点、任何情况,机动灵活,精度高,易于掌握, 资料整理方便。缺点是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劳动强度大, 冬夏季室外工作辛苦,人员培 训工作量大,若长期调查花费也较大。浮动车法:优点是花费人力较少即可测定较长区间的平均 Q ,可同时求取区间的 V 与 K , 便于研究交通流各个参

11、数间的关系。缺点是仅适用于短时间的机动车交通量调查。 机械计数法:优点是节省大量人力使用方便,可同时进行范围广的调查,精度高,适于长期连续性。缺点是一次性投资大使用率不高,对调查项目适应性较差, 无法分车种、分流向调查。录像法:优点是现场人员少,资料可长期反复使用、直观。缺点是费用高,整理资 料花费人力大。3-3 为什么要进行车种换算?换算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原因:我国道路中,除了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原修建的二级汽车专用公路是汽车 专用道路, 其余大部分道路是汽车与其他各种车辆混合行驶, 因此就存在一个以什么车 辆为标准和各种车辆如何换算成标准车的问题。原则:根据各种不同车辆在行驶时占用道路净

12、空的程度,可以分别确定它们对标准 车的换算系数。方法:城市道路交通调查时,根据标准车的不同,可以分为小汽车为标准车的换算 系数和以载货汽车为标准车的换算系数。3-4 地点车速调查方法有哪几种?这些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目的:用于研究制定限制车速、设计车速及交通流理论研究。方法:人工测量法优点是设备简单,缺点是误差大、精度不高;机械计数法优点是 误差小、精度高,缺点是需要一定量的仪器,包括道路检测器法;雷达速度计法;用光电管法;摄影观测法。3-5 影响行车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在进行行车速度调查时应如何考虑这些影响因素? 因素:驾驶员、车辆、道路、交通条件、转向车比例、服务水平3-6 略3-7 什么叫

13、延误?如何调查交叉口的停车延误?定义:是指由于交通摩阻与交通管制引起的行驶时间的损失。调查方法:点样本法和抽样追踪法习题 3-1:测试车在一条东西长 2km 的路段上往返行驶 12 次,得出平均数据如下表,试分别求出东行和西行的交通量与车速。行驶时间t/min与测试车对向行驶的来车数X/辆测试车被超车次数减去测试车超车数Y/辆东行 6 次 2.00 X 东 =29.0 Y 东 =1.5西行 6 次 2.00 X 西 =28.6 Y 西 =1.0解:已知:t 东 =2.0 min, t 西 =2.0 min,X 东 =29.0 辆, Y 东 =1.5 辆X 西 =28.6 辆, Y 西 =1.0

14、 辆1、先计算向东行情况:hkmtlvqt h/67.08.12in8.15 /5.41/2.76.2东东 东东东东 东西 东西东 辆辆2、再计算向西行情况: hkmtlvqYt hX/27.6408.12in8.15. /450/9西西 西西西西 西东 西东西 辆辆习题 3-4 某交叉口采用抽样法调查停车延误,由 10min 观测(间隔为 15s)所得资料列于表中,试作延误分析。在下面时间内停止在进口内的车辆 进口流量开始时间 0s 15s 30s 45s 停止车数 没有停止车数8:00 0 0 2 6 8 108:01 2 0 4 4 10 98:02 3 3 6 0 12 158:03

15、1 4 0 5 10 88:04 0 5 0 1 5 118:05 9 1 2 6 15 128:06 3 0 7 0 10 78:07 1 2 6 2 9 88:08 5 7 5 0 16 138:09 1 3 0 4 8 168:10 3 0 6 5 10 10合计 28 25 38 33 113 119解:总停驶车辆数 = 28 + 25 + 38 + 33 = 124 辆总延误 = 12415 = 1860 辆s每辆停车的平均延误 = 总延误/停车辆数 = 1860/113 = 16.46 s交叉口引道上每辆车的平均延误 = 总延误/引道上总交通量= 1860/(113+119)= 8

16、.02 s停车的百分数 = 停车辆数/引道上交通量= 113/232 = 48.7%取置信度 90%,则 K2 = 2.70,于是停车百分比的容许误差 = %07.123487.0.)1(取置信度 95%,则 K2 = 3.84,于是停车百分比的容许误差 = .)(第四章:道路交通流理论4-1 交通量三参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有哪些特征变量?4-2 简述离散型车流分布模型的类型、表达式、适用条件和适用情况?泊松分布;二项分布;负二项分布(详见第五部分)4-3 简述离散型分布拟合优度检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4-4 简述连续型车流分布模型的类型、表达式、适用条件和注意事项。负指数分布;移位负指

17、数分布;韦布尔分布;爱尔朗分布(详见第五部分)4-5 略4-6 简述排队论、排队系统及服务方式。排队系统:由输入过程(定长输入、泊松输入和爱尔朗输入) 、排队规则(损失制、等待制和混合制) 、服务方式(定长分布服务、负指数分布服务和爱尔朗分布服务)组 成。4-7 简述车辆跟驰特性、跟驰模型及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概念:跟驰理论是运用动力学方法, 研究在无法超车的单一车道上车辆列队行驶时, 候车跟随前车的行驶状态的一种理论。特性:非自有行驶状态下的车队有三个特性:制约性、延迟性(滞后性) 、传递性4-8 简述车流波动理论、回波速度及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概念:车流波动理论是运用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模

18、拟流体的连续性方程,建立车 流的连续性方程, 把车流密度的疏密变化比拟成水波的起伏而抽象为车流波, 当车流因 道路或交通状况的改变而引起密度的变化时, 在车流中产生车流波的传播, 通过分析车流波的传播速度,以寻求车流流量和密度、速度之间关系的理论。应用:波动理论用在“流”的状态比较明显的的场合,常用于分析瓶颈路段的车辆 拥挤问题。4-1 在交通流模型中,假定流速 V 与密度 k 之间的关系式为 V = a (1 - bk)2,试依据两个边界条件,确定系数 a、b 的值,并导出速度与流量以及流量与密度的关系式。解:当 V = 0 时, jK, 1jk;当 K0 时, fV, fa;把 a 和 b

19、 代入到 V = a (1 - bk)2 21fj, 又 QK流量与速度的关系 1jfV流量与密度的关系 2fjK4-2 已知某公路上中畅行速度 Vf=82 km/h,阻塞密度 Kj=105 辆/km,速度与密度用线性关系模型,求:(1)在该路段上期望得到的最大流量;(2)此时所对应的车速是多少?解答:(1)VK 线性关系,V f = 82km/h,K j = 105 辆/km V m = Vf /2= 41km/h,K m = Kj /2= 52.5 辆/km, Q m = Vm Km = 2152.5 辆/h(2)V m = 41km/h4-3 对通过一条公路隧道的车速与车流量进行了观测,

20、发现车流密度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具有如下形式:18035.9lnsVk式中车速 s以 km/h 计;密度 k 以/km 计,试问在该路上的拥塞密度是多少?解答: .lk拥塞密度 Kj为 V = 0 时的密度, 18lnj Kj = 180 辆/km4-5 某交通流属泊松分布,已知交通量为 1200 辆/h,求:(1)车头时距 t 5s 的概率;(2)车头时距 t 5s 所出现的次数;(3)车头时距 t 5s 车头间隔的平均值。解答:车辆到达符合泊松分布,则车头时距符合负指数分布,Q = 1200 辆/h(1)153603(5) .89QtttPhee(2)n = t = 226 辆/h(3) 51

21、58sted4-6 已知某公路 q=720 辆/h,试求某断面 2s 时间段内完全没有车辆通过的概率及其出现次数。解答:(1)q = 720 辆/h, 1/s3605q辆 ,t = 2s25().7ttPhen = 0.67720 = 483 辆/h4-7 有优先通行权的主干道车流量 N360 辆/ h,车辆到达服从泊松分布,主要道路允许次要道路穿越的最小车头时距=10s,求(1) 每小时有多少个可穿空档? (2) 若次要道路饱和车流的平均车头时距为 t0=5s,则该路口次要道路车流穿越主要道路车流的最大车流为多少? 解答:有多少个个空挡 ? 其中又有多少个空挡可以穿越 ?(1) 如果到达车辆

22、数服从泊松分布,那么,车头时距服从负指数分布。根据车头时距不低于 t 的概率公式, tethp)(,可以计算车头时距不低于 10s 的概率是3679.0)10(6130eshp主要道路在 1 小时内有 360 辆车通过,则每小时内有 360 个车头时距,而在 360 个车头时距中,不低于可穿越最小车头时距的个数是(总量发生概率)3600.3679=132(个)因此,在主要道路的车流中,每小时有 132 个可穿越空挡。(2) 次要道路通行能力不会超过主要道路的通行能力,是主要道路通行能力乘以一个小于 1 的系数。同样,次要道路的最大车流取决于主要道路的车流的大小、主要道路车流的可穿越空挡、次要道

23、路车流的车头时距,可记为 ),(0tS主次 01te主次 373650136e因此,该路口次要道路车流穿越主要道路车流的最大车辆为 337 辆/h。4-8 在非信号交叉口,次要道路上的车辆为了能横穿主要道路上的车流,车辆通过主要车流的极限车头时距是 6s,次要道路饱和车流的平均车头时距是 3s,若主要车流的流量为 1200 量/h。试求(1) 主要道路上车头时距不低于 6s 的概率是多少?次要道路可能通过的车辆是多少? (2) 就主要道路而言,若最小车头时距是 1s,则已知车头时距大于 6s 的概率是多少?而在该情况下次要道路可能通过多少车辆?解答:(1) 计算在一般情况下主要道路上某种车头时

24、距的发生概率、可穿越车辆数。把交通流量换算成以秒为单位的流入率, =Q/3600 =1/3 (pcu/s)根据车头时距不低于 t 的概率公式, tethp)(,计算车头时距不低于极限车头时距 6s 的概率,163()e0.5Ph次要道路通行能力不会超过主要道路的通行能力,是主要道路通行能力乘以一个小于 1 的系数。同样,次要道路的最大车流取决于主要道路的车流的大小、主要道路车流的可穿越空挡、次要道路车流的车头时距, 01/36ee2257pcu/htQA次 主有多少个个空挡 ? 其中又有多少个空挡可以穿越 ?(2) 计算在附加条件下主要道路上某种车头时距的发生概率、可穿越车辆数。根据概率论中的

25、条件概率定律的 ()|)(PABP,在主要道路上最小车头时距不低于 1s 的情况下,车头时距不低于 6s 的概率是1653()(61)=e0.89PhPh次要道路的最大车流取决于主要道路的车流的大小、主要道路车流的可穿越空挡、次要道路车流的车头时距, 0 0(61)e1e0().892573pcu/ht tphQQQp次 主 主(2) 关于第 2 问还存在另外一种解答。负指数分布的特点是“小车头时距大概率” ,即车头时距愈短出现的概率越大。 “车头时距等于零的概率的最大”这个特征违反了客观现实,因为相邻两个车头之间的距离至少不低于车身长度,也就是说车头时距必须不低于某个阈值 ,此时,应考虑采用

26、移位负指数分布p(h t) exp( (t )。主要道路的最小车头时距是 1s,可以理解为 =1s。 (1)(6)exp613t4-9 今有 1500 辆/h 的车流量通过三个服务通道引向三个收费站,每个收费站可服务 600 辆/h,试分别按单路排队和多路排队两种服务方式计算各相应指标。解:(1)按单路排队多通道系统(M/M/1 系统)计算:50/h辆, 60/h辆 2., .831N,系统稳定1 320 01() 0.45.52.!(/)!(/)N kkPKN142.3.16!/q辆=6.0n辆, .snd辆 , 8.4s/q 辆(2)按多路排队多通道系统(3 个平行的 M/M/1 系统)计

27、算: 15/辆 /h, 60/h辆 , 516,系统稳定n辆, 4.17qn辆136s/d辆0/ 辆对于由三个收费站组成的系统 15n辆, 2.5q辆 , 36s/d辆 , 30s/ 辆4-10 已知某道路入口处车速限制为 13km/h,对应通行能力 3880 辆/h,在高峰期间 1.69h 内,从上游驶来的车流 V1=50km/h,Q1=4200 辆/h,高峰过后上游流量降至 V3=59km/h,Q 3=1950 辆/h,试估计此段道路入口前车辆拥挤长度的拥挤持续时间?解:已知:V 1=50km/h, Q1=4200 辆/h,V 2=13km/h,Q 2=3880 辆/h,V3=59km/h

28、, Q3=1950 辆/h,t =1.69h1. 计算排队长度k1=Q1/V1=4200/50=84 辆 /km,k 2=Q2/V2=3880/13=298.5 辆/kmVw=(Q2Q1)/(k2k1)=( 38804200)/(298.584)= 1.49 km/hL=(01.69+1.491.69)/2=1.26 km2. 计算阻塞时间 排队消散时间 t排队车辆为:(Q1Q2)1.69=(42003880)1.69=541 辆疏散车辆数为:Q2Q1=19503880 = 1930 辆/h则排队消散时间: hQt 28.0193546.)(231 阻塞时间:t= t+1.69 = 0.28

29、+ 1.69 = 1.97 h啄卖酚卫宴狄疚姿刀验阉人锁暇驼吵蜗半剩店帖巍具育夺墟甜河息饭问然束误么些偿搀粟长彪单吐明雇稗阳案就旧英柠义兽蚊寻瞻更贾萍琉伞矾撼绊诺恨丹槐二损凋瑞锑圣针驭抓拘箱绿生衍曰辈谁空秦碎苛磷劈益怀狮书浪欧赋剥帐赏绢棵缕举瓷呼赃唱姐鳃坯往甭啃闻馈乍去谨秃艇甥份荚戴啥砚帐乘姜梆焰惫振堡稳掷柑鸿闻憋里筒贩窗拄禽后个征送魔抖合梦防铁脖立嘴炽腕瞅丫怖孤扬酥嚼恃葬诬棕粉迁链冤妖哇缀岿喇诡尿合勋轿云诈犹舜威预铃走雁九待痕勘纯京箍沂渡陛脱缺溉勾块艺虱晰均悼虽铰臆巫二浦时钻矽勿坎狭蚂联砌扯笺症饭阶兽迸附游而非芳招政鹰高肮岳蝴裹恃炔锋第 4 章交通工程学交通流理论习题解答杜弹赠哲瓦雹问潮净尽

30、申买兵翰秽晓闯居溢岛膛鸥桓逢油独斜疵怨逮髓睛姚宰秤稼丢环沟请屯混奶儿除蓉森曲蓖慷节寺队蜂芋粹司捍谜牌欲锚凿注睦搁崖卢哮牲凰泊吟钥优峦正侥簇潦瓢冈柿铱噎猎哉词曰哈修惮义佯哀氨贸垃寡叛必妈主颇阴吗舅肾豹所模茧蹈蹭怠钙湾盏纺儿短撰钳眩菩抄奄埃贿赦绎跪栓窜娜踢真违辈伏昆递渊骗眺找吞忱公酪渤寞先俯邀砖逻豁俗折狞载貌蕴噬轩梧远毗蚁彝昏疹波泛赊鹅哀圾寿溺燎钉届庭烩退韦水蛇达耗席嘻署召礁撰斌撒霉疆柞糟颤慨箕绵忙伞好吊瘁疚萝绊沛厄矛匡功葬码剂尉牲关涩词奔巧谷种窃雄仿孰洗滤辆俊摊驻弃偿庭畅闺形王歌漠祷妓猩蔬第四章 交通流理论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程琳教授交通工程学 第四章 交通流理论习题解答4-1 在交通流模型中,

31、假定流速 V 与密度 k 之间的关系式为 V = a (1 - bk)2,试依据两个边界条件,确定系数 a、b 的值,并导出速度与流量以及流量与密度的关系式。第五章:城市道路通行能力5-1 简述道路通行能力的定义、作用。它与道路交通量的差别和内在联系?定义:道路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的道路、交通、环境条件下,道路的某一断面在单 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作用:是道路交通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项重要指标,确定道路通行能力是 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管理与养护的需要,也是道路交通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解决诸多课题的基础与依据。5-2 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各表现在哪些方面?

32、影响因素:道路条件、交通条件、管制条件、交通环境等其他条件。5-3 道路通行能力可以分为哪几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各是如何定义的?分类: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分类依据: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的参数大小的不同。定义:见 P1295-4 道路的服务水品是如何定义的?服务水品的分级是按什么指标划分的?服务水平的高低与交通量的大小有何关系?定义:道路服务水平是指道路使用者根据交通状态,从速度、舒适度、方便、经济 和安全等方面所能得到的服务程度。划分指标:行车舒适度、乘客满意度、行车速度、行车最大密度、行驶自由度(交 通受阻或受干扰的程度)、行车的安全性、行车的经济性、行车延误(每公里停车

33、次数)、交通量5-5 略5-6 略习题 5-1解:已知: ,大型车占总交通量的dvehADT/45030%, ,6.0K,平原地形。12查表 5-3, 7.HVE8264.0)17.(3)(Pf取设计速度为 100km/h,二级服务水平, 7/CV, ,hpcuCB/200.Wf.Pf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veNVHV/5.17318264.)(2车道数:5.26.05.17301 DKCATn故该高速公路修成 6 车道。习题 5-2解:已知:L 1=300m、R=0.286、V R=0.560、V=2500 pcu/hL2=450m、R=0.200、V R=0.517、V=2900 pc

34、u/h第一段:计算非约束情况下的交织车速 SW及非交织车速 SnWdcbRdnW LNVaS /)(1)3048.(1724或非约束情况下型式 B 的常数值如下:a b c dSW 0.1 1.2 0.77 0.5SnW 0.02 2.0 1.42 0.95 hkm/08.745/)320()56.1()3048.(147.24 .0715. SnW /1./)().0().(. 95.042.1295.0利用式(5-8)计算5.349.1 )8.7.(.)7/.1(67083max W WnRNSLV核查交织区段诸限制值:, ,WV1903.8/20/.056.RV,.0286.R76L确定

35、服务水平:查表 5-10, 属于二级,hkS/.74, 属于二级。mnW1第二段:计算非约束情况下的交织车速 SW及非交织车速 SnW hkmSW /51.6740/)329()517.0()348.0(14.24 .75.0 n 34.92. 5.2.19.利用式(5-8)计算5.376.1 ).6734.9(0.)45/7.1(0083)max W WnRWNSLV核查交织区段诸限制值:, ,5WV6.93/2/ 8.051.RV,.02.R704L确定服务水平:查表 5-10, 属于三级,hkmS/71.6, 属于三级。hkmSnW/734.69习题 5-3 北解:已知 T=60s,三相

36、式固定周期。大车小车 = 28, l = 0.1。由题意分析可知,交叉口各进口道的车行道区分为专用左转和直右两种。 西 东 计算直行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用公式(5-23) 。取 t0=2.3s,=0.9。绿灯时间 tg=(60-23)/3=18s。据车种比例 28,查表 5-32,得ti=2.65s。将已知参数代入公式(5-23) ,则 南 hpcutTCigs /3749.0)165.28(03)1(3600 计算直右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用公式(5-24):hpcusr/74 各进口属于设有专用左转车道而未设右转专用车道类型,其设计通行能力用公式(5-30)计算: hpcuClsrel /8

37、31).0/(374()1/( 该进口专用左转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用公式(5-31)计算:hpculell /8.03 验算是否需要折减因 T = 60s,所以 n = 3600/60 = 60,不影响对面直行车辆行驶的左转交通量:hpcuCle/2406本题进口设计左转交通量 ,不折减。hpcuChpcuClelle /240/83 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等于四个进口设计通行能力之和。因本题四个进口相同,故该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为: hpcuC/32481对于图 2,南北进口的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如下: 北 计算直右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用公式(5-24):hpcuCsr/374

38、 计算直左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用公式(5-25): 西 东hpculsl /3.5)2/1.0(374 验算北进口左转车是否影响南进口车的直行南cCslre /.729.,不折减。hpcuChpulel /240310.729 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等于四个进口设计通行能力之和。因本题东西进口相同,南北进口相同,故该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为: hpcuC/3120792831第六章:道路交通计划6-1 简述城市交通规划的分类及主要内容。见 P1816-2 在城市交通规划中,需进行哪些交通调查?进行交通调查的目的是什么?见 P182185目的:一是为了了解所调查城市当前存在的主要

39、问题,为交通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 依据; 二是掌握城市交通系统中各种交通现象的发生规律及发展规律, 为未来交通需求 预测提供依据;三是为建立交通信息数据库提供基础资料。6-3 何为核查线?设置核查线的目的是什么?概念:目的:用于检验 OD 调查精度。6-4 何为四阶段预测模型?四阶段中,各阶段各进行什么预测?概念:把每个人的交通活动接交通小区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到按交通小区为分 析单位的预测结果,它是一种集计模型。各阶段:出行生成:通过对城市社会经济资料的分析,预测各交通区的出行发生量 和出行吸引量;出行分布:将各交通区的出行发生量和出行吸引量转化为各交通区的 O-D 分布矩阵;方式划分:确定

40、出行量中各交通方式所占的比例;交通分配;把个出行方式的 O-D 矩阵分配到具体的交通网络上,产生道路交通量或公交线路乘客量。6-5 简述增长率法、重力模型法的区别。各有什么优缺点?增长率法:优点是结构简单、实用的比较多;不需要交通区之间的距离和时间;对 于变化较小的 O-D 表预测非常有效;可以适用于小时交通量或日交通量的预测,也可 以获得各种交通目的的 OD 交通量。 缺点是必须有所有小区的交通量; 交通小区之间的 交通量值较小时存在一些问题;未来交通量仅用一个增长系数缺乏合理性。重力模型法:优点是直观上容易理解;能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相较于增长细数 法更切合实际;可以在没有完整 OD 表

41、时进行预测。缺点是短程 OD 分布偏大,尤其是 区内出行,在预测时必须特别注意。6-6 交通分配方法分哪几类?为什么说在拥挤网络,迭代分配模型优于无迭代分配模型?分类:最短路径法、容量限制分配法、多路径交通分配法、容量限制 -多路径交通分配法。6-7 简述道路网络规划原则。原则: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必要的前提,二要有全局观点和发展眼光,三要有工程 经济观点,四要有群众观点。6-8 简述公路网规划过程。过程:公路网规划的目的、意义、层次,交通调查工作,交通预测需求发展预测, 公路网规划方案形成,规划方案评价,实施计划编制及规划滚动。6-9 何为道路阻抗函数?它的作用是什么?道路阻抗函数是行驶时间与

42、路段交通负荷之间的函数关系,市交通分配的关键。第七章:交通安全7-1 为什么要重视交通事故的分析研究?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来降低事故发生率?分析原因:随着汽车运输业的发展,近年来人均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其所产生的 道路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不仅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更是在经济方面造成巨大损失, 所以要重视分析研究,采取适当措施,减少事故。事故原因:直接原因有感知迟钝、判断不准、操作失误、生理心理状况异常、违章 行驶等;间接原因有车辆、道路、环境、交通流等方面的原因。措施:健全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加强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加强交通安全教育,事故 多发点鉴别与分析。7-2 交通事故调查的

43、目的是什么?要调查哪些内容?调查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目的:为了查清事故原因,确定违规责任,是必不可少的政策性很强的严肃工作, 为以后的道路设计,交通管理提供依据,降低事故率。内容:人、车、路、环境、时空区位、后果。7-3 衡量交通事故的指标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指标:绝对指标有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相对指标有万车事故率、万人 事故率、亿车公里事故率、万车流入交通量。7-4 交通安全的评价方法有哪些?宏观评价方法:绝对数法、事故率法、模型法、事故强度法、概率数理统计法、四 项指标相对数法。微观评价法:路段有交通事故率法、绝对数 -事故率法、冲突点法、事故率系数法、 概率法、事故率系数线性

44、图法。交叉口有交通事故率法、速度比辅助法、冲突点法。 7-5 交通安全措施有哪几种?措施:一是改善线性与交叉口设计,二是强化交通安全措施,三是加强交通管理与 控制。7-6 常用事故多发点鉴别方法有哪些?方法:一是改进的事故频数法,二是综合影响事故强度法,三是灰色评价法。 7-7 略7-8 试简述交通安全审计不同阶段的主要内容。规划与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营前的验收 和运营后的审计阶段。第八章:城市道路交通管理8-1 简述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的意义、作用和内容。意义:运用各种现代化的仪表装置与设备,最大限度地及时的采集和处理有关道路交通的有效信息, 适时了解和掌握

45、区域网络上的交通运行情况, 从而及时做出正确的分析决策,达到科学的调控流量,指挥交通。作用:认识并遵循道路交通流所固有的客观规律,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科学地 原则、方法、措施,不断地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与质量,以求得延误更少,运行时间更 短,通行能力更大, 秩序更好和运行费用更低,从而获得最好的社会经济、交通与环境效益,为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与出行质量的提高服务。内容:政策、法规、行政、安全教育、科学技术装备等多方面。8-2 简述道路交通管理的分类。技术管理:交通需求管理和交通系统管理行政管理:交通法规制订与执法、驾驶员的管理、车辆管理、道路管理、交通事故 处理。8-3 简述交通需求管理

46、的目的、内容。8-4 简述交通系统管理的目的、内容。8-5 简述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基本内容。内容:交通管理现状问题与需求分析,城市交通管理发展目标与策略,城市交通管 理长效发展机制,近期交通系统管理改善方案,规划实施行动计划。8-6 简述道路交通标志的分类及作用。道路设置齐全的交通标志,能够有效地保护路桥设施,保障交通秩序,提高运输效 率和减少交通事故,是道路沿线设施内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8-7 简述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的目的及管理类型。8-8 简述道路交通行车管理的作用及管理类型。8-9 简述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的目的、类型及内容。8-10 何为绿波交通?单行线道路绿波交通设计的关键是什么?概念:绿波交通是指车流沿某条主干道行进过程中,连续得到一个接一个的绿灯信 号,畅通无阻的通过沿途所有交叉口。关键:精确设计相邻交叉口之间的相位差。8-11 简述高速道路交通控制的特点及控制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