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05胚胎培养离体受精和存在问题.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107659 上传时间:2018-06-11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3.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05胚胎培养离体受精和存在问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05胚胎培养离体受精和存在问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05胚胎培养离体受精和存在问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05胚胎培养离体受精和存在问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05胚胎培养离体受精和存在问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细胞工程,邢朝斌科技楼0510Tel:3726238E-mail:,Cell Engineering,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第一节 植物脱毒及快速繁殖技术,第二节 花药及小孢子培养,第三节 植物胚胎培养,第四节 植物的离体受精,第五节 组织培养常见问题及对策,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概念:胚胎培养是指使胚或具胚器官在离体无菌条件下发育成幼苗的技术。类型:包括胚培养、胚乳培养、胚珠培养、子房培养。,第三节 植物胚胎培养,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胚胎培养的意义和类型A 克服远缘杂交的不育性,获稀有杂种B 打破种子休眠,缩短育种年限。主要有以下两种

2、:(1)使种胚发育不全的植物获得后代。(2)使含抑制性物质不发芽的种胚发芽。,第三节 植物胚胎培养,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胚胎培养的意义和类型C 使生活力低下或无生活力的种子萌发D 使柑橘类植物合子胚正常发育E 获三倍体或单倍体植株F 快速繁殖特殊植物G 用于基础研究,第三节 植物胚胎培养,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一、植物胚培养(embryo culture of plants)(一)、胚培养的概念与类型 概念:在无菌条件下将胚从胚珠或种子中分离出来,置于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的方法,第三节 植物胚胎培养,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

3、,一、植物胚培养1成熟胚培养,第三节 植物胚胎培养,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一、植物胚培养2幼胚培养 幼胚是指子叶期以前的幼小胚,第三节 植物胚胎培养,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一、植物胚培养2幼胚培养(1) 幼胚培养的关键技术:取材球形胚至鱼雷形胚,第三节 植物胚胎培养,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一、植物胚培养2幼胚培养(1) 幼胚培养的关键技术:幼胚剥离保湿迅速培养条件的控制,第三节 植物胚胎培养,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一、植物胚培养2幼胚培养(2)幼胚离体培养的生长发育方式胚性发育: 幼胚接种到培养基上

4、以后,仍然按照在活体内的发育方式发育,最后形成成熟胚,然后再按种子萌发途径出苗形成完整植株。,第三节 植物胚胎培养,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一、植物胚培养2幼胚培养(2)幼胚离体培养的生长发育方式早熟萌发: 幼胚接种后,在培养基上迅速萌发成幼苗。有时会形成许多胚状体,从而形成许多植株,这种现象称为丛生胚现象。,第三节 植物胚胎培养,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一、植物胚培养2幼胚培养(2)幼胚离体培养的生长发育方式愈伤组织: 一般来讲由胚形成的愈伤组织大多为胚性愈伤组织,这种胚性愈伤组织很容易分化形成植株。,第三节 植物胚胎培养,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5、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一、植物胚培养2幼胚培养(3)离体幼胚培养的影响因素培养基 培养基类型 渗透压,第三节 植物胚胎培养,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一、植物胚培养2幼胚培养(3)离体幼胚培养的影响因素附加物: a、氨基酸类 b、维生素类 c、天然提取物 d、生长调节剂,第三节 植物胚胎培养,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一、植物胚培养2幼胚培养(3)离体幼胚培养的影响因素环境条件 初期弱光和黑暗 温度为该植物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第三节 植物胚胎培养,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一、植物胚培养2幼胚培养(3)离体幼胚培养的影响因素培养材料

6、基因型和胚发育程度胚的发育阶段,第三节 植物胚胎培养,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二、子房培养授粉前子房培养授粉后的子房培养,第三节 植物胚胎培养,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二、子房培养1材料的选择 (1)品种间的差异(2)胚囊发育时期:八核胚囊和成熟胚囊期的子房,第三节 植物胚胎培养,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二、子房培养2培养基(1)基本培养基(2)植物生长调节物质(3)蔗糖浓度3.接种方式 极性 营养吸收,第三节 植物胚胎培养,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三、被子植物胚乳培养1概况A、胚乳细胞的全能性。B、能否通

7、过胚乳培养获得三倍体;C、研究胚和胚乳的关系。,第三节 植物胚胎培养,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三、被子植物胚乳培养2植物胚乳的发育特性植物胚乳可以分为两大类:被子植物胚乳是双受精的产物。裸子植物胚乳在受精前就已形成。,第三节 植物胚胎培养,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三、被子植物胚乳培养3影响胚乳培养的因素(1)胚乳的发育时期: 旺盛生长期为最佳时期。(2)基因型(3)培养条件(4)胚因子,第三节 植物胚胎培养,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三、被子植物胚乳培养4胚乳培养的形态发生愈伤组织形成 直接进行器官分化,第三节 植物胚胎培养,细胞

8、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一、离体受精的概念和意义 从花粉萌发到受精形成种子,从种子萌发到幼苗形成的整个过程,均在试管内完成,称为离体受精,或试管受精。 克服自交不亲和性和远缘杂交障碍 为外源特异基因的有性转移,诱导遗传变异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第四节 植物的离体受精,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二、离体受精的方法(一)收集花粉参照花粉培养(二)剥取子房或胚珠 做母本的花蕾在开花前数天去雄并套袋,第四节 植物的离体受精,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二、离体受精的方法(三)离体受精的方法1、子房试管受粉直接引入法 注射法,第四节 植物的离体受精,

9、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二、离体受精的方法(三)离体受精的方法2、胚珠试管受粉哺育法 柱头接近法,第四节 植物的离体受精,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三、离体受精成功的技术关键1、离体胚珠的成活力和受精力 2、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速度3、亲本组织的影响,第四节 植物的离体受精,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一、污染及控制1、污染的含义:指在组培过程中培养瓶内滋生菌斑,使培养材料不能正常生长发育,从而导致培养失败的现象。,第五节 组织培养常见问题及对策,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一、污染及控制2、污染原因(1)细菌污染

10、:菌斑呈黏粘液状,界限比较明显,一般接种后12天即能发现。主要是大肠杆菌和链球菌。,第五节 组织培养常见问题及对策,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一、污染及控制2、污染原因(2)真菌污染:菌斑呈绒毛状,界限不明显,伴有不同颜色的孢子接种后3-10天才能发现。主要是霉菌污染。,第五节 组织培养常见问题及对策,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一、污染及控制3、污染途径:(1)外植体带菌(2)培养基及接种器具灭菌不彻底(3)接种操作时带入(4)环境不清洁,第五节 组织培养常见问题及对策,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一、污染及控制4、污染的预防措施:A、

11、 防止外植体带菌(1) 选择好外植体采集时期和采集部位 (2)室内或无菌条件下进行预培养。(3)外植体严格灭菌 灭菌效果实验 多次灭菌和交替灭菌,第五节 组织培养常见问题及对策,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一、污染及控制4、污染的预防措施:B、保证培养基及接种器具彻底灭菌1 分装时培养基勿粘瓶口2 检查封口膜是否破损3 扎瓶口要位置适当,松紧适宜4 保证灭菌时间和高压锅内温度5 接种工具用前彻底灭菌6 工作服等布质品定期进行湿热灭菌,第五节 组织培养常见问题及对策,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一、污染及控制4、污染的预防措施: C、操作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

12、程 D、 保证接种与培养环境清洁(1) 污染瓶经高压灭菌后再清洗(2)定期熏蒸消毒、紫外灯照射(3)定期清洗或更换超净台初过滤器(4)定期对培养室消毒,防止高温,第五节 组织培养常见问题及对策,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二、培养物的不良表现及改进措施 (一)、初始培养阶段1、培养物水浸状、变色、坏死可能原因:杀菌剂过量,时间过长,外植体不当。改进措施:调换其他杀菌剂或降低浓度,缩短消毒时间,试用其他部位,生长初期取材。,第五节 组织培养常见问题及对策,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二、培养物的不良表现及改进措施 (一)、初始培养阶段2.培养物长期培养几乎无反

13、应可能原因:培养基不适,生长素不当,温度不适。改进措施:更换基本培养基,增加生长素用量。,第五节 组织培养常见问题及对策,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二、培养物的不良表现及改进措施 (一)、初始培养阶段3.愈伤组织生长过旺、疏松,后期水浸状可能原因:激素过量,温度偏高,无机盐含量不当。改进措施:减少激素,降低温度,调整无机盐(尤其是铵盐)含量,增加培养基硬度。,第五节 组织培养常见问题及对策,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二、培养物的不良表现及改进措施 (一)、初始培养阶段4.愈伤组织太紧密、平滑或突起,粗厚,生长缓慢可能原因:细胞分裂素用量过多,糖浓度过高,

14、生长素过量。改进措施:减少细胞分裂素用量,调整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比例,降低糖浓度。,第五节 组织培养常见问题及对策,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二、培养物的不良表现及改进措施 (一)、初始培养阶段5.侧芽不萌发,皮层过于膨大,皮孔长出愈伤组织可能原因:枝条过嫩,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用量过多。改进措施:减少激素用量,采用较老化枝条。,第五节 组织培养常见问题及对策,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二、培养物的不良表现及改进措施 (一)、初始培养阶段6.初代培养外植体的褐变 外植体褐变是指在接种后,其表面开始褐变,有时甚至会使整个培养基褐变的现象。,第五节 组织培养常

15、见问题及对策,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二、培养物的不良表现及改进措施 (一)、初始培养阶段6.初代培养外植体的褐变 (1)、褐变的主要原因: 植物品种 生理状态 幼龄期的植物材料褐变程度较浅 培养基成分无机盐浓度过高加重褐变 培养条件不当,第五节 组织培养常见问题及对策,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二、培养物的不良表现及改进措施 (一)、初始培养阶段6.初代培养外植体的褐变 (2)、减轻褐变现象发生的方法 选择合适的外植体 选择生长处于旺盛的外植体。 合适的培养条件 适当降低培养基温度,及时继代培养。 使用抗氧化剂 连续转移,第五节 组织培养常见问题及对

16、策,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二、培养物的不良表现及改进措施 (二)、继代培养阶段 1.苗分化数量少、速度慢、分枝少、苗细高可能原因:细胞分裂素用量不足,温度偏高,光照不足。改进措施:增加细胞分裂素用量,适当降低温度,改善光照,改单芽继代为团块(丛芽)继代。,第五节 组织培养常见问题及对策,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二、培养物的不良表现及改进措施 (二)、继代培养阶段 2.苗分化过多,生长慢,有畸形苗,节间极短,苗丛密 集,微型化可能原因:细胞分裂素用量过多,温度不适宜。改进措施:减少或停用细胞分裂素一段时间,调节温度。,第五节 组织培养常见问题及对策,

17、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二、培养物的不良表现及改进措施 (二)、继代培养阶段 3.分化率低,畸形,培养时间长时苗再次愈伤组织化可能原因:生长素用量偏高,温度偏高。改进措施:减少生长素用量,适当降温。,第五节 组织培养常见问题及对策,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二、培养物的不良表现及改进措施 (二)、继代培养阶段 4.叶粗厚变脆可能原因:生长素用量偏高,或兼有细胞分裂素用量偏高。改进措施:适当减少激素用量,避免叶片接触培养基,第五节 组织培养常见问题及对策,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二、培养物的不良表现及改进措施 (二)、继代培养阶段

18、5.再生苗的叶缘、叶面等外偶有不定芽分化出来可能原因:细胞分裂素用量偏高,或表明该种植物适于该种再生方式。改进措施:适当减少细胞分裂素用量,或分阶段地利用这一再生方式,第五节 组织培养常见问题及对策,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二、培养物的不良表现及改进措施 (二)、继代培养阶段 6.丛生苗过于细弱,不适于生根或移栽可能原因:细胞分裂素浓度过高,温度过高,光照短,光强不足,久不转移,生长空间窄。改进措施:减少细胞分裂素用量,免用赤霉素,延长光照时间,增强光照,及时转接,降低接种密度。,第五节 组织培养常见问题及对策,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二、培养物的不

19、良表现及改进措施 (二)、继代培养阶段 7.幼苗淡绿,部分失绿可能原因:无机盐含量不足,PH值不适宜,铁、锰、镁等缺少或比例失调,光照、温度不适。改进措施:针对营养元素亏缺情况调整培养基,调好PH值,调控温度、光照。,第五节 组织培养常见问题及对策,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二、培养物的不良表现及改进措施 (二)、继代培养阶段 8.幼苗生长无力、发黄落叶、有黄叶、死苗夹于丛生苗中可能原因:瓶内气体状况恶化,PH值变化过大,久不转接导致糖已耗尽,营养 元素亏缺失调,温度不适,激素配比不当、缺铁等。改进措施:及时转接、降低接种密度,调整激素配比和营养元素浓度,改善瓶内气体状况,

20、控制温度。,第五节 组织培养常见问题及对策,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二、培养物的不良表现及改进措施 (三)、生根阶段 1、培养物久不生根,基部切口没有愈伤组织可能原因:生长素种类、用量不适宜;生根部位氧气不良;生根程序不当;PH值不适,无机盐浓度及配比不当。改进措施:改进培养程序,选用适宜的生长素或增加生长素用量,适当降低无机盐浓度,改用滤纸桥液培养生根等。,第五节 组织培养常见问题及对策,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二、培养物的不良表现及改进措施 (三)、生根阶段 2.愈伤组织生长过快、过大,根茎部肿胀或畸形,几条根并联或愈合。可能原因:生长素种类不适,用量过高,或伴有细胞分裂素用量过高,生根诱导培养程序不对。改进措施:调换生长素种类或几种生长素配合使用,降低使用浓度,减少愈伤,改变生根培养程序等。,第五节 组织培养常见问题及对策,细胞工程邢朝斌,第四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