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存储容量:是指存储器可以容纳的二进制信息量,用存储器中存储地址寄存器 MAR的编址数与存储字位数的乘积表示。2. 寻址方式:寻址方式就是寻找操作数或操作数地址的方式。3. 机器字长:指 CPU 一次能处理二进制数据的位数4. 指令字长:一个指令字中包含二进制代码的位数。5. 存储字长:一个存储单元存储一串二进制代码(存储字)6. MIPS百万条指令/秒,运算速度单位7. 指令一组二进制代码,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8. 程序若干指令或命令的集合9. MAR存储器地址寄存器,存放存储单元地址10. MDR存储器数据寄存器,存储字长11. 主频CPU 响应速度12. CPI执行一条指令所需周期数
2、13. 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14. CPU中央处理器,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15. PC程序计算器,用于取指令并自动计数16. IR指令寄存器,分析指令17. CU控制单元,执行指令,产生微操作18. ALU运算单元,进行算数,逻辑运算19. ACC累加器,存放操作数和结果20. MQ乘商寄存器21. X操作数寄存器22. I/0输入 /输出接口23. 总线一种能由多个部件分时共享的公共信息传输线路24. 总线宽度 数据线的根数25. 总线带宽 每秒传输的最大字节数26. 存储器带宽 单位时间内从存储器进出信息的最大数量27. 汉明码 有一位纠错能力的编码28. 字:数据运算和存储的单位,
3、其位数取决于具体的计算机。29. 字节:衡量数据量以及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30. 字长:一个数据字中包含的位数,反应了计算机并行计算的能力。31. 接口:计算机主机与外围设备之间传递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电路32. 端口:接口中的数据中转站33. DMA 方式:直接存储器访问,直接依靠硬件实现主存与外设之间的数据直接传输,传输过程本身不需 CPU 程序干预。34. 单级中断:CPU 在执行中断服务程序的过程中禁止所有其他外部中断。35. 多级中断:CPU 在执行中断服务程序的过程中可以响应级别更高的中断请求。36. 现场保护:CPU 在响应中断请求时,将程序计数器和有关寄存器内容等系统的状态信息存储
4、起来,以使中断处理结束之后能恢复原来的状态继续执行程序,称为现场保护。37. 中断向量:外设在向 CPU 发出中断请求时,由该设备通过输入输出总线主动向CPU 发出的一个识别代码38. 中断屏蔽:CPU 处理一个中断的过程中,对其他一些外部设备的中断进行阻止。39. 原码:带符号数据表示方法之一,一个符号位表示数据的正负,0 代表正号,1 代表负号,其余的代表数据的绝对值。40. 补码:带符号数据表示方法之一,正数的补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补码是将二进制位按位取反后在最低位上加 1。41. 反码:带符号数据的表示方法之一,正数的反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反码是将二进制位按位取反。42. 阶码:在浮点
5、数据编码中,表示小数点的位置的代码。43. 尾数:在浮点数据编码中,表示数据有效值的代码。44. RAM:可读写存储器45. ROM:只读存储器,一种只能读取数据不能写入数据的存储器。46. S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采用双稳态电路存储信息。47. DRAM:动态随机访问存储器,利用电容电荷存储信息。48. 指令系统:指令系统是计算机硬件的语言系统,也叫机器语言,它是软件和硬件的主要界面,从系统结构的角度看,它是系统程序员看到的计算机的主要属性。49. 立即数:在指令中直接给出的操作数。50. 大数端:当一个数据元素的位数超过一个字节或者一个字的宽度,需存储在相邻的多个字节的存储位置时,将
6、数据的最低字节存储在最大地址位置的存储方式。51. 小数端:当一个数据元素的位数超过一个字节或者一个字的宽度,需存储在相邻的多个字节的存储位置时,将数据的最低字节存储在最小地址位置的存储方式。52. 寻址方式:对指令的地址码进行编码,以得到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地址的方式。53. RISC:精简指令集54. CISC:复杂指令集55. 直接寻址:操作数直接在指令中给出56. 指令周期:取出并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时间57. 机器周期:所有指令执行过程中的一个基准时间58. 时钟周期:控制计算机操作的最小单位时间,控制产生一个或几个微操作命令59. 微程序:存储在控制存储中的完成指令功能的程序,由微指令组成。60. 微指令:控制器存储的控制代码,分为操作控制部分和顺序控制部分。61. 微操作:在微程序控制器中,执行部件接受微指令后所进行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