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胆道结石患者236例血小板数量及凝血功能变化分析.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071979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7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胆道结石患者236例血小板数量及凝血功能变化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胆道结石患者236例血小板数量及凝血功能变化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24 肝胆外科杂志2011年4月第19卷第2期Journal ofHepatobiliary Surgery,Vol,19,No2,Apr2011 胆道结石患者236例血小板数量及凝血功能变化分析 夏菁,徐天放 【关键词】胆道结石;血小板;凝血机制障碍 【中图分类号】 R 65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6-4761(2011)02-0124-02 为了探讨胆道结石患者的血小板数量(PLT)及 凝血功能的变化特征,我们测定了236例胆道结石 患者的血小板数量(PLT)、凝血酶原时间(Pr)、以 及部分凝血活酶活化时间(APTF),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

2、组手术治疗230例(所有患者既往均无血液 系统疾病及慢性肝、肾功能损伤),6例因患者家属 拒绝手术而被迫保守治疗。胆囊结石166例,急性 胆囊炎、胆囊结石24例;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142 例。肝内外胆管结石7O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 石43例;单纯胆管结石27例),其中:肝内外胆管结 石合并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64例,不合并肝功能损 害6例;肝内外胆管结石合并重症急性胆管炎 (ACST)16例,就诊时间26O小时,平均58小 时,住院7小时34天,平均23天,T39C或005);Am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而胆管结石组PT明显高于胆囊结石组(PO05);APIT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

3、5);而合并肝功能损害组 Pr明显高于不合并肝功能损害组(P005) 表3重症胆管炎组与非重症胆管炎组比较 例数PLT PT AP1Tr 重症胆管炎组 16 8232(x109L)6126s 3723Os 非重症胆管炎组54 10820(109L)3823s 33827s 肝内外胆管结石7O例中,重症胆管炎组PLT明显低于非重症胆 管炎组(P005),而重症胆管炎组PT、APTr明显高于非重症胆管 炎组(P005) 表4 36例重症胆管炎患者手术开始时与手术结束后比较 36例重症胆管炎患者手术开始时与手术结束后相比较:手术结 束后PLT明显低于手术开始时(P001),而手术结束后PI1、Afy

4、I1 明显高于手术开始时(PO05) 3讨论 31凝血机制障碍的检测指标评价有血小板计数、 纤维蛋白原、出血时间、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反映 的是血小板数量。纤维蛋白原是血中含量丰富的一 种糖蛋白,其浓度变化与环境因素如吸烟、年龄、性 别、肥胖、高脂血症、体重、饮食等多方面的影响相 关,评估意义不大。出血时间反映的是血小板功能, 肝胆外科杂志2011年4月第19卷第2期Journal ofHepatobiliary Surgery,Vol,19,No2,apr2011 125 出血时间由于方法的缺陷和受血小板数量及血管性 血友因子的影响,其长短仅反映皮肤的止血情况,并 不能反映身体其他器官的凝血

5、机制状态,I临床指导 意义差。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和临床实践均表明,PT 和APqq对术前病人凝血机制状态的评估具有实际 意义,PT是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中凝血因子的含量 与活性,是反映凝血因子、V、X的功能和水 平。A肿是反映内源性凝血途径凝血因子的含量 与活性,是反应凝血因子、V、的功能 和水平 。 32胆囊结石组与胆管结石组相比较,胆管结石组 明显高于胆囊结石组(P005)。肝脏是机体 合成许多物质的加工厂。几乎所有的凝血因子都是 由肝脏制造,肝脏在人体凝血和抗凝两个系统的动 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胆管结石时由于胆 道梗阻及炎症致肝脏受损,胆汁不能排入肠内,脂溶 性Vitk吸收不良,维生

6、素k的主要生化作用是维持 体内、X凝血因子的正常水平 J,故胆管 结石患者PT会受影响。 肝内外胆管结石合并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64 例,与不合并肝功能损害6例凝血指标结果比较,合 并肝功能损害组Pr明显高于不合并肝功能损害组 (P005)。Prr是反映肝脏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 肝硬化代偿期PI尚正常,肝硬化失代偿期PT升高 可达3 S4 s,PT若超过正常的1倍,提示肝脏有实 质性改变,仅予以注射Vitk后不能得以完全纠治。 lrl“正常,APIq“异常提示内源性凝血途径中上游凝 血因子的问题;PT延长,APTI正常提示Vitk依赖 性凝血因子如VII因子的异常 J。 重症胆管炎组患者与非重症

7、胆管炎组相比较, 重症胆管炎组PLT明显低于非重症胆管炎组(P 005),而重症胆管炎组PT、APIq明显高于非重症 胆管炎组(P005)。胆道梗阻时肝窦扩张,内皮 细胞肿胀,大量细菌和毒素可经肝静脉进入体循 环 ,可直接或间接损害血小板使其数量及功能降 低。细菌感染引起的内毒素血症,导致肝脏合成有 关凝血因子的能力及清除凝血过程的中间产物能力 下降;引起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激活外源性凝血系 统;胆道炎症时合并的酸中毒、大量输血输液带来的 高枸橼酸血症和低钙血症,更加剧了凝血机制障碍, 因此重症胆管炎易产生凝血功能紊乱, 、A T均 明显增高。 行手术治疗的36例重症胆管炎患者,术前、术 后血

8、小板数量及凝血功能相比较:手术结束后PLT 明显低于手术开始时(P001),手术中消耗大量 血小板,致手术结束后PLT明显低于手术开始时。 而手术结束后PT、Am明显高于手术开始时(P 005),手术时热量的丢失、大量输血输液、冷休克 导致低体温,是外科病人凝血机制障碍最常见也最 易被忽视的原因。低温导致血小板功能异常及各种 凝血因子活性降低。故应缩短手术时间,术中用温 水而非冷水冲洗腹腔,术中术后加温输液。 手术发生凝血障碍时,往往伴随大量失血,为维 持生命体征的平稳,往往输注全血,全血不但可以改 善组织灌注,也为凝血因子发挥生理作用提供必要 保障。但全血随储存时间的延长而血小板、凝血因 子

9、(如因子V、VIII)含量明显减少。其他血制品包 括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FFP)、冷沉淀 (cryoprecipitate,CP)、凝血酶原复合物(prothombin complex concentrate,PCC)、血小板。血小板50 10 L,应予输注血小板 J。 33 对胆道结石患者而言,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 功的关键环节之一。凝血机制异常重在术前发现, 明确病因,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每一台手术准备 时,都要检查病人的血凝状态。手术前必须仔细询 问病史和认真体格检查,了解有无自发性出血和皮 肤青瘀斑、贫血史、鼻衄史、月经周期和每次出血量 等内容,查看四

10、肢和躯干有无皮肤出血点或瘀斑,有 无脾肿大 J。术中、术后凝血指标及血小板的检测 对预防治疗出血及预后也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志强肝胆管结石专题讨论纪要中华外科杂志,1983,21(6): 372 2毛一雷,孙永亮凝血机制障碍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中国实用外 科杂志,2010,30(2):84 3周爱儒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生物化学(第6版):389 4楼文晖术前凝血机制障碍的常见原因及手术时机选择中国实 用外科杂志,2010,30(2):88 5吴在德,吴肇汉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外科学(第6版): 580581 6金浩生,区金锐肝胆胰外科病人围手术期大量输血合并凝血功 能障碍11例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30(2):106 7 朱维缀凝血机制障碍及其围手术期处理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0,30(2):81 (本文编辑赵红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