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日本统治者列表 v0.22.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071075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统治者列表 v0.2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日本统治者列表 v0.2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日本统治者列表 v0.2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日本统治者列表 v0.2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日本统治者列表 v0.2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史前时期倭国日本早期的历史仅见于中国史书,中国史书把早期日本岛上的政权统称为倭国,这一时期,倭国上诸君主的称号是“王”或“君”,期间可能诞生有一个部落联合体邪马台,有种说法认为它是大和王权(倭王权)的前身西汉时期(汉书地理志八下)燕地乐浪海(翰苑引汉书称“夫余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來献見东汉时期倭奴国(奴国)倭国南部一个叫奴的小国中国史书记载的国君称号 中国朝廷给予的封号 姓名 在位或存在时间 中国所处时期 备注大夫(遣使自称大夫)倭奴国王 ? 57 年前后 汉光武帝(建武中元年间)公元 57 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帝赐以“汉委奴国王”金印(倭国

2、)中国史书记载的国君称号 中国朝廷给予的封号 姓名 在位或存在时间 中国所处时期 备注倭国王 ? 帅升 106 年前后 汉安帝(永初年间)106 年,倭国王帅升等献生口百六十人,愿请见具体是哪国国王未知后汉书记载的其它倭国国名 说明朱儒国(三国志作侏儒国)自女王国南四千餘里至朱儒国、人長三四尺裸国黒齒国自朱儒東南行舩一年、至裸国、黑齿国、使驿所传、极于此矣拘奴国 汉书记载不属女王国(邪马台国)管辖邪马台(汉至三国时期)后汉书東夷列传七十五东夷传: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 为居、凡百余国。自武帝灭朝鮮、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丗丗传统,其大倭王居邪马台国;三国志魏志乌丸鮮卑东夷传第三十:倭

3、人在帶方東南大海之中、依山 爲国邑。舊百余国、汉時有朝见者、今使译所通三十国邪马台(邪摩堆夜麻登耶麻腾)卑弥呼即位后,中国史书又称其为女王国,传统上邪马台的所在地有九州说与畿内说,而畿内说认为邪马台是大和王权的前身,因为邪马台与大和相差不过一个世纪,假设邪马台国位于畿内,那么便可推断大和朝廷是由邪马台国所直接发展而成,而九州说认为邪马台国位于九州,与大和王权对立,并发展为九州王朝中国史书记载的国君称号 中国朝廷给予的封号 名 在位或存在时间 中国所处时期 备注大倭王(后汉书) 汉武帝之后至东汉末年 后汉书记载倭国的盟主,居邪马台国,其国本亦以男子为王、住七八十年、倭国亂,相攻伐歴年桓、灵间、倭

4、国大乱、更相攻伐、历年无主女王、倭女王(后汉书) 亲魏倭王(魏明帝封)假倭王(204 年魏国封)卑弥呼 弥生时代后期 三国魏明帝至 204 年之后 众倭国共立其为王,倭国得以安定假倭王的假是代理的意思? ? ? 卑弥呼死后,一名男性君主即位,但国中不服,再次动乱? ? 台与(壹与) 复立卑弥呼宗女壹与为王、国中遂定(男王) ? ? 梁书记载台与之后復立男王 其后世系不详附:邪马台的属国国名 说明末卢国 官曰尔支、副曰泄谟觚、柄渠觚伊都国 官曰兕马觚、副曰卑奴母離。关于其位置,多认为在北九州。主要有大宰府说、筑紫说、博多湾说。伊都国是邪马台倭王权中除邪马台国之外唯一一个保留有王的国家。关于其性质

5、,为弥生时代晚期村落自治体。其人口仅有千余户奴国 官曰多模、副曰卑奴母離不弥国 官曰弥弥、副曰弥弥那利投马国斯马国巳百支国伊邪国都支国弥奴国好古都国不呼国姐奴国对苏国苏奴国呼邑国华奴苏奴国鬼国为吾国鬼奴国邪马国躬臣国巴利国支惟国乌奴国狗奴国一说狗奴国是大和王权的前身中国史书记载的国君称号 中国朝廷给予的封号 姓名 在位或存在时间 中国所处时期 备注? ? 卑弥弓呼 一名男性君主,其大臣狗古智卑狗为狗奴国实际掌权者,汉书称“拘奴国”其它倭国国名 说明狗邪韩国 位于北岸,可能即三韩之地对海国(对马国) 其大官曰卑狗、副曰卑奴母離;对马岛上的国家一大国 官亦曰卑狗、副曰卑奴母離倭国大和国此段时期,日

6、本岛上已出现大致统一的政权大和王权倭王权(南北朝至隋时期)大和王权是“日本国”前身,国君称号为“治天下大王大君”,一种说法认为其前身是邪马台国,此说法支持邪马台位于畿内,而另有一说是狗奴国此段时期,中国史书皆是称“倭国”,可能日本岛已经初步形成统一国家,也有日本学者认为“倭国”和“日本”是两个不同的国家,倭国发展为九州王朝倭五王(南北朝时期)倭五王是晋书、宋书等古代中国南朝史书中记载的倭国赞、珍、济、兴、武等五个先后即位的国君称号为“王”的君主,大致处于中国南北朝时期序号 对中国自称的封号 中国朝廷给予的封号 名 可能的天皇名号 推测的在位时间 中国所处时期 备注1 安东将军、倭国王 赞 仁德

7、天皇或履中天皇413 以前438 东晋安帝南朝宋文帝2 使持节都督倭、百济、新罗、任那、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大將军、倭国王安东将军、倭国王(宋文帝册封)珍(弥)仁德天皇或反正天皇438443 南朝宋文帝 倭王赞之弟,继承赞为王;420 年,宋武帝册封百济王为镇东大将军。倭王珍对此不满,438 年,派使节到中国朝贡,要求任命自己为使持节、都督倭百济新罗任那秦韩穆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国王。宋文帝对珍的要求未允,只同意他继承前代“安东将军、倭国王”的称号3 安东将军、倭国王(宋文帝册封)安东大将军(宋文帝进封)使持节都督倭、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宋文帝加封)济 允恭天皇

8、 443462 南朝宋文帝南朝宋孝武帝4 安东将军、倭国王 兴 安康天皇 462477 南朝宋孝武帝5 使持节都督倭、百济、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七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国王使持节都督倭、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国王武 雄略天皇 477? 南朝宋顺帝南朝齐高帝南朝梁武帝(宋顺帝册封)使持节都督倭、百济、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七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国王镇东大将军(479 年齐高帝册封)征东大将军(502 年梁武帝册封)多利思比孤隋书倭国传中所记载的一位倭国国王# 自称的称号 中国史书记载的称号 中国对其的称号 中国史书记载的名字 存在时间 可能的天皇称号

9、 备注说明1 日出处天子(该称号引起隋文帝不满)东天皇(改称)阿辈鸡弥(大君治天下大王)倭王 阿每多利思比孤 600607 前后 圣德太子或用明天皇隋书倭国传:倭王姓阿每,字多利思北孤,号阿辈鸡弥。其王后号鸡弥,太子号利歌弥多弗利;日本书纪和古事记记载,当时日本在位的天皇是推古女天皇;日本学者直木孝次郎认为多利思比孤是“天垂下彦”之意,“阿辈鸡弥”则是(),即“天君(大君治天下大王)”的意思;也有学者认为,多利思比孤指的是推古女皇时期担任摄政的圣德太子;新唐书记载“用明(天皇),亦曰目多利思比孤,直隋开皇末,始与中国通”日本埼玉县稻荷台 1 号古坟出土 金错铭鉄剣铭文有“ 治天下獲加多支鹵大王

10、获加多支卤大王”,居住于“斯鬼宫”熊本县江田船山古坟出土的铁刀有“台(治)天下获齿(卤)大王”铭文,很可能即“获加多支卤大王”680 年,继体天皇颁布飞鸟净御原令后(继体天皇因而被认为是日本天皇制形成的第一位天皇),大王的正式称谓被改为“天皇”;但治天下大王一词仍旧被广泛使用,万叶集中多称天皇为“大王”,后才逐渐消失新唐书日本传记载的日本国世系与谬误其王姓阿每氏宋史日本国传载王年代记世系与谬误国王以王為姓,一姓傳襲,歷世不易。初主號天御中主,次曰天村雲尊,其後皆以尊為號。次天八重雲尊,次天彌聞尊,次天忍勝尊,次膽波尊,次萬魂尊,次利剎魂尊,次国狹搥尊,次角龔魂尊,次汲津丹尊,次面垂見尊,次国常

11、立尊,次天鑑尊,次天萬尊,次洙名杵尊,次伊裝諾尊,次素戔鳥尊,次天照大神尊,次正哉吾勝連目天押穗耳尊, (正哉吾勝連目天押穗耳尊,宋史卷四九一外国傳七作正哉吾勝速日天押穗耳尊。) 次天彥尊,次天炎尊, (天炎尊,宋史卷四九一外国傳七作炎尊。) 次彥瀲尊,次神武天皇。是後皆以天皇稱,次綏靖天皇, (綏靖天皇,綏原作緩,據明朱當国朝典故本改。) 次安寧天皇,次懿德天皇,次孝昭天皇, (幸昭天皇,昭原作照,據叢書集成本改。) 次孝安天皇, (孝安天皇,宋史卷四九一外国傳七作孝天皇。) 次孝靈天皇,次孝天元皇,次開化天皇,次崇神天皇,次垂仁天皇,次景行天皇,次成務天皇,次仲哀天皇,次神功天皇,開化天皇

12、之曾孫女,国稱大奈良姬大神。次應神天皇,是歲甲辰,始於百濟得中国文字,號八番菩薩。次仁德天皇,次履中天皇,次反正天皇,次允恭天皇,次安康天皇, (安康天皇,原作安寧天皇,據明朱當国朝典故本改。) 次雄略天皇,次清寧天皇,次顯宗天皇,次仁賢天皇,次武烈天皇,次繼體天皇,次安開天皇,次宣化天皇,次天国排開廣庭天皇,當此梁承聖元年,始傳佛法于百濟。次敏達天皇,次用明天皇,當此隋開皇中也。次崇峻天皇,次推古天皇,欽明天皇之女也。 (欽明天皇,原作斂明天皇,據宋史卷四九一外国傳七改。) 次舒明天皇,次皇極天皇,次孝德天皇,當此唐永徽四年也。次天豐財重日足姬天皇, (次天豐財重日足姬天皇,財原作則,據明朱

13、當国朝典故本改。) 次天智天皇,次天武天皇,次持總天皇,次文武天皇,當此武后長安元年也。次阿閉天皇,次皈依天皇, (次皈依天皇,昄原作皎,據明朱當国朝典故本改。) 次聖武天皇,當此唐開元四年也。次孝明天皇,聖武天皇之女。次天炊天皇, (次天炊天皇,炊原作次,據叢書集成本改。) 次高野姬天皇,亦聖武天皇之女也。次白璧天皇,次桓武天皇,次諾樂天星,次嵯峨天皇,次淳和天皇,次仁明天皇,次文德天皇,次清和天皇,次陽成天皇,次光孝天皇,次仁和天皇,當此梁龍德中也。次醍糊天皇,次天慶天皇,次封上天皇,當此周廣順年也。次冷泉天皇,次守平天皇,當此宋雍熙初也。九州王朝日本历史学家古田武彦提出的一个假说:在奈良

14、地方的大和朝廷兴起的同时,在北九州地区还存在一个与之对立的国家,即通称的倭国,这个倭国很可能就是最早与中国建交日本列岛上的国家。一部分历史学家认为它的前身就是邪马台国,此说法支持邪马台位于九州。在这个假说中,7 世纪以前代表日本的是倭王朝,即邪马台王朝。其都城在大宰府。古田武彦认为,倭国也可称为邪马台国,是九州王朝的前身。从与汉朝通交存续到7 世纪,并顺利通过了大和王权的打压,但在 663 年白江口之战中失败而灭亡,该学说认为倭五王是九州王朝的君主倭五王被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是九州王朝的统治者,一说是大和王权的君主筑紫君磐井(筑紫王磐井)根据日本历史学家古田武彦的设想,磐井很可能就是九州王朝的一位

15、君主。后来被位于奈良的大和王权所灭筑紫国地方势力为筑紫国造,其首领磐井曾于 528 年起兵反抗大和王权的统治,但最终被镇压。7 世纪末,日本从中国引入律令制之后,筑紫国被分为筑前国、筑后国两个令制国吉备国曾与筑紫国、出云国、大和王权、越国、毛野国等国同时并立,为当时日本较为强大的地方势力政权,后来服属于大和王权统治。古代的吉备国拥有足以同大和王权、出云国相抗衡的势力,且拥有巨大的古坟文化。同时,吉备国掌握了优秀的制铁技术,这成为了该国强盛的原动力。吉备国的首领为吉备氏,其祖先吉备津彦为孝灵天皇第三子。吉备国曾试图征服出云国,但遭到出云国的抵抗而失败。此后,吉备国同大和王权结盟以对抗出云国,并为

16、日本的统一作出了贡献。后来,由于吉备国的势力太大,威胁到了大和王权的统治。463 年,吉备田狭联合新罗,反对大和王权的统治,但被雄略天皇镇压,史称吉备氏之乱。雄略天皇死后,吉备氏又支持拥有吉备氏血统的星川稚宫皇子争夺皇位,为清宁天皇所败熊袭古代日本南九州的原住民的一支。熊袭是日本书纪中对该族的称呼,在古事记中写作熊曾,筑前国风土记中写作球磨囎唹,根据古事记产国部分的相关神话记载,熊袭别名“建日别”熊袭的头领称渠师者(),共有 2 人;其下有众多小头目,称为枭师()。这个民族在日本统一战争中曾一度与大和王权对抗。根据日本书纪记载,82 年(景行 12 年),熊袭起兵反对大和王权。为了征讨熊袭,景

17、行天皇于同年 8 月率军西征,进入筑紫,在丰前国京都郡(今福冈县行桥市)设立行宫。在诛杀了丰后国硕田的土蜘蛛后,11 月进入日向国。熊袭的首领熊袭枭帅 为其女所杀。翌年熊袭被景行天皇平定。97 年(景行 27 年),熊袭首领川上枭帅(一作熊袭建)再度起兵,景行天皇遣日本武尊前往征讨。日本武尊化装为女子潜入川上枭帅的住宅并将其刺杀,翌年再度平定熊袭国。此后熊袭伏属了大和王权,并逐渐与和人融合。目前较普遍的观点认为,熊袭族即是隼人虾夷被大和视作蛮夷,有酋长名阿弖流为日本(菊花王朝)大和王权立国号日本后,君主称号借鉴中国皇帝,由“治天下大王”改为“天皇”,在古代东亚甚至中亚地区,最高统治者称号为“皇

18、帝(中国皇帝)”,而在古代日本国内,(日本)天皇和(中国)皇帝被视作同等的地位,而在古代日本国外(主要是古代中国和古代朝鲜),皆不承认日本统治者的“天皇”称号,认为其属于“王”的级别,现在所常见的日本天皇列表前期多是追尊为天皇神话时期五柱之神造化三神另二柱神代十二神天神七代(神世七代)地神五代(神代天皇)人代天皇代数 习称及假名 汉式谥号 和式谥号 别称 名讳 皇居 陵墓 生卒 在位时间 年号 身份 备注说明第一系传说时期(先史时代)葛城王朝(欠史八代)1神武天皇神武天皇(淡海三船)神日本磐余彦尊(日本书纪)神倭伊波礼毘古命(古事记)始驭天下天皇狹野尊若御毛沼命丰御毛沼命磐余彦帝彦火火出見大和

19、亩榜橿原宫(畝火之白梼原宮)亩榜山东北陵前 711前 585 前 660前 585天照大神后裔彦波潋武鸬鹚草葺不合尊之子传说大和的建立者,有说即秦时东渡的方士徐福称制手研耳命手研耳命(日本书纪)多芸志美美命(古事记)(皇太子)大和亩榜橿原宫 ?前 581 前 585前 581 神武天皇太子神武天皇死后太子手研耳命称制,不久被四弟神渟名川耳尊射杀2绥靖天皇绥靖天皇(淡海三船)神渟名川耳尊(日本书纪)神沼河耳命(古事记)渟名川耳(沼河耳)葛城高丘宫(葛城高岡宮)倭桃花鸟田丘上陵前 632前 549 前 581前 549 神武天皇次子3安宁天皇安宁天皇(淡海三船)矶城津彦玉手看尊(日本书纪)师木津日

20、子玉手见命(古事记)玉手见片盐浮孔宫(片塩浮穴宮)畝傍山西南御阴井上陵前 557前 510 前 549前 511 绥靖天皇太子监国(皇太子)懿德天皇 (皇太子)耜友(鉏友)片盐浮孔宫(片盐浮穴宮) 前 553前 477 前 511前 510 安宁天皇次子4懿德天皇懿德天皇(淡海三船)大日本彦耜友尊(日本书纪)大倭日子鉏友命(古事记)耜友(鉏友)轻曲峡宮(轻之境岡宮)亩傍山南纤沙溪上陵前 553前 477 前 510前 477 安宁天皇次子监 (皇太子) (皇太子) 香殖稻 轻曲峡宮 前 506前 393 前 477前 475 懿德天皇次子国 孝昭天皇()(词惠志泥) (轻之境岡宮)5孝昭天皇(

21、)孝昭天皇(淡海三船)观松彦香殖稻尊(日本书纪)御真津日子词惠志泥命(古事记)香殖稻(词惠志泥)掖上池心宮(葛城掖上宮)掖上博多山上陵前 506前 393 前 475前 393 懿德天皇次子监国(皇太子)孝安天皇() (皇太子) 国押人掖上池心宮(葛城掖上宮) 前 427前 291 前 393前 392 孝昭天皇次子6孝安天皇()孝安天皇(淡海三船)日本足彦国押人尊(日本书纪)大倭带日子国押人命(古事记)国押人室秋津島宮(葛城室之秋津島宮)玉手丘上陵 前 427前 291 前 392前 291 孝昭天皇次子监国(皇太子)孝灵天皇() (皇太子)太琼(赋斗迩)黑田庐户宫 前 342前 215 前

22、 291前 290 孝安天皇独子7孝灵天皇()孝灵天皇(淡海三船)大日本根子彦太琼尊(日本书纪)大倭根子日子赋斗迩命(古事记)太琼(赋斗迩)黑田庐户宫 片丘马坂陵 前 342前 215 前 290前 215 孝安天皇独子监国(皇太子)孝元天皇() (皇太子)国牵(国玖流)黑田庐户宫 前 273前 158 前 215前 214 孝灵天皇太子8孝元天皇()孝元天皇(淡海三船)大日本根子彦国牵尊(日本书纪)大倭根子日子国玖流命(古事记)国牵(国玖流)轻境原宮(轻之堺原宮)剑池岛上陵(中山塚 1-3号坟)前 273前 158 前 214前 158 孝灵天皇太子9开化天皇()开化天皇(淡海三船)稚日本根

23、子彦大日日尊(日本书纪)若倭根子日子大毘毘命(古事记)大日日(大毘毘)春日率川宮(春日之伊邪河宮)春日率川坂上陵(念佛寺山古坟)前 208前 98 前 158前 98 孝元天皇次子第一系传说时期(先史时代)崇神王朝(三轮王朝)监国(皇太子)崇神天皇() (皇太子)春日率川宮(春日之伊邪河宮) 前 148前 29 前 98前 97 开化天皇次子10 崇神天皇 崇神天皇 御间城入彦五十琼殖 御肇国天皇 矶城瑞篱宮 山边道 前 148前 29 前 97前 开化天皇次子 首位在考古学()(淡海三船) 尊(日本书纪)御真木入日子印惠命(古事记)所知初国御真木天皇(古事记)美万贵天皇(常陸国风土记)(师木

24、水垣宮) 勾冈上陵(行灯山古坟)30.12 上可考证的天皇,可能是大和的建立者,一说与神武天皇是同一人的分化11垂仁天皇垂仁天皇(淡海三船)活目入彦五十狭茅尊(日本书纪)伊久米伊理毘古伊佐知命(古事记)活目尊伊久米天皇(常陸国风土记)生目天皇(令集解)伊久牟尼利比古大王(上宫记)缠向珠城宮(师木玉垣宮)菅原伏见东陵(宝来山古坟)前 6970 前 29.170 崇神天皇三子废除殉礼监国(皇太子)景行天皇() (皇太子)缠向珠城宮(师木玉垣宮) 前 13130 7071 垂仁天皇三子12景行天皇()景行天皇(淡海三船)大足彦忍代別天尊(日本书纪)大带日子淤斯吕和气命(古事记)大足日足天皇(常陸国风

25、土记)大带日子天皇(播磨国风土记)大带日古天皇大带比古天皇缠向日代宮志贺高穴穂宮(晚年)山边道上陵(涉谷向山古坟)前 13130 71130 垂仁天皇三子一说即倭国王帅升监国(皇太子)成务天皇 (皇太子) 志贺高穴穂宮 84190 130131 景行天皇四子13成务天皇成务天皇(淡海三船)稚足彦尊(日本书纪)若带日子命(古事记)志贺高穴穂宮狹城盾列池后陵(沙纪之多他那美)(狭城盾列陵)(池後山陵)(盾列山陵)(佐纪石塚山古坟)84190 131190 景行天皇四子陵墓一栏第一个为综合名称,括号第一个为古事记记载,第二个为日本书纪,第三个为扶桑略记,第四个为百练抄监国(皇太子)仲哀天皇 (皇太子

26、) 志贺高穴穂宮 ?200 190192成务天皇异母弟日本武尊之子14仲哀天皇仲哀天皇(淡海三船)足仲彦尊(日本书纪)带中日子命(古事记)穴门丰浦宮筑紫橿日宮惠我长野西陵(冈御陵古坟)?200 192200成务天皇异母弟日本武尊之子称 神功皇后 神功皇后 气长足姬尊 息长足姬天皇 气长足姬 亩榜稚樱宫 狹城 170269 200269 仲哀天皇皇后 明治之前被视制旧15 (淡海三船) (日本书纪)息长带比売命大带比売命大足姬命皇后(古事记)神功天皇大奈良姬大神(宋史)盾列池上陵(五社神古坟)200249 作天皇或准天皇,记作第 15代天皇,后剔除其世数,视为摄政称制;有说即卑弥呼?一兴女天皇(

27、一兴天皇 )249269见于一些列表中,由来不详第一系古坟时代应神仁德王朝(河内王朝难波王朝)监国(皇太子)应神天皇(庆神天皇) (皇太子) 誉田别 亩榜稚樱宫 201310 269270仲哀天皇与神功皇后独子15应神天皇(庆神天皇)应神天皇(淡海三船)誉田别尊(日本书纪)品陀和气命大鞆和气命(古事记)誉田天皇胎中之帝(胎中天皇)(前称)来纱别尊(初号)八番菩萨(宋史自号)品太天皇(播磨国风土记)凡牟都和希王(上宫记)誉田别轻岛丰明宫大隅宮惠我藻伏岗陵(誉田御庙山古坟)201310 270310 仲哀天皇与神功 皇后独子胎中天皇是还在神功皇后腹中时的称谓,当时神功皇后摄政,其胎儿被视作天皇;传

28、说中八幡大神的原型监国菟道稚郎子皇太子(日本书纪)宇迟能和紀郎子(古事记)宇治若郎子(山城国风土记)宇治稚郎(日本后纪)宇治稚彦皇子(续日本后纪)兔迟稚郎子(先代旧事本纪)宇治天皇(播磨国风土记)菟道稚郎子菟道宮(桐原日桁宮)宇治墓(丸山古坟)?312 310312 应神天皇皇子应神天皇崩,皇太子菟道稚郎子异母兄大鹪鹩相互让位,导致三年无天皇,最终菟道稚郎子自杀,大鹪鹩只好即位;播磨国风土记称他宇治天皇,故有说法认为他曾经继承皇位,但被大鷦鷯谋杀夺位监国仁德天皇 大鹪鹩菟道宮(桐原日桁宮) 257399 312313 应神天皇四子16仁德天皇仁德天皇(淡海三船)大鹪鹩尊(日本书纪)大雀命(古事

29、记)大鹪鹩天皇圣帝(日本书纪)难波天皇(万叶集)倭王赞?大鹪鹩 难波高津宫百舌鸟耳原中陵(大仙陵古坟)257399 313399 应神天皇四子可能即倭王赞监国(皇太子)履中天皇 (皇太子) 去来穂別难波高津宫石上神宫336405(或 333405)399400 仁德天皇长子住吉仲皇子曾发动夺取皇位的叛乱17履中天皇履中天皇(淡海三船)大兄去来穂別尊(日本书纪)大江之伊邪本和气命(古事记)大兄伊射报本和气命(播磨国风土记)倭王赞? 去来穂別 磐余稚樱宮百舌鸟耳原南陵(上石津御陵古坟)336405(或 333405)400405 仁德天皇长子可能即倭王赞监国(皇太子)反正天皇 (皇太子) 瑞齿別

30、磐余稚樱宮 351410(或 336410)405406仁德天皇三子履中天皇同母弟18反正天皇反正天皇(淡海三船)多迟比瑞齿別尊(日本书纪)水齿别命(古事记)倭王珍(宋书梁书)瑞齿別 丹比柴篱宮百舌鸟耳原北陵(田出井山古坟)351410(或 336410)406410仁德天皇三子履中天皇同母弟空位磐之媛命 (太后)磐姫磐之媛 丹比柴篱宮 ? 347 410412仁德天皇皇后反正天皇之母反正天皇时未立皇太子,在其死后陷入空位时期此时期有太后磐之媛命,可能代行执政19允恭天皇允恭天皇(淡海三船)雄朝津间稚子宿祢尊(日本书纪)男浅津间若子宿祢王(古事记)倭王济(宋书梁书)稚子 远飞鸟宫惠我長野北陵(

31、河内长野原陵)(市野山古坟)376453 412453仁德天皇四子反正天皇同母弟监国木梨轻皇子 轻皇子 木梨轻 远飞鸟宫 ? 453 允恭天皇太子穴穗皇子以木梨轻皇子与胞妹通奸而起兵,木梨轻皇子自杀监国(皇太子)安康天皇() 穴穂皇子(御名)穴穗 远飞鸟宫 401456 453454 允恭天皇三子穴穂皇子篡位20 安康天皇安康天皇(淡海三船)穴穂天皇倭王兴穴穗 远飞鸟宫 菅原伏見 西陵 401456 454456 允恭天皇三子() (古城一号坟)21雄略天皇()雄略天皇(淡海三船)大泊瀬幼武尊(日本书纪)大长谷若建命大长谷王(古事记)倭王武(宋书)治天下获加多支卤大王(铁剑铭文)大恶天皇有德天

32、皇幼武泊瀬朝仓宮(斯鬼宫)(矶城宫)丹比高鹫原陵(高鹫丸山古坟)(平塚古坟)418479 456479 允恭天皇五子监国(皇太子)清宁天皇 (皇太子)白发皇子(御名)白发泊瀬朝仓宮(斯鬼宫)(矶城宫) 444484 479480 雄略天皇三子星川皇子与之争位而失败22清宁天皇清宁天皇(淡海三船)白发武广国押稚日本根子尊(日本书纪)白发大倭根子命(古事记)白发磐余瓮栗宫河内坂门原陵(西浦白发山古坟)444484 480484 雄略天皇三子无子嗣第一系古坟时代应神仁德王朝(河内王朝难波王朝)播磨王朝代政饭丰皇女(饭丰青皇女)忍海饭丰青尊(日本书纪)清贞天皇(先代旧事本纪大成经)饭丰女皇廿四代女帝(

33、扶桑略记)饭丰天皇(饭丰女王)忍海部女王(本朝皇胤绍运录)青海皇女忍海部皇女忍海郎女(青海郎女)饭丰 忍海角刺宫 葛城埴口丘陵 440484 484485履中天皇皇女或市边押磐皇子之女日本书纪记载清宁天皇死后,弘计王与亿计王互让皇位,于是同母姊饭丰青皇女代为执政;一些观点认为她可能即位为天皇23显宗天皇显宗天皇(淡海三船)弘计尊来目稚子(日本书纪)袁祁王袁祁之石巣別命(古事记)袁奚天皇(播磨国风土记)弘计天皇来目稚子 近飞鸟八钓宫傍丘磐坏丘南陵(筑山古坟)450487 485487清宁天皇族叔仁贤天皇弟监国(皇太兄)仁贤天皇 亿计王大脚(大为)(字嶋郎)近飞鸟八钓宫 449498 487488

34、清宁天皇族叔显宗天皇兄24仁贤天皇仁贤天皇(淡海三船)亿计王大石尊(日本书纪)意祁命意富祁王(古事记)亿计天皇大脚(大为)(字嶋郎)石上广高宫埴生坂本陵(野中山古坟)449498 488498清宁天皇族叔显宗天皇兄25武烈天皇武烈天皇(淡海三船)小泊瀬稚鷦鷯尊(日本书纪)小长谷若雀命稚鷦鷯 泊瀬列城宮傍丘磐坏丘北陵(新山古坟)489507 498507 仁贤天皇太子无子嗣,仁德一脉终绝(古事记)第一系古坟时代继体王朝(近江王朝越前王朝)26日本天皇列传 22注记 1:天皇代数一栏按照现今日本官方的计算方式注记 2:谥号一栏中括号中的文字表示谥号由来注记 2.1:淡海三船,日本僧人,大友皇子的曾

35、孙,初号御船王,出家后改称元开,还俗后改姓淡海,他为自神武天皇至元正天皇在内,包括神功皇后,除去弘文天皇和文武天皇,这期间的日本天皇撰选了汉式谥号注记 3:前任天皇去世后,继承者有即刻(一月以内)即位,两月后即位(如安宁天皇和开化天皇)和隔年即位三种习惯,表中列出隔年即位时两代天皇中间的摄政期,两个月或不足两月后即位且不隔年者不列出摄政期注记 4:历史分期一栏中尽可能地列举所有的历史分期及其名称,但太过细碎或与常见的差异分歧过大的,要么上调或下调并入最近栏中,要么省去,后文对常见及不常见的历史分期及其名称做出说明注记 5:和式谥号和称号中的美称“”和“”为“尊”和“命”,又作“天皇”,如“神日

36、本磐余彦尊”又作“神日本磐余彦天皇”;美称“比売”常又作“姬”,如“息长带比売命”又作“息长带姬命”注记 6:陵墓一栏中括号中带有“古坟”者为考古学定名,如“念佛寺山古坟”注记 7:播磨王朝是将仁德王朝中的最后三位显宗天皇、仁贤天皇、武烈天皇单独划分出来的一个王朝,以清宁天皇绝嗣为划分点注记 8:继体王朝是王朝交替说的最后一个王朝,从古坟时代的继体天皇一直延续到今上天皇王朝交替说与历史分期上表中的王朝名称源自王朝交替说,王朝交替说认为天皇的皇统存在断代,出现过多个王朝先后更替的现象,是一类否定“万世一系”的学说1)第一种王朝交替说除开神武天皇和欠史八代,从第十代崇神天皇开始,建立崇神王朝(三輪

37、王朝),之后经历应神王朝(河内王朝)、継体王朝(近江王朝)2)第二种王朝交替说的分期与上表不同,认为神武天皇到应神天皇是完全虚构,是人为创造出来的,仁德天皇(可能即中国史书中的“倭王赞”)是第一位倭王,经历以下朝代更替:河内王朝:仁德天皇、履中天皇、反正天皇、允恭天皇、安康天皇、雄略天皇播磨王朝:显宗天皇、仁贤天皇、武烈天皇越前王朝:継体天皇至今上天皇3)第三种王朝交替说建立在第一种王朝交替说的基础上,认为崇神王朝之前的神武天皇和欠史八代属于葛城王朝除此之外,经常使用的有以下分期:欠史八代(阙史八代)前 585-前 98神武天皇之后的绥靖天皇、安宁天皇、懿德天皇、孝昭天皇、孝安天皇、孝灵天皇、

38、孝元天皇、开化天皇八代天皇只有诞生、即位、建宫、立后等记载,没有治绩纪录,故称作阙史八代欠史十代 488-指仁贤天皇、武烈天皇、継体天皇、安閑天皇、宣化天皇、欽明天皇、敏達天皇、用明天皇、崇峻天皇、推古天皇十代苏我氏专权 628-645摄关政治 794-1073院政时代 1073-1191镰仓幕府 1192-1333建武中兴 133313361333 年后醍醐天皇推翻镰仓幕府恢复了天皇的权力,建年号建武。史称“建武中兴”室町幕府 133615731336 足利尊攻入京都,自任征夷大将军。在京都设立建军幕府。开始室町幕府的统治,其中后醍醐天皇与足利尊对立称为“南北时代”(1336-1392)14

39、67-1477 年围绕着将军继承问题,展开了全国性的大混战。史称“应仁之战”。开始“战国时代”(1467-1573)织丰政权 1573-1598织田氏(织田信长)1573-1582尾张国中等封建主,以名古屋为根据地向外扩张,逐渐奠定了统一的基础,1573 年废掉室町幕府丰臣氏 15821603丰臣秀吉(1582-1598)德川幕府(江户幕府)1603-18681603 德川家康被后阳成天皇任命为右大臣和征夷大将军在江户设立幕府,开始德川幕府(江户幕府)明治时代大正时代昭和时代平成时代南北朝北朝吉野南朝(正统)三浦南朝(副统)后南朝后南朝延续准天皇尊称天皇追尊天皇自立天皇二战后的自立天皇称号 本

40、名 所在地方 主张的时间自称南朝延续熊泽系熊泽天皇其它三浦天皇 爱知县外村天皇 爱知县长滨天皇 鹿儿岛县佐渡天皇 新澙县衡仓天皇 高知县摄政关白从 10 世纪开始,日本经历了摄关政治、源平相争治天之君(院政)(日本政权由摄关政治转移到幕府的过渡时期的政治体制。天皇让位而自称上皇,在“院”中执政的政治形态。是皇权为了抵抗摄关政治的发展出来的政治制度)藤原氏透过摄关政治掌权下,天皇大权旁落。引起了地方豪族与武士的不满。到了后三条天皇,因其与藤原氏无血缘关系,亲政后极力夺回政权。藤原氏的外戚集团引起了整个朝廷的矛盾。摄关政治主要透过外戚的身份来干政,而后三条天皇为了摆脱不愿当摄关家的魁儡,结合了反对

41、藤原氏的各种势力,整理庄园、整顿朝政积极恢复皇权。后三条天皇引入了自己的亲信村上源氏的源师房,并在 1069 年发布了庄园整理令,整顿藤原氏所属的庄园。地方反对藤原氏的“受领阶级”也参与了反对藤原氏的运动。藤原氏大量的庄园被划归为上皇直属的“院领”。1072 年,后三条天皇退位于白河天皇。开设院厅,意图以上皇之姿重新掌控朝政。却在隔年病死。院政的确立从白河天皇才真正开始。治天之君是日本古代至中世时期对不在位但掌握实权的天皇家族家督的称谓。治天之君是事实上的日本君主,掌握实权的上皇、以及开设院政的法皇,都被称为治天之君。与治天之君相对的是在位之君(天皇,治天下大王)。有时治天之君与在位之君同时执

42、掌朝政,例如二条天皇便与后白河法皇并掌朝政。有时天皇无法管理朝政,由治天之君管理国家事务。幕府将军12 世纪以后政权几乎都是军事政权,被征夷大将军或者僭称公卿的武人掌控,经历了平氏政权、镰仓幕府、室町幕府、织丰政权(安土桃山时代)、江户幕府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镰仓就在相模小田园附近。北条时政源赖朝的老丈人,当时是源赖朝手下的大将,他利用女儿北条政子和源氏结成了姻亲,后来源灭平,在赖朝死后北条时政便以执政形式控制了将军家的权利,最后干脆杀了赖朝的儿子源实朝,根本上废掉了将军这个职位,但是以后的镰仓将军仍称执权不称将军,因为有规定只有源氏才能当将军织田氏是日本的大名氏族及战国时代末期最强的大名,安

43、土时代日本实际统治者丰臣氏政权是桃山时代天正 18 年(1590 年)(一说天正 13 年(1585 年)、到庆长 8 年(1603 年),由丰臣氏统治日本国的政权政体 封建制军事独裁天皇- 158515861 正亲町天皇(首)- 158616002 后阳成天皇(末)太阁/关白- 15851598 丰臣秀吉(首)- 15911595 丰臣秀次(末)- 15981615 丰臣秀赖(末代当主)日本国王与日本国大君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接受了大明国“日本国王”的封号后,日本国王成为室町幕府将军的外交称谓;江户幕府将军因“日本国王”为大明国册封,且有僭越日本天皇之嫌,遭到诸多士大夫反对,使用的称号在外交

44、上改为“日本国大君”;大清国与日本国交往中延用大明国称谓,用“日本国王”这一称谓称呼日本君主(包括日本天皇和幕府将军),到甲午战争后更改,称其为“日本天皇”(此时已是明治维新之后);朝鲜半岛的国王则称日本领导人为“日王()”大明封号 对大明国自称日本国内身份姓名 册封的中国皇帝受大明国册封的“日本国王”日本国王 日本国王怀良征西大将军怀良亲王 室町幕府驱逐了怀良亲王的势力后,室町幕府和九州一带的大名仍旧以“日本国王怀良”的名义与明朝进行贸易室町幕府日本国王 日本国王臣源义满将军 足利义满 建文帝永乐皇帝此后,室町幕府的将军都使用“日本国王”的称号与明朝通连外交日本国王 足利义持日本国王 足利义

45、教未受册封但使用“日本国王”称号日本国王 义政日本国王 议澄日本国王 义晴日本国王(被拒) 丰臣秀吉 万历皇帝 1596 年,因万历朝鲜之战谈和的缘故,明朝万历册封太阁平秀吉(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秀吉拒绝接受明朝的封号江户幕府日本国大君江户初期,日本试图恢复在万历朝鲜战争中被破坏的对朝鲜、明朝的邦交,因此将军德川秀忠命令对马藩藩主宗氏向朝鲜派遣大使,欲恢复邦交。因日本国王的称号系明朝皇帝所册封,也有僭越天皇的态貌,许多士大夫反对采用此称号。德川秀忠遂以无头衔的“日本国源秀忠”为名,向朝鲜送出国书。尔后,幕府将军对朝鲜的称号改为“大君”,并于 1636 年朝鲜通信使抵达江户时开始正式使用。朝鲜

46、对江户幕府将军的称号也改为“日本国大君殿下”,最初在对朝鲜王朝的外交上使用,后来对琉球和欧洲列国的外交上亦使用日本国大君的称号。日本国大君(有时被篡改为日本国王)德川秀忠 为了通商便利,对马藩藩主在中日交流的过程多次篡改了国书,将将军署名篡改成了 “日本国王源秀忠”,直到 1663 年被江户幕府发觉。这件事情被称作“柳川一件”日本国大君 德川家光日本国大君 德川家纲日本国大君 德川纲吉日本国大君 德川家宣新井白石改革恢复使用“日本国王”称号日本国王 德川家宣 江户幕府后,多数武士与士大夫受到儒家君臣名分的思想,幕府将军不愿意对外僭越天皇,国书上之称号改为“日本国大君”。在江户第六代将军德川家宣

47、时代,在新井白石改革中,幕府将军的称号一度被改为室町时代的“日本国王”日本国王 德川家继日本国王 德川吉宗恢复“日本国大君”称号德川吉宗 第八代德川吉宗继任将军,新井白石失势,日本国王的称号亦被废除,改回“日本国大君”德川家重德川家治德川家齐德川家庆德川家定德川家茂德川庆喜被尊称为“大君”的日本天皇明治维新,幕府被推翻,“大君”一词成为民众对天皇的尊称内阁总理大臣(首相)虾夷共和国1868 年 12 月日本幕末时代由新选组和部分旧江户幕府势力在虾夷箱馆(今北海道函馆市)成立的政权,其立场是抵抗新的明治政府1869 年箱馆战争,虾夷共和国战败,土方岁三战死。明治二年 5 月 17 日(阳历 1869 年 6 月 26 日)榎本决定投降,五棱郭于 5 月 18 日转交给政府军陆军参谋黑田清隆,结束了成立一百二十五天的虾夷共和国总裁:榎本武扬真理国(秘密结社政权)日本奥姆真理教教徒称其教主麻原彰晃为“神圣法皇”附录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对外入侵所扶持的傀儡政权、日治地区、及同盟国日治台湾(台湾总督)日治朝鲜(日韩合并)(朝鲜总督)关东州市桦太厅菲律宾第二共和国缅甸国越南帝国柬埔寨王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