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陕西省基础教育“十二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成果鉴定申请书.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066369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基础教育“十二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成果鉴定申请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陕西省基础教育“十二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成果鉴定申请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陕西省基础教育“十二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成果鉴定申请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陕西省基础教育“十二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成果鉴定申请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陕西省基础教育“十二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成果鉴定申请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课题立项号 12511275陕 西 省 基 础 教 育 “十 二 五 ”教 育 技 术 研 究规 划 课 题成果鉴定申请书课 题 名 称: 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 课 题 承 担 单 位:石泉县城关镇银龙小学(加盖公章)课题行政负责人: 汪 安 康 课题学术负责人: 周 洪 新 申 请 鉴 定 方 式: 通 讯 结 题 研 究 起 始 时 间: 2011 年 9 月 8 日 研 究 结 束 时 间: 2015 年 7 月 31 日 课 题 单 位 电 子 邮 箱 : 课 题 单 位 联 系 电 话 : 13992572445, 13571428706( 手 机 ) 2声 明

2、本鉴定的研究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陕西省电化教育馆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拥有宣传介绍、推广应用本课题成果的权力。特此声明。课题行政负责人(签章):课题学术负责人(签章):年 月 日成果鉴定须知一一一 凡参加立 项课题实验 的课题,均应在研究工作完成后对成果进行鉴定。一一一 课题 完成后, 课题承担单位填写成果鉴定申请书,提交陕西省电化教育馆申请鉴定。一一一 鉴定申 请书按照 纸质一式两份提交陕西省电化教育馆,同时将电子稿发送至 ,研究成果附件(含 优秀论文、教学设计、典型 课堂案例、课件或专题学习网站等资料)以两套光盘形式或网络方式提交。一一一 若 课题组出现 成员变更,申请单位需同时提供一份

3、加盖公章的书面材料,说明变更原因。一一一 陕 西省电化教育 馆收到鉴定申请书,经规范性审查通过后,向申 请单位发送确认邮件,通讯鉴定于 30 个工作日内完成,现场鉴定形式具体时间由陕西省电化教育馆和申请单位商定。一一一 鉴定主要采取专家评议方式,由陕西省电化教育馆组织 5 位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形成鉴定组。一一一 鉴 定组专家按照 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原则,对研究成果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审,并由 鉴定 组长形成鉴定组集体意见, 陕西省 电化教育馆根据鉴定组意见确定评审结果。一一一 鉴 定所需专家 费用由申请单位承担。陕西省电化教育馆1一、研究报告内容提示:课题的提出;研究目标;研究内

4、容;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实施过程即实施步骤;研究结论与分析(含创新点) ;存在问题;参考文献。不少于 8000 字。一、课题研究的提出:1、 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教育信息化手段在提高教学效率,扩展学生知识视野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课件的不当使用,快节奏的授课内容让学生难以消化,许多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较多地停留在教学中的应用技巧层面,还并未真正理解整合的含义,更没有形成一套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理论和有效的应用方法或模式。而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离不开学习。借助信息技术的参与,能从

5、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学习方式。2、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的需要。信息技术引入教学领域已经成为“素质教育 ”的必然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大力推 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由于课堂教学具有半封闭性,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不易充分发挥创新思维和自我发展能力,计算机的运用和互联网的开通打破了这种局限,应摆脱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模式,而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进行判断,掌握学习方法,真正学会对信息进行筛选、思考、判断,必须为实现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教学的“双优 ”进行深层次

6、的,规 律性的探索研究,找出一整套适合中学生身心特点的实用、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达到拓宽教学时空维度,优化教学过程,从促使学生信息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的目的。3、课堂有效教学实际的需要。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2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反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重点应落实在让学生有意义地学习,对学生实施个别化的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获得最优化的发展。检验教师教学的重要标准,就是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收获。如果学生不想学或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辛苦也是无效教学。4、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现

7、代信息技术合理科学地运用,必会带来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的深刻变革。但“ 如何根据小学学科的特点,运用信息技 术环境创设针对、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的成功论述还不多。从我们接触了一些课件和课堂操作来看,教学策略存在明显的不足。特别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指导思想导向不对,使得教学手段同教学思想错位,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错位,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错位。他们不是着眼于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带动教学思想和整个课堂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素质为目的,而是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原来的“人灌” 变为“ 机灌” ,施行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等等,解决这些问题的

8、思路和办法在于,使现代化教学手段同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同步协调发展,产生最理想的效果。这也是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环境时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也正是我校开展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课题研究的中心内容。二、研究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目标与理论基础:(一 ) 研究课题 核心概念界定。1、“教学策略”主要是指 为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目 标、完成教学任务,在清晰分析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对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做出安排并进行调节与控制的执行过程。2、“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以 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 术,网络技3术和通信技术为工具,充分发挥其特有智能化交互性的技术内涵,通过将各种媒介有机结

9、合,以达一种全新的信息传递方式。3、“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 过教师在一种先 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主要包括: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 想学” 、“愿学”、 “乐学” 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 学什么” 和“学到什么程度” 。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4、“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 即指将信息技 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实现信息技术系统与课堂教与学各要素融合的信息化教学方法。具体地说就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教育的工具和手

10、段,把课堂教学内容作为载体,使前者渗透,融合到后者的教育活动中去,达到优化后者的功效,从而改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提高教学的层次和效率。(二)课题研究的目标:1、研究在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弥补传统教学策略的不足的途径,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策略加以积极的创新的方法,形成教学手段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整合,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手段与教育评价的整合,使它们协调同步发展,达到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探索能力,促成学生成为自我组织,自我学习,自我判断以及自我发展的个体。2、研究培养学生利用自主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资料,积极响应对信

11、息资料的及时获取、及时反馈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3、研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有效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质量,并兼顾学生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的均衡发展,促使学生成长为新时代的有4用之材。4、通过课题研究,构建适合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师队伍、优化教育条件、优化学习过程,为教学双边创造相对宽松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师生“主动、活 泼” 的发展,有效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

12、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建构主义认为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 、“协作”、 “交流”和“ 意义建构” 四大要素。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 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2、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整合的基本原理。教育的实质是通过传播、交流信息,有目的的影响他人的活动。传播是一种过程,以发出刺激为开头,以产生反应为结果。据研究表明人类感官对信息的收集、理解程度因刺激的方式不同而不同,视觉 85%+听觉 11%+触觉 3%+味觉 2%+嗅 1%=100%,毋庸置疑,综 合刺激才能产生最佳效果。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节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打破空间

13、时间的限制,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集多种媒体功能和网络功能于一体,将文字、数据、图形、声音、动画等信息有机地相结合,交互地传递。它既能通过人机交互去主动地发现、探索、思考,又能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特长,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认知能力。3、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认为:有各要素构成的有序的开放的系统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利用现代信息技5术可以有效整合教与学的资源、有效整合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有效整

14、合教学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促进学生生动、和谐发展,促进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控制论和信息论的反馈原理告诉我们: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教师必须通过学生的口头回答、脸部表情、眼神动作等反馈信息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控教学行为。网络技术以其良好的交互性特点,可以使教师更全面、更及时地了解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使不同基础和不同学力水平的学生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三、研究内容、方法和实验成果:(一)研究内容。1、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整合策略的途径和方法。特别是教学模式选择策略,教学内容展开策略,学习信息呈现策略,学习过程控制策略,人

15、机交互策略以及反馈评价策略等。2、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整合教师主导取向的接受学习和学生自主取向的探究学习。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优化教学过程作为重点研究。(二)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借助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心理发展与教育,关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课堂教学行动策略、基于 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改革与创新、 现代教育技术、 教育学、 新课程标准和各类教育网站搜寻与本课题相关的学术信息,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然后把资料分类整理,编制成册,学习研究,修正研究计划。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试验前中学生现状进行摸底调查,以便今后试

16、验后情况进行比较。在教师中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信息技术应用情况。63、观察法。在实验过程中,对研究对象在兴趣,注意力,情感态度等心理品质方面的表现观察记录,作好量化评价。4、实验法。本实验采用自然实验法,在实际教学情境中进行。实验 自变量是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的教学策略。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组织,交往形式优化,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评价的完善等。实验的因变量是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教学策略产生的效果和学生、教师的素质。5、实践反思行动研究法。对这种运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形式反复进行试验,在实践中找出不足,从而不断修正和完善。6、层次分析和模糊评价结合法。对课题研究的各项设计内容进行实践探索

17、。对教育过程产生随机现象进行评价分析;以便探求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教学策略的特点和规律。(三)实验成果。1、理论形态成果:经过五年教改实验,可对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课堂教学策略认真探索,撰写相关论文,构成理论体系。2、技术形态成果:构建在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教学环境下的教学策略,形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的现代教育教学新模式。四、研究课题的阶段划分和研究内容初步设计:本课题以我国传统文化为底蕴,探索在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教学新策略。课题成果应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生是具有实践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个体。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五年,2011 年 9 月至 2015 年 7 月。1、第一阶

18、段:准备阶段(2011 年 9 月至 2012 年 1 月)学习现代教育理念,转变教学观念;组织课题研究组对参加研究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广泛了解在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教学策略的相关信息及相关成果,并准备相关理论资料。2、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2 年 1 月至 2013 年 12 月)7找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策略最佳切入点与方法,探索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教学策略的规律。特别是教学模式选择策略,教学内容展开策略,学习信息呈现策略,学习过程控制策略,人机交互策略等的结构特点和运用的方式,以便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形成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情景,并在试验过程中收集,整理实验数据,形成基

19、本的理论成果和技术框架。3、第三阶段:深化阶段(2014 年 1 月至 2014 年 12 月)本阶段主要工作是在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运用教学新策略,整合教师主导取向的接受学习和学生自主取向的探究学习,并进一步从实践中补充完善理论,形成富有特色的技术成果。推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教学研究课;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进行研究、评估与改进,撰写研究论文、教学设计和案例材料。4、第四阶段:总结经验,检测效果,结题阶段(2015 年 1 月至 2015 年 7 月)进一步强化实验的目标意识,方向意识,掌握新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操作模式,科学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实验理论和技术水平,分层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20、。五、研究结论与分析(含创新点); (一)、基本情况:1、本课题研究分选题(申报)、立项、实施研究、中期论证、结题鉴定四个步骤进行,现课题研究已进入了总结阶段。2、课题组进行了子课题分工,分发了问卷,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深入课堂看课,组织了课题开题培训及网络学习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及成功经验。3、课题研究主要活动大事记: (1)、收集了县局教育信息化进程文件。(2)、收集了县局关于有效教学指导意见的会议纪要。(3)、收集了县、协作区、学校关于资源应用赛教文件。8(4)、收集了县、协作区、学校关于资源应用培训、考核文件、图片资料(5)、收集了互联网下论文、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获奖统计(时间、 级别、等

21、级)。(6)、收集了上级莅临我校关于教育信息化工作指导文件、图片资料。(7)、收集了教师资源应用文本、图片资料。(8)、收集了十一五以来的县级与本课题相关的子课题结题资料。4、加强培训,提高了教师的信息素养。(1)、收集了 2011 年以来,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人员统计;(2)、 收集了 windows 的基本操作、word、Excel、Internet(因特网)、 PowerPoint、SMART B(白板)、培训、考核、 资源应用(文件、图片资料);(3)、收集了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佐证文件、图片资料。(4)、2011 年以来,学校不定期地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 教师到

22、先进地区和学校参观学习、或邀请技术人员到校作讲座、指导,使广大教师有机会参加多种类型的各级学习、培训、交流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银龙小学教师 100的教师已能独立制作课件,能通过网络交流优秀教案、论文和优秀教学软件,共享网上教学资源,应用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学科教学。绝大部教师已经感受到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优势,主动使用信息技术。(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教师掌握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是关键。为了保证建设我校拥有能灵活运用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进行现代化教学的教师队伍,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活动。 2011 年以来,参加全国中小

23、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银龙小学教师 100获得教育部颁发的合格 证书。95、以赛促研,提高了课题研究的参与度。课题批准立项以来,为促使广大教师对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使用率、有效参与课题研究,银龙小学连续组织了 8 届的教育技术资源应用赛课、说课、课件制作活动。广大教师掌握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操作的一般技能,能将资源应用整合于课堂。6、学校积极开展校本培训,使广大教师掌握了多媒体设施辅助教学的操作技能。广大教师能将文字(TEXT)、图形(GPQPHICS)、影像(IMAGES)、声音(AUDIO)、视讯(VIDEO)、动画(ANIMLATION)整合、应用于课堂教学,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确实得以提高。

24、经过 4 年的努力,充实了我校信息技术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源应用的新秀:县级名师:孟天玲、廖祥燕,王艳妮、张思婧、吕清清;:陈小琴、李涛、王婷、陈诚陆续浮 现水面。(二)、课题研究过程性成果分析。1、加快了学校教育的信息化进程。课题研究以来,银龙小学投入了大量资金,装备了能容纳45 人上机的计算机教室,60 余平米的多媒体教室,标准班额的电子白板教室两个,鸿合白板班班通、全校教室网络通,学科教师电子备课室,校园电视台,开通校园局域网(银龙小学教学论坛教育交流管理平台),建设了银龙小学教育网站,安装了 20兆光纤接入互联网。2、促进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创新了教学策略、方法。A、通过课

25、题研究实践,教师掌握了教学内容展开策略,学习信息呈现策略: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单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构建的。而有效的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高教师在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驾驭和调控能力、合作能力、指导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的能力,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成败。10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有效教学内容展开、学 习信息呈现策略。是新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也是教 师的一项 常规教学工作,更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因为:、运用信息技 术,创设 有效 教学内容展开、学 习信息呈现策略。 让学科知识紧贴 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与学生经验相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

26、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生活的机会,使他们 能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寻找素材,感受学习内容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将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 智慧老人” 、“淘气” 、“笑笑”、“机灵狗 ”引进课堂,以学生喜欢的“ 打靶开花” 、“找朋友”等游戏展示活动内容,或以闯关的形式贯穿整个课堂,在这样良好的问题情境和学习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情感得以交流,个性得到张扬,自主、实践、活动成为课 堂教学的主旋律, 课 堂教学轻松活泼,学生学得扎扎实实。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才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课堂,才是一个有效性的课堂。、运用信息技 术,创设 有效 教学内容展开、学 习信息呈现策略。 能依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

27、内容、特点,以虚拟场景再现、图片展示、音频 渲染、 视频观 看等,将学生 带入, 让学生体会“ 身临其境”;、运用信息技 术,创设 有效 教学内容展开、学 习信息呈现策略。 会缩短学生的心理距离, 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培养和激发兴趣、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促进学生智能及心理品质的全面发展。、运用信息技 术,创设 有效 教学内容展开、学 习信息呈现策略。 可以充分调节学生的视觉、听 觉,激发 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人类感官对信息的收集、理解程度因刺激的方式不同而不同,视觉 85%+听觉 11%+触觉 3%+味觉 2%+嗅 1%=100%)。、运用信息技 术,创设

28、 有效 教学内容展开、学 习信息呈现策略。 ,使知识能打破空 间时间的限制,多层 次、多角度、直 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帮助学习者建立“表象”,产生较佳效果。、运用信息技 术,创设 有效 教学内容展开、学 习信息呈现策略。 ,打破了 传统的学生 单一“ 食物链”的知识获取路径,实现以纵横交错“食物网 ”为主的知 识获取架构。教学由封 闭走向开放,教师要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由传授知识向学生探索知识转变。创新了教学方法,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了教11学质量。如品德与社会课上,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呈现血淋淋场面

29、的视频、图 片, 这将比你告诉他们要怎样、怎样注意安全的说教,效果何止强千倍、万倍! 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的信息,智力发 展水平已有了很大的提高;教育形式不断发生着变化,教师应该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因为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在教学中,将 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与学习有关的素材及时引入课堂,以增强有效教学的实效性。、运用信息技 术,创设 有效 教学内容展开、学 习信息呈现策略。 还可以利用学科自身的内容和特征来生发情境。如利用数学的严密性、抽象性来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利用语文的人文性、言语性创设语文教学情境;利用数学的学科性、严密性、逻辑性创设语文教学情境。

30、B、通 过课题 研究实践,掌握了 教学内容展开、学习信息呈现的一般策略:1)、化静态为动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利用多媒体的优越功能,不仅可以把课本里的画面由静态变为动态,而且能把一些比较抽象的难理解的问题通过图像、声音、动画等方式模拟成原生现实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例如:在认识“ 角”一 课时,把抽象出来“ 角” 的顶点和两条边,利用多媒体进行闪烁,强化角的组成,同时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绕顶点移动,形成各种不同的角,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的关系。动 静结合使学生充分感悟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化抽象为形象, 让学生思维得到放松。如:相遇问题中

31、,用速度和乘以两物体共同行的时间,求路程和比较抽象,学生难于接受,于是用多媒体课件显示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 4 分钟相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和。走了 4 分钟,有 4 个这样 的小线段,它们的总长度也是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所显示的图像,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 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12发性,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轻松快乐。3)、突出重点、突破难

32、点, 简化学生的思维。信息技术下,可以把抽象的、难懂的知识点通过形、声、情形象化,让学生直接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有利于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简化学生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对重点部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通过“ 变色”、 “闪烁”、“平移 ”等手段突出重点,刺激学生感官,引起学生注意,帮助学生审题,启迪学生思维。如:教学角的度量时,利用课件来显示量角器的各个部分,并对各个部分进行闪烁、变色来帮助学生加深对量角器及内外圈刻度的认识,以及如何使用内外圈刻度量角的过程进行演示,对量角、画角等掌握得比较快, 记得比 较牢。在教学温度时利用电脑使温度计中水银能升降

33、,让学生明白正负数。又例如,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及 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圆柱的表面积求法和体积公式的推导等,都可以用课件中的图形剪拼、填色、旋转等,非常直观地展示形成过程,渗透、转化数学思想,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既知其所以然,又能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使难点不再难懂,重、难点部分得到分散。 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交错表现动静两种状态,在教学中可直观设计、灵活操作。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直接感知的甚至能参与其中的原生态情境,把静止不动的图形符号转化为不断运动的活动场景,充分表现数形结合的动态效果,为促进学生思维由具体向抽象的飞跃架桥铺路,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效的提

34、高了课堂教学效率。C、实践了信息技术下教学内容展开、学习信息呈现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教学模式(课堂结构):1)、情境搭台、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2)、创设情境、确定 问题、自主学 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3)、呈现情境、进入学习、思 维训练、合作学 习、效果评价。4)、复习质疑、情境 创设、 师生探究、巩固反思、小结作业。5)、创设问题情境、 讲授与讨论、巩固与反思、熟练与应变一 D、总结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要注意的问题:1)、现代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信息化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13的本质与根本目的,该出手时才出手,灵活运用;使用的好,能给我们教学带来方便,能提高教学效率,

35、但如果运用不当也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负面影响。2)、课件画面要注意主次分明。心理学指出:“小学生,由于知 识缺乏,经验不多,大脑兴奋与抑制的机能正在发展,因而他们的注意范围比较狭隘,往往注意了这个就忘了那个” 。因此,在设计课件时,不仅要注意画面光亮度、大小、呈现的速度、色彩搭配等等,更重要的是要突出重点,主次分明,否则会影响教学效果。 3)、课件制作应该注重实用性,而不应太花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目的是为教学服务。因此我们认为在利用多媒体时,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根据内容确定形式,首先考虑是教学的实用性,在实用的基础上考虑课件美观性, 课件不宜做得太花俏,否则会喧宾夺主

36、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4)、要从学科教学的角度需求出发来使用多媒体 ,要避免将信息技术装潢“ 门面” ,从而丢掉粉笔、黑板及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富于人情味的及时交流,教师组织起来的探讨问题的活跃氛围等传统教学的优势,是任何现代化工具都不可替代的。实际上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具,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这一段时间正是学生审题、思考的时间,而且重点内容还可以始终保留。如若一味地利用信息技术往往出现:教师认为许多东西都呈现给学生了,但是由于速度比较快,没有给学生足够多的思考时间,表面上看整堂课信息量大,学生反映良好,其实是由传统的“ 人灌”改为披着现代化外衣的“ 机灌”

37、 。E、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充分调节多种感官参与学习。1)、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节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2)、打破传统的学生单一“食物链”的知识获取路径,实现以纵横交错“ 食物网” 为 主的知识获取架构。 创新了教学方法,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学14校教师资源应用的文件、图片资料(见银龙学校资源库)。3)、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凸现其重要作用,它的发展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源泉,它突破了时空

38、的限制,让学科知识贴近生活、无限延伸,并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为 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师生互动的平台。把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最佳途径。3、提高了学校信息化的水平。信息技术设备得到了不断添置,网络相继接通,同时,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教学软件逐渐丰富,功能逐渐完善,促进了教育现代化的建设。4、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通过不断的培训与交流,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得到了明显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对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也有所掌握。在研究和实践中,我们既强调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又注重以信息技术为辅助手段实施启发

39、。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客观,化静态为动态,变不可操作为可操作,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综合刺激感官对信息的收集、理解,化解知识的难点,为学生营造了资源丰富、形象生动逼真、知识多元化的模式与仿真情景,引导学生主动、自主、合作地学习,使学习环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优化,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5、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我校教师,学科课堂信息化设备使用率(周课堂使用信息化设备 周 课时)达 90%以上。信息化设备 的熟练使用,提高了应用水平,进而构建了整合课堂的一般教学结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品质,调动了学习的情感

40、、态度、价值观。信息技术环境的应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并且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初步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学到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方式方法,提高了学生15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品质。与此同时,拓宽学生获取信息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6、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创新精神。在开展课题研究,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教学。首先,必须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的观念;其次,切实提高师生掌握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见银龙学校班班通资源应用登记表)。7、课题研究中,分享网络资源网络、图书资料,了解国内外信息化教育的最新动态,尤其是关注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发展进程

41、。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了师生教育学习观念的更新。使“自主、合作、探究” 的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加快了以 “教”为中心向以“学” 为 中心的根本转变 的实现。通过实验、反思、再实验,我校确定并实践了“学导式- 目标教学法”。8、积累了优质的信息技术环境教学的资料。在课题的研究中,探索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方法” ,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 为信息技术环境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方法成功的学科案例和课件(银龙学校资源库约 1t 资源)。(三)、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分析。1、促进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1)、学校在建网、建库上加大投入力

42、度。建立了微机室,一个是综合式机房,一个是人机交互式机房;开通了 20 兆光纤,建设了多媒体教室,建设了校园班班通网络;学校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教师建立了个人博客、各班有班级主页、班级 QQ 群,开通了家校通网络平台,学校教育资源库不断丰富。开通了“陕西省基础教育专网人人通平台”,同时建 设了具有本校特点实用、好用的银龙小学资源库、银龙小学教学论坛教务交流管理平台。162)、应用信息技术,让课堂变得丰实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有效情境,在实际教学中易将枯燥的文字变得生动有趣;应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文字转化成具体的形象,化静为动、展示规律,从而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应用信息技术,变抽象为形象,创

43、设开放的学习环境;应用信息技术,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应用多媒体电教手段,促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应用信息技术” 还能够做到的至少有:一是 获取的便利和快捷,包括知识、信息;二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和趣味化;三是能突破传统课堂时空的局限;四是通过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帮助教育者和学生交流思想、培养更为全面和富于想象力的思维; “告诉我的我会忘 记,给我看的我会 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 ”信息分为经验信息、知识信息,智慧信息(分 别代表了原始教育、现代教育、未来教育三个阶段)。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不仅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或学的工具,而是

44、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 自主、探究、合作 ”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在整合时决不能一概而论, 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际整合中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再结合各门相应学科的特点建构出多种多样、实用有效、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生动,丰富课堂,调动 了学生的积极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不是简单地应用课件进行演示的辅助教学,而应该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课程的

45、“融合 ”。信息技 术不再只是演示媒体或工具,而 应该作为一种基本素养无处不在。在课堂上不一定要有华美的课件展17示,教师也不要过多地板书、讲授和满堂灌,而是把教师的“讲”让学生的积极参与活动所代替,使学生由“听讲” 、“记笔记”的学习方式更多的变为观察、实验和主动地思考,以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从而实现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的目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化抽象为具体学有所悟,而这恰恰是他们自主探究的结果。3)、充实了银龙小学教师资源包,充实了银龙小学资源库,积累了利用信息技术环境教学的资料。在课题的研究中,探索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方法” ,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 为信息技

46、术环境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方法成功的学科案例和课件(银龙学校资源库约 1t 资源)。4)、教师网络资源应用于课堂常态化。银龙小学教师学科课堂教学离不开使用信息化设备(如若停电,教师会说:“我简直上不成课!” )。学科 课堂信息化设备使用率(周 课堂使用信息化设备 周课时 )达 90%以上。一堂课使用, 则登记一次,信息化设备使用登记翔实。 5)、银龙小学刚性要求,低年级教师使用“教学点资源全覆盖” 、中高年 级课堂教学必须使用白板、ppt 课件辅助课堂教学;教师每学期自制(原创)教学课件 8 个以上。6)、银龙小学刚性要求,每位教师每周观

47、看视频优质课例2 节次以上,做好看课记录与评议。2、促进了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1)、教育信息化为教师专业化提供信息资源支持;促进教师教学观的转变,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教育信息化进一步促进教育服务的理念的形成,应用教育信息化优质资源于学科教学。3)、教育信息化促进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能力方面进行不断的提高;184)、教师利用互联网进行查找资料,进行电子备课、制作教学课件、 发表教学论文;可以申请自己的邮箱来进行论文投稿;能够利用互联网同学生、家长进行交流与联系;能用教育博客、学校网站、教学论坛进行分享、交流优质资源;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能够利用加

48、密技术对学生的成绩、学生的评价、考核进行档案。3、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1)、拓宽了学习的渠道,学习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2)、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视野、辨析能力、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学习兴趣明显提高、课业负担明显减轻、学习成绩得以提高。3)、学生可以应用网络,自主学习。(四)、课题研究理论形态成果分析。1、经过五年研究实践,对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课堂教学策略认真探索,帮助我们解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同时建立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库,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平台。撰写研究的相关论文,构成理论体系,为我校新课程改革找到新的突破口,提高整体办学水平。2、技术形态成果:教师在有效

49、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借鉴有效教学的方法,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进行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探索,构建我校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教学的个性化操作策略和方法。3、确定并实践了各学科有效教学模式:学导式-目标教学法。附: 银龙小学“有效课堂”模式-“学导式目标教学法 ”一、 “学导式目标教学法”就是把教学从传授知识为主,转移到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上来,从根本上“充分发挥学生自学的主 动性,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和智能开发的最优化”教学模式。要求 学在导前、先学后教、把课堂变成学生主动探索的、同时 得到教师示范指导的“学堂 ”。 19“学导式目 标教学法”是学生积极自学并主动互学,有效开发五元智能:领 悟知识 、熟 练技能、开 发智力、锻炼能力、优化品行;提升智力五要素:注意、观 察、 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