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法官办案心得体会.doc.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105865 上传时间:2018-06-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官办案心得体会.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法官办案心得体会.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法官办案心得体会.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法官办案心得体会.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法官办案心得体会襄州区法院民三庭近日传来喜讯,该院一位年过五旬的副科级审判员徐安义,一天之内主持签署了五件案子的调解协议,件件纠纷案结事了,其中一件不仅当庭调结让双方当事人满意,还同时赢得了案件庭审中旁听群众的啧啧称赞。为此,笔者与这位徐法官进行了深入交谈,就此展开了一位基层法院资深法官面对案件纠纷时的所思所得,现实录如下:法官要有亲和力我觉得,法院是一个威严肃静的场所,但过于严肃会使得我们习惯熟人社会的老百姓产生抗拒心理,法官没有亲和力,进而让老百姓感觉到法律也是不近人情的,有了这种感觉,即便是再完美的审判,再公正的裁决也难以让当事人信服。我有这样一种体会,一个好的送达,会使一件案子的成功

2、审理完成一半。法官送达诉状等诉讼文书,是第一次与当事人(特别是被告)面对面地直接接触,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当事人一旦对承办法官产生厌恶心理、对立情绪,案子办理起来就不容易了。所以在送达诉讼文书时,承办法官要主动和当事人多说几句,多问几句,多解答一些当事人的疑惑,谈一谈诉讼风险,有的案件如果话说得及时、明白,当事人可能在开庭前就自动和解了,这就需要我们的法官面对案件纠纷,面对当事人要有一颗爱心,要耐心加细心。庭审中,法官是公平的使者。法官的亲和力不仅反映在送达上,还反映在整个庭审中。作为公平使者,法官应当做到心无旁骛,居中裁判。现在的老百姓文化素质提高了,思想警觉也增强了,哪句话如果说得不对,当事

3、人立马就会产生对立情绪。所以,法官在讲话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和立场,不能盛气凌人,说事实、讲法律、摆道理要深入浅出,让老百姓都能听得懂,愿意听,要把法律规定转变成普通人的话说出来,让当事人能够接受。一定不能让当事人对法官和法院产生厌恶情绪,偏见一旦形成,要想改变就难了。法官要走进当事人的心里法官如何走进当事人的心里,赢得当事人的信任,让当事人认可法官对案件公正处理所提出的方案,愿意把矛盾、纠纷交给法官处理,甚至愿意把权利都交给法官去处分,这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项值得我们法官坐下来潜心研习的课题。原告潘某与被告陈某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一案,是我办理的上述提到的五件调解案件中的一件。承租人陈某因房屋漏

4、水让出租人潘某维修下水道,原告潘某在维修时未事先通知被告陈某就冒然断电,致使被告冰柜的肉不能保鲜而坏掉,于是被告拒付租金,引起诉讼。案件在审理中,被告提出原告的冒然断电行为造成了其损失,并以此对抗给付租金义务。庭审中,案件事实很快查清,考虑到被告陈某承租房屋是用来做生意,租赁期限尚未届满,陈某也无解除合同的想法,运用调解方式处理本案有利于修复双方的租赁关系,于是我决定对案件进行调解。但是,双方当事人均认为自己在诉争中道理满满,互不相让,调解一度陷入僵局。为打破僵局,使案件的调解工作有所进展,我在反复对案情进行研究后,针对案件双方当事人的心理特点,逐步展开调解工作。考虑到被告人陈某性情比较焦躁、

5、固执的特点,我采用了舒缓慢攻方式,循序渐进地走进其内心,借用上下班均要途经被告住处的短暂时间,每天去和他打个招呼,谈一谈他生意中的难处,帮助他出个主意,提个建议,让他真切地体会到法官是关心他的,是真心想帮助他解决问题的。在建立了这种信任关系的基础上,我开始一步步结合案件与被告谈心,通过一次次辩法析理,逐步打开被告心结。对原告,通过交谈我发现他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和精力纠缠案件,于是采取了直截了当方式,在与原告对案件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我断然指出原告贸然断电的行为违反了合同约定,造成了被告损失,也导致了本案诉争。同时,我又从原告长远经济利益和如何修复并处理与被告的租赁关系角度,开拓原告妥善处理本

6、案争议的思路。前后经过 45 天的持续努力,双方当事人在我的斡旋下终于握手言和,一场公、婆均有道理的纷争终于被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我还有一个习惯做法,凡是经我调处的案件,在调解协议达成后,我都要求双方当事人当着我的面握个手,以示言和。这个看似寻常的中国传统礼仪,在双方当事人当庭达成了调解协议的特殊场合下被法官隆重强调,效果非同一般。这种特殊场合下被法官隆重强调的握手礼,对当事人双方矛盾纠纷的彻底化解起到了催化剂作用,促使了案件当事人从外在到内心的真正和气。同时握手礼也是在提醒当事人不要忘记自己在协议中给对方的承诺,起到了当事人对协议内容自觉遵守并主动履行的作用。法官要明确程序是为实体服务的200

7、8 年初,我院党组明确了;头顶法律、眼望百姓、心怀良知; 的全新办案理念,在此理念基础上,法官办案要正确处理好程序与实体的关系,对程序的使用不能生搬硬套,程序是为实体服务的,办案中运用程序要因人制宜,因案制宜,要心里装着法律、心里装着群众利益、心理装着公平正义。老百姓打官司追求的不是案件办理的程序有多完美,而是他的实体权利是否最终得以实现。我们的庭审程序要依法围绕当事人实体权利的实现逐步展开。不能为了追求庭审效率而没有耐心听当事人把话说完,要学会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诉求,要善于纠正当事人的极端观点,要做到庭审中与当事人进行互动。原告曾某与被告徐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是我办理的上述提到的五件调解案件中

8、的另外一件。原告曾某与被告徐某都是河南人,两人在上海做生意时相识并有一定交往,期间为做生意被告徐某向原告曾某借款 15 万元,后因双方发生矛盾,曾某要求徐某偿还 15 万元及利息,引起纠纷。我在接到该案后发现,案件的双方当事人私交不错,有着较深的交往渊源。同时,由于双方的生意忙,没有时间与法官直接接触,而是委托的律师出面,造成了案件本来很简单的事实不能很快查清。有了这一基本认识后,我在庭审中紧紧抓住双方当事人难得面对面的机会,耐心细致地对案件事实进行了全面调查,并抓紧时机做双方当事人的调解工作。庭审中,双方对 15 万元的借款事实没有争议,但对其中是否偿还了 7 千元的事实存在争议,徐某主张该

9、笔金额已经偿还,曾某主张没有偿还。由于徐某在庭审中不能提供书面证据,也没有事前申请证人(身在上海)出庭作证,对该节事实的认定陷入僵局。考虑到该节事实如果不查清,徐某对法院的裁判不会信服,但是查清该节事实如果严格按照程序,让远在上海的证人出庭作证,又会造成证人的长途跋涉、劳民伤财,同时当事人双方的业务繁忙,一次次开庭会使得争议并不复杂的纠纷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从而引起当事人的不满。综合以上因素,我在征求了曾某同意让徐某提供的证人作证的意见,并查明双方当事人都与该证人很熟悉的情况下果断决定:当庭电话连线证人。通过现场电话连线,7 千元是否偿还的事实终于得到了彻底澄清。并且,当证人得知双方当事人正在为

10、该笔借款对簿公堂的情况后,自动要求做他们的调解工作。在证人和法官的共同努力下,双方当事人当庭握手言和,达成了调解协议,并于庭后三日内履行了协议内容。我对该案的妥善处理,不仅让双方当事人信服,同时也得到了当庭旁听群众马国忠等人的充分认可。事后,马国忠专门找到我谈起他对这次庭审的感受,其中对我在庭审中电话连线外地证人,成功化解案件纠纷的做法,马国忠颇有感触,他说:;庭审中同样是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换一位法官,可能会开一次庭、再开一次庭,即便这样案件纠纷也不一定能够很好解决。徐法官这样心里装着老百姓,娴熟灵活运用审判技巧及时果断化解矛盾纠纷的做法,真是值得钦佩和赞赏。;如今,马国忠还与我成了朋友,经常

11、与我讨论一些法律方面的问题。基层法官办案心得人民法庭作为国家审判机关的前沿阵地和人民法院派出机构,它不仅承担最基层人民群众的民商事审判和必然的执行工作,同时起着化解社会矛盾的第一道防线浸染,是构建协调司法、展示国家司法权威和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前沿窗口。乐都县人民法院曲坛法庭所管辖的一乡、一镇地处该县南山的脑山地区,法庭住地距县城 20 多公里,所管辖的案件百分之九十系涉农案件,而审理的民事案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离婚案件。在离婚案件中首先由女方提出离婚的占百分之九十以上。2006 年以来该庭审理民商事案件 300 多件,几年来我审理案件的做法是:一、庭前互动减弱对抗审判实践中,背靠背调解往往优于面

12、对面调解,原因之一在于这样可以减弱双方当事人面对面所事带的对抗性,在开庭前利用一方当事人先到的一点时间,与先到的当事人交谈,提前了解当事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和争议焦点,通过与当事人的交谈,可以对案情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再结合当事人的陈述,对案件调解方向及其可能性有了一个初步的把握,要善于察言观色,通过当事人的语言和表情分析当事人的心理变化。我庭在审理女方提出离婚的案件中,往往男方将孩子也带到法庭上来,这时我们就观察女方的一举一动,有的女方看见孩子后就亲热的将孩子叫到身边问这问那,对于这样的我们心中有数,有调解和好的可能,可是有的女方对孩子不管不问甚至连孩子看都不看一眼,证明女方对这个家庭不

13、肖一顾了,通过当事人的这些心里变化,我们往往抓住时机,正确引导双方当事人,从而达成调解协议。通过庭前与当事人交谈了解案件起因、原告诉讼目的对于审理案件很重要,因为有些案件可能是因为一句话或一点点小事所导致诉讼,对这类案件,只要我们用心了解起因、适当引导,就可能使用原告撤诉或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如于 07 年 8 月曲坛镇段家村的窦某(女)与段某(男)离婚纠纷一案,生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离婚时儿子满 15 岁,女儿满 13 岁,离婚原因是窦某参加花儿会,回来后,段某对窦某大打出手,抓住窦某的头发,将窦的头向猛击,将窦某打翻后又用菜刀去确窦某时,被两个孩子给拉住,为此窦某坚决要求与段某离婚,开庭时,两个孩子及亲朋均到法庭,我们通过庭前了解和观察,看见窦某抱住两个孩子泣不成声,我们通过背靠背调解,总于将双方调解和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