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11 页初二年级物理-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知识归纳:1伽利略斜面实验: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 。实验得出得结论: 。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 。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2牛顿第一定律: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 。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
2、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3惯性:定义: 叫惯性。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 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第 2 页 共 11 页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
3、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七、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 称二力平衡。2二力平衡条件: 、 、 、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 。不同点: 。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物体受力条件 物体运动状态 说明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 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5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画图时注意: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画
4、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第 3 页 共 11 页随堂例题:例题 1.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不受力,一定静止B作用在运动物体上的力一定不平衡C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一定越大D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时,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例题 2如图甲所示,一物体放在水平地面静止,受到水平力 F 的作用,开始计时时,F 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06s 时间内,力 F 方向水平向右,F 的大小与时间 t 关系如图乙所示,06S 时间内,物体运动速度 与时间 t 关系如图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是( )A在 46s 时间内,力 F 大小 4 牛B若在第 6s 末开始施加水平向左,大小为 6N 的力
5、F,物体所受合力大小为 6N,物体将沿水平地面向左做加速直线运动C若在第 6s 末开始施加水平向左,大小为 6N 的力 F,物体所受合力大小为 2N,物体将先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减速运动,最后静止在水平面上D若在第 6s 末开始施加水平向左,大小为 6N 的力 F,物体所受合力大小先为 10N,物体先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减速运动,然后物体所受合力大小为 2N,再沿水平地面向左做加速运动变式1.如图所示,一个铁球从竖直立在地面的轻弹簧的正上方某处自由下落竖直,接触弹簧后将弹簧压缩至最短,设在弹簧被压缩过程中小球速度为 v,小球受到重力和弹力合力为 F,则( )第 4 页 共 11 页AF 不断变小,v
6、不断变小BF 先变小后变大,v 不断变小CF 不断变小,v 先变大后变小DF 先变小后变大,v 先变大后变小2.空气运动对物体的阻力与物体运动快慢有关,物体运动越快,所受空气阻力越大设雨滴下落过程中重力不变,在雨滴从云层落到地面过程中,以下对其运动描述正确的是(不考虑风速影响)( )A运动越来越快 B运动先越来越快,后越来越慢C整个过程中运动快慢持不变D运动先越来越快,后快慢保持不变例题 3.有一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茶杯受到的重力与
7、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变式1.如图 1 所示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哪对力属于平衡力【 】A、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 B、茶杯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C、桌子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 D、茶杯受到的重力与茶杯对桌面的压力2.如图 2 所示,若悬绳 A 和弹簧秤 B 的重力不计,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A 对 B 的拉力与 B 对 C 的拉力;BB 对 A 的拉力与 A 对 B 的拉力;CA 对 B 的拉力与 C 对 B 的拉力;第 5 页 共 11 页DB 对 C 的拉力与 C 对 B 的拉力 3.如图所示,三个钩码的重力为 1 牛,用三根绳子连接悬挂着,
8、那么 a 绳受到的拉力为_牛,b 绳受到的拉力为_牛,c 绳受到的拉力为_牛4.如图 6 所示,无风时,站在地面上的小蚂蚁骄傲地托着果实。对于该静止的果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这是一对平衡力B.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这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小于果实受到的重力D.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大于果实受到的重力5.如图 1 所示是小强踢足球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踢球时,球对脚没有作用力B球在空中飞行仍受到脚的作目力C. 脚对球的力和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自D. 球静止在水平地面时,球的重力力与地面的
9、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例题 4.载有货物的气球总重为 1500N,在空中竖直匀速下降时,所受浮力是 1400N;则受到空气的阻力是 _N 若要使它匀速上升,应该从气球上至少向外抛出 _N 的货物(设气球在上升和下降时所受空气的浮力和阻力的大小保持不变)变式一个载重气球在空中受到 1000N 的浮力时匀速竖直上升;若所载重物再增加 100N,载重气球就能匀速竖直下降,设气球上升和下降时受到的浮力和阻力大小均不变,则气球上升时所受重力和阻力的合力为 _N,方向_整个气球所受合力为 _N,气球所受阻力为_N例题 5.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 F 的作用,F 的大小与时间 t
10、 的关系和物体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第 1s 时,物体处于_状态,第 7s 时,物体处于 状态,第 6s 末到第 9s 末,推力 F 为 N.第 6 页 共 11 页变式1.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 F 的作用,F 的大小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 t=2s 时,物体 _(填“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_N,物体受到的合力为_ N随堂测试:1、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与物理所说的“惯性”有关的是( )A绝大多数人用右手写字 B向日葵具有“向日
11、”的特性C脱离树枝的苹果总是落向地面 D“助跑”有利于跳远的成绩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坐在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系好安全带,这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时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A汽车车速太慢 B汽车紧急刹车 C汽车缓慢启动 D汽车突然加速3小熊猫能够轻松地倒挂在竹子上,当它倒挂在竹子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竹子对小熊猫的作用力和小熊猫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小熊猫对竹子的作用力和小熊猫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小熊猫对竹子的作用力和竹子对小熊猫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D.小熊猫很轻,其重力不需要平衡就能静止在空中4如图所示,滑冰运动员在水平冰面上滑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2、她所受的重力和她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她所受的重力和她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第 7 页 共 11 页.她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她的摩擦力力是一对平衡力.她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5下列现象中由于惯性造成的是( )A向上抛石块,石块出手后上升越来越慢B向上抛石块,石块出手后最终落回地面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D船上的人向后划水,船会向前运动6重为 G 的苹果从树上竖直下落,若苹果在空中所受阻力小于 G,则苹果在竖直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合力大小( )A、等于 G B、等于 0 C、大于 G D、小于 G7我们在公路上常常会看到汽车遇到紧急情况刹车留下的两条
13、车胎擦痕,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擦痕越长,表明车的惯性越小B、刹车前,汽车只受牵引力作用C、擦痕是由于刹车时车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增大造成的D、刹车过程中,汽车的机械能不变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推木箱末动,这时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等于人的推力B木箱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在木箱下面垫上几根圆木再推,是为了减小摩擦力D木箱运动时有惯性,静止时没有惯性9.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不受任何力的物体才有惯性 B汽车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C汽车只有在紧急蒯车时才有惯性 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10根据实验事实和一定的理论推理,揭示自然规律是研究科学的重要方
14、法。如图所示,从斜面上同一高度下滑的小车。在铺有毛巾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很短 如果在没有摩擦的水平面上,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在较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很长 在铺有棉布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较短 在水平平整的木板表面上,运动路程较长。则下面的判断和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 第 8 页 共 11 页A.事实,推论 B.事实,推论C.事实,推论 D.事实,推论11 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 10 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C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1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A司
15、机开车时需要系安全带 B运动员跳远时需要助跑C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紧车闸 D投出的铅球离开手后继续向前运动13.下列是与打排球有关的物理问题,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球后,球在运动过程中,仍受重力作用 B传球后,球在上升到最高点时,处于平衡状态C扣球时,手感觉有点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拦网时,球被弹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4.一本物理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书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对书的引力 B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书受到的重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15.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能在空中向上运动一段时间才落下来,这是因为
16、A物体有惯性,同时受到重力作用 B物体的惯性大于它所受到的阻力C物体向上的惯性力大于向下的阻力 D物体受到一个向上的作用力16. 对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B它对桌面压力的大小等于它所受重力的大小C因为它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没有惯性 D它不会自动沿桌面滑动,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第 9 页 共 11 页17小明在体育中考时见到了下列的一些现象,其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小华不小心在跑道上摔了一跤 B在起跑时,都用脚向后用力蹬地C在投掷实心球时,球离开手后会继续向前运动D参加 50m2 往返跑测试的同学跑到终点后想立即停下来却办
17、不到二、填空题:1. 当衣服上粘了灰尘后,用手拍打一下,灰尘就会飞离衣服,这是因为 具有惯性的缘故。 2跳伞运动员在从飞机上跳下、降落伞没有打开之前,下落会越来越快,此时运动员受到的阻力 重力;当降落伞打开后,运动员匀速下落时,受到的阻力 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一建筑工人用 50N 的水平推力推小车,使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了 15m,小车受到的阻力为 N撤去推力,小车仍然能继续向前运动 05m,这是由于小车具有 4.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 仍能在水平路面上滑行,最终停下来是因为 。5许多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与伤害,是与物体具有惯性有关的。为了减少此类事
18、故的发生,在公路交通管理中有许多要求和措施。就你所知,填写出任意一条。6我国女子冰壶队首次出征冬奥会即获铜牌。如图 5 所示,冰壶离手后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冰壶具有 ;冰壶相互撞击后改变了运动方向,说明冰壶受到 的作用。7陆永是奥运会举重冠军,假设他用 2000 N 的力把重 1960 N 的杠铃举过头顶,杠铃被举高过程中受到的合力为 N。这个合力使杠铃由 状态变为运动状态。三、实验探究题、1.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 (填“考虑”、“不考虑”) 小卡片的重力;探究两个力大小关系时,应该观察细线两端所挂钩码
19、的个数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行如下操作: (填第 10 页 共 11 页“挤压”、“翻转”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图中的钩码进行了探究,发现两个力的大小还有较小的差距你认为形成差距的原因是 。2.用图 14 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1)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 力和 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3)比较图 14 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
20、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小车运动的越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 。3.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分别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玻璃,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 11 所示。(1)实验时小车每次都从斜面顶端滚下,是为了让小车在这些物体表面开始运动的 相同。(2)由图示可知,小车在玻璃上运动的距离最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慢。(3)根据这个实验推理:若水平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任何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一直保持 。4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 14 所示。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 。第 11 页 共 11 页(2)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利用了定滑轮能够 的特点,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 F1和 F2的大小。(3)保持 F1与 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哪个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