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泉映月教案篇一:二泉映月教案10二泉映月第一教时执教者:射阳县卢公祠小学 王跃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4、能联系课文内容,结合图片、音乐,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词语的意思,并能选用部分词语写一段话,描绘自己所见所闻。 教学重点、难点:结合图片、音乐,运用词语,练说句子。教学设计:课前准备:欣赏自然风光,聆听二泉映月二胡曲。放眼神州,风景如画;天籁之音,令人怀想无比,相信同学们今天的表现更是精彩纷呈。上课。一、听曲赏景1、这定格的画面是人称 “天下第二泉 ”的惠山二
2、泉,音乐是著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 。 (板书:曲)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的课文也叫二泉映月 。板书课题。齐读。声音再响亮些!2、 二泉映月 它不光是一首二胡曲, “二泉映月”还是一个风景点,它是无锡惠山的一道非常著名的风景。 (板书:景)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播出示惠山风景图)配简单文字介绍(无锡惠山,树木葱茏,一泓清泉,月光中清波弄影,别有一番情趣)。3、这惠山二泉前的这个塑像,你知道他是谁吗?你对阿炳有些什么了解?说说阿炳。小结:阿炳一生创作了许多曲子,但留给我们后人的只有六首。当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第二次去给阿炳录音的时候,他已经不幸去世,成了音乐界的莫大遗憾。阿炳是个苦难的人,是一位民间
3、音乐家,是一位盲人音乐家。二、伴乐学文摄影家用画面表达内心的情感,音乐家用流动的旋律传达思绪,作家用语言文字叙写自己的感受, (板书:文)他们内心流淌的情感是相通的,只要我们用心地读、听,就能与他们产生共鸣1、你们也想美美地读一读吧。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伴着这首不朽的二胡名曲。打开课文,自己大声地朗读二泉映月这篇课文。 (注意标上小节号,读准字音,读顺课文,圈圈生字词语,借助工具书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 (播放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学生自读。3、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同学们一定有了不少收获,来展示一下你的风采吧。先来结交几个新朋友。 )(1 )出示(无锡、惠山、倾听、激愤、富饶、乐
4、坛、享有) 。竖开火车,男生读。去拼音,横开火车,齐读。(2 ) (书写时,你有什么要提醒的吗?)指导书写,巡视指导,交流点评。 (写字要上紧下松,疏密得当,运笔流畅,提顿有致。 )左窄右宽, “饶” 右上角不要多“点” 。(3 )出示(葱茏、搀扶、哭泣、倔强、呐喊、沉淀、委婉、抒发、恬静) 。指名读,男女赛读。4、浏览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三、赏景品词1、出示(月光如银 月光似水 一泓清泉 静影沉璧 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1 )指名读,评议。 (老师觉得你读的时候特别温柔,为什么?这样的词语让我们领略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给人怎样的感受?)(2 )看图写话。欣赏欣赏惠山二泉的月夜美景,你能用
5、上其中的词语说一个句子吗?四、听曲读词写句出示(委婉连绵、升腾跌宕、舒缓起伏、恬静激荡)(1 )指名读,评议。(2 )欣赏二泉映月二胡曲,运用这些词语写一句话。五、美读课文1、读好这些词语,那课文一定读得更美了,挑选你喜欢的自然段或句子,读一读。师生评议。(你的情感还在内心,没有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再试试!)(我感觉你与阿丙的心贴近了。你已经与阿丙融成一体了。 )(他读出了自己的感情。把掌声献给他!)(读得真好,读出了他经历的坎坷。不屈的抗争。对音乐的热爱,对生活的追求。 )2、老师也想读一读,读得好,就给点掌声鼓励一下,好吗?四、布置悟情触景生情,情由景生,激情迸发。这节课我们欣赏了惠山二泉的
6、美景,用心聆听了盲人阿炳的动人心弦的二胡曲,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课后请同学们1、继续搜集资料,增加对阿炳人生历程及二泉映月创作过程的了解;2、细细品读课文,感受字里行间流淌的深情。板书设计:10、二泉映月景 曲 文情1组成部分(1 )课题(学科和年级) (2 )教材简解 (3) 目标预设 (4)重点、难点(5 )设计理念 (6)设计思路(7)教学过程2注意(1 )前六个部分不超过 1000 字,若超过要扣分。(2 ) “设计”教学时间均为第一课时。三、统一打印要求标题用三号字黑体,标题下方打印作者单位、作者姓名、邮政编码,正文用小四号宋体,打印成标准 A4 文本。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
7、,整体把握(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1.板书课题。2. 二泉映月是一首著名的曲子,是谁创作的?你对阿炳哪些了解?学生交流汇报后,师补充。(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1.检查识、写生字情况。(1 )通过巡视抽取书写有问题的预习单。(2 )学生练习写错和不满意的生字。2.出示词语,检查学生词语的掌握情况。淙淙 患病 搀扶 积淀 颤抖 倔强 哭泣 抒发 跌宕 琴弦(1 )学生认读词语,教师认真听读相机纠正。(2 )学生交流对部分词语的理解。3.检查朗读课文。(1 )同位互读课文,及时纠正错误。( 2)指名轮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三)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听读课文,思考:本文讲了
8、什么?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四)发现一处美景1二泉映月既是一首著名的二胡曲,也是一处优美的风景,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二泉映月的美?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描写“二泉映月”这道风景的句子。2.学生交流。3又是一个中秋月,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但你们却看到了,看到什么了?4课文中整整四处描写 “二泉映月 ”这首风景,虽然这道风景散落在课文的字里行间,但还是被我们一一发现了,看来大家真会读书。交流:月光如银:月光美在哪里?(美在颜色)还有其他的词语吗?月光似水:美在哪里?(美在月光的清辉,清澈)静影沉璧:谁的影子?这个璧什么意思?(璧
9、是圆形的,中间有孔的玉。 )月影倒映在水里就像一块璧玉。 地上有二泉,天上有月亮,相互辉映,这样的美景用这两个词来赞美就是(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5.再读句子,读出二泉映月的美。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五)体会坎坷经历1.阿炳两次听泉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你能从文中找到答案吗?把关键语句用“ ”标一标。2.小组交流收获。(1 )两次听泉的不同:( 2)师父离开人世,阿炳双目失明,靠卖艺度日,经受着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2.重点体会阿炳生活的艰难和辛酸3.感情朗读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篇二:二泉映月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 二泉映
10、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执教者:朱建婷教材分析: 二泉映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生动记叙了盲人阿炳创作二胡名曲的艰辛历程,表现他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文章真挚感人,饱含深情,意境悠远美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感受阿炳创作的艰辛,学习他热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重难点分析
11、:1、通过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2、在第五自然段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在倾听、感受、朗读、感悟中深切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并能熟读成诵。课前准备:课件、二胡曲二泉映月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激发情趣过渡:同学们,让我们在一个短片中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吧。播放短片,教师配音解说(无锡的惠山,风景优美,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有一年的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傅来到泉边赏月,可是除了淙淙的流水声,他什么声音也没听到,师傅说“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
12、音” 。 )过渡:看了这个短片后,你觉得怎么样?学生自由回答(可能是美丽、风景如画等)过渡: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让我们继续来探索二泉映月的美吧板书:二泉映月二、读议结合,探究学文。过渡:刚才我们说小阿炳除了淙淙的流水声,他什么声音也没听见,师傅却说等你长大就能听见了,这是为什么呢?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 3 到 4 自然段,读完思考讨论过渡:是啊,双目失明,疾病缠身的阿炳是怎样卖艺度日的呢?书上没有写,却一定写在我们的心上,让我们走进阿炳生活的那个年代吧。2、出示:那是一个雪花飘扬的午后,阿炳为一帮酒足饭饱的商贩弹曲子,得到的两个铜板却丢在了破碗外,阿炳赶紧伸出瘦骨嶙峋的手,颤抖地摸着,最终一无所获!摘自阿炳曲集还有可能是怎样的情景下呢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天?那是一个大雨如注的傍晚?那是一次身患重病的时候?那是?小组之间讨论合作一下过渡:当这些画面一幅一幅地呈现在阿炳的面前时,听着那熟悉的流水声,他想到了很多,也听到了很多,那么阿炳似乎听(本文来自:Www.bdfqY.cOm 千 叶帆文 摘:二泉映月教案)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