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047631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13190目 录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质量检验评定方法与质量等级的划分第三章 取源部件的安装第一节 检验数量第二节 温度取源部件第三节 压力取源部件第四节 流量取源部件第五节 物位取源部件第六节 分析取源部件第四章 仪表盘(箱、操作台 )的安装第一节 检验数量第二节 仪表盘(操作台) 型 钢底座第三节 单独仪表盘(操作台)第四节 成排仪表盘(操作台)第五节 仪表箱(板) 、保温箱、保 护箱第五章 仪表设备的安装第一节 检验数量第二节 温度、湿度仪表第三节 压力仪表流量仪表第五节 物位仪表第六节 分析仪表第七节 调节阀、执行机构和 电磁阀第八节 盘装仪表2

2、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六章 仪表供电设备及供气、供液系 统的安装第一节 检验数量第二节 供电设备第三节 供气系统第四节 供液系统第七章 仪表用电气线路的敷设第一节 检验数量第二节 支架、汇线槽、桥架制作及安装第三节 电线(缆) 保护管敷 设第四节 电缆敷设、电缆头 制作和接线第五节 电线和补偿导线的敷设第六节 仪表盘(箱、操作台 )内配线第八章 防爆和接地第一节 检验数量第二节 防爆第三节 接地第九章 表用管路的敷设第一节 检验数量第二节 管路敷设第三节 仪表盘(箱、操作台 )内配管第十章 脱脂和防护第一节 检验数量第二节 脱脂第三节 防护第十一章 仪表调校第一节 检验数量第二

3、节 单体调校第三节 系统调试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附录一 检验工具和仪器附录二 仪表安装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附录三 仪表安装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附录四 本标准用词说明附加说明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1 年 3 月 1 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 定标准的通知(90)建标字第 242 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 1986250 号文的要求,由化学工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13190 为国家标准,自 1991

4、年 3 月 1 日起施行。原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TJ30877 同时废止。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化工部施工技 术研究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0 年 5 月 17 日修订说明本标准是根据国家计划委员会计综(1986)250 号文的要求,由化学工业部负责主编,具体由化学工业部施工技术研究所会有关单位共同对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自 动化仪表安装工程)(TJ308 77)修订而成。在修订过 程中,编制 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 认真总结了原标准执行以来的经验,吸取了部分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全

5、国有关单 位的意 见,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本标准共分十一章和四个附录。 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总则、 质量检验评定方法与质量等 级 的划分、取源部件的安装、仪表盘(箱、操作台)的安装、 仪表设备的安装、仪表供电设备 及供气供液系统的安装、仪表用电气 线路的敷设、防爆和接地、 仪表用管4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路的敷 设、脱脂和防护、仪表调校以及仪表工程 质量检验数量和方法等。为了便于施工现场使用,在 总结一些部门经验 的基础上,本 标准的内容采用了以文字叙述与表格相结合的表现形式, 这是一种试验模式,是否适宜,尚待 进一步总结经验。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如 发现需要修改

6、和补充之 处, 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河北省石家庄市槐中中路化学工业部施工技术研究所,并抄送化学工业部基本建设司,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化学工业部1990 年 4 月第一章 总则第 1.0.1 条 为了统一工业和民用建筑的自动化仪表(以下简称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方法,促进企业加强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特制定本 标准。第 1.0.2 条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仪表和民用建筑的仪表安装工程质量的检验评定。本标准不适用于矿井井下和制造、贮存、使用爆炸物质的场所以及矿用、交通、地质、气象仪表、 计算机和其它智能仪表等安装工程。第 1.0.3 条 本标准主要指标和要求是根据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7、J500932002)的规定提出的,作为仪表安装工程施工 检验和评定工程质量的统一标准。第二章 质量检验评定方法与质量等级的划分第 2.0.1 条 质量检验评定应按分项工程、分部工程、 单位工程的顺序逐级进行。第 2.0.2 条 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的划分 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分 项工程:在厂房、车间、工段、各类动力站、独立控制室(操作室)和厂区内,据仪表的类别和用途以及连接管路、 线路所形成的一个独立检测系统、调节系统、 联锁报警系统等仪表安装工程;在大、中型民用建筑物内,按楼 层 或跨间划分区域内的仪表安装工程.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5二、分部工程:在厂房、车间、工段

8、、各类动力站、独立控制室(操作室)内或按生产工艺划分的厂区内的全部仪表安装工程;在大、中型民用建筑物内,几个相关的分项工程划分成一个分部工程。三、单位工程:在各类动 力站、独立控制室(操作室)、厂区、工业建筑物内的全部安装工程(包括仪表、工业管道、电气、空调、通 风、给排水、通用机械设备、容器、工 业窑炉砌筑等安装工程);在大、中型民用建筑物内的全部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第 2.0.3 条 本标准的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 质量检验评定, 应分为合格与优良两个等级。第 2.0.4 条 分项工程质量等级的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合格。在规定的检验数量中,全部 “主要”检验项目和 80%及其以上的“

9、一般”检验项目,必须符合本标准的规定。二、优良。在规定的检验数量中,全部 “主要”检验项目和全部“ 一般”检验项目,必须符合本标准规定。注:主要检验项目指被检验项目对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有较大影响者,如压力式温度计安装中毛细管敷设和温包的安装。第 2.0.5 条 分部工程质量等级的评定应符合以下规定:一、合格。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全部达到合格 标准。二、优良。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全部合格,其中有 50%及其以上达到优良标准。第 2.0.6 条 单位工程质量等级的评定应符合以下规定:一、合格。1 各类动力站、独立控制室(操作室)和厂区、工 业建筑物内仪表安装工程与工业管道、电气、空调、通 风、给排水,通

10、用机械设备、容器、工业窑炉砌筑等分部工程一同评定,各项试验记录和施工技术文件齐全,在 该单位工程中全部分部工程达到合格标准。2 民用建筑物内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组成为一个 单位工程,仪表安装工程应与其所含全部分部工程一同评定。在该单位工程中,各项试验记录和施工技术文件齐全,全部分部工程合格,质量综合评分得分率达到 70%及其以上者,评为合格。二、优良。1 各类动力站、独立控制室(操作室)和厂区、工 业建筑物内仪表安装工程与工业管6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道、电气、空调、通 风、给排水、通用机械设备,容器、工业窖炉砌筑等分部工程一同评定,各项试验记录和施工技术文件齐全,在 该单位工程中

11、全部分部工程合格,且其中有 50%及其以上为优良(其中主要分部工程的质量必须优良),可评为优良。注:主要分部工程是根据各类动力站、独立控制室(操作室)和厂区、工业建筑等的生产性质,在工 业管道、 电气、空调、通 风、给排水、通用机械 设备、容器、工 业窑炉砌筑等工程中,确定其为主的工程。例如石油、化工厂房 为 工业管道或容器或通用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变电站(所、室) 为电气工程,独立控制室(操作室)为仪表工程等。2 民用建筑物内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组成为一个单位工程,仪表安装工程应与其所含全部分部工程一同评定。在该单位工程中,各项试验记录和施工技术文件齐全,全部分部工程合格,质量综合评分得分率达到

12、 85%及其以上者,可 评为优良。第 2.0.7 条 当分项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的合格标准 时,必须及时返工,返工后可重新评定质量等级,但必须经质量监督部门、设计部门、法定 检测部门共同鉴定合格。当其虽可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要求,但具有永久性缺陷时,不能评为优良。第 2.0.8 条 因设计错误、设备制造质量低劣以及供 应的设备和材料不符合设计规定,致使工程质量无法达到本标准时,经建设、 设计 、施工单位等有关方面共同确认后,该项目可以不参加质量评定。第 2.0.9 条 质量检验评定工作应在工程施工完毕( 隐蔽工程应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自检合格并填写自检记录之后进行。第 2.0.10 条 工程

13、质量检验评定的程序应符合下列 规定:一、分 项工程的质量应在施工班组自检的基础上,由施工 员和组长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验评定,并经专职质量检验员核定。二、分部工程的质量应由施工队一级的技术负责人和施工 队长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验评定,并 经专职质量检验员核定,企业技术和质量管理部门认定。三、 单位工程的质量应由企业技术负责人和行政领导组织 有关部门进行检验评定,质量管理部门核定后报上级主管部门认定。第 2.0.11 条 检验工程质量使用的工具和仪器,应符合本 标准附录一的规定。第 2.0.12 条 质量检验评定应填写质量检验评定表 .分项工程和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7

14、评定表的格式应分别符合本标准附录二和附录三的规定。第三章 取源部件的安装第一节 检验数量第 3.1.1 条 取源部件安装的检验数量应符合下列规 定:一、用于高压、 负压、高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的取源部件,必须全部检验。二、用于中低压、常温等无害介质的取源部件,必 须按取源的种类分别抽检 30%,并不应少于一个。第二节 温度取源部件第 3.2.1 条 温度取源部件安装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应符合表 3.2.1 的规定。温度取源部件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表 3.2.1 工 序 检验项目 性 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材质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产品合格证位置 主 要符合设计要求和gb

15、j50093-2002 第2.2.1、2.2.2 条的规定观察垂直安装 主 要 管道与取源部件两轴线垂直相交 观察,用角尺测量在管道拐弯处安装 主 要管道与取源部件两轴线相重合 观察,用尺测量倾斜安装 主 要 逆介质流向 观察加扩大管安装 主 要 符合 GBJ50093-2002 第 2.2.4 条的规定观察,对高压、高温等管道应核对探伤记录严密性 主 要 无渗漏 核对试漏记录安 装耐压 主 要符合 GBJ50093-2002 第八章第六节的规定核对试压记录注:GBJ500932002 是指国家标准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三节 压力取源部件8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

16、 3.3.1 条 压力取源部件安装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3.3.1 的规定。 压力取源部件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表 3.3.1 工序 检验项目 性 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材 质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产品合格证位 置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或选择介质流束稳定处 核对设计,观察气体介质 主 要 在管道水平中心线以上 观 察液体介质 主 要 在管道水平中心线以下 45夹角内 观 察在水平和倾斜管道上取源方位蒸汽介质 主 要 在管道水平中心线以上或以下 45夹角内 观 察垂 直 主 要 倾斜向上 观 察带有灰尘或沉淀物等混浊介质管道上安装水 平 主 要 在管道上方顺介质流向成锐角 观

17、察与温度取源孔相邻部位 主 要 在温度取源孔上游 观 察取源短管端伸入管道或设备内壁主 要 不应超出内壁 施工中观察严密性 主 要 无渗漏 核对试漏记录安装耐压 主 要 符合 GBJ50093-2002第八章第六节的规定 核对试压记录第四节 流量取源部件第 3.4.1 条 流量取源部件安装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应符合表 3.4.1 的规定。流量取源部件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表 3.4.1 工序 检验项目 性 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材质、规格型号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产品说明书和合格证节流元 外 观 一 般 光洁、平整 观 察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9孔板与环室取压口方向

18、一 般 “+”“ ”一致 观 察环室内径(D1) 主 要 DD11.02D 用卡尺测量孔径偏差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用卡尺测量,核对设计孔板入口及喷嘴出口边缘 主 要 无毛刺、无圆角 观 察上、下游取源孔直径(D3) 一 般 相 等 用尺测量上、下游取源孔轴线与节流元件上、下侧 端面距离(L2)主 要 L20.5D3 用尺测量单独钻孔角接取源取源孔轴线与工艺管道轴线垂直度一 般 允许偏差 3 用万能角尺测量上、下游取源孔轴线与孔板上、下游侧端面距离(L3)主 要 L325.40.8mm 用卡尺测量上、下游取源孔直径 一 般 相等 用尺测量法兰取源取源孔轴线与工艺管道轴线 一 般 垂直相交观察

19、,用角尺测量上游取源孔轴线与孔板上游侧端面距离(L4)主 要 L4D0.1D 用卡尺测量下游取源孔轴线与孔板上游侧端面距离(L5)主 要0.6L50.5D0.02D0.6L50.5D0.01D用卡尺测量取源孔轴线与管道轴线 一 般 垂直相交观察,用角尺测量件安装前检查D 和D/2 取源上、下游取源孔直径 一 般 相等 用尺测量10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均压环取源 主 要上、下游取源孔数相等且在同一截面上观察冷凝器安装 主 要 两个冷凝器标高一致 用尺测量取源部件轴线与管道 轴线 主 要 垂直相交 观察,用尺测量皮托管和均速管等皮托管文丘利式上、下游直管段最小 长度 主 要符合产品

20、说明用尺测量,核对产品说明书节流元件进出口 主 要 方向正确 施工中检验严密性 主 要 无渗漏 核对试漏记录耐压 主 要符合BJ50093-2002 第八章第六节的规定核对试压记录注: 为孔板内径与管道内径之比值。D 为管道内径。第五节 物位取源部件第 3.5.1 条 物位取源部件安装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应符合表 3.5.1 的规定。物位取源部件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表 3.5.1 工序 检验项目 性 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材 质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产品合格证位 置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或选择能反映物位变化处 核对设计或观察浮子液位计导向位置 一 般 垂直、导向装置内液流畅通 观

21、 察安 装双室平衡容器 容器本体 一 般 垂直观察,用角尺测量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1中心点 主 要 与正常液位重合,允许偏差 2mm 用尺测量容器本体 一 般 垂直 观察,用角尺测量单室平衡容器 标 高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用尺测量,核对设计补尝式平衡容器 一 般 有防热膨胀装置 观 察定位安装的浮子液位计法兰与工艺设备连接管 主 要保证浮子能在全量程范围内自由活动 观 察严密性 主 要 无渗漏 核对试漏记录耐 压 主 要 符合 GBJ50093-2002第八章第六节的规定 核对试压记录第六节 分析取源部件第 3.6.1 条 分析取源部件安装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应符合表

22、 3.6.1 的规定。分析取源部件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表 3.6.1 工序 检验项目 性 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材 质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产品合格证安装位 置 主 要符合设计要求或选择压力稳定且能灵敏反映介质真实成分处核对设计或观察12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气体介质 一 般 在管道水平中心线以上 观 察液体介质 一 般 在管道水平中心线以下 45夹角内 观 察管道上取源方位在水平和倾斜管 蒸汽介质 一 般在管道水平中心线以上及其以下 45夹 角内观 察含有固体或液体杂质的气体取源装置仰角() 主 要 15用样板尺测量严密性 主 要 无渗漏 核对试漏记录耐 压 主 要符

23、合 GBJ50093-2002 第八章第六节的规定核对试压记录仪表盘(箱、操作台) 的安装第一节 检验数量第 4.1.1 条 仪表盘(箱、操作台)安装的检验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成排安装的仪表 盘(操作台)及其型钢底座必须全部检验,并作整体检查。二、单独安装的仪表 盘(操作台)及其型钢底座应抽检 30%,并不应少于一个。三、仪表箱(板)、保温箱、保护箱均应抽检 20%,并不应少于一个。第二节 仪表盘(操作台) 型 钢底座第 4.2.1 条 仪表盘(操作台)型钢底座安装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4.2.1的规定。 仪表盘(操作台)型钢底座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表 4.2.1 工 序

24、检验项目 性 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制 作 材质、规格型号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核对设计和产品合格证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3外形尺寸 一 般 与盘(操作台 )相符 用尺测量每 米 主 要 允许偏差 1mm直线度 总长大于5m 主 要 允许偏差 5mm拉线,用尺测量最大偏差处位 置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 用尺测量,核对设计底座上表面 一 般 水平,高出地面 观 察每米 主 要 允许偏差 1mm斜度水平倾 总长度大于 5m 主 要 允许偏差 5mm拉线、用水平尺或水准仪测量固 定 ? 主 要 牢 固 观察,用扳手试紧油 漆 ? 一 般 完 好 观 察接 地 ?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

25、 核对设计第三节 单独仪表盘(操作台)第 4.3.1 条 单独仪表盘(操作台)安装的质量标准和 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4.3.1 的规定。单独仪表盘(操作台)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表 4.3.1 工序 检验项目 性 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垂直度(每米) 主 要 允许偏差1.5mm 在盘面、侧面用吊线和尺测量水平倾斜度(每米) 主 要允许偏差1mm在盘顶拉线用尺测量或用水平尺测量固 定 主 要 牢 固 观察、用扳手试紧油 漆 一 般 完 好 观察接 地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螺 栓 一 般 有防锈层 观察减 振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安装密 封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第四

26、节 成排仪表盘(操作台)第 4.4.1 条 成排仪表盘(操作台)安装的质量标准和 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4.41 的规14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定。成排仪表盘(操作台)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表 4.4.1 工序 检验项目 性 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垂直度(每米) 主 要允许偏差1.5mm在盘面、侧面用吊线和尺测量相邻两盘(台)顶部高差 主 要 允许偏差 2mm 在盘顶拉线或用水平尺和尺测量盘顶最大高差(盘间连接多于两处) 主 要允许偏差 5mm在盘顶拉线或用水平尺和尺测量相邻两盘(台)接缝处 主 要 允许偏差 1mm 从盘面上、中、下用拉线的方法测量平面度盘正面 盘间连接(多于五

27、处) 主 要 允许偏差 5mm从盘面上、中、下用拉线的方法测量盘间接缝间隙 主 要 允许偏差 2mm 用塞尺测量固 定 一 般 牢 固 观察,用扳手试紧油 漆 一 般 完 好 观察 接 地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螺 栓 一 般 有防锈层 观 察减 振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安装密 封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第五节 仪表箱(板) 、保温箱、保 护箱第 4.5.1 条 仪表箱(板)、保温箱、保护箱安装的 质量 标准,和 检验方法,应符合表4.5.1 的规定。仪表箱(板)、保温箱、保护箱安装质量标准和 检验 方法 表 4.5.1 工 序 检验项目 性 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自

28、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5高度等于或小于1.2m 主 要 允许偏差 3mm 用吊线和尺测量垂直度高度大于 1.2m 主 要 允许偏差 4mm 用吊线和尺测量单个 主 要 允许偏差 3mm 用水平尺测箱顶倾斜度5 个以上 一 般 允许偏差 5mm 用水平尺、拉线测量集中安装 一 般 整 齐 观 察保温箱的保温层 一 般 完整无损 观 察固 定 一 般 牢 固 观察,用扳手试紧油 漆 一 般 完 好 观 察接 地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密 封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安装固定支架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仪表设备的安装第一节 检验数量第 5.1.1 条 仪表设备安装

29、的检验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用于高压、负压、高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的仪表设备,必须全部检验。二、用于中低压、常温等无害介质的仪表设备 ,应按系统和用途分别抽检 30%,并不应少于一个系统或一台仪表。第二节 温度、湿度仪表第 5.2.1 条 测温元件安装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应符合表 5.2.1 的规定。第 5.2.2 条 压力式温度计安装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应符合表 5.2.2 的规定。测温元件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表 5.2.1 工 序 检验项目 性 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规格型号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位 号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安位 置 主 要符合

30、设计要求或GBJ500932002 第 4.1.1条的规定核对设计或观察16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保护措施 一 般 符合 GBJ50093-2002第 4.2.1、第 4.2.2 条的规定 观 察垫片材质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严密性 主 要 无渗漏 观察,核对试漏记录管道上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用尺测量,核对设计插入深度设备上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用尺测量,核对设计装接 线 主 要 正确、整齐 观 察压力式温度计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表 5.2.2 工 序 检验项目 性 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规格型号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位 号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

31、对设计仪表位置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或 GB J50093-2002 第 4.1.1 条的规定 核对设计或观察温包安装 主 要 全部浸入被测介质中 观 察毛细管敷设 主 要 有保护措施,当周围温度变化剧烈时有隔热措施 观 察毛细管弯曲半径(r) 一 般 r50mm 用尺测量安装严密性 主 要 无渗漏 观察,核对试漏记录第 5.2.3 条 表面温度计安装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5.2.3 的规定。表面温度计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表 5.2.3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7工 序 检验项目 性 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规格型号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位 号 一 般 符合

32、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位 置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验温元件固定 主 要 与被测表面接触紧密,牢固 用扳手试紧,观察安装 接 线 主 要 正确、整齐 观 察第 5.2.4 条 温度变送器安装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5.2.4 的规定。温度变送器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表 5.2.4 工序 检验项目 性 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规格型号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位号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位置 主 要符合设计要求或GBJ500932002 第 4.1.1条的 规定核对设计或观察附件 一 般 齐 全 核对产品说明书固定 一 般 牢固、平正 用扳手试紧,观察集中安装 一 般

33、排列整齐 观 察规格型号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接 线连 接 主 要 正 确 观察,用万用表检查线端连接 主 要 牢固、导电良好 观察,用螺丝刀试紧,用万用表 测试接线盒引入口 一 般 方向不应朝上且密封 观 察安装线号标志 一 般 正确清晰 观 察第 5.2.5 条 测湿元件安装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5.2.5 的规定。测湿元件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表 5.2.5 工序 检验项目 性 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规格型号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位 号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安装位 置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18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防护措施

34、 一 般 应防止热辐射、剧烈振动和水滴 观 察与局部冷、热、湿源和其它检测 元件的距离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用尺测量,核对设计掠过风速 主 要 符合产品说明书 核对安装位置的设计风速防凝结水措施 主 要 符合产品说明书 核对产品说明书风管内安装补充水装置 主 要 符合产品说明书 核对产品说明书固 定 一 般 牢固、平正 用扳手试紧,观察接 线 主 要 正确、整齐 观 察第三节 压力仪表第 5.3.1 条 压力仪表安装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应符合表 5.3.1 的规定。压力仪表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表 5.3.1 工 序 检验项目 性 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规格型号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

35、对设计位号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位置 一 般 操作维修方便,无剧烈振动 观 察连 接 主 要 不使仪表承受机械应力 观察,必要时卸开接头检查取源接头 严密性 主 要 无渗漏 核对试漏记录垫片材质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固 定 一 般 牢固、平正 用扳手试紧,观察接 线 主 要 正 确 观察,用万用表检查测低压 一 般 仪表中心距地面高度为 1.21.5m 用尺测量安装安装高度 测高压 主 要 仪表中心距地面高度大于 1.8m 或加防护罩 用尺测量第 5.3.2 条 压力变送器安装的质量标准和检 M 验 方法,应符合表 5.3.2 的规定。压力变送器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表

36、5.3.2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9工序 检验项目 性 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规格型号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位号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位置 主 要符合设计要求或GBJ500932002 第 4.1.1 条的规定核对设计或观察附件 一 般 齐 全 核对产品说明书固定 一 般 牢固、平正 用扳手试紧,观察连接 主 要 不使仪表承受机械应力 观察,必要时卸开接头检查取源接头 严密性 主 要 无渗漏 核对试漏记录集中安装 一 般 排列整齐 观 察空气管路连接或接线 主 要 无渗漏、正确观察,试漏或用万用表检查线端连接 主 要 牢固、导电良好 观察,用螺丝刀试紧,用万

37、用表测试安 装线号标志 一 般 正确、清晰 观 察第四节 流量仪表第 5.4.1 条 差压计、差 压变送器安装的质量标准和 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5.4.1 的规定。差压计、差 压变送器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表 5.4.1 工序 检验项目 性 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规格型号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位号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位置 主 要符合设计要求或 GBJ50093-2002第 4.1.1 条的规定核对设计或观察附件 一 般 齐 全 核对产品说明书固定 一 般 牢固、平正 用扳手试紧,观察引压管倾斜方向和坡度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安装取源接 连接位置 主 要 正 确

38、 观 察20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连接 主 要 不使仪表承受机械压力 观 察头正负压室严密性 主 要 无渗漏 观察,核对试漏记录隔离器、沉降器冷凝器、集气器的安装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空气管路连接或接线 主 要 无渗漏、正确 观察,试漏或用万用表检查第 5.4.2 条 旋涡流量计安装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5.4.3 的规定。第 5.4.3 条 转子流量计安装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应符合表 5.4.3 的规定。第 5.4.4 条 靶式流量计安装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应符合表 5.4.4 的规定。旋涡流量计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表 5.4.2 工序 检验项目

39、 性 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规格型号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位 号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外观检查 一 般 安整无损 观 察位 置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安装方向 主 要 水 平 观 察工艺管道内径 一 般 不小于流量计内径 用尺测量直管段长度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前置放大器与流量计距离 (L1) 一 般 L120m 用尺测量工艺管道内壁 一 般 清洁无毛刺 手摸、观察规格型号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接 线 连 接 主 要 正 确 观察,用万用表检查线端连接 主 要 牢固、导电良好 观察,用螺丝刀试紧,用万用表测试安 装线号标志 一 般 正确、清晰 观

40、 察转子流量计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表 5.4.3 工 序 检验项目 性 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安 装 规格型号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1位 号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外观检查 一 般 完整无损 观 察位 置 一 般符合设计要求或GBJ50093-2002 第 4.1.1 条的规定核对设计或观察锥形管垂直度 主 要 允许偏差为 2mm 用尺测量固 定 一 般 牢固、平正、不使仪表承受 机械应力 用扳手试紧,观察空气管路连接或接 线 主 要 无渗漏、正确观察、试漏或用万用表检查上游侧直管段长 度(L2) 一 般 L25D 用尺测量注:D 为

41、管道内径。靶式流量计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表 5.4.4 工 序 检验项目 性 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规格型号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位 号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位 置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安装方向 主 要靶面与流向垂直,方向箭头与流向一致,在垂直管道上应使流体自下而上用角尺检验安装法兰与管道垂直度,核对设计直管段长度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用尺测量靶中心轴线 主 要 与工艺管道同轴 检验连接法兰与管道同轴度过滤器安装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安 装空气管路连接或接 线 主 要 无渗漏、正确观察,试漏或用万用表检查第 5.4.5 条 涡轮流量计安装

42、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5.4.5 的规定。涡流量计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表 5.4.5 工 序 检验项目 性 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安 装 规格型号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22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位 号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位 置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直管段长度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用尺测量,核对设计安装方向 主 要 水平,如在垂直管道上就作补偿校正 观察,用水平尺检查核对校正记录过滤器安装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消气器安装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规格型号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接 线 连 接 主 要 正 确 观

43、察,用万用表检查线端连接 主 要 牢固、导电良好 观察,用螺丝刀试紧,用万用表测试线号标志 一 般 正确、清晰 观 察第 5.4.6 条 电磁流量计安装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5.4.6 的规定。电磁流量计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表 5.4.6 工 序 检验项目 性 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规格型号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位 号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位 置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衬里检查 一 般 完整无损 观 察固 定 一 般 牢固、平正、不使仪表承受机械应力 用扳手试紧,观察,必要时卸开检查规格型号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规格型号连接 连 接 主 要

44、正 确 观察、用万用表检查线端连接 主 要 牢固、导电良好 观察,用螺丝刀试紧,用万用表测试垂直管道上安装 一 般 应使流体自下而上 观察,核对设计安 装水平或倾斜管道上安装 一 般两个测量电极不应在工艺管道的正上方和正下方 观 察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3接 地 主 要 流体、连接法兰、表壳,拉成同一地电位 观察,用万用表检查线号标志 一 般 正确、清晰 观 察第 5.4.7 条 椭圆齿轮流量计安装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5.4.7 的规定。第 5.4.8 条 超声波流量计安装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应符合表 5.4.8 的规定。椭圆齿轮流量计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表

45、 5.4.7 工 序 检验项目 性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规格型号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位 号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位 置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安装方向 主要 水平(刻度 盘与地面垂直) 方向箭头与流体流向一致 观察,用水平尺检查固 定 一般 牢固,不使仪表承受机械应力 用扳手试紧,观察,必要时卸开检查过滤器安装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规格型号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接 线 连 接 主要 正 确 观察,用万用表检查线端连接 主要 牢固、导电良好 观察,用螺丝刀试紧,用万用表测试安装线号标志 一般 正确、清晰 观 察超声波流量计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表 5.4

46、.8 工 序 检验项目 性 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规格型号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位 号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位 置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直管段长度 主 要 前 10D、后 5D 用尺测量工艺管道内壁 主 要 无厚的结垢层,不能涂水泥层 观 察探头安装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规格型号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安 装接 线 连 接 主 要 正 确 观察,用万用表检查24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电缆长度 主 要 屏蔽电缆长度不大于150m 用尺测量线端连接 一 般 牢固、导电良好 观察,用螺丝刀试紧,用万用表测试线号标志 一 般 正确、清晰 观

47、 察第五节 物位仪表第 5.5.1 条 浮子式(浮筒式、浮球式、浮标式)液位 计安装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5.5.1 的规定。浮子式(浮筒式、浮球式、浮标式)液位计安装 质量 标准和检验方法 表 5.5.1 工序 检验项目 性 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规格型号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位 号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浮子安装高度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浮球法兰中心高度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浮子导向装置垂直度 一 般 允许偏差每米2mm,全 长不大于 20mm 观察,用吊线和尺测量浮子活动状况 主 要 灵活不卡 观察、试动外浮筒垂直度 主 要 允许偏差 2m

48、m 观察,用吊线和尺测量空气管路连接或接线 主 要 无渗漏、正确 观察,试漏或用万用表检查严密性 主 要 无渗漏 观察、核对试漏记录安装耐 压 一 般符合 GBJ50093-2002 第八章第六节的规定观察、核对试漏记录第 5.5.2 条 放射性同位表仪表安装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5.5.2 的规定。放射性同位素仪表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表 5.5.2 工序 检验项目 性 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规格型号 主 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安装位 号 一 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5放射源屏蔽和包装检查 一 般 完好无损、严密 观察,用射线强度检验器检查放射源安装 一 般 符合产品说明 观察,核对产品说明书衰变率定位 一 般 正 确 观 察射线照射区的标记 主 要 明 显 观 察规格型号 主 要 符合设计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