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益阳市综合职业中专课程教学设计第 1 页 共 5 页科 目 语 文 刘 锋年 级 高 一主备人 辅备人授课内容 父亲的手提箱(节选)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授课类型(请打)新授课 复习课 实训课 习题课 其他课时安排 1总 课时教学目标1.以“手提箱”为线索,梳理全文2.圈画出议论、抒情的语句,联系全文,逐一品味。3.归纳本文的主旨。教学重点 以“手提箱”为线索,梳理全文。教学难点 圈画出议论、抒情的语句,联系全文,逐一品味。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一、请以“手提箱”为线索,梳理全文第一部分(1段):父亲交给我手提箱,我将手提箱放安在角落里。问题
2、1、父亲是什么时候给“我”手提箱的?手提箱放在哪里?父亲在去世的两年前给“我”小手提箱。手提箱放在“我”书房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演讲伊始,作者就开门见山地交代了父亲将小手提箱“交给我” ,关照“我”在他去世之后看一看里面的东西,而且轻轻地把手提箱放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问题 2、 “我”为什么好几天不敢碰父亲的手提箱,更不敢打开它?原因有二:一是担心自己不欣赏父亲的作品;二是因为担心箱子益阳市综合职业中专课程教学设计第 2 页 共 5 页里面有“真正的、伟大的文学作品” 。第二部分(37 段):对手提箱敬而远之。“我”对这手提箱很熟悉,可是却不敢碰它。因为“我”知道里面是父亲的手稿,父亲也曾经
3、做过诗人梦,但由于写诗、译诗难以谋生而放弃了。这一点也充分体现了父亲的性格特点大大咧咧、快快乐乐、无忧无虑。问题 3、是怎样的想法促使“我”打开了手提箱?希望父亲就是父亲,不要是什么作家问题 4、打开手提箱后有什么发现?这些发现引出作者怎样的议论?发现一些熟悉的本子,还发现父亲写作时代表的不是父亲。这些发现引出了作者关于文学与生活的议论。第三部分(89 自然段):打开手提箱之发现与感触。“荒蛮感” ,是指写作中忠实于人类所处的文化、经济等原生态的社会状态。“失真感” ,是指写作中不能“失真” ,不能失去人的本性,不能失去世界的本真。至此,作者提出自己的创作主张:“我认为一个作家要做的,就是发现
4、我们心中最大的隐痛,耐心地认识它,充分地揭示它,自觉地使它成为我们文字、我们身心的一部分。 ”作者在演说中的另一段话语有助于我们的理解,他说:“作家的任务是讲述司空见惯却又无人深思的问题,通过发现、深化、传播,让读者看到,原来熟悉的世界竟蕴涵如此神奇,使读者乐于重新审视。益阳市综合职业中专课程教学设计第 3 页 共 5 页当然,能够把熟知的事物原原本本地付诸文字是一种功力,也是一种乐趣。一个深居小楼、长年磨炼的作家,他首先关注的是自己的隐痛,但同时也有意或无意地体现出对人类的极大信任。我一直充满这样的信任,我相信,别人和我一样有着类似的伤痛,所以他们能够理解;我相信,所有的人都是相似的。一切真
5、正的文学,它的基础就是这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信任,这种天真的、乐观的信任。 一个深居多年的作家,就是希望对着这样一个人类、这样并无所谓中心的世界倾诉。 ”问题 5、父亲发现手提箱被“我”拿走后有什么表现?他“明白了”什么?父亲发现手提箱被“我”拿走后没有说什么,只是看着“我” ,保持沉默。他明白了“我”已经打开手提箱,并阅读了里面的东西。第四部分(1011 自然段):父与子心照不宣。这样一个自信、坦然而又快乐的父亲,从不以威严压抑儿子的自由,儿子的文学创作与父亲有着“深层的关联” 。这深层的关联作者概括为“生活中的缺憾感、幸福感、愧疚感” 。其中的“缺憾感”可以从打开手提箱,读到父亲的笔记中
6、得以诠释。“幸福感”可以通过演说中的另一段话语得到诠释:“我告诫自己,对父亲不要有任何成见。况且我对父亲是心怀感激的,因为他从不像普通的父亲那样颐指气使、威风八面,他从不约束我的自由,永远尊重我的选择。和儿时的伙伴不同,我对父亲从来没有畏惧之感,所以我有时认为我常常可以像孩子一样自由地想象;有时又认真地相信,我能够成为作家是因为父亲年轻时曾经有过作家梦。 ”益阳市综合职业中专课程教学设计第 4 页 共 5 页“愧疚感”也许就是因为提前打开了手提箱,对父亲有着一份内疚吧!问题 6、作者为什么要在演讲接近尾声时提及“父亲送我手提箱的二十三年前”的一件事?意在说明父亲对自己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影响,表
7、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深深怀念和感激之情。第五部分(12 段15 段):忆往事激起千层浪。二、归纳本文主旨:本文为 2006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于2006 年 12 月 7 日在瑞典文学院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的受奖演说节选。作者在演讲时以父亲的手提箱为线索,讲述了父亲对自己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影响,以及对父亲深沉的怀念。文中,帕慕克阐述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主张:“我认为一个作家要做的,就是发现我们心中最大的隐痛,耐心地认识它,充分地揭示它,自觉地使它成为我们文字、我们身心的一部分。 ”他用自己的创作实践着这一主张。正因为如此,帕慕克能得到世界文学的最高褒奖。三、本文是一篇演讲词,其主要艺术特色在于以下两点:1一线贯之,主旨鲜明。2. 情感真挚,极富感染力。四、2006 年诺贝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其人其作(1952) ,土耳其作家,被认为是当代欧洲最核心的三位文学益阳市综合职业中专课程教学设计第 5 页 共 5 页家之一,是享誉国际的土耳其文坛巨星。1979 年写成第一部作品塞夫得特州长和他的儿子们 ,并在 1982 年出版。1997 年的新人生成为土耳其历史上销售速度最快的书籍。2002 年出版的雪以思想的深度著称,是其本人最钟爱的作品。其他代表作品有我的名字叫红 、 伊斯坦布尔:城市记忆 。板书设计:作业、讨论题、思考题: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