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通第一次调研测试 2016.02,1、D 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和事物人们都很称赞;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奇特:跟寻常的不一样;怪异:奇异。寄托:把理想、希望、情感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孕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2、C A项,“扩大”与“程度”搭配不当;B项,句式杂糅;D项,“导致”前缺主语。,3、A. A、“舍下”,舍间之意。谦称自己家的客气话:舍下 简陋得很。“候教”,敬候指教。请柬上常用的套语。 B、“拜读”,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词。“鄙人”,谦 辞,对人称自己。 C、“贵公司”的“贵”,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D、“惠存”,敬辞,请保存(多
2、用于送人相片、书籍 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4、C A、出自张先天仙子。着一“破”字,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 动感。着一“弄”字,将花写得摇曳多姿,花在月光的映照下摆 弄着娇羞柔美的倩影。“破”、“弄”两词,将云、月、花三种 景物都人格化了,富有生命感。 B、出自李贺李凭箜篌引。“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 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 优美动听。“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香兰笑”显示琴声 的欢快,可耳闻,且可目睹。 D、出自张耒春日。残雪悄悄地随着球笋滴落,新春偷偷地 从嫩柳梢头归来。“暗”和“偷”,富于感情色彩,在这里都指 悄悄地、不知不觉地。描绘了冬去春回的
3、景色,表达人们送走严 冬,迎来新春时的喜悦、兴奋心情。 C、出自张继枫桥夜泊。“愁眠”,当指怀着旅愁躺在船上的旅人。“对愁 眠”的“对”字包含“伴”的意蕴。这里既有孤孑的旅人面对霜夜江枫渔火时萦绕 的缕缕轻愁,同时又隐含着对旅途幽美风物的新鲜感受。“江枫”与“渔火”, 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衬托了昏暗迷蒙的背景,描绘了“枫桥 夜泊”的特征景象。,5、B材料中的驴子被蝉的美妙的歌声打动,也想发出月 耳动听的声音,于是“羡慕”地问蝉“吃些什么”才能发出 美妙的声音来。结果,驴子“只吃露水”而被饿死。A、C、D三项从驴子自身条件、学习对象和学习方 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扣住了材料的关键点,对
4、材料寓 意的理解是正确的。,(1)王平甫既没,其家集其遗文为百卷,属予序。王平甫过世后,他的家人汇集他留下来的文章,编 成百卷,并委托我写一篇序文。(2)平甫自少已杰然以材高见于世,为文思若决河,语出惊人,一时争传 诵之。其学问尤敏,而资之以不倦。至晚愈笃,博览强记,于书无所不通, 其明于是非得失之理为尤详。其文闳富典重,其诗博而深矣。自周衰,先王 之遗文既丧。王平甫从少就已经很卓越,凭着才能出众,智慧高 超在当代闻名,写文章才思敏捷、思维流畅,如同打 开河堤,语出惊人,一时争相传诵。他对做学问特别 勤勉,并且好学不厌,到晚年时更加专一,博览强 记,经书没有不通晓的,他对是非得失的道理明白得
5、尤其透彻。他的文章宏大广博、典雅庄重,他的诗歌 内容广博而意蕴深刻。自从周朝衰败,先王的遗文逐 渐没落。,汉兴,文学犹为近古,及其衰,而陵夷尽矣。至唐,久之而能 言之士始几于汉,及其衰,而遂泯泯矣。宋受命百有余年,天 下文章复侔于汉唐之盛。盖自周衰至今千有余岁,斯文滨于磨 灭,能自拔起以追于古者,此三世而已。汉朝兴盛的时候,文学还是接近古风的,等到汉朝衰 败时,文学也就衰落尽了。到了唐代,过了很久,能 够表达古风的人才跟汉朝差不多,到唐朝衰落了,古 文也就消失了。而今,宋朝受天命一百多年,天下文 章又跟汉唐的盛况媲美了。从周朝衰败到今天,差不 多有一千多年,其文风频临灭绝,能(在这种情况下)
6、自拔奋起以追随古人的,也就这三个朝代(汉唐宋) 而已。,(3)各于其盛时,士之能以特见于世者,率常不过三数人。其 世之不数,其人之难得如此。他们各自在自己鼎盛的时候,能够特别显现于当时 的,大概也常常不超过几个人。这些时代显现于当时 的古文人才不多,这些人才难得到了这种地步。(4)平甫之文能特见于世者也。世皆谓平甫之诗宜为乐歌,荐 之郊庙;其文宜为典册,施诸朝廷。平甫的古文能在当世凸显。世人都说平甫的诗歌适 宜做为乐歌,推荐它为祭祀鬼神的乐章;他的文章适 宜作为记载典章制度重要册籍,在朝廷实施,而不能 用在世俗。,然推其实,千岁之日不为不多,焦心思于翰墨之间者不为不 众,在富贵之位者,未尝一日
7、而无其人,彼皆湮没而无传,或 播其丑于后。平甫乃躬难得之姿,负特见之能,自立于不朽, 虽不得其志,然其文之可贵,人亦莫得而掩也。则平甫之求于 内,亦奚憾乎! 然而我们推究事实,一千多年的时间不为不多,将心 思焦虑于文章的人不为不众,处在富贵的人,每天都 有,然而他们都被埋没而没有流传下来,有的在身后 被散布丑闻。平甫却有非同寻常的姿态,身负特别显 现的才能,依靠自己的能力立于不朽之地,即使不能 成就自己的志向,然而平甫文章确实可贵,他人也不 能掩盖其光芒的。那么平甫对内心的追求,有什么遗 憾的呢!,古今作者,或能文不必工于诗,或长于诗不必有文,平甫独兼 得之。其于诗尤自喜,其忧喜、哀乐、感激、
8、怨怼之情,一于 诗见之,故诗尤多也。古今论写作成就,有的人擅长古文不一定精于诗歌, 有的人擅长诗歌不一定精于古文,唯独平甫两者都擅 长。他对诗歌特别喜欢,他的忧喜、哀乐、感激、怨 恨的情感,全部在诗歌中显现出来,所以他的诗作特 别多。,(5)平甫居家孝友,为人质直简易,遇人豁然推腹心,不为毫 发疑碍。与人交,于恩意尤笃也。其死之日,天下识与不识, 皆闻而哀之。其州里、世次、历官、行事,将有待于识平甫之 葬者,故不著于此云。元丰元年。王平甫在家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性格朴实坦率, 通达和气,对待人光明磊落(胸襟开朗),推心置 腹,不因为细小的事情引发猜疑而产生隔阂。和人交 往,在情意上尤其深厚。他
9、去世的时候,天下认识的 和不认识的,听说了都为他哀痛。他居住的家乡、家 族、历来所任官职、所做的事情,将等待了解平甫的 送葬人说明,所以不在这篇文章中述说了。元丰元年。,6、A(敏:勤勉、努力。) 7、B(代词。其他三项都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 的独立性。) 8. 汉兴,文学犹为近古,及其衰,而陵夷尽矣。 汉朝兴盛的时候,文学还是接近古风的,等到汉朝衰 败时,文学也衰落尽了。(评分建议:“近”、“及”、“陵夷”,语句通顺,各1分。) 平甫居家孝友,为人质直简易,遇人豁然推腹心, 不为毫发疑碍。 王平甫在家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性格朴实坦率,通 达和气,对待人光明磊落(胸襟开朗),推心置腹, 不
10、因为细小的事情引发猜疑而产生隔阂。(评分建议: “遇”、“豁然”、“毫发”,语句通顺,各1分。),9请根据第三段文意,简要概括作者认为王平甫的作 品能够在当世突显的原因。(4分),喜逢友人,却要离别;在京漂泊,时间久长;朝廷多事,科举停考;故国衰败,无家可归。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写作发乎内心(抒发真情实感);诗文皆工。,10、 一二两联中,诗人产生“怨”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4分),请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3分),用词富有表现力:“投”运用比拟手法,写出鸟傍晚归巢的急切之情,“冲”写出人在雪中行路的艰难;色彩对比鲜明:“夕阳”为红色,“腊雪”为白色;虚实结合:“鸟
11、带夕阳”是实写眼前之景,“人往边沙”是想象之景;渲染衬托:通过夕阳、远树、腊雪和边沙等意象,渲染凄清的氛围。(评分建议:每点1分,答对三点得3分;其他如从“画面感强”“境界阔大”等角度作答,言之有理亦可;只贴标签,不作简析,酌情扣分。),尾联两句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4分),前句抒发了对朝廷忠心却难以报国的悲愤;后句表达了对前途渺茫的迷惘之情。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屈原离骚)巫医乐师百工
12、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韩愈师说)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苏轼赤壁赋)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12请简要赏析文章第段的表达特色。(6分),示例: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视觉、嗅觉(味觉)等角度,远近结合,描绘了达古藏寨充满生机的美景。 (评分建议:表现手法、内容,各2分,意思对即可。),13请理解文章第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人们总是力图探清未知世界,而我更希望感受大自然的神秘,领略未知世界的独有魅力。 (评分建议:每点2
13、分,意思对即可。),14文章第段中,达古的雪山有哪些特点?请简要 概括。(4分),神秘莫测 纯洁神圣 雄伟壮观 富有力量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15作者为什么认为达古是“最近的遥远”?请加以探究。(6分),达古离成都很近,但长久未能回乡亲近它;人们即便来到大自然中,对大自然的奥秘和力量却遥不可知,或知之甚少,无法真正亲近自然;人们宣称取法自然,讲究天人合一,却又对大自然缺乏敬畏之心,使大自然退缩,变得疏远。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亦可。),16.请简要概述文章第二段的论述层次。(6分),首先指出中国画囿于传统、模仿抄袭的毛病;接着举例论述时
14、代对绘画艺术的影响;最后得出艺术的内容与技巧要随时代而变化的观点。,17.文中两处“写意不写形”所针对的错误认识分别是什么?(6分),第一处:不注重造型技术,只追求笔墨气度;第二处:不求情意趣致,一味强调造型能力。,18作者提出了哪些可以“给予中国绘画一个光辉的前途”的具体办法?(6分),重视写形的基本练习;尝试或创新区别于书法的绘画材料和工具;遵循物象的本体特点,寻求最有表现力的写意。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9根据以下材料,选好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 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些人习惯于仰望别人,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着。,立意参考:材料的核心关键词
15、是“仰望”,“仰望”意为“敬仰而有所期望” 。当我们看到别人的优点或优势时,习惯于总喜欢仰望别人,促使自己追求更高的目标,实现人生理想,从这一点上可以说“仰望别人”是一种好习惯。但如果只是一味仰望别人,而看不到自身的优点,那么这种“仰望”就失去价值,如此仰望只能使人矮化自己,失去自信。我们不能只顾仰望别人,其实自己也是别人仰望的对象,自己也是风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材料为两句话,有主次之分。前一句只是引子,后句才是材料的内涵重点,揭示了“仰望别人”的人“被别人仰望”的看似奇怪实则合理的社会现象。“仰望”只是表面的,旨在告诉我们不要只是仰望别人,自己也会被别人仰望,要有
16、一定的自信心,要“相信自己”。我们不必一味地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这是材料的中心所在,是材料的审题关键所在,也是难点所在。可写人生需要仰望,向更高的目标奋进;也可写人生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在触及仰望的事例中,能分析出“仰望”的行动、原因、意义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佳。,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人,来到这世上,总会有许多的不如意,也会有许多的 不公平;会有许多的失落,也会有许多的羡慕。你羡慕我的 自由,我羡慕你的约束;你羡慕我的车,我羡慕你的房;你 羡慕我的工作,我羡慕你每天总有休息时间。或许,我们都是远视眼,总是活在对别人的仰视里;或 许,我们都是近视眼,往往忽略了身边的幸福。事实
17、上,大千世界,不会有两张一模一样的面孔,只要 你仔细观察,总会有细微的差别。同是走兽,兔子娇小而青 牛高大;同是飞禽,雄鹰高飞而紫燕低回。人,总会有智力、 运气的差别;总会受环境、现实的约束;总会有人在你切一 盘水果时,秒杀一道数学题;总会有人在你熟睡时,回想一 天的得失;总会有人比你跑的快参差不齐,才构成了这世界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卞之琳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是的,走在生活的风雨旅程中,当你羡慕别人住 着高楼大厦时,也许瑟缩在墙角的人,正羡慕你有一 座可以遮风的草屋;当你羡慕别人坐在豪华车里,而 失意于自己在地上行走时,也许躺在病床上的人,正 羡慕你还可以自由行走有很
18、多时候,我们往往不知道,自己在欣赏别人 的时候,自己也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事实上,人生如一本厚重的书,有些书是没有主 角的,因为我们忽视了自我;有些书是没有线索的, 因为我们迷失了自我;有些书是没有内容的,因为我 们埋没了自我,生活中,我们没有必要为难自己,质疑自己,有 时,我们无法很好地理解或学会某样事物,那只是我 们思考与接收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每个人都有自己 的泪要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只要记得:冷 了,给自己加件外衣;饿了,给自己买个面包;痛 了,给自己一份坚强;失败了,给自己一个目标;跌 倒了,在伤痛中爬起,给自己一个宽容的微笑继续往 前走,已足够!一生辗转千万里,莫问成败重几许,得之坦然, 失之淡然,与其在别人的辉煌里仰望,不如亲手点亮 自己的心灯,扬帆远航,把握最真实的自己,才会更 深刻地解读自己面向太阳吧,不问春暖花开,只求快乐面对,因 为,透过洒满阳光的玻璃窗,蓦然回首,你何尝不是 别人眼中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