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下册语文背诵: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俄 )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2、 伤仲永王安石作品,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这是关于一个名叫“仲永”的神童,五岁便可指物作诗,天生才华出众,因后天自己不要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文 章 中 心 思 想 : 人 的 知 识 才 能 决 不 可 单 纯 依 靠 天 资 , 必 须 注 重 后 天 的 教 育 和 学习 , 强 调 后 天 教 育 和
2、学 习 对 成 才 的 重 要 性 。3、木兰诗 唧 唧 复 唧 唧 , 木 兰 当 户 织 。 不 闻 机 杼 声 , 惟 闻 女 叹 息 。问 女 何 所 思 , 问 女 何 所 忆 。 女 亦 无 所 思 , 女 亦 无 所 忆 。 昨 夜 见 军 帖 (ti) , 可 汗 大 点 兵 , 军 书 十 二 卷 , 卷 卷 有 爷 名 。 阿 爷 无 大 儿 , 木 兰 无 长 兄 , 愿 为 市 鞍 马 , 从 此 替 爷 征。 东 市 买 骏 马 , 西 市 买 鞍 鞯 ( n jin) , 南 市 买 辔 头 ( pi tu) , 北 市 买 长 鞭 。 旦辞 爷 娘 去 , 暮 宿
3、 黄 河 边 , 不 闻 爷 娘 唤 女 声 , 但 闻 黄 河 流 水 鸣 溅 溅 。 旦 辞 黄 河 去 , 暮 至 黑 山头 , 不 闻 爷 娘 唤 女 声 , 但 闻 燕 山 胡 骑 (j)鸣 啾 啾 。万 里 赴 戎 机 , 关 山 度 若 飞 。 朔 气 传 金 柝 ( jn tu) , 寒 光 照 铁 衣 。 将 军 百 战 死 , 壮士 十 年 归 。归 来 见 天 子 , 天 子 坐 明 堂 。 策 勋 十 二 转 , 赏 赐 百 千 强 。 可 汗 问 所 欲 , 木 兰 不 用 尚 书郎 。 愿 驰 千 里 足 , 送 儿 还 故 乡 。爷 娘 闻 女 来 , 出 郭 相
4、 扶 将 ( jing) ; 阿 姊 (z)闻 妹 来 , 当 户 理 红 妆 ; 小 弟 闻 姊 来 , 磨刀 霍 霍 向 猪 羊 。 开 我 东 阁 门 , 坐 我 西 阁 床 , 脱 我 战 时 袍 , 著 ( zhu) 我 旧 时 裳 , 当 窗 理云 鬓 ( bn) , 对 镜 帖 花 黄 。 出 门 看 伙 伴 , 伙 伴 皆 惊 忙 : 同 行 十 二 年 , 不 知 木 兰 是 女 郎 。 雄 兔 脚 扑 朔 , 雌 兔 眼 迷 离 ; 双 兔 傍 地 走 , 安 能 辨 我 是 雄 雌 ?注 释 : 木 兰 诗 , 是 我 国 南 北 朝 时 期 的 一 首 北 朝 民 歌
5、, 选 自 宋 代 郭 茂 倩 编 的 乐 府 诗集 , 在 中 国 文 学 史 上 与 南 朝 的 孔 雀 东 南 飞 被 合 称 为 “乐 府 双 璧 ”。 木 兰 诗 讲述 了 一 个 叫 木 兰 的 女 孩 , 女 扮 男 装 , 替 父 从 军 , 在 战 场 上 建 立 功 勋 , 回 朝 后 不 愿 作 官 , 但求 回 家 团 聚 的 故 事 。 热 情 赞 扬 了 这 位 奇 女 子 勤 劳 善 良 的 品 质 , 保 家 卫 国 的 热 情 , 英 勇 战 斗的 精 神 。4、孙权劝学初 , 权 谓 吕 蒙 曰 : “卿 今 当 涂 掌 事 , 不 可 不 学 ! ”蒙 辞
6、 以 军 中 多 务 。 权 曰 : “孤 岂欲 卿 治 经 为 博 士 邪 ( y) !但 当 涉 猎 , 见 往 事 耳 。 卿 言 多 务 , 孰 若 孤 ? 孤 常 读 书 , 自 以 为大 有 所 益 。 ”蒙 乃 始 就 学 。 及 鲁 肃 过 寻 阳 , 与 蒙 论 议 , 大 惊 曰 : “卿 今 者 才 略 , 非 复 吴下 阿 蒙 ! ”蒙 曰 : “士 别 三 日 , 即 更 刮 目 相 待 , 大 兄 何 见 事 之 晚 乎 ! ”肃 遂 拜 蒙 母 , 结友 而 别 。注 释 : 、 资 治 通 鉴 是 司 马 光 主 持 编 纂 的 一 部 编 年 体 通 史 ,
7、记 载 了 从 战 国 到 五 代共 1362 年 间 的 史 事 。 司 马 光 ( 10191086) 字 君 实 , 北 宋 政 治 家 、 史 学 家 。5、 忽 一 人 大 呼 “火 起 ”, 夫 /起 /大 呼 , 妇 /亦 起 /大 呼 。 两 儿 /齐 哭 。 俄 而 /百 千 人 /大 呼 , 百 千儿 /哭 , 百 千 犬 /吠 。 中 间 /力 拉 /崩 倒 之 声 , 火 爆 声 , 呼 呼 风 声 , 百 千 齐 作 ; 又 夹 /百 千 /求救 声 , 曳 屋 /许 许 声 , 抢 夺 声 , 泼 水 声 。 凡 所 /应 有 , 无 所 /不 有 。 虽 /人 有
8、 百 手 , 手 有 百 指, 不 能 /指 其 一 端 ; 人 有 百 口 , 口 有 百 舌 , 不 能 /名 其 一 处 也 。 于 是 /宾 客 /无 不 /变 色 离 席 ,奋 袖 出 臂 , 两 股 战 战 , 几 欲 先 走 。注 释 : 口 技 林 嗣 环 , 字 铁 崖 , 明 末 清 初 福 建 晋 江 人 。 口 技 一 文 选 自 虞 初 新 志 。 虞 初 新 志 是 清 代 张 潮 编 写 的 一 部 笔 记 小 说 , 以 铺 写 故 事 记 叙 人 物 为 中 心 。 全 书20 卷 , 所 收 多 为 明 末 清 初 访 拟 传 奇 故 事 之 作 , 形 式
9、 近 于 搜 奇 志 异 , 并 加 评 语 , 实 际 上 是 一部 短 篇 小 说 集 。辨 析 下 列 表 示 时 间 的 词 语 : 少 顷 既 而 是 时 一 时 未 几 忽 俄 而 忽 然6、 夸父逐日 夸 父 与 日 逐 走 , 入 日 。 渴 , 欲 得 饮 , 饮 于 河 、 渭 ; 河 、 渭 不 足 , 北 饮 大 泽 。未 至 , 道 渴 而 死 。 弃 其 杖 , 化 为 邓 林 。注 释 : 选 自 山 海 经 海 外 北 经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 部 富 于 神 话 传 说 的 最 古 老 的地 理 书 。 比 如 : 精 卫 填 海 、 后 羿 射 日 等 等
10、 。7、 共 工 怒 触 不 周 山 选 自 淮南子 。 淮 南 子 又 名 淮南鸿烈 , 是 西 汉 淮 南 王刘 安 及 其 门 客 集 体 撰 写 的 一 部 著 作 。 两 则 神 话 都 反 映 了 我 国 古 代 人 民 可 贵 的 认 识 自 然 的 探索 精 神 , 我们应该发扬这种精神,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发掘未知世界的秘密,即使是幼稚的,也是新的发现的开端。8、 狼 蒲 松 龄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
11、敌。注 释 : 蒲 松 龄 ( 1640-1715), 字 留 仙 , 一 字 剑 臣 , 别 号 柳 泉 居 士 , 世 称 聊 斋 先 生 , 清 代杰 出 文 学 家 , 小 说 家 。 蒲 松 龄 一 生 热 衷 科 举 , 却 始 终 不 得 志 , 71 岁 时 才 补 了 一 个 岁 贡 生, 因 此 对 科 举 制 度 的 不 合 理 深 有 感 触 。 他 毕 生 精 力 完 成 聊 斋 志 异 8 卷 、 491 篇 , 约40 余 万 字 。 内 容 丰 富 多 彩 , 故 事 多 采 自 民 间 传 说 和 野 史 轶 闻 , 将 花 妖 狐 魅 和 幽 冥 世 界 的
12、 事物 人 格 化 、 社 会 化 , 充 分 表 达 了 作 者 的 爱 憎 感 情 和 美 好 理 想 。 .郭 沫 若 对 他 的 评 价 是 “写人 写 鬼 高 人 一 等 , 刺 贪 刺 虐 入 骨 三 分 。 ”七 年 级 下 册 语 文 课 外 古 诗 词1、 山中杂诗 吴均(南朝)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 竹里馆 王维(唐)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峨眉山月歌 李白(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4、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13、何人不起故园情! 5、逢入京使 岑参(唐)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6、滁州西涧 韦应物(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7、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唐)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8、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唐)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 青山独归远。 9、约客 赵师秀(宋 ) 黄梅时节家家雨, 春早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0、论诗 赵翼 (清)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与课文相关的名联辑
14、录1滁州醉翁亭: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2湖南岳阳楼: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3成都杜甫草堂: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4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颢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黄鹤楼诗岳阳楼记滕王阁序 ) 5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颂孔子 6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颂屈原 7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颂韩愈 8韩潮学派百三汇,公起文章八代衰。颂韩愈 9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颂范仲淹 1
15、0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颂文天祥 11宰相状元余事之,文章义节两兼之。颂文天祥 12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颂辛弃疾 13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撰联颂项羽、勾践 14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颂司马迁 15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颂陶渊明 16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颂李清照 17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颂李白 18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颂李
16、白 19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颂李白19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颂杜甫 20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颂社甫 21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颂杜甫 22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颂白居易 23枫叶四弦秋,棖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颂白居易24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远,惟有几篇新乐府;苏州怀刺史,湖山之边,尚有三 亩旧祠堂。诵白居易24王业不偏安,两表于今悬日月;臣言当尽瘁,六军长此驻风云。 颂诸葛亮 26、功在朝廷,原不分
17、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须辨襄阳南阳。 诸葛亮25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颂陆游 25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何至南渡;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颂岳飞 26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颂蒲松龄 27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颂鲁迅 28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运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 30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其源。(颂三苏父子) 31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三苏”和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轼四位散文家)32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去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颂诸葛亮 )33、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弟翼德,兄玄德,德弟德兄。34、烟柳斜阳,归去东南余半壁;云山故国,望中西北是长安。颂辛弃疾 35、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颂韩信36、力挽山河,浩气贯日月,空余英雄心一颗;名垂宇宙,文光冲斗牛,剩下悲壮词千篇。37、一段秋思成绝唱,半生杂剧到名家。咏马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