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学必背古诗词大全.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034002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必背古诗词大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必背古诗词大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必背古诗词大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必背古诗词大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必背古诗词大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1、长歌行-汉乐府2、七步诗-曹植3、敕勒歌-北朝民歌4、咏鹅-骆宾王5、回乡偶书-贺知章6、咏柳-贺知章7、凉州词-王之涣8、登鹳雀楼-王之涣9、春晓-孟浩然10、宿建德江-孟浩然11、凉州词-王翰12、出塞-王昌龄13、从军行-王昌龄14、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15、鹿柴-王维16、竹里馆-王维17、送元二使安西-王维1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19、别董大-高适20、静夜思-李白21、古朗月行-李白22、望庐山瀑布-李白23、赠汪伦-李白24、独坐敬亭山-李白2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26、早发白帝城-李白27、秋浦歌-李白28、望天门山-李白29、闻官军收河南

2、河北-杜甫30、绝句-杜甫31、赠花卿-杜甫32、江南逢李龟年-杜甫33、春夜喜雨-杜甫34、绝句-杜甫35、江畔独步寻花-杜甫36、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37、江雪-柳宗元38、寻隐者不遇-贾岛39、枫桥夜泊-张继40、渔歌子-张志和41、寒食-韩翃42、滁州西涧-韦应物43、塞下曲-卢纶244、游子吟-孟郊45、竹枝词-刘禹锡46、乌衣巷-刘禹锡47、望洞庭-刘禹锡48、浪淘沙-刘禹锡49、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50、忆江南-白居易51、悯农-李绅52、悯农-李绅53、山行-杜牧54、清明-杜牧55、江南春-杜牧56、秋夕-杜牧57、乐游原-李商隐58、商山早行-温庭筠59、元日-王安石

3、60、泊船瓜洲-王安石61、梅花-王安石6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63、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64、惠崇春江晓景-苏轼65、题西林壁-苏轼66、夏日绝句-李清照67、示儿-陆游68、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69、小池-杨万里7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71、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72、春日-朱熹7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74、题临安邸-林升75、游园不值-叶绍翁76、墨梅-王冕77、石灰吟-于谦78、朝天子咏喇叭-王盘79、竹石-郑燮80、己亥杂诗-龚自珍31、长歌行-汉乐府qng qng yun zhng ku青 青 园 中 葵 ,zho l di r x朝 露 待 日 晞

4、 。yng chn b d z阳 春 布 德 泽 ,wn w shng gung hu万 物 生 光 辉 。chng kng qi ji zh常 恐 秋 节 至 ,kn hung hu y shui焜 黄 华 叶 衰 。bi chun dng do hi百 川 东 到 海 ,h sh f x gu何 时 复 西 归 ?sho zhung b n l少 壮 不 努 力 ,lo d t shng bi老 大 徒 伤 悲 。题解:此诗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构,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地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后人通称之为“汉乐府” 。之后,乐府也便成了一种体裁,内容丰富,题

5、材广泛。本诗是其中一首。注词释义: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晞:晒干。阳春:生长茂盛。布:散布,洒满。德泽:恩泽。焜黄:枯黄。颜色衰老的样子。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 cu。徒:白白地。古诗今译: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在阳光下晒干。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只担心瑟瑟的秋天来到,树叶儿枯黄而漂落百草凋零衰亡。千万条大河奔腾着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重西流?少年时不努力,到老来只能是空空悔恨了。名句赏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本诗借物言理,以园中青青的葵菜作比喻。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怕秋天

6、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的厉害。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少年时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之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向上,牢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警训,催人奋进。42、七步诗-曹植zh du rn du q煮 豆 燃 豆 萁 ,l ch y wi zh漉 豉 以 为 汁 。q zi f xi rn萁 在 釜 下 燃 ,du zi f zhng q豆 在 釜 中 泣 。bn sh tng gn shng本 是 同 根 生 ,xing jin h ti j相 煎 何 太 急 。作

7、者背景曹植(192-232) ,字子建,曹操第四子,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著名诗人。少年时就很有才华,得到曹操的喜爱,因此受到他的哥哥曹丕的猜忌,后来郁郁而死。他的诗语言精练,词采优美,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注词释义 釜:古代的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 萁:豆秆。漉:过滤。 豉:豆豉。用煮熟的大豆发酵后制成,有咸、淡两种,供调味用。古诗今译煮豆子燃烧的是豆秆,过滤豆豉做成了豆浆。豆秆在灶下焚烧,豆子在锅里哭泣。本是生在同一根上,煎熬我何必这么着急!名句赏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和曹植本是亲兄弟,曹植少年时就很聪明,能出口成章,下笔千言。曹丕当了皇帝以后,怕曹植威胁自己的地位,想迫害

8、曹植,有一次让曹植在七步之内做成一首诗,否则就把他处死。曹植应声而起,没走到七步就做好了这首诗。曹植把自己比喻成锅里的豆子,把曹丕比喻成锅下面的豆秆。豆子和豆秆本来是生长在同一根上,现在豆秆却在锅下面燃烧,煎熬锅里的豆子,而锅里的豆子无力反抗。曹植用这个比喻,暗指曹丕我与你是亲生兄弟,应该是骨肉情深,真诚相至,但现在却是骨肉相残,表达了内心的悲愤。相传曹丕听了5面有惭色。这首诗比喻贴切,用语巧妙,通俗易懂而又含义深长。63、敕勒歌-北朝民歌ch l chun yn shn xi敕 勒 川 , 阴 山 下 。tin s qing l lng gi s y天 似 穹 庐 , 笼 盖 四 野 。ti

9、n cng cng y mng mng天 苍 苍 , 野 茫 茫 ,fng chu co d xin ni yng风 吹 草 低 见 牛 羊 。作者背景相传这是北齐人斛律金所唱的敕勒民歌。这首歌原为卑语,后被翻译成汉语。敕勒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在今山西北部和内蒙古南部一带。注词释义川:指平原。敕勒川,大概因敕勒族居住此地而得名。阴山:阴山山脉,起于河套西北。横贯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西一带。穹庐:游牧民族所住的圆顶帐篷。即今蒙古包。野:为了押韵,此处也可以按古音读作 y。见:同“现” ,这里不读 jin。古诗今译辽阔的敕勒川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帐篷,笼盖了整个原野。苍天辽

10、远空旷,草原一望无际,微风吹倒了牧草,露出了藏在草中的牛羊。名句赏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是一首北齐所唱的民唱,它唱出了草原的辽阔和牛羊的繁盛,唱出了大草原的壮美景色。前两句,写敕勒川的位置。把天比作穹庐,非常贴切,同时又让我们想起游牧民族的圆顶帐篷和他们的生活;后两句,用“天苍苍”和“野茫茫”形容草原上的所见,给人以无限辽阔的感受。而“风吹草低”一句,写出了草原上水草的茂盛和牛羊的肥壮,又把整个画面变成了一幅天人和谐的人文图景,生动异常。语言简练质朴,音调雄壮,风格明朗豪放,雄浑天成,是描写草原风光的千古绝唱。74、咏鹅-骆宾王 鹅 , 鹅 , 鹅 ,q xing xing

11、 tin g曲 项 向 天 歌 。bi mo f l shu白 毛 浮 绿 水 ,hng zhng b qng b红 掌 拨 清 波 。作者背景骆宾王(约 640-684) ,唐代诗人,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人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少年时就有诗名,擅长七言歌行和五言律诗,是“初唐四杰”之一。注词释义咏鹅:用诗词来赞美鹅。项:颈的后部。这里代指脖子。拨:划。古诗今译鹅,高昂着头颈朝着天,唱着歌。白色的羽毛悠悠浮动在绿水上,红色的鹅掌划动着清清的水波。名句赏析据说这首小诗是骆宾王七岁时所作。头一句三个鹅字,写出了孩子们初见鹅时的惊喜。接下来的三句话,写活了鹅的神态。那一群白鹅悠闲地游来,正昂着颈高

12、叫着,像是在谈天,像是在以唱,更像是在向天歌唱。它们在水中游来游去,洁白的身体浮在绿水中,红红的鹅掌向后轻轻拨动着清清的河水,荡起一片涟漪。这是一幅多么轻松、快乐、自由,多么纯真美丽的画面啊!这是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是他们认识生活的开始,尤如小鸟冲向大自然,多么欢畅。它让我们体会到了童心的童趣,纯洁了我们的心灵。85、回乡偶书-贺知章sho xio l ji lo d hu少 小 离 家 老 大 回 ,xing yn w gi bn mo shui乡 音 无 改 鬓 毛 衰 。r tng xing jin b xing sh儿 童 相 见 不 相 识 ,xio wn k cng h ch li笑

13、 问 客 从 何 处 来 。作者背景贺知章(659-744) ,唐代诗人。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年青时就因为诗文写得好而闻名。为人狂欢,与李白、张旭等合称“饮中八仙” 。他的诗清新疏朗而富有机趣,以回乡偶书 、 咏柳等传诵最广。注词释义偶书:偶然写出来的。鬓:耳边的头发。衰:古音读作 cu。指鬓发稀疏、斑白。古诗今译小时候我离开了家乡,到老年才回来,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而鬓发却已斑白。孩子们看见我却没有人认识我,笑着询问我是从哪里来的。名句赏析“乡音无改鬓毛衰”这首诗看似平淡,却内蕴丰富。前两句写游子重回故乡,淡淡的叙述中含有不可言说的兴奋和激动,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走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化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 。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让;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年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以如此简短的语言写出了所有游子的共同感受,这就是本诗千百年引起人们心灵震颤的重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