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二物理每日一套(1)1.一列长 200 米的火车一 54 千米/时的速度通过一个长 700 米的山洞需要多少时间?火车完全在山洞理运行的时间是多少?2. 有一山峡宽 1200 米,两旁都是峭壁。有人在山峡内放一枪,他听到头两次回声间隔 5 秒,求这个人离两峭壁的距离。(空气中声速为 340m/s)3.(简答)对着你的手背吹气,呵气,说出你的感觉,并解释其中的道理。4.(简答)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去,白纸被照亮,而平面镜却比较暗,试解释为什么?5刻度尺是测量 的工具,测量前要观察刻度尺的 、和 。(1)使用时,要正确放置刻度尺:
2、零刻度线对准 ,有刻度线的一边要 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2)读数:视线要 刻度线;估读到 。(3)记录:数据包括 和 。(4)如图: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5)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 3300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 )。A.小明同学的身高 B.一本书的长 C.学校桌子的高度 D.学校教室的高度(6)小明利用分度值为 1mm 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为( )A.2.36cm B.2.357cm C.2.35cm D.2.4cm6.用停表测量 ,请
3、观察如图甲机械停表的表盘,大表盘指针走一圈等于 ,小表盘指针走一圈等于_.使用停表测量时,用手握住停表,按一下按钮,表针立即走动,按第二下,表针停止走动,按下归零按钮时,秒针和分针都回到零点。甲 乙 丙(1)图乙停表的读数为 。(2)图丙秒表的读数为 s。7.小军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作出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1)这个实验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是温度计和_。(2)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冰的熔点是_,在 7min 处于_态。(3)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选填“A”或“B”)A寻找普通规律 B. 减小
4、实验误差(4)将装有冰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固体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8. 在雷雨交加的晚上,某人为了测量打雷处与自己的距离,他手里拿着停表,当他看见闪电时,立即按下停表计时,当他听到雷声时,立即停止计时。一次看见闪电刀听到雷声间隔了 5 秒 40,请问打雷处距他多远?9.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做匀速(速度不变)直线运动,速度为 v1=20m/s,在汽车正前方 L=270m 处有一山崖。此时汽车鸣笛,又前进一段路程 s 听到回声,已知声速为 v2=340m/s,求 s。初二物理每日一套(1)
5、答案1.一列长 200 米的火车一 54 千米/时的速度通过一个长 700 米的山洞需要多少时间?火车完全在山洞理运行的时间是多少?答 54km/h=15m/st=s/v=(200+700)/15=60s t=s/v=(700-200-200)/15=20S9 有一山峡宽 1200 米,两旁都是峭壁。有人在山峡内放一枪,他听到头两次回声间隔 5 秒,求这个人离两峭壁的距离。(空气中声速为 340m/s)解:设人离一峭壁的距离为 x,离另一峭壁的距离为 1200-x 则声音到两峭壁并返回的时间分别为:2x/340,2(1200-x)/340. 由题意,2x/340-2(1200-x)/340=5
6、 解得 x=1025,1200-x=175 所以人离两峭壁的距离分别为 1025 米和 175 米。1 对着你的手背吹气,呵气,说出你的感觉,并解释其中的道理。答:吹气时感觉凉爽。因为吹气加快了手背表面空气流动,使手背上水分蒸发加快,蒸发吸热,所以感到凉爽。呵气时感觉湿热,因为呵出的热气高于手背的温度,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液化放热,所以感到湿热。28、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去,白纸被照亮,而平面镜却比较暗,试解释为什么?因为镜面平,形成镜面反射,光线被原路反射回去,而白纸表面凹凸,形成散射,即光线往四面八方射出,故光线进入人眼
7、的多,看起来较亮5.长度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1)被测物体的一端 紧靠 (2)正对 分度值的下一位(3)数值 单位 (4)B (5)D (6)A6时间 30s 15min (1)20s (2)337.5s7. (1)秒表 (2)不变 O 固液共存 (3)A (4)慢 8.解:5.4340=1839m 因为光的速度是每秒 30 万公里,所以在 3.5 秒以内可以听到雷声的距离内,是可以理解为光的运行时间接近 0 的 t 声-t 光等 5.4 5.4 乘 340 约等于 1839m9. 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做匀速(速度不变)直线运动,速度为 v1=20m/s,在汽车正前方 L=270m 处有一山崖。此时汽车鸣笛,又前进一段路程 s 听到回声,已知声速为 v2=340m/s,求 s。解:已知v1=20m/s,v2=340m/s,L=270m,可求出时间 t。 t=2L( v1+v2)=2270(20+340)=1.5s 汽车前进的路程 s=v1t=201.5=30m 即 s=3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