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二10班结题报告韩国流行文化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026596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10班结题报告韩国流行文化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二10班结题报告韩国流行文化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二10班结题报告韩国流行文化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二10班结题报告韩国流行文化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二10班结题报告韩国流行文化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对“韩国流行文化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的研究及对策分析单位:佛山市顺德区华侨中学指导教师:陈保芳联系电话:13415579153时间:2013年12月20日班级:高二(10)班组长:卢碧筠组员:袁嘉勇 何颖怡 林琦琪 于潼淇 何彩莹管理老师、指导老师:陈保芳(一) 研究背景以及目的当代中国青少年追韩星的现象十分严重且疯狂。手机屏幕是 exo 的相片,酷狗音乐里慢慢一堆横横竖竖的韩文歌曲:fx,shinee,bigband, 少女时代,infinite 电脑壁纸是韩国明星,疯狂抢购自己喜欢的韩国明星代言的产品,买专辑学韩语,为韩剧而疯狂入迷,为韩星而尖叫兴奋说到“韩流”是这几年在中国大陆刮起的一阵

2、风潮,这阵风潮对我国娱乐界和人们的生活可谓冲击不小,随着韩剧的大量引进和韩国音乐的流行,一些韩国明星和韩国歌手已经深入人心,尤其是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更大。与“韩流”一起进入中国市场的还有韩国的文化、美食、风俗习惯等。前几天我听 FM958 黑龙江音乐广播网中提到“哈市的各大超市在新年之际上架一些有韩国风格的餐具,完全是因为韩剧在中国的热播。 ”近一两年来,由韩国流行音乐、偶像剧、服饰打扮所聚集起来的韩国文化风潮席卷了我国绝大部分的都市时尚人群。新的社会现象催生了新的词语, “韩流”一词应运而生,并在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传播媒体中频频出现。与此同时,校园中“哈韩”现象也渐渐兴起。 “韩流”是

3、社会学家对韩国文化风靡、流行的一种统称,就是浸透韩国特有文化气息的纯粹的韩国式生活方式在国内掀起的新的流行风潮。我们想了解的是,面对韩流的冲击,中国青少年的态度是什么?而正确的态度又是什么?他们喜欢韩国的娱乐文化吗?他们会盲目追随吗?说实在的,我也很哈韩,喜欢看韩剧,即使看起来很磨矶,但是他们对人的内心活动刻画的很细腻,而且对于剧情的级别划分的很清,普通级别的剧中人物拉拉手都很少见,相拥或是接吻的就更少了,这是与我国剧情有差别的地方。可能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吧,我对韩国音乐也情有独钟,而且特别喜欢韩国最大的娱乐公司 SM 娱乐公司的一些组合,如 H.O.T、东方神 起、Super Junior、

4、TRAX、神话等组合,还有 SS501、Se7en、Rain 等,他们以舞曲见长与 R&P 相结合,再加上优美的舞蹈,的确很上眼。在被称为“偶像时代”的今天,中学生到底用怎样的方式崇拜自己的偶像?他们崇拜偶像到何程度?我们应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如何对待流行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老师、家长对他们的做法是持支持还是反对的态度?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手机、分析收集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的能力。培养小组的集体合作精神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二) 研究过程以及方法 计划的制定、讨论根据研究性小组的研究目的,我们针对研究的可行性讨论并设计了研究计划,并进行了严格的分工合作。1.计划的主要内容:研究方

5、法: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文献分析、网络资料分析预期成果:开题报告、体验、调查分析报告、论文表达形式:文字、数据以及统计、录像和图片2.小组分工如下:(具体实施时进行调配)1)卢碧筠,:负责写开题报告和总结,电脑输入。2)何颖怡,林琪琦:负责写问卷调查的问题和搜集有关数据和统计和录像。3)于潼琪,何彩莹:负责做好访问笔录和统计,搜集有关校园暴力的图片和内容。4:何彩莹负责上台演讲,简述小组的开题报告和结题报告,搜集有关资料。5)袁嘉勇: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对此进行绘制图表和分析。实地观察、了解制订计划后,我们开始进行研究。首先,我们成立的研究小组利用平时课余时间,了解和观察学校里面是否存在校园暴力

6、现象,或者从同学口中了解学校是否存在校园暴力。从而总结出自己所观察到的情况以及自己的见解。 资料调查、分析研究小组分工合作,查阅有关校园暴力这方面的书籍,收集专家对这方面现象的看法以及网民对此现象的评价。了解校园暴力的危害、成因、现状等。采访相关老师,咨询有关研究方法。 调查问卷设计问卷调查,对 4 个班的同学进行问卷调查(200 人)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然后总结这一系列的问题,对此进行具体分析。设计的问卷调查内容如下:五、调查结果与分析1、您了解韩国娱乐文化吗?A、了解 (63) B、不了解(16) C、了解一点(21)从问题一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韩国娱乐文化还是了解比较多的,从中便可

7、以知道如今韩流的已经入侵到中国青少年的世界,而且还变成了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在审视“韩流”涌入中国并赢得许多青年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在某种程度上也正是由于中国的文化境域较少,正面提供或者说没有充分适应当代青年真实的质感的精神文化渴求,使供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于是青年人必然要寻找其他替代。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文化的多元化使年轻人有了更多的选择。他们愿意选择那些具有活力的新文化,并与其一起成长。而韩国文化,是在融合东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原创性的新文化,新鲜而不浅薄,因此对青年更具有一定的感召力。2、您追随韩国娱乐动向吗?A、追随(42) B、不追随(35) C、偶尔(23)从问题二

8、中可以看出,有追随过韩娱的同学占了绝大多数。青少年最推崇的就是外来文化的时尚和自我个性的张扬。而当“韩流”出现,以奇异美艳的时尚发型和装束、特立独行方式让中国的青年似乎找到了最佳结合点。一切唯我、唯现代、唯时尚、唯另类、唯美艳,这便是“韩流”与现代青少年迅速结合的内涵。这也说明了青少年对于快乐简单的渴求,这样简单浅显又个性张扬的东西能让他们放松满足。用快乐的方式生活,凭感觉唱歌、跳舞、成长,并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娱乐活动的多样性赋予青少年乐观自然的生活观念,使他们在娱乐中忘记烦恼。3、在韩国娱乐文化中,你最喜欢什么?A、韩剧(35) B、韩文歌(21) C、韩国明星(37) D、其他(7)从问题

9、三中可以看出,喜欢看韩剧和韩国明星的同学占了多数。不难看出,今年来大量涌出的韩剧和新兴的韩国明星吸引了非常多的青少年,在港剧、日剧后,新兴的韩剧通过自身的明星作为亮点成功的取代了青少年中港剧、日剧的地位,而这无疑与同学们喜欢韩国明星成正比,韩国明星无懈可击的妆容,大胆的装束,靓丽帅气的脸庞,无疑成为吸引青少年的最大卖点。这两者结合起来,便得到了以上的调查结果。4、您会因为喜欢韩娱而去韩国或想去韩国吗?会(68) B、不会(27) C、不确定(5)从问题四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去韩国或想去韩国的原因是喜欢那里的娱乐文化,韩国也紧紧抓住了这个机会,大力发展娱乐圈事业,这无疑给韩国带来了更多的旅游收

10、入,推动了韩国的旅游业发展。不少同学因喜欢韩国明星而专门去韩国看演唱会,或去韩国旅游,我觉得这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毕竟韩国事实上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发达,许多同学去了韩国之后大失所望,我建议如果想去韩国的话应事先查好相关资料,做好全面的准备,不要单单因为那里有喜欢的明星就盲目冲去韩国。5、您对待韩娱的入侵有何看法?A、正确对待,避免盲从(83) B、只要喜欢就可以追随(7) C、没看法(10)从问题五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是比较正确的,以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为本质特征的“韩流”,由于其感性的指向和追求愉悦的功能,必然带有娱乐性的特点。由于其市场广大和文化产业的存在,其作为消费品必

11、然会被成批地生产出来,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要求,同时满足文化商的赢利需求。这种只重视感性愉悦和被成批复制的产品难免带有低俗化和无个性的特点,风行一时即会被新的流行所取代。同学们能正确的认识到这一点,说明同学们的判断能力还是不错的。6、您认为韩娱对青少年有好处吗?A、有(56) B、没有(32) C、不知道(12)从问题六中可以看出,超过半数的同学认为韩娱对自身有好处,而认为没有的也不少。从整体上看,“韩流”有助于青少年个性的解放和民主化倾向的加强,赋予青少年积极的主体意识,使青少年呈现出具有时代特征的理性精神。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中,自我无疑是最重要的,自我意味着独立,是现代社会最起码的思想资源。

12、青少年有自己的时尚和娱乐,有自己的表达方式,他们不一味地崇拜权威、顺从长辈,不循规蹈矩,崇尚个人的选择,这种独立的理性精神适应了现代社会生存竞争的需要,有利于发挥当代青少年的创造性、开拓新的道路。这种普遍的参与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民主”。当然,精英们尽可指责这种文化低俗,没有深度和个性,但它毕竟给多数人的身心带来了愉悦和快乐。7、您喜欢韩国明星的原因是什么?A、歌曲(53) B、穿着(18) C、电视剧(29)从问题七中可以看出大部分青少年喜欢上韩国明星的原因都是因为歌曲和电视剧,近年来,随着中国内地播放的韩剧越来越多,以及各大音乐榜出现了韩文专属榜单以及新韩文歌的推荐,更多青少年接触到来自韩

13、国的源源不断的新兴文化入侵,对于青少年来讲,确实是一个不小的诱惑,所以,韩流入侵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自身造成的。8、您会因为喜欢某个韩国明星而模仿他(她)的穿着打扮吗?A、会(28) B、不会(38) C、有倾向,但不会全部模仿(34)从问题七中可以看出,对于盲从这个问题绝大部分同学还是有着清晰的认识,他们会有偶像,但也不会去完全模仿自己的偶像,这可以体现出大部分同学有着坚持自我,不所波逐流的精神,但是还是有同学会去追随模仿。9、您认为韩流能成功入侵中国的最大因素是什么?A、新颖,潮流(67) B、媒体的宣传(16) C、国内文化缺少竞争力(17)从问题九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对韩流的入侵的原因

14、上几乎都认可了韩国文化的新颖和潮流,不可否认,这确实是最大的亮点,通过自身新颖大胆的元素,吸引了许多青少年的目光,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和对新兴事物的追求,成功入侵了中国市场,也成功的带动了青少年的哈韩行动。“韩流”得以广泛的流行,体现了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认同与追求,是社会转型期青少年价值观的生动表现。“韩流”的前卫,或是“酷”也好,“蔻”也好,其实,只是一种包装的形式,是他们对这个自认为是“僵化世界”的反叛,是他们需要走出世俗以及要和传统对峙的一种存在方式。但值得一提的是,也有少部分的同学选择了C,这说明中国的文化自身却是有一定的缺陷,缺少创新,难免争不过韩国。10、韩流触发了您的哪种行动?A、学习

15、韩语(56) B、看韩剧(38) C、有去韩国留学的打算(6)从问题十中可以看出,超过半数的同学有接触韩语的行为,在平时生活在也不难发现如今的青少年在日常用语中也经常使用韩语,在日常生活中造就了一个韩语的气氛,不难引起其他人的跟从。而且,看韩剧的人也不少,各大电视台在韩剧的收视率颇好的情况下,便会增加韩剧的引进,从而使更多的青少年接触到韩流,更有甚者便会产生留学韩国的念头。(三) 研究结果调查分为网络调查和问卷调查两种形式,根据这两种形式的调查获得的结果,并对此进行了分析与总结。1.问卷调查的结果:2,学生追星并不狂热,多数只是简单崇拜我们将偶像崇拜行为划分为 7 个等级,依据表格顺序,对偶像

16、的崇拜程度逐级递增。(见表 1)从调查结果可见,中学生偶像崇拜行为的层次大体呈现出越浅层次的行为具有的人数越多、行为出现频率越高的特征。调查对象多停留在 1-3 浅层次的行为上,即“收集偶像信息” 、 “谈论偶像话题” 、 “购买偶像相关产品” 。选择无此 3 种行为的人分别占27.1、30.6%、41.0%。选择偶像崇拜的中级层次,即 4-6 层次的人数突然减少,只有17.3%-23.1%的人出现过 “刻意模仿偶像行为 ”、 “参加偶像出席的活动” 、 “做一名职业粉丝 ”这 3 个层次的行为。说明偶像崇拜的成本(时间、金钱)是制约中学生偶像崇拜行为的重要因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一群固定的

17、中学生达到了偶像崇拜的高级层次,即第7 层次自我表现,共 25 人参加过公开的比赛及活动。说明现在的中学生们自我肯定的程度较高,对自己很有自信,同时渴望出名。总体来讲,中学生偶像崇拜的行为尚未升级,远远没有达到非理性的极端行为。 (此题为多选题,总和不为 1)中学生偶像崇拜的程度适当,多数人处于“追而不狂”的理性范围内。将 7 种追星行为的出现频度分别赋值,计算出 7 种行为出现频度的平均值为 3.35,这说明中学生不同的追星行为均介于“偶尔”与“有时”之间,可见追星并未成为中学生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占用的课余时间也不多。这也在一个层面证明了当今中学生偶像崇拜行为较为理性、健康。其中,男生

18、行为频度的平均值为 3.47,比女生频度略高 0.21。半数以上崇拜明星,三分之一自我欣赏首先,中学生们对于偶像的问题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思考,并不是盲目地人云亦云。比如:被明星吸引而崇拜的占 62.6%,同时有 19.3%的人将偶像视为自己学习的榜样,这样偶像的存在就会成为激发其前进的动力;7%的人受到媒体影响而追星,这说明绝大部分的同学对于众说纷纭的媒介宣传具有独立的鉴别能力。相反,也仅有 1 人选择了“因为别人都有偶像,自己没有就显得很另类” ,占 0.6%。 (此题为多选题,总和不为 1,见表2)其次,中学生看中自己、欣赏自己的人数不在少数,其比例占到 31.0%。这与偶像崇拜行为的

19、调查结果相互印证。这一趋势不得不引起教育者的重视。家长态度比较理性,一些教师关注不够从调查结果得知,总体而言,老师、家长对待学生追星的态度较为理性。有 42.1%的中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偶像崇拜行为原则上支持,并能及时引导,只要偶像崇拜不影响自身学习就允许。这样的态度是值得提倡的。与此同时,也存在两种不正确的引导方式,如:完全的支持,尽一切可能满足孩子追星的要求,这很可能养成孩子任性的性格,也不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偶像崇拜态度;完全的反对,严厉地管制、压制的家长也占有一定的比例,4.7%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追星行为就小题大做,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既不能解决问题,也会疏远代际关系,激化其逆反心理。

20、可喜的是,这两种家长并不多见,只占 10%。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一个颇令人担忧的问题:38.6%的中学生认为老师、家长并不关心自己是否追星。这可能是因为师长和孩子的交流过于简单,往往只关注到了孩子的物质需求或是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彼此内心的交流;或许是因为师长对孩子的关心与孩子自己的感受并不吻合。师长的关心孩子并不能真切地被感受到。这就启示师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采取恰当的方式,关注到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学生崇拜偶像多元,家长师生能够理解调查显示,只有 6.4%的人会 “和老师、家长争吵,坚持崇拜偶像” ,可见,中学生在偶像崇拜问题上与老师、家长并未呈现出明显冲突。以下 3 项数据显示,学生追星

21、并不狂热,多数人在老师、家长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有 32.7%的人,选择在追星的问题上与老师、父母根本没有矛盾。有 28.7%的人同意老师、家长的观点,愿意主动停止过分的偶像崇拜行为。有 8.8%的人,不同意教师、家长的观点,被迫放弃追星。但 23.4%的人会冷处理他们与师长之间的矛盾,自己偷偷摸摸地追星。比如,节省早餐费等零花钱,购买想要的明星产品。老师、家长唯有对孩子多加关注,才能了解到孩子们的真实态度。本调查中,尚无人选择“运用极端的方法,威胁师长支持自己崇拜偶像” 。调查还发现,在普通中学与示范中学中,学生的偶像崇拜行为均数并无差异。另外,性别间也无差异。同时,通过访谈得知,目前中学生的

22、偶像更为多元,娱乐明星受欢迎的程度已经逐渐下降,不少中学生都对政治明星、体育明星、文化名人更为敬佩。这也反映出中学生偶像崇拜的理性与健康。 (实习生张婷李芳)事例分析:家长观点:要追就追优质的“星”我儿子刚初中,特别迷“快男”苏醒。儿子追星挺专业的,快男比赛期间,他还在学校组织了“醒目” (苏醒迷的代称)团,领着他们团友在北京多个公共场所为苏醒拉票,西单商场、王府井、天安门都去过。儿子穿着他们自己在淘宝网定制的苏醒衫,手里高举苏醒的大幅海报,大声地向路人喊着:“支持苏醒,请为苏醒投票”回到家,儿子还鼓动我们为苏醒投票。看孩子如此疯狂,我有些不解。甚至担心儿子这么追星是不是有点过头了?所以,我决

23、定要先了解孩子的偶像苏醒,再决定怎么教育他。一天晚上,儿子正在看“快男”比赛,电视里苏醒正深情演唱,儿子看得目不转睛。我悄悄坐到儿子身边,说:“我也看看,我儿子这么喜欢的歌手一定有过人之处。 ”儿子马上兴奋起来, “苏醒是这个舞台上最出色的,上次他还为自己的一个音没唱准向观众道歉,他还第一个勇敢地站上 PK 台。我特别佩服苏醒,我觉得他特男人。 ”听着儿子滔滔不绝,我知道了苏醒在他心中的位置。于是我认真地看了苏醒的表演,果然他唱功很好,也很会表演,我也对这个大男孩萌发了好感。从那以后,只要有苏醒的消息我都会格外留意,知道后我就马上告诉儿子。只要苏醒有新专辑发售,不用儿子说,我都会帮他买回来。现

24、在,因为苏醒,我和儿子逐渐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话题也从苏醒的歌延伸到他成长中的很多方面。我们谈到了理想、未来这些以前未谈过的话题,我对儿子多了很多了解,儿子对我也多了很多理解。追星并不是坏事。苏醒是有优点的,我不反对孩子追这样的“星” 。在我看来,苏醒不但是个小帅哥,还是个好学的孩子。我查到苏醒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他在读初中的时候,是年级的第一名。他的英语很出色,雅思考了 8.5 的高分。我告诉儿子,要向苏醒学习,无论做什么都要坚持并且精益求精,要高标准地要求自己。渐渐地,儿子从最初迷恋苏醒的歌深入到钦佩他的人格。儿子学习比以前认真了,还常练练英语口语,说既然自己那么喜欢苏醒,英语也不该说

25、得太差。很多家长问我怎样才能处理好孩子追星的问题,我的做法是,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偶像,判断这个偶像值不值得孩子去追。其次,如果孩子喜欢的是一个“优质偶像” ,那就要挖掘偶像的优点,帮助孩子正确追星。像苏醒这样的阳光明星,完全可以成为孩子的榜样,偶像的力量正激励着我的孩子成长进步。 (张婷根据家长口述整理). 专家观点:3,如何看待青少年疯狂追星现象? 1.因势利导分而治之青少年追星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是中性的追星,青少年只是喜欢明星的生活格调、艺术表现方式等;第二是偏正面的追星,青少年对明星拼搏精神、顽强毅力等优秀人格品性的钦佩与崇拜;第三是偏负面的追星,青少年盲目地崇拜明星的外表,甚至某种低

26、俗的行为。教师、家长在得知孩子追星后,往往焦躁不安、举止失措,其实大可不必。从某种意义上说追星是青春期的一种正常心理表征。对于绝大多数青少年来说,过了这一特定阶段,追星情绪就会自然消退,对明星的追求也就自然会成为美好的青春回忆。此时,这些动人的回忆就具有正面的心理效应了。因此,很多情况下消极疗法比积极疗法更好。追星一半可能是纯心理问题,一半则是德育问题。我们虽然不能仅仅依靠德育来解决问题,但学校道德教育可以发挥应有的力量。第一,正视青少年的追星做法,因势利导。比如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团队活动,和学生一起讨论“星”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明星身上的优点。学生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在公开表达追星的缘由时,

27、他们一般都会不自觉地为自己喜欢的明星做正面的价值“辩护” ,教育者应当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引导学生从关注明星的外观转移到学习明星的内在品性。第二,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追星也与其过分在某个明星身上集中精力有关。学校、班级可以组织更多的有吸引力的活动,如球赛、音乐会、远足、参观天文馆等等,将其精力分散到各个有吸引力、有乐趣的地方。久而久之,学生的业余时间就合理分散开来。这样我们就不是强行制止学生追星从而引起其逆反,而是积极疏导他们的心理能量,消退过激的追星狂热。 (檀传宝)2.尊重理解有的放矢从某种程度上说,青少年追星应该令家长和教师欣喜。因为这足以证明孩子已经开始长大,建立自己的

28、人生目标(哪怕是暂时的、短期的、朦胧的) ,懂得规划人生,应该得到成年人的尊重。但它也涉及到下一个问题,哪些需要学校教育和家长采取干涉措施,而哪些属于青少年的权利范围内,他人无从置喙。追“星”问题隐含的是青少年价值观的态度,这不可避免地涉及公领域和私领域的分解。崇尚美、喜欢酷,有些是私领域范围内的,没有必要强调整齐划一。在追星问题上公领域和私领域的划分,有利于处理成年人和青少年之间的代际冲突。青少年追“星”难免会对传统权威的榜样教育带来挑战。而教育工作者也大可不必视之为洪水猛兽,一概否定。事实上,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一个贴切的比喻。如果出现过于盲目的崇拜和挑战,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我

29、们该怎么办?如何做到正确的引导?难道通过所谓的“引导”就能完全改变青少年的态度吗?值得教师和家长真正思考的并不是如何去说服,这只能治标不治本。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反思精神以及理性的判断。这需要转变教育理念,在传统一堂灌的教育方式上毫不吝惜地给孩子们一点自由的空间、时间,用于独立思考和反思。而教师和家长也要努力去培养孩子们这些精神,用理性的视角去审视、批判、探索。一个能够理性地独立思考的人,是可以认识内心狂热幻想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的,从而达到自我与外在的平衡。孩子们的路还很长,未来要怎么走?对青少年的狂热的追星行为,我们需要查其因治其果,有的放矢地解决这个问题。 (

30、赵振洲)3.追而不狂 保持理性偶像崇拜在青少年身上更多地表现为追星。简单地说,追星就是青少年被明星身上的某一种性格品质或闪光点所吸引。只要把握好尺度,不陷入疯狂的非理性状态,追星就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于追星专业化、不断升级,学校不能采取漠视的态度。学校并不一定要简单地禁止追星,更重要的是要引导青少年保持恰当的追星态度“追而不狂” 、 “不丧失自我” 、“保持理性” ,引导学生由追星转变为做自己,形成其独立人格。教育本身具有价值引导的作用。通过学校教育,树立主流价值观,给青少年的成长打下一定的基础。价值引领是教育的本意,采取“关卡堵压”行政命令式的管理可能暂时效果

31、好,但对教育是一种伤害,也是不理性的。追星本身就是青少年对多元文化的追求,也是对学校教育民主的考验。因此,对于青少年的追星现象,学校教育要充分发挥价值引导作用。大可不必将追星看成是搬不上桌面的事情,只要是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事情,就可以光明正大地讨论。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教师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成长经验,并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这样有助于价值澄清和引导。引导学生对“星”进行分类,追求那些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的“星” ,而不是仅仅盲目崇拜娱乐明星。可以通过讨论文化明星,让学生看到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开拓学生的视野。学生们甚至可以比比哪种追星更健康,更有文化内涵,更能促进独立人格。 (王啸) (作者均系

32、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师观点4.化弊为利作为一名教师,我常常担心学生追星会使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的思想滋生;害怕学生沉迷于虚幻世界,而对现实的生活与学习兴味索然、厌倦、逃避、叛逆;甚至成为杨丽娟式的追星狂人。所以,我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努力尝试化弊为利, “将计就计” ,利用明星的榜样力量。特别是在案例或事例的选择上尝试选择一些争议较少,正面形象丰富,同时孩子们也比较喜欢的明星人物,挖掘明星成功背后他们甚少知晓的故事,如明星努力奋斗的成长经历,一些明星优秀道德品质,以及明星担负社会责任、热心公益事业等。这样不仅为了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为了达到这样几方面的目的:第一,引导学生透过

33、明星表面的职业光环、财富和社会地位看到明星努力奋斗的艰辛,使孩子们理解只有不懈的奋斗才能成功,同时只要不懈奋斗,就会有收获的一天;第二,促使学生由简单模仿明星的发型、着装、动作等外在美转变为模仿明星勤奋努力、善于思考等内涵美;第三,课堂利用明星榜样力量的过程就是一个让明星祛魅的过程,努力让学生走近一个真实的,作为普通人、也作为成功人的明星,而不是一个只需要盲目崇拜的偶像甚至圣人。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故事中获得感动,把握成长的方向,同时也从虚幻的世界中走出来,勇敢地面对现实的生活与学习,理性地认识和解决生活与学习中面临的困难。4,韩国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1.积极影响:知识传播和观念更新。任何一种社会现

34、象的产生,都不能离开时代的背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中国人特别是青年人对于新颖而形式多样的文化现象有了更多的需求。在审视“韩流”涌入中国并赢得许多青年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在某种程度上也正是中韩建交才 11 年,通过传媒我们接触了越来越多的韩国年轻一代的偶像,而且在韩国越来越具有经验制造自己明星的声势中,我们越来越多的认识了韩国的文化,或是越来越对韩国的前卫的或是后现代的行为方式是认可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它的传播必然要负载许多现代观念和新的知识,给青少年以影响。韩流以其世俗化促进了世风的转变和世俗化,也促进了对僵化观念和落后生活方式的冲击。我们

35、不能只纠缠于一些细枝末节,只看到青少年行止的不尽人(某些成人)意,便惊骇“狼来了” ,悲叹“世风日下” ,感慨“人将不人”或“国将不国” ,实在大可不必。在当前这个开放时代,外来文化的融浸与国内文化的多元已不应是值得奇怪的现象。当代青年已不愿亦步亦趋地跟进,他们天然地寻找着适合自己、更具活力的新文化,并乐意与新文化一起成长。尽管他们的选择可能有些偏向,他们的表达方式也太稚嫩,他们有时还被商业化炒作裹挟着懵懂地迈步。但无论如何,年轻人反应快,脑袋灵活,容易产生新思想,接受新事物,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时间长了,不仅知识面扩大了,而且观念新了,视野开阔了,愿意以新的精神对待生活,面向世界,从而去改变自

36、己的命运。从此角度看,可以说影响之大难以估量。“韩流”有助于青少年个性的解放和民主化倾向的加强,赋予青少年积极的主体意识,使青少年呈现出具有时代特征的理性精神。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中,自我无疑是最重要的,自我意味着独立,是现代社会最起码的思想资源。2.消极影响:影响青少年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最浅显地说,是回答人们“怎样生活”的问题。如果我们给它下个定义,那么生活方式是指在不同的社会和时代中生活的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下和在一定的价值观引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需要的生活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总和。这个概念包括三个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即生活活动条件;生活活动主体;生活活动形式。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之

37、生活活动条件是中韩建交及韩国强势文化的渗透;其生活活动主体是青少年;其生活活动形式是“哈韩” 。 “韩流”以娱乐为目的、以技术为手段、以文化商品生产的方式创造出来的这种被大众喜好的文化形式,不仅构筑起青年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而且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他们的认知、情感、思想与心理。影响青少年的审美方式。 “韩流”对青少年审美方式的影响,一是审美追求感性化。 “韩流”的本质特点是平面化的,没有多少崇高的追求,至少不以追求崇高为己任。理想主义受到冲击,不管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甚至主流意识形态也受到忽视。英雄主义受到冷落,青少年更倾向于对直观形象的接受。读图成了青少年最主要的阅读方式,图形、图

38、像成了接触最为频繁的媒体;图片成了杂志的主角,文字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 “韩流”对形象化的追求使青少年更注重对文化的直观性体验而将思想意义放逐。二是审美情趣的低俗化。青少年审美的低俗化表现在其对审美对象的选择上,表现为古典严肃的文学艺术受到冷落。在审美方式上,他们追求浅显直接,在审美情感上,他们不再崇尚含蓄古朴,而去追求露骨的金钱关系,由此也带来了青少年行为处事、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方面的世俗倾向。影响青少年的成才方式。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定型,他们的思想最活跃,对社会潮流最敏感,但是他们的理性选择能力和是非辨别能力较弱,因此其成才方式受“韩流”的消极影响也越大,具体表

39、现在青少年的成才观方面呈现出功利性、世俗性的特点。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更多的青少年把个人收入、社会地位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当代青少年相信金钱和权力的威力,这种功利意识及其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利益驱动性,集中体现了当代青少年 “物质主义”的精神特征。他们越来越依赖于物质的满足,追求世俗的幸福。他们很少去追逐那些名扬天下的雄才大略、学家和政治领袖人物,而更崇拜世俗的明星人物,如韩国的安在旭,金喜善等。明星的耀眼光环深深的吸引着他们,明星的成功之途更是千千万万青少年所梦寐以求的。于是我们看到青少年表现出理想主义的匮乏、理性价值淡化。有的青少年竟然要整出和金喜善一样的眼睛。这反映了他们对“投机取巧” “一夜

40、成名”的成功方式的推崇与模仿。“韩流”对青少年成才方式的影响,还集中体现在青少年对“酷”时尚的推崇上,他们以能扮酷玩酷为成功。青少年将“酷”表现为一种吸引力的现象、一种欣赏的水平。他们认为“酷”是一种挑战、一种勇气、一种能力、一种卓然独立、与众不同的特性。可以看出, “酷”满足了青少年彰显个性的心理需求,但是极端的“酷”使青少年一步步迷失了“自我” ,其感性能力畸形增强,而理性能力日趋萎缩。他们丧失了自己本该有的成才观,“跟着感觉走” , “过把瘾就死” ,其玩世不恭的态度,放弃理想和道德追求,丧失现实责任感,以至于无理性的潜意识、生命意识、性意识得已凸现,而认知理性和道德理性被湮灭。5,如何

41、对待流行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第一,站在世界的高度看中国,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超越。这就是说,要把中国置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站在世界的高度,视野宽阔了,就不会囿于传统而固步自封,也不会因世界变化无穷而不知所措,而是冷静辩证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和历史局限,做出符合历史潮流的文化选择。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必须有一基本出发点,中国传统文化是与中国典型的封建制相适应的,其中宝贵的精神财富与守旧的传统观念形成了尖锐的对照,这就决定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必须进行辩证分析,这是基本出发点。中国传统文化要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生机,应该站在世界的高度对待传统,对中国传统文化,既

42、不能彻底否定,也不能全面复兴,只能是对优秀传统实现弘扬超越。所谓弘扬,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继承性,弘扬就是不割断历史,而是尊重历史、尊重民族文化传统,它充分体现出民族的历史继承关系。二是选择性,弘扬不是全面复兴,一定要有所选择,不能让封建腐朽的东西在社会上流行,也不能让优秀的文化传统丢掉。三是时代性,弘扬不是原封不动地复古,而是将传统中的优秀成果为新的时代所用,解决好古为今用的问题。所谓超越,是指在弘扬的基础上超越。超越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创新性,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东西,一定要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有所突破;二是超越性,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产,既包含着优秀的成果,又包括传统的负面效应

43、,这种负面效应,不仅作用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也在现代社会中产生影响,只有对传统的负面效应进行系统清理,才能超出古代的圈子,实现时代的跨越;三是前瞻性,文化的进步性取决于它是否具有前瞻性,前瞻性就是前瞻未来,把传统、现在与未来连接起来,在超越传统的基础上,面向世界与未来。对于关系到人类未来的世界性课题,从文化价值观的视角进行解释和阐发,是前瞻性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可以焕发这种前瞻性的意识。总之,弘扬超越作为一种整体性思维,是讲站在世界的高度看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在辩证分析的基础上弘扬,在弘扬的基础上超越。 第二,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看世界,实现对外来进步文化的借鉴融合,主动参与世界文明进程。

44、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各民族文化是在相互借鉴、相互补偿中得到发展和提高的,这是文化发展的规律。实现对外来进步文化的借鉴融合,就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对外来的东西做出符合中国特点的选择。 (四) 研究心得和体会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本小组深入调查了当代青少年对韩国娱乐文化的看法和韩国娱乐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并有了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这次活动不仅锻炼了本小组成员的调查能力,分析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小组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感,是一次深刻而有意义的活动。在研究过程中不仅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动手能力,增长了见识,学会了课本上没有的研究方法,更使我们感动的是我们的团体合作精神。下面是我们全组人的心

45、得体会:1.卢碧筠:通过这次研究,提高了我的能力,综合素质与合作精神,组员们也很有团队精神. 韩流”是社会学家对韩国文化风靡、流行的一种统称,就是浸透韩国特有文化气息的纯粹的韩国式生活方式在国内掀起的新的流行风潮。静心审视, “韩流” 在中国大陆的种种体现虽繁杂,但归根结底均属于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范畴。它的出现与世界范围内伴随着现代工业社会乃至后工业社会而生的大众文化、实用哲学、享乐主义与消费主义的文化潮流不无关联。我以为对“韩流” 的出现,应有辩证性认知,而不宜偏执一端,只在书斋内做纯学术性的词语推敲,而应“审时度势 ”地做现实审视。 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 “韩流 ”也会渐行渐远,但是

46、它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并不会瞬间销声匿迹,我们绝不能因此而忽视。2.袁嘉勇:通过这一次活动,让我学到了更多,同时也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本次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网络、调查问卷了解目前青少年对韩国娱乐文化的入侵的看法,他们是否对此非常追随,韩国娱乐文化的入侵是有益无益,从而得出青少年对此现象应有的态度并为他们指明方向,避免盲目追随,正确看待。3.何颖怡:1.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2体会到团结的力量 3.挑战自我的胜利。4.林琪琦:这次研究比较有挑战性,可以锻炼我的时间探索能力,获益良多。5.于潼琪:这次研究,我 有很大的收获,不仅学到了许多东西,还提高了实践能力,而且在研究学习中大家分工合作,取得很好的成果。6.何彩莹:通过这次活动,提高了合作精神与动手能力,也体会到团结的力量,以后会继续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