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 7无锡阳山中学阶段性测试卷 2015.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试卷满分为 130 分。一、积累与运用(共 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取谛(d) 明眸善睐 B.婆娑(su) 鞠躬尽瘁C.葱茏(lng) 急不瑕择 D.粗犷(kung) 纷至踏来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 )A、女性学者被称为“美女学者” ,我还听过“美女主持” “美女政治家”的说法,估计没被我漏举的还有不少。B、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生活用品以及床上用品都应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
2、备。C、当前某些引起轰动的影视作品,也许在两年后,甚至五年以后就会被人遗忘得一干二净。D、俄罗斯有发展远东的计划,中国有振兴东北的战略,如果有效对接,可能实现双赢,不过目前还只是一种期待。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A.故:所以。 B.劳:使劳累。C.所以:的原因。 D.曾:同“增” ,增加。4.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1)历史其实无处不在。在你我生活的城市里,每一幢由逝去时代留下的老建筑都是一页 的活的史书。(
3、2)以“侃” 、 “凑” 、 “加”为核心的剧本写作模式肯定会破坏故事的思想性和整体性,剧中人物的情感和生命轨迹的展现也很难做到 。(3)试想一下,如果不是马云拜访王林的一张照片,使王林重回公众视野,那么,会不会有欣京报的记者去采访,以及引发接下来令人 的问题呢?A. 触手可及 水到渠成 眼花缭乱 B. 唾手可得 水到渠成 眼花缭乱C. 触手可及 一以贯之 目不暇接 D. 唾手可得 一以贯之 目不暇接5.下面对中西方戏剧区别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文学不应有隔。但从中国戏剧来说,正是相反。中国戏剧之长处,正在其与真实人生有隔。西方戏剧求逼真,说白、动作,完全要
4、逼真,要使戏剧与人生不隔。但中国戏剧则只是游戏三昧。即如绘画,西方也求逼真,要写实,因此连阴影也画上。中国画则是抽离现实,得其大意,重在神韵,在意境,始是上乘作品。中国人作画也称“戏笔” ,便是这意义,中国京剧亦如作画般,亦要抽离、不逼真,至少在这点上,中国京剧已是获得了中国艺术共同精神主要之所在。A.西方戏剧重在求真,而中国戏剧则远离真实人生。B.西方戏剧与真实人生不隔,中国戏剧抽离现实重在神韵。2 / 7C.西方戏剧的长处在于写实,中国戏剧的长处在于写意。D.西方戏剧不太讲究意境,中国戏剧则非常强调意境。二、阅读与赏析(共 49分)(一) (12 分)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也,建安十七年,
5、太祖辟勋丞相掾。二十二年,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出为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弟为曲周县吏,断盗官布,法应弃市。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勋不敢擅纵,具列上。勋前在东宫,守正不挠,太子固不能悦,及重此事,恚望滋甚。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文帝受禅,勋每陈“今之所急,唯在军农,宽惠百姓。台榭苑园,宜以为后。 ”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中道顿息,问侍臣曰:“猎之为乐,何如八音也?”侍中刘晔对曰:“猎胜于乐。 ”勋因奏:“刘晔佞谀不忠,阿顺陛下过戏之言。请有司议罪以清皇朝。 ”帝怒作色,罢还,即出勋为右中郎将。 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等并举勋为御史中丞。帝
6、不得已而用之,百僚严惮,罔不肃然。六年秋,帝欲征吴,勋面谏。帝益忿之,左迁勋为治书执法。帝从寿春还,屯陈留郡界。太守孙邕见,出过勋。时营垒未成,但立标,邕邪行不从正道,军营令史刘曜欲推之,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大军还洛阳,曜有罪,勋奏绌遣,而曜密表勋私解邕事。诏曰:“勋指鹿为马,收付廷尉。 ”廷尉法议:“正刑五岁。 ”三官驳:“依律罚金二斤。 ”帝大怒曰:“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太尉钟鲧等并求请勋罪。帝不许,遂诛勋。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死之日,家无余财。后二旬,文帝亦崩,莫不为勋叹恨。注弃市:一种刑罚。6.下列加点的“以”与“请有司议罪以清皇朝”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7、分) ( )A.固以怪之矣 B.属予作文以记之C.可以一战 D.皆以美于徐公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鲍勋在文帝即位前曾在东宫任职,那时文帝就不喜欢鲍勋,后来鲍勋外出任职又拒绝了文帝的请托,就更被文帝厌恨。B文帝要去游猎,鲍勋犯颜直谏,文帝怒而拒谏。猎罢归来后,文帝却又不得已提升鲍勋为御史中丞。C文帝抓住私解孙邕一事,要泄私愤,但廷尉、三官都不主张从重判刑,这使文帝十分愤怒。D文帝不顾大臣们的请求处死了鲍勋,不久,文帝也死了,人们都为忠廉好施而屈死的鲍勋叹息和遗憾。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 分)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 书: 罔不肃然 罔不: 恚望滋甚 恚: 帝益忿之 益:
8、9.翻译下列句子。 (4 分)(1)太子郭夫人弟为曲周县吏,断盗官布,法应弃市。 (2 分)答: (2)后二旬,文帝亦崩,莫不为勋叹恨。 (2 分)答: (二) (4 分)3 / 7东 坡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确:山多大石。10.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4 分)(1)第一句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 分)答: (2)末句中“铿然”一词在内容表达上有何作用?(2 分)答: (三)(4 分)提起台风,人们总是谈虎色变、望而生畏,没有人会对这个“海上暴徒”
9、心存好感。然而,凡事都有两重性,台风虽然给人类带来了灾害,但是,多数人并不了解,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 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 ,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台风最高时速可达 200 千米以上,其能量相当于 400 颗 2000 吨级氢弹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所到之处,摧枯拉朽。这巨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众所周知,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接收的太阳辐射热量最多,因此气候也最为炎热,特别是在夏季。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
10、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的移行,由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即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2003 年 7 月,正是台风“ 伊布都”的出现,结束了我国江南大部分地区持续 40左右的高温天气。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气候越来越炎热,地表干旱更加严重。寒带地区正好相反,如果没有台风调节将会更冷。11.文章第自然段中说 “凡事都有两重性” ,请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台风的二重性体现在哪里?(2 分)答: 12.第自然段划线句主要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 分)答: (四)(4 分)要快也要慢时代发展加速,生活节奏加快,“快
11、”成了一种时尚,一种追求。方方面面都在努力提速,以“快”为特征的行当,诸如“快餐”“快递”“快照”“快洗”“快车”等应运而兴。即使在人的感情生活中,“闪婚”“闪恋”也成了一时的风景。快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去有句话:“一天等于二十年”。当下信息社会“一天”的发展,远远超过农业社会乃至工业社会“二十年”的发展。面对激烈的竞争,人们确实要有“争分夺秒”的精神,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违背事物发展规律去求快,快则快矣,得到的却是苦果子。20 世纪 50年代的“大跃进”,“跃”得全国人民没有饭吃,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时下用催生剂催长的速成水果与鸡鱼鸭肉,成长期是快了,但却变得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12、。这样的快,带给它们的4 / 7不是进化,而是退化。以牺牲环境与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也是得不偿失,后患无穷。我国早有“欲速则不达”和“ ”一类的古训,这是人类珍贵的经验之谈。就人的幸福感而言,生活也是要有快有慢,劳逸结合的。倘若人一直处在快节奏中,没有慢节奏的调剂,没有空暇,没有悠闲,没有“采菊东篱下”和“闲庭信步”的情致,那生命就会失去平衡,人生的丰富性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被快节奏所击倒。“闪婚”“闪恋”快则快矣,然而,也因尝不到婚恋过程的美妙情趣,而导致了不少人“闪离”的恶果。生活中有好多东西都是需要慢慢咀嚼的。阿尔卑斯山谷有一条公路,两旁景物极美,许多驾车人视而不见,疾驶而过,管理者特
13、意在路上插上一个劝告牌:“慢慢走,欣赏呵!”朱光潜先生在谈到人生的情趣时,说人生艺术化,就得“慢慢走,欣赏呵!”我国有一首老歌也这样唱:“马儿呵,你慢些走、慢些走,我要把这美丽的景色看个够。”针对近些年来一味求快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少人又怀念起慢来,认为不要急吼吼地度过有限的人生,于是,慢文化之风开始兴起。“慢餐”“慢递”“慢游”“慢照”一类的活动渐次多了起来。北京出现了“慢递”专业店。国际上有了“慢餐协会”,他们声称,慢餐不只是细嚼慢咽,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心态上的慢,“以慢餐引导被物欲横流的大潮裏挟着的人们放慢脚步”。 “慢”,是幸福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此可见,要辩证地看待快与慢,快有意义
14、,慢也有价值。快节奏的霹雳舞与慢节奏的太极拳,各有各的美。要当快则快,当慢则慢,快不弃慢,慢不鄙快,让快慢正确地结合起来,在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代,使人的生活仍然保持应有的从容、放松和宁静,维护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高质量。13. 根据语境,请在第 3段的横线上填上一个合适的成语。(2 分)答: 14. 理解第 4段有两句“慢慢走,欣赏阿!”的含义有什么不同?(2 分)答: (五) (15 分)骆驼刺甘 泽一出嘉峪关,就是茫茫千里的大戈壁。没有河流湖泊,没有绿洲村镇,只有酷热的白昼和阴冷的黑夜。青灰色的沙砾和深蓝色的天空,占据了全部的视野。一望无际的荒原,一览无遗的苍穹,没有一棵树,也没有一片云
15、,干燥强劲的狂风,时常会卷地而来,把整个宇宙,变成黑暗的风沙的战场。风沙过后,戈壁被铲掉了一层,然而却有一种例外。那就是骆驼刺生长的地方,那一眼望不到头的“坟场” 。提到坟场,有人会觉得惊悸,但是如果你真的看到了那种景象,你心中感受到就只有震撼。一个个或大或小的坟丘一样的沙石堆,紧密却又均匀地散布开来,往往能占据几十乃至上百平方公里的地方。这种地形足以让所有带轮子的东西却步,但就在那坟丘的顶上,一丛丛紧扎扎乱蓬蓬的刺,坚硬的锐利的刺,正在保护着那比黄豆大不了多少的叶片。任风狂沙密,任地燥天寒,一到春天,它们就重新焕发出生命的光彩,顽强地、执着地占据着一片又一片领地,这就是骆驼刺。如果说沙枣树是
16、戈壁滩的美女,骆驼刺则当仁不让地成为戈壁上的士兵。不论脚下的大地多么贫瘠,也不论天空上太阳多么酷热,只要被骆驼刺占领,就再也休想让它们起身。正因为骆驼刺的抗争,狂风可以带走草根旁边的沙石,却无法夺去骆驼刺脚下的沙土,它们用那特别强劲的根系,紧抓住脚下一方寸土,于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斗争后,沙漠没能入侵,却形成了戈壁滩特有的坟场一样的地形。但是这坟场的出现不是因为死亡,恰恰相反,是生命,造就了这戈壁滩的坟场,这自然的奇观。骆驼刺的全部生活,就是生存,生存与生活在这里是划了等号的。也许对于人来说,这5 / 7是人生的悲哀,但是在这死亡的禁地,却是一种傲然不可侵犯的生命的尊严。无论如何,我活着,
17、生存着,生活着并且快乐着,狂风也好,烈日也好,干旱也好,其奈我何。即使被骆驼啃去了枝叶,来年照样东山再起;即使被风沙掳掠了领土,但是更强劲的根系,更坚韧的毅力,仍能与风沙拼个高下,直到狂风再也带不走一粒尘沙。那便是骆驼刺的胜利,生命的胜利。戈壁的荒凉与城市的繁华,恰是这世界的两个极端。但是比起骆驼刺相互尊重并且保持距离,互相留下生存的空间这一点,城市的冷漠和戒备,心灵的空寂与荒芜,更像是另一种戈壁滩。在这个心灵的戈壁中,也生存着无数的骆驼刺。他们外表寒酸甚至丑陋,他们贫寒而且无助,他们像骆驼刺一样在城市中生活着、生存着、挣扎着。忍受着周围恶劣的环境,忍受着城里人鄙夷的眼光,但是大街小巷里,这样
18、的人却无处不在。你看那街角上打烧饼的,天桥上擦皮鞋的,工地上扛水泥的,不都是这城市的美丽花园中杂草一样的人吗?他们就是城市中的骆驼刺,被人遗忘,遭人诟病,但却顽强地存在着,用伤痕累累的双手,握着自己自由的灵魂而快乐生活,没有任何修饰,也没有多少夸张,但是坚忍不拔的生命乐章却如此华丽。他们每天起早贪黑,数着那不多的几张零票,满足地回到蜗居,安排明天的工作和孩子的学费。为自己的生存,为家人的幸福而努力着,抗争着,活得辛苦,活得快乐,不是吗?愿天下所有像骆驼刺一样活着的人,幸福安康!(选自 2006年且听风吟 ,有删改)15. 第一段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何特征?这段描写有什么作用?(3 分)答: 16
19、. 分析作者称骆驼刺生长所形成的沙石堆为“坟场” “坟丘”的原因。 (3 分)答: 17. 结合文章内容,概括“驼骆刺”与“像骆驼刺一样活着的人”的相似点。 (4 分)答: 18. 概括这篇文章的主旨。 (5 分)答: (六)(10 分)19.根据课文默写。(10 分)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志在千里。无可奈何花落去, 。忽如一夜春风来, 。 ,愁云惨淡万里云。 ,虽不能察,必以情。群臣吏民 ,受上赏。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三、表达与交流(共 66分)(一)(6 分)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6 分)随着投资 500
20、0多万的一期工程进入扫尾阶段,曲阜市打造的目前世界最大的孔子像已接近竣工。孔子像全高 1928 米,看上去慈祥,宽鼻、阔嘴、浓眉、长髯,国字形脸,眼神温和,是一个忠厚长者。韩国见了如此高大的孔子像,便虔诚地跪拜;有的中国人见了却说,这个孔老二像真高。根据韩国的消息,韩国人正在准备拿祭孔大典去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下6 / 7一步就是把孔子彻彻底底地变成韩国人了。请你根据以上材料选择一个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1)要有明确的观点;(2)要作简要的论证;(3)字数在 100120 字之间。(二)(60 分)21. 请以“你真的很重要”为题作文。(60 分)提示:“你”可以是人,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事
21、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成长体验,认真审题,准确立意,精心选材。要求:(1)要写自己生活中的事,有真情实感;(2)文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须出现。(3)不少于 600 字。阶段测试参考答案一、(共 15分)(3 分)B (3 分)D (3 分)C (3 分)C (3 分)A 二、(共 49分)(一)(12 分)6、(2 分)B 7、(2 分) B8、(4 分)写书信(仅答“写”不得分) 无不 怨恨、恼怒 更、更加9、(4 分)(2 分) 太子郭夫人的弟弟担任曲周县吏时,偷盗官布,按照法律应处“弃市”之刑。 (为、盗、法、基本句意各 0.5分)(2 分)( 鲍勋)死后二十多天,文帝也死了,没有人
22、不为鲍勋叹息遗憾的。(旬、莫、恨、基本句意各 0.5)(二)(4 分)10、(2 分)幽静(或宁静、静谧) (1 分) ;清明(或清朗) (1 分)的意境。(2 分) “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 (1 分)表现了作者坚守信念(或乐观旷达)的情怀。 (1 分) (三)(4 分)11、巨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1 分) ,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 (1分)12、 举例子。 (1 分)具体说明了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 (1 分)(四)(4 分)13、揠苗助长。 (2 分)7 / 714、前者意为放慢脚步,欣赏公路旁的景物;后者意为放慢生活节
23、奏,保持一种慢生活的人生心态。 (或前者侧重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景;后者侧重于对生活中的美好的细细享受与品味)(两点各 1分)(五)(15 分)15、特征:荒芜、辽阔, (各 0.5分)作用:突出戈壁滩生存环境的严酷与险恶(1 分) ,为写驼骆刺旺盛的生命力作铺垫。 (1 分)16、沙石堆的形状与坟场的土堆外形相近(1 分) “坟场”意味着死亡,这样同戈壁滩残酷的生存环境相吻合。 (1 分)作者以此衬托歌颂驼骆刺坚贞不屈的生存意志。 (1 分)17、外在形态相似:寒酸、丑陋。生存环境相似:恶劣、艰辛、荒凉、贫瘠、被遗忘。分布范围相似:广泛、数量多。生活态度相似:顽强坚忍、抗争努力、快乐满足。 (答 1点给 1 分)18、作者通过对戈壁上骆驼刺旺盛生命力的描写, (1 分)赞颂了像骆驼刺一样活着的生活在城市底层(1 分)贫寒无助却坚忍不拔努力抗争从中尽享欢乐(1 分)的弱者,也批评了当今社会遗弃和鄙视弱势群体的现象(1 分) ,呼唤人文关怀和社会和谐(1 分) 。19、 (略)20、参考观点:1、要信仰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2、要保护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遗产对我们自己的圣人要有敬畏之心 3、对我们自己的圣人要有敬畏之心21、作文切入分建议 47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