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重庆市永川中学2015届高考语文第二轮知识点复习:思想感情鉴赏之解题“密码”(共25张ppt).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101164 上传时间:2018-06-1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永川中学2015届高考语文第二轮知识点复习:思想感情鉴赏之解题“密码”(共25张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重庆市永川中学2015届高考语文第二轮知识点复习:思想感情鉴赏之解题“密码”(共25张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重庆市永川中学2015届高考语文第二轮知识点复习:思想感情鉴赏之解题“密码”(共25张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重庆市永川中学2015届高考语文第二轮知识点复习:思想感情鉴赏之解题“密码”(共25张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重庆市永川中学2015届高考语文第二轮知识点复习:思想感情鉴赏之解题“密码”(共25张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增分突破三思想感情鉴赏之解题“密码”,考情快递“评价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在古诗鉴赏中是一个必考点。在高考命题实践中,真正的“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题很少见,通常是要求考生回答“表达了什么思想”“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这类“是什么”的问题,它考查的重点在于根据诗句内容读懂诗歌。,(2014新课标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宿渔家宋郭震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注】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迁徙于汴洛、

2、吴越等地。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答:_,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题干所给答题信息:“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韦诗中“一觉江南梦”“惆怅”是关键词。郭诗中“笑说”“明月随船送”是关键词。答案韦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失神、怅惘之情;郭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住宿在渔家所感到的温暖、愉悦之情。,1诗歌题材分类不清,造成思想情感把握不准。2不清楚该如何捕捉古诗词中流露的情感。譬如可从诗歌的意象、手法角度把握情感,也可从直抒胸臆的诗句中直接捕捉。3以偏概全,仅根据某一个字词或某一句诗就判断整体

3、诗歌的情感,应结合诗歌的整体内容来分析情感。,鉴赏思想情感常用方法了解诗歌创作的特定背景及作者情况,做到知人论世。然后结合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多数诗歌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多复杂的情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趋向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个别风格存在。,现场阅卷评阅试卷,明确得失【典例】(2013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九日和韩魏公苏洵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注】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时为丞相。金

4、罍:泛指酒盏。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对比分析】采样得分3分扣分依据这首诗主要表达的是诗人老大无成、壮志难酬的情感。本采样基本抓住了要点,结合诗句分析稍欠缺了些。可得3分。规范答案 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重用,佳节时愁苦叹息,只能在酒醉中偶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定向规范一诗歌思想情感鉴赏需注意的 七个方面1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是把握思想感情的基础;把握时代特征,把诗歌放在时代背景下评析,才能准确领悟其思想感情。例如南宋前

5、期的诗人,生活在战乱频仍的年代,目睹甚至亲历山河破碎、人民流离的痛苦,便胸怀收复中原的宏愿,有的还参加抗金斗争,其作品大多抒慷慨愤世之情,壮怀高唱爱国热情;而南宋后期大势已去,只能感喟哀时,低吟亡国之民的黍离之悲了。,2解读形象解读形象(意象),从诗歌表现的人、事、景、物等生活图景中体味思想感情,是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如王维的白石滩:“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水之清,滩之浅,石之白,蒲之绿,浣纱之欢快,都衬托出月之明,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气,表现出一种自然、纯真的美,寄托着诗人对自然、纯真的美的追求。3品味语言诗歌的语言,饱含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品析语言的重点是:,(1)

6、抓题眼。扣住题目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字眼。(2)抓诗眼。特别是那些集中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和诗句,如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愁”显然是全词词眼,但上阕中的“愁”是无病呻吟的闲愁,下阕中的“愁”则是怀才不遇的哀愁。(3)从景语中感受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杜甫倦夜前六句写景:“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从入夜月升到月落破晓,暗示出诗人彻夜难眠,心事重重。,(4)从情语中体会情。如杜甫倦夜末两句是写情:“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抒发出

7、诗人对国家与人民命运的无限关注,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和忧愤。4留心序注有些作者在自序、自注中对作品的内容、背景等加以说明,是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的重要参考资料。如姜夔扬州慢序中说:“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便对该词表达的思想感情作了明确的概括。,5运用想象诗歌创作需要插上想象的翅膀,诗歌鉴赏同样离不开读者的再造想象。读诗要充分调动自身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积累,对诗歌进行如临其境的体味,才能准确地真切地感受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温庭筠商山早行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被誉为“早行名句尽此一联”,全由名词组成,字字皆为物象,通过想象,便会变成生动的画面,体会出其中蕴含

8、的不尽之意。,6注重诵读诵读是体味诗情的最好办法。诵读,要倾注激情,要精读细品,不要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考场做诗歌鉴赏题时,也应该把诗歌默诵几遍,不要急于作答。古人说:“读书切戒在匆忙,涵咏功夫兴味长。”“涵咏”是“沉浸”的意思,就是把文本当作“水”,读者投入其中,如鱼得水,鉴赏玩索,掂量比较,浇灌心田。7掌握术语(详细内容见本章增分突破四“规范提升”部分),定向规范二古代诗歌常见的思想情感1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 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 同情人民的疾苦。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2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

9、龟虽寿、陆游书愤。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 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3思乡怀人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 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 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李白子夜吴歌。,4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10、。 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5长亭送别依依不舍的留恋。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 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演练提升】1阅读下面的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陈与义海棠脉脉要诗催,日暮紫绵无数开。欲识此花奇绝处,明朝有雨试重来。,春寒陈与义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注】 写于1125年北宋时期。紫绵:

11、最名贵的海棠品种。写于1129年,当时南宋朝廷正风雨飘摇。园公:作者借居岳州时的自号。请简要分析诗人在两首诗中写海棠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答:_,答案第一首诗通过写海棠的脉脉含情、灿烂妩媚,表达了诗人对海棠无限的喜爱和欣赏。第二首诗借海棠不惧春寒、独立风雨的傲然之态,寄托了诗人虽处家国离乱之中却仍不畏艰难困苦、忠贞爱国的情怀。,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点绛唇王禹偁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注】 王禹偁,宋时巨野人。晚贬知黄州,世称王黄州。后拜左司谏、知制诰。淳化二年,贬商州团练副使。真宗时,以直书史事,再贬出京,知黄州,徙蕲州。这首词在表现手法上有怎样的特点?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情怀?答:_,答案这首词以清丽的笔触、沉郁而高旷的格调,寓情于景,通过描绘江南雨景,寄寓了作者积极用世、渴望有所作为的政治理想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