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美学散步》美从何处寻.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007437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散步》美从何处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我对“美从何处寻”看法-读美学散步有感-在谈论“美从何处寻”这个问题前,我认为应该先了解何为“美”这一问题。柏拉图认为:世间有许多类的事物,当你判断它是否为美时,心中必然已有了一个美的原型,这心目中美的原型又来源理念世界中存在的那个绝对的美。任何美的事物都无法与美的原型相比,前者不过是对后者的一种模仿,美的事物有千千万,而美的原型或理念的美却只有一个。从这一观点可知,美是客观存在的,能从我们的现实生活里直接经验到的、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这里就会产生疑问:既然美是客观存在的,为什么诗人、画家等等从事艺术工作及研究的一类人他们眼中发现的美比我们普通人眼中的美有更高的层次?好像问题一下子就变成

2、了“如何寻找美” 。在我看来,宗白华先生就美从何处寻提出了以下两个观点:首先,从主观心理条件上来说,他认可中国古代的“移情”一说,即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和改造是“移情”的基础。何为审美上的移情?老先生给了一个十分通俗易懂的解释:我们要把整个情绪和思想改造一下,移动了方向,才能面对美的形象,把美如实地和深入地反映到心里来,再把它放射出去,凭借物质创造形象给表达出来,才成为艺术。其中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到底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才能把美如实地和深入地反映到心里来?保留疑问,细细读下去,我发现作者在论文艺的空灵和充实这一节里给了我答案。 “由能空、能舍,而后能深、能实,然后宇宙生命中一切理一切事无不把它的最深

3、意义灿然呈露于前。 ”此为何意?此意即为作者在前文阐述的“精神的淡泊,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 ”就如同矿石商人,他们仅只看到矿石的货币价值,而看不见矿石的美的特性。但这一观点并不是否定矿石商人的价值追求,只能说他们缺少了那颗发现美的心,因为他们刻意地想要拉近与矿石之间的距离。老先生的第二个观点是美的产生客观的物的方面的条件。他认为节奏,旋律,和谐等等一切美的事物,它们是离不开生命的表现,它们不是死的机械的空洞的形式,而是具有丰富内容,有表现、有深刻意义的具体形象。形象不是形式,而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形式中每一个点、线、色、形、音、韵,都表现着内容的意义、情感、价值。而内容的意义、情感、价值都离不开人经历过的事和物,都不能缺少了人的生命体验。即美的踪迹要到自然、人生、社会的具体形象里去找。我想,这也和王国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一观点不谋而合。就像世上的玫瑰千千万万,但对于小王子来说,只有那朵他精心照料和他朝夕相处的玫瑰花才是最特别的,最美的,因为那朵玫瑰花陪伴着他度过了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光!因此相较于世上的其他千万朵玫瑰,这朵玫瑰花就具有了特殊的审美的内容、情感、价值。与伟大的哲学家相比,我的眼光是狭隘的。但通过对美学散步这本书的深入阅读,我明白,美是无限的!人的每一次体验美的过程都是一次心灵的净化和对生命痕迹的一次拓展延伸。并且,只有心灵的纯净加上已有的生命体验才是美的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