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 届熔模铸造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12 月 1 日:下发图纸,每人领取一张零件图,看懂零件结构,尺寸精度要求,每个表面粗糙度要求,位置精度、形状精度要求等,并利用绘图软件重新绘制一张与下发的零件图相同的完整的零件图纸。如果零件图纸是非铸件材质,均视其为灰铁件 HT200,将分配到每个人的图纸打印出来,每人再打印一份课程设计任务书,并仔细阅读。12 月 23 日:认真复习铸造工艺及熔模铸造工艺等专业课程,理论联系实际,对下发的零件图进行熔模铸造工艺性分析,制定出几种工艺方案,并对所定方案进行分析,选择出一种最佳工艺方案,并说明选择的理由,即分析每种方案的优点与缺点。工艺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分型
2、面的选择、浇注系统的位置与尺寸的设计、型芯形状与个数的设计,加工余量、铸造斜度的确定,总收缩的确定等。并绘制工艺图(用红、蓝色笔在零件图上绘制) 。每位同学都要将设计过程记录下来,作为之后设计说明的撰写内容。12 月 6 日:全体同学集合,观察实验室里的几套压型模具的结构,观察时注意以下内容:(1)压型模具的主要结构、动作过程;(2)观察压型模具分型面的选择、成型零件结构、定位机构的设计、锁紧机构的设计以及取模机构的设计等。(3)进行塑压型模具的装配及拆卸;(4)根据模具零件的作用了解和掌握模具零件的材料选择方法;(5)选定一个与自己的零件图结构相似的模具进行更加仔细的观察。同时,教师检查工艺
3、图的绘制情况,并打分,地点:材料楼 325。12 月 79 日:根据选定好的工艺方案首先设计压型模具装配草图,在草纸上汇出装配草图,注意定位机构的设计、锁紧机构的设计以及取模机构的设计情况并大体确定单个零件的形状、尺寸。这里注意以下内容:(1) 设计一型安排几腔(小件要一型多腔,提高生产率) 。(2) 计算型腔尺寸时要注意先确定综合线收缩率。(3) 上、下型体结构的设计,形体壁厚的设计以及金属芯的设计。(4) 注蜡口的形状与尺寸的设计。(5) 内浇口形状与尺寸的设计.(6) 组合件的配合精度设计。例:如下销与孔的配合精度( )786sHf或(7)压型用材料的设计(8)总装技术要求总体设计方案确
4、定以后,绘制出一张完整的压型装配图,注意视图要正确、完整,符合国家最新标准要求,图纸名称一栏填写:压型装配图。图纸的大小自己定,但必须看清图中线条和文字,注意要使用标准标题栏,无论几号图,宽度均为 180mm。2每位同学都要将设计过程记录下来,作为之后设计说明的撰写内容。教师检查工艺图的绘制情况,并打分,地点:材料楼 325。12 月 10 日、12 月 1314 日根据绘制好的压型装配图,设计每个零件的结构,零件大体包括上压型、下压型、型芯、芯销、定位销、活节螺栓、销钉等,如果零件结构相对复杂,零件个数视情况而定。这里注意以下内容:(1) 有配合的零件要注意书写公差范围,例: 。01.26(
5、2) 设计零件尺寸时要注意综合线收缩率的确定。(3) 零件表面粗糙度的设计,压型加工精度的设计。零件图绘制完成以后,进行浇注系统的设计,包括直浇道和浇口杯形状的设计,并画出草图。绘制出所有完整的零件图。每位同学都要将设计过程记录下来,作为之后设计说明的撰写内容。教师检查工艺图的绘制情况,并打分,地点:材料楼 325。12 月 15 日设计说明书的撰写。设计说明书一律手写,力求文字精炼、语句通顺、并附有必要的插图,最后装订成册。大体内容有:(1) 工艺分析(包括工艺方案的选择与论证、工艺参数的选择与确定)(2) 教注系统设计(直、横、内浇道与浇口杯的设计)(3) 压型的设计与计算(综合线收缩率的
6、确定、压型的结构尺寸、型腔尺寸计算、型壁厚度的确定、注蜡口尺寸的确定、其他零件尺寸的确定等) ,内容与章节的安排自行设定。说明书装订时注意前后顺序为:课程设计任务书(第 1 页) ,目录(第 2 页) ,工艺图(第 3 页) ,之后说明书具体文字内容,最后一页为参考文献,倒属第二页可以设计成“总结”或者“致谢”等内容。大体在 1215 页(不包括任务书和目录页) 。12 月 1617 日答辩。答辩顺序按照完成的先后情况,先完成的先答,后完成的后答,最后截止日为 17 日下午 4 点半。地点材料楼 A325 教师办公室。注:(1)专业分为两个班级,主要指导教师为:李东辉、贾玉闲。其中 1 班:李
7、东辉,二班:贾玉闲。学生自备计算机进行上机,不安排上机地点。每天都有指导教师,有疑问的同学去材料楼 325 进行答疑。6 日、10 日、14 日的阶段检查必须过来,找自己的指导教师进行检查。(2)说明书封皮设计题目填写:熔模铸造课程设计;指导教师一栏先不要填写,全部完成以后再按规定填写。(3)附图为中卡零件的压型设计参考图纸(4 张)。(4)课程设计参考资料为:1)压型设计参考资料(内部自编) ,已下发 2) 熔模铸造手册 3) 铸造手册第 6 卷 特种铸造 4) 特种铸造手册 5) 铸造工程师手册6) 铸造使用手册等,请在学校图书馆里查找相关内容。撰写人: 李东辉2010-11-273附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