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肌缺血患者心绞痛发作P 波在、avF 导联及 V4-6 导联 ST 段水或下平斜型压低0.1mV)(即一个小格)回顾:正常情况下ST 段为一等电位线,但可有轻度向上或向下偏移。正常人 S-T 段压低在 R 波为主的导联上不应超过【0.05mv】 (即:半小格)正常人 S-T 段抬高除 V1-2 导联可抬高小于 0.3mv(即:三小格)外,其余导联不应超过0.1mv(即:一小格) 。下移0.05mv,抬高除 V1-V2 导联0.3mvV30.5mv,其余导联均0.1mvT 波在与 QRS 波的主波方向一致,T 波 I、II、V4-6 导联向上 aVR 向下,其他不定心肌缺血可导致复极顺序发生
2、改变,在心电图中主要表现为 ST-T 改变;(一)T 波的变化1、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复极有外向内且缓慢,故产生于主波一致的高大 T 波。2、心外膜下心肌缺血:复极有内向外,T 波倒置。心内膜下缺血高大T 波 心外膜下缺血T 波倒置(二)ST 段的变化(意义更大)1、下移(0.05mv):可有三种1)水平型下移(夹角等于 90 度)2)下斜型下移(夹角大于 90 度)3)上斜型下移(夹角小于 90 度)前两种对诊断心肌缺血具有意义,后一种见于心率较快时,不属于器质性病变。2、抬高1)弓背向上型(见于 心梗及变异性心绞痛)2)弓背向下型(见于 心包炎 ).心肌梗死1、三种基本心电图变化2、急性心肌
3、梗死3、当某支冠状动脉供血突然中断时,心肌相继发生【缺血】 、 【损伤】 、 【坏死】 、引起相应的三种心电图改变。4、心电图心肌梗死的改变,可助确诊。(一)坏死型改变:坏死的心肌丧失了除极和复极的能力,-【不再产生心电向量】而其他健康心肌的除极仍在进行,其综合心电向量-背离心肌坏死区因此在相应导联上的 QRS 波群出现【异常 Q 波】 (Q 波宽度0.04s、深度同导联 R 波的 1/4)或变为【QS 波】 。(二)损伤型改变:在坏死区周围的心肌呈【损伤型改变】表现为【ST 段弓背向上抬高】 ,甚至形成【单向曲线】 。.(三)缺血性改变:在损伤区周围的心肌呈【缺血型改变】 ,表现为【T 波倒
4、置】 。缺血型 T 波有三个特点(一)升肢与降肢对称; (二)顶端变为尖耸的箭头状;(上述又称之为:【冠状 T 波】 )(三)T 波由直立变为倒置。T 波升肢与降肢对称T 波箭头状倒置【异常 Q 波】 【弓背 S-T 段抬高】 【T 波倒置】.在体表心电图上,可同时记录到上述三种类型的【混合型图形】也就是【异常 Q 波】【弓背 S-T 段抬高】【T 波倒置】三者并存即急性心肌梗死的基本图形。三、心肌梗塞1、急性期(急性发展期):历时数小时至数天甚至数周心电图表现为:ST 段自 J 点,弓背向上抬高,或与直立高耸的 T 波融合形成单向曲线(抛物线、或称为墓碑样改变) 。出现坏死型异常 Q 波、或
5、直接形成 QS 波T 波或直立高耸与抬高的 ST 段融合或 T 波由直立变为缺血性的倒置 T 波缺血 T 波倒置损伤 ST 抬高坏死病理 Q 波ST 段:表现为弓背向上抬高。或者与直立高耸的 T 波融合形成单向曲线(抛物线、或称为墓碑样改变)Comment a1: 说明还没有出现病理性 Q波?或者此时已经有病理性 Q波.心肌梗死心电图的演变及分期:心肌梗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具有动态的演变规律,其心电图改变可以分为四期:1、超急性期(又称 早期、梗死前期 )在冠状动脉闭塞数分钟到数小时内,发生心肌缺血和损伤的心电图改变。表现为高耸直立的 T波,伴随出现损伤性上抬的 ST段。表现为【巨大高耸的 T
6、波或 ST段抬高】此时, 【坏死 Q波不出现】 。2、 亚急性期(或称:近期) :心肌梗死之后,数周至数月(3 个月左右)心电图表现为:ST段基本恢复至等电线 1病理性 Q波加深,或 R波降低 。 2T波逐渐恢复,倒置逐渐变浅或 3长期表现为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型的 T波倒置.3、 恢复期(陈旧期):-陈旧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数月后心电图表现为:仅残留病理性 Q 波,如为小面积的心肌梗死,可不遗留病理性 Q 波。STT 不再有动态性的改变,部分患者可残存上抬的 ST 段,一般认为,如 ST 段升高持续 6 月以上,可能合并心室壁瘤。T 波恢复直立,也可以持续保持缺血型的倒置或低平,但不再有动
7、态变化。.心肌梗死部位的定位诊断:与冠状动脉供血区域相关,并与这些区域所面对的导联有关,心肌梗死部位的定位诊断,是根据心电图探查电极朝向梗死区时记录的基本图形来确定的。因此,可以从出现心肌梗死心电图波形的导联,来判定梗死的发生部位,从而推断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和阻塞的部位。(二)心肌梗塞图形演变及分期异常心电图三、心肌梗塞正常 超急性期 急性期亚急性期 陈旧期.心肌梗死的定位(左冠状动脉)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右冠状动脉).1 前间壁 V1V2; 可累及 V32 前壁 V3V4; 可累及 V2、V5。3 侧壁 V5V6V7;可累及 V4。4 高侧壁 、aVL 5 下壁 、 、aVF。6 后壁 V7-
8、V97 广泛前壁 、aVL 、V1-6。8 右室 V3R-V5R(下壁心梗的患者,很多同时合并右室心梗) 。.正常窦性心率1)窦性 P 波()2)P-R 间期0.12s3)心率:60-100 次/分 4)R-R 间期相差0.12sP 波在 avR 导联倒置,在、 、avF、V4、V5、V6 直立,这是【窦性 P 波】的标志。心内膜下心肌梗塞(1)心律失常分类按机理分:1、激动起源异常(2)2、激动传导异常异常心电图四、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 性心律不齐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异位性心律被动性 逸搏逸搏性心律主动性早搏阵发性心律失常扑动与颤动干扰与脱节预激症候群传导阻滞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1、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HR100 次/分)异常心电图四、心律失常2、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HR60 次/分).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3、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R-R 间期相差0.12s)异常心电图四、心律失常4、窦性静止较长时间无 P 波出现(或 P 和 QRS 波均不出现)长的 P-P 间期与基本的窦性 P-P 间期无倍数关系.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