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宗海乡五云村新农村村庄规划说明书.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988713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宗海乡五云村新农村村庄规划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宗海乡五云村新农村村庄规划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宗海乡五云村新农村村庄规划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宗海乡五云村新农村村庄规划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宗海乡五云村新农村村庄规划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盐亭县宗海乡五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说 明 书一、五 云 村 现 状(一)五云村基本情况五云村位于县城以北,距县城 54 公里。辖 7 个社、364 户、1225 人,其中劳动力 610 个,常年在外务工 430 人。有村社干部 8 人,党小组 6个,党员 43 人。总耕地面积 1421 亩,其中田 288 亩,地 1133 亩,林地面积 4489.5 亩。小(一)型水库 1 座,山坪塘 7 口,蓄水池 3 口,提灌站5 处,渠系 7614 米,红层打井 33 口。村级泥石路 9.3 公里,社道泥石路 22.3 公里,户道路 22 公里。手机 444 部,固定电话 45 部,摩托车 76辆

2、,拖拉机 10 辆,农用车 1 辆,中型客车 1 辆,收割机 1 台,农机总动力 520 千瓦。有线电视入户率 50,农网改造完成0%。农居可分为42 个院落,其中楼房 17 户,平房 1 户,砖木结构 17 户,穿斗结构 10户,土 墙房 336 户。村域经济以传统的种养业为主,主导产业是种植林果和养殖畜禽。2007 年粮食总产量 510 吨,培植大户 6 户;出栏生猪2737 头,出栏小家禽 30000 只,培植大户 4 户;常年外出务工 430 人,全家外出 60 户,其中县内 30 人,县外 400 人,劳务总收入 250 万元,全村年人均纯收入 3850 元。2008 年“5.12”

3、地震,全村倒损房屋 54 户,177 间,严重受损房屋92 户, 300 余间,山体滑坡 3 处,直接经济损失 1000 万余元。(二) 存在主要问题1、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结构不合理,农民增收后劲不足。传统的种养业模式仍占很大比重,产业结构不合理、良种率低,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优势特色产业的主导地位尚未出现,对农村经济发展拉动力不足。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传统种养业和劳务收入。2、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农业产业设施滞后,抗灾减灾能力不强,综合生产能力低,农民增收困难。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全村现有的灌渠和蓄水池、塘、堰未作硬化防渗处理,且年久失修,使用效率很低,同时还有 40的

4、耕地没有水利设施保障;大多数田块没有田间机耕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3、村容整洁度较差,村舍建设普遍缺乏科学规划。 “脏、乱、差 ”现象普遍存在,农房布局散乱,结构不合理,人畜未分离;“三改一建” 未达标;渠、路、林不配套。4、村民素质偏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村内没有卫生室、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活动阵地。村民文化程度偏低,市场竞争意识不浓、劳动技能较低、文化生活贫乏、卫生习惯较差,精神文明建设滞后。5、民主管理和干部作风有待加强。制度建设、村务等管理不规范,党员“ 双带 作用” 发挥 不明显,村民自治意 识不强。(三) 发展优势1、区位优势明显,交通、通讯便利。五云村距宗

5、海场镇仅 3 里,西玉路贯穿全境,而且移动、联通通讯信号覆盖全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农业产业化已初见成效。近年来,五云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林果种植和畜禽养殖为主的农业产业初具规模,栽植核桃 200亩以上,部分已挂果;涌现种养大户 33 户。3、全村人均耕地接近 1.1 亩,大多数是坡地,但是土地平整,土地肥沃。同时全家外出务工 40 户,有利于土地合理流转和规模集约化经营。4、五云村 2008 年被列为盐亭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两委” 班子战斗力强 ,村民建设热情很高,又有交通、 农发等项目的投入,为该 村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二、五云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内容

6、(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奋斗目标1、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又快又好发展”的 总体取向以及市委八届二次全体(扩大)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局,贯彻“多予、少取、放活” 的方针 ,按照 “生 产发展、生活 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升农村文明程度为重点,立足村情、因地制宜、准确定位、统筹安排、量力而行,抓住影响农村发展和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全力抓好五云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 和可持续发展,为全县新农村建设作好

7、示范。2、基本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贯彻新农村建设 20 字方针,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促进农民持续增收。(2)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梯次推进。确定产业调整方向和重点发展项目,着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结合产业布局实情将全村分为 3 个层次:旱地以栽植经果林为主,庭院以反季节水果为主,水田以种粮养鱼为主。(3)坚持把握重点、统筹规划的原则。把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放在首位,让 每户农民掌握 1-2 门增收致富技能,着力提高农民的产业化、市场竞争意识;村“两委 ”统筹规划,整合项目, 发展特色种养和劳务开发的产业经济,切实增加

8、农民收入,把我村打造成生态特色种植型的文明新村。(4)坚持量力而行、稳步推进的原则。在生产发展上,优先支持专重大户和外地业主,适度发展规模集约经营;在基础建设上,坚持不举债,优 先建设交通和水利等公共设施;在民居建设上,以农户投入为主,上级补助向规划的居民点和院落倾斜。(5)坚持合理利用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持续利用自然资源,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对各种建设和生产投资,必须进行环保评估,不引进污染大和能耗高的项目;在民居建设上,必须坚持统一规划,节约土地和注重整体美观;在社会事业服务设施建设上,要合理利用学校等闲置设施。(6)坚持突出主体、尊重民愿的

9、原则。五云村村民是建设的主体,村“ 两委”班子是组织 者,规划和建设要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引 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不搞强迫命令,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重点向主导产业倾斜,夯实农村经济发展基础。3、奋斗目标根据新农村建设 20 字方针的总体要求,到规划期末,五云村的面貌焕然一新:经济快速增长,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整洁美观,乡风 文明程度提高,管理科学民主。(1)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专业水平明显提高。力争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实现产业化经营,2012 年实现农业生产总值 1500 万元,年均增长 8%。(2)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切实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基本形成社

10、社通、户户通的交通网络格局,初步建立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500 元,到 2012 年达到 8000 元以上。(3)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巩固农村社会保障成果。(4)农村文明程度全面提高。按照“八荣八耻 ”的要求,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增强村民民主法制意识,树立爱国守法、勤勉自强、团结互助、孝悌和睦的文明风尚。村社管理民主,村规民约完善,民风淳朴,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符合政策生育率达 100%。(5)村容村貌较大改观。积极推进人居环境建设,清洁能源建设,改变农村“ 脏、乱、差” 现象,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6)

11、民主政治建设得到加强,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二)建设内容根据该村农民的种养习惯,按照“果畜兴 村” 的发展思路,做大做强骨干产业,发挥经济效益,仍然是该村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只有做强做大支撑产业,落实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才能加速新农村建设步伐,真正形成“产业兴 村” 、“科技强村”、 “效益富民” 。1、大力发展主导产业(1)种植业:加快发展农村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一是以蚕桑、核桃干果为发展重点,不断提高产业规模和档次,逐步实现规模经营,以蚕桑为重点,把全村 60%旱地套种桑树,做大做强蚕桑产业。依托蚕业协会,采取内引外联的办法,把资源优

12、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效益优势。二是利用房前屋后,大力发展短期原料林 200 亩,力争到规划期末达到产值 100 万元。(2)养殖业:积极发展以生猪为主的养殖业。充分利用果园空行地,大量种植牧草,重点发展生猪产业。建设标准化猪舍 2000,引进PIC 种猪 50 头,培植养猪大 户 50 户, 到 2012 年力争年出栏生猪10000 头以上,实现年产值达 700 万元。(3)劳务业: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农村。大力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就业推荐、维权等服务,提高劳务输出的质量,加大农村劳务输出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常年外出务工人员稳定在 300 人,实现年

13、劳务收入达 350 万元,人均劳务增收达 2500 元。积极鼓励该村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发展种养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文化旅游业,共建美好家园。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加快交通网络建设:坚持经济要发展,道路必先行的发展理念。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将全村 3 公里村道(除已建成水泥路外)和 6 公里社道路建成路面宽 3.5 米,厚 18 厘米 C30 水泥路;25 公里入户路,建成路面宽 1.5 米,厚 8 厘米的 C25 水泥路;新修田间机耕道20 公里,上山机耕道 20 公里。(2)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水是农业的命脉。由于该村水利设施还不完善,现有灌渠、蓄水池、山坪塘渗漏严重,使用率很低

14、,同时还有一部分耕地没有水利设施保障,严重制约该村的经济发展。要支撑起规模化的产业发展,就必须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面对相对滞后的基础设施,村“ 两委” 将全村水利基础设 施作了科学详细的规划:二是新修山坪塘 1 口,整治山坪塘 7 口;新建蓄水池 1 口。新建石河堰 4处。按此规划实施,基本解决全村生产生活用水。3、加强能源建设实施生态环境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大课题。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体系,改变“脏、乱、差 ”现象,改善农村环境。要以沼气池建设作为能源建设的突破口,重点抓好“一建三清五改” 工作:一建(建三结合沼气池)、三清(清垃圾、清污水、清路障)五改(

15、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道路);搞好庭院净化、道路绿化、环 境美化。同时大力发展利用太阳能,让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进入农民的日常生活中。 “十一五” 期间, 计划全村五改达 90%、90%的农户有卫生井,新建沼气池 40 口,发展天燃汽用户 100 户,新建垃圾池 15 个。4、加快农村民居建设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到位的原则,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积极引导。根据五云村的实际情况,民居建设以分散居住为主,相对集中居住为辅。分散居住的农户,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从三方面整改:一是修通入户水泥路;二是搞好户办工程“ 六个一” (一个经济 园、一口蓄

16、水池、一眼卫生饮水井、一口沼气池、一个硬化院坝、一条进出家门的硬化路);三是房屋整修以川西北民居为主(即:坡屋顶,勾檐刷白,山墙采取用外墙刷白,部分户贴外墙砖,旧房翻新以勾檐座脊为主)。集中居住的农户,规划建居民点 2 处:容纳 80 户 250 人,包括村小学、幼儿园、商品超市、农贸集市、村“ 两委”办 公地和卫生站设在此 处。乡敬老院建在原村学校内。居民建房由县新村办提供户型设计图样:三人户建筑面积 128 m2,占地 60 m2,四人户建筑面积 152 m2,占地 75 m2,五人户建筑面积 170 m2,占地 83 m2,六人 户建筑面积 278 m2,占地 94 m2,除六人户为三层

17、外,其余均为二层。庭院占地 230250 m2。“十一五”期间计划新建集中居住楼房 80 户,建筑面积 12160m2,院坝 硬化 90。5、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使普及率达100。在村科技培训室增挂成人教育学校牌子,分三年对全村的劳动力进行一次轮训,培训内容:法律知识、科技知识、农村实用技术,使之掌握 1-2 门 种养殖技 术或非农职业技能。(2)、积极发展农村卫生、计生事业。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率达 100,在居民点设村甲级卫生(计生)服务室,配备常规诊断、检查、治 疗设备和 1-2 名医生,每年免 费为 村民进行一次常规性体检,为育龄妇

18、女进行两次以上的生育保健检查;对村民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就近治疗,解决看病难、难看病贵等问题,积极开展预防保健工作,全村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 100。全村 90以上人员饮用清洁卫生自来水,80以上农民使用卫生厨厕。在村办公室建 1 处婚育文化活动室,办 好计划生育宣传栏,常年帮扶 20 户计生“三结合” 户。(3)、繁荣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利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阵地,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实施广电村通工程,使全村广播收听覆盖率达 100,光纤电视入户率力争达到 100,在村办公室设图书室和文化活动室,购置彩电和 VCD 各 1 台,配备各类图书 500 余册,征订报刊杂志 10套以上。以科技服务“

19、三农” 为契机, 积极组织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 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精神文化需要。(4)、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救助制度。从 2008 年起,将全村 54 户 15 名特困村民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 9 户“ 五保户” 按月发放生活补助,将 15 个残疾人作为村干部定点帮扶对象,支持村干部和种养大户积极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6、加强基层组织、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1)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围绕农村党组织“三级联创” 活动,积极培训村社干部,教育干部要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清正廉洁的大公无私的思想。坚持“ 民事民办、民事民干、民事民管 ”的议事制度。

20、扎实开展以“把党 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的“ 三培养”工作,每年发展 12 名致富带头人入党,力争到 2008 年把 50 岁以下的部分优秀党员培养成为致富带头人,把 90以上的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 35 岁以下的部分优秀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组后备干部。两委班子换届时采取公推直选,不拘一格地把年富力强、政策水平高、组织领导能力强、有一定经济头脑的经营能人充实到村“两委” 班子中来。(2)、加强阵地建设和制度建设。建立党员定期培训制度,建立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室,配备电脑、电视机、DVD 和桌椅等硬件设施和科教片等培训资料,举办村干部电脑操作

21、培训班。建立健全党支部各项工作制度,党支部每月召开一次支委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每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3)、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民议事制度,全面实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推行党务、村 务公开,每季度公布一次党务、村务工作情况,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4)、加强农村法制教育。充分利用“五五普法 ”,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教育和引导农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增强农民依法维权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加强农村社会治安整治,落实综合治理责任制,开展创建“ 平安村社”“ 和谐村社” 活动,坚 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教

22、育广大群众明辨是非,尊老爱幼,树文明新风,自觉抵制邪教和封建迷信活动,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创造一个温馨祥和、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全村每户农房墙上挂贴“八荣八耻” 宣传画和村民文明规范用语牌。全面推行殡葬改革制度,大力提倡火化、禁止土葬,建 1 处公墓。2008 年新建村办公室 200,办好村务公开栏,每季度更换一次村务内容;成立村红白事理事会、村容村风义务督查队和义务“普法 ”宣传队 ,每季度开展一次政策宣 讲活动,每季度开展一次清洁大行动(垃圾乱扔、柴草乱堆、畜禽乱放、脏水乱倒),每年开展一次卫生户、守法户和文明户评比活动,引导农民树立先进的

23、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建设和谐新村。三 投 资 概 算上述各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 2151 万元其中 1、经济发展投资 582 万元经果林 500 亩 投资 17 万元庭院经济 200 亩 投资 5 万元养殖生猪 10000 头,投资 150 万元(包括圈舍设施)生态养殖场 300 亩,投资 400 万元。劳务输出: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 400 人,投资 10 万元2、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1057 万元交通:村道路 3 公里,投资 150 万元社道路 6 公里,投资 240 万元入户路 25 公里, 投资 500 万元新建田间机耕道 20 公里,投资 15 万元新建上山机耕道 20 公里,投

24、资 20 万元水利:新建蓄水池 1 口,投资 2 万元新建蓄水池 1 口,投资 5 万元精修山坪塘 7 口,投资 25 万元新建石河堰 4 处,投资 100 万元。3、农能一池三改 100 户,投资 30 万元4、居民建设。投资 450 万元。硬化院坝 12000 平方米,投资 150 万元居民点公益设施建设,投资 300 万元。5、社会事业:投资 32 万元修办公室 200 平方,投资 15 万元装修文化活动室及设备,投资 2 万元装修村卫生室及设备,投资 2 万元装修计生服务室及设备,投资 2 万元建公墓 1 处,投资 5 万元建广电村通工程 投资 5 万元设置各种专栏、制度上墙等,投资

25、1 万元四 实 施 年 限 2008 年:2009 年:2010 年:2011 年:2012 年:五、保 障 措 施(一) 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选好、配强村“两委” 班子,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由村“两委” 主要负责 人、县级部门和乡驻村干部组成五云村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各领导小组成员要明确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任务。建立责任清晰,分工明确,协调一致的工作机制。领导小组负责对全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宣传、发动、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和项目实施。形成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活力。(二) 落实职责任务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干部起主导、引导作用,要教育引导村民树立主人翁思想,认真负责地为新村建设

26、建言献策,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等、靠、要思想,积极主动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同时要增强全局意识,克服个人主义思想,维护集体的长远和根本利益,自觉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主动参与项目的监督管理。全村党员干部要树立“ 立党为 公、清政廉 洁” 的良好形象,切 实履职尽责,搞好政策宣传和组织发动,及时协调解决新村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具体问题,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联系,争取更多项目以支持本村建设,会同县新村办搞好项目的统筹管理。与此同时,希望上级有关部门更加重视和关注五云村的新农村建设,加强工作指导,加大项目支持力度。(三) 强化统筹管理全村的新村建设规划及其实施,由村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在县新村办的指导

27、下,统一组织管理。要在群众民主协商的基础上,组建五云村公益事业委员会,用好用活“一事一议 ”制度,有关建设项目要统筹安排,严 格按规划方案实施,杜绝随意性。凡需村民投工、投料和投资的,必须先征得群众同意。群众筹集和国家补助的物资、资金都必须搞好事前、事后公示和事中管理,实行“民事民干、民事民 办、民事民管 ”切实做到管理民主、民主管理,广泛接受群众监督,确保物资和资金投入的实效。(四) 实施激励措施加大投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保证。在农民自愿投入为主的前提下,各级政府对示范村要加大支持力度,尤其要在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新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建设等方面给予极大的支持。整合上级支持的资金和物资,并对种养殖大户建场、引种,村民到居民点按规划建房,散居户修建入户路,旧房改造,修建沼气池和改厨、改厕、改圈等实行奖励性补助,促进五云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年上一个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