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酸和碱单元检测卷可能用到的相 对原子质量:H 1 O16 Na23 Cl35.5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物质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想。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AH 2CO3 BNaHCO 3 CP 2O5 DKOH2下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 B 稀盐酸 C 食盐水 D石灰水3.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理性质的是( )A用稀硫酸除去铁锈 B用氢气作燃料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干冰人工降雨4.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可以使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A蔗糖溶液 B浓盐酸 C浓硫酸 D饱和食盐
2、水5人体一些液体的正常 pH 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胃液 0.9 1.5 B胆汁 7.1 7.3 C血浆 7.357.45 D尿液 4.78.46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解释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 )A酸都含有酸根 B酸都能在水中电离出H +C酸中都含有氢气 D酸中都含有氧元素7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正确的是 ( )A天然气:CO B烧碱:Na 2CO3 C熟石灰:Ca(OH ) 2 D生石灰:CaCO 38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A B
3、 C D9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A 向食醋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二者之间不发生反应B 向红墨水中加入活性炭,过滤 红墨水变无色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C 用黄铜片在铜片上刻划 铜片上有划痕 黄铜的硬度比铜大D 电解水 电极上有气泡产生 水电解有气体生成10 “类推”是学习化学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 AlCl3 和 H2,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 FeCl3 和 H2;浓盐酸
4、试剂瓶敞口久置后变稀且质量减轻,所以浓硫酸敞口久置也变稀且质量减轻。A B C D全部11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高锰酸钾制 O2 时,反应试管的管口应略向下倾斜B做铁在 O2 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应先放少量水或细沙C配制稀硫酸时,可在盛浓硫酸的烧杯中慢慢倒入蒸馏水D用金属和酸制 H2 时,可采用与制 CO2 相同的发生装置12. 下列食品显碱性的是( )A 醋(pH=2.1 ) B 酒(pH=7.0 ) C 酱油(pH=4.4 ) D 皮蛋(pH=10.1)213. 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采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可降低水的硬度C、碱性溶液
5、不一定是碱的溶液 D、图书、档案失火适用 CO2 灭火器灭火14.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B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D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15. 下列物质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是( )A酚酞试液 BCO 2 C澄清石灰水 D铜粉16. 酸奶肥皂水食盐水是生活中常见的三种物质酸奶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肥皂水显碱性,食盐水的 pH=7它们的 pH 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6、 )A B C D17. 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 Na2CO3+2HCl2NaCl+H2O+CO2 B 2NaOH+H2SO4Na2SO4+2H2OC CO2+2NaOHNa2CO3+H2O D Fe+CuSO4Cu+FeSO418. 下列生产生活中所体现的化学反应原理正确的是( )A 用赤铁矿和一氧化碳炼铁:CO+Fe 2O3 Fe+CO2B 用盐酸除铁锈:Fe 2O3+6HCl2FeCl2+3H2OC 用酒精做燃料:C 2H5OH+3O2 2CO2+3H2OD 用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症:H 2SO4+Mg(OH) 2MgSO4+2H2O19.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溶质质量分数不同
7、的两瓶酸溶液,在实验室中敞口放置,测得它们的质量与放置天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a、b 分别代表( )A. 浓盐酸、稀盐酸 B. 稀盐酸、浓盐酸C. 浓硫酸、稀硫酸 D. 稀硫酸、浓硫酸 20. 小科看到妈妈炒的一盘紫色高丽菜(一种紫色的卷心菜)的菜汁呈紫色,后来因为掺了醋变成了红色,在洗盘子时遇到碱性洗涤剂变成黄绿色。下列也能使紫色高丽菜汁呈现在黄绿色的物质是( )A.柠檬汁 B.雪碧 C.肥皂水 D.食盐水 21. 如图是稀 HCl 和 NaOH 溶液反应的 pH 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能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 NaOH 溶液滴入稀盐酸B. a 克是指加入 NaOH 溶液的质量
8、C. A 点时,溶液的溶质为 NaOH、NaCl D. B 点表示稀盐酸和加入的 NaOH 溶液质量一定相同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化学方程式 2 分,共 34 分) 22(6 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现有水、氮气、甲烷、硫酸、碳酸钙、氢氧化钙等五种物质,对应物质的化学式填空:(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3)汽车用铅蓄电池中含有的酸是 (4)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的是 (5)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的氧化物是 (6)石灰水的溶质是 23 (8 分)铝元素与人类关系密切3(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 元素(2)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其原子的核外电子
9、数 相对原子质量是 (3)铝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 Al2O3 存在,Al 2O3 属于 (填字母序号) A单质 B氧化物 C碱 D盐(4)工业用电解熔融 Al2O3 的方法冶炼铝,化学方程式为 2Al2O3 4Al+3O2,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5)铝可制成铝箔,主要利用铝的 性(6)药品“氢氧化铝Al(OH) 3”片剂能与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治疗胃酸过多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4(8 分)用化学方程式说明问题:(1)用盐酸除铁锈 ;(2)烧水的铝壶中常结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 CaCO3),用适量的稀盐酸可以将它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盐酸的用量过
10、多,会损坏铝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排放的污水 。25(7 分)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1)现有下列化学式或微粒符号:2CO、Ca 2+、2H、O 2。其中,“2”表示 2 个分子的是 (填序号,下同),2 个原子的是 ,表示每个微粒带 2 个单位电荷的是_。(2)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前后微观示意图如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A反应前后共有 4 种原子B该反应有单质生成 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D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均可再分(3)胃 酸 过 多 须 服 用 抗 酸 药 。 下表为两种抗酸药的有效成分及其构成微粒:
11、 抗胃酸药 复方氢氧化镁片剂 铝碳酸镁片有效成分 Mg(OH)2 AlMg(OH)3CO3构成微粒 Mg2+、OH Al3+、Mg 2+、OH 、CO 32由于抗酸药有效成分不同,起抗酸作用(即消耗胃液中盐酸)的微粒也有差异。Mg(OH) 2 起抗酸作用的微粒是 (填微粒符号,下同) 。铝碳酸镁与盐酸的反应为:AlMg(OH) 3CO3+5HCl=MgCl2+AlCl3+4H2O+CO2。铝碳酸镁起抗酸作用的两种微粒是 、 。26.(5 分)如图所示,A H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A 和 B 可发生中和反应,X 常用作食品干燥剂,Y 为单质。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B 的俗称为 。Y 的
12、化学式为 (2)E 的一种用途是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18 分)27(7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吹气球”实验,三套装置如下图:(1)甲装置:仪器 a 的名称为_向 a 中加水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内气球大小没有4变化,说明该装置气密性_。(2)乙装置:若生成 O2 使气球胀大,则锥形瓶中所装的固体物质可以是_。若生成 H2 使气球胀大,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锥形瓶中装有 NaOH 固体,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则气球胀大的主要原因 。(3)丙装置:若锥形瓶中盛满 CO2,欲使气球胀大,则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以是 。28 (5 分)如
13、图所示装置的 U 形管左侧管内固定一小试管(1)若右侧管内挂的是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向小试管中滴加浓氨水,可观察到滤纸条的颜色变化是 ;若先在小试管中加入氧化钙固体,再进行上述实验操作,则可在更短的时间内观察到滤纸条有相同的变化,可能的原因是 (2)若右侧管内挂的是石蕊试液浸泡过的滤纸条,其中一条是湿润的,一条是晾干的向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试管中滴加稀硫酸,写出小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证明二氧化碳可与水反应的现象: ; 29. (6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 “NaOH 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回答有关问题。【实验探究】(1)方案一:某同学按右图
14、所示的方法先向试管中加入约 2mL NaOH 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红色,证明 NaOH 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请指出右图操作中的错误 。写出 NaOH 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方案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若 稀盐酸过量取 取 2mL NaOH 溶液于试管中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振荡后加入镁条若没有明显现象 NaOH 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实验反思】(3) 方案一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若观察到曾有少量气泡出现, 请分析产生气泡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条即可)。(4)有同学提出方案二不能证明 NaOH 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 。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6 分) 30在一堂化学实验课上,老师为每组同学分别提供了一瓶氢氧化钠溶液,让他们用 1%的稀盐酸来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以下是几组同学的设想及做法:(1)甲组同学的实验如下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 5g 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 1%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请回答:酚酞溶液的作用是 ;1%稀盐酸酚酞溶液5g 氢氧化钠溶液5边滴加稀盐酸,边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当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时,共用去了稀盐酸 7.3g,则甲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