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也许一些刚刚玩服务器 DIY 的朋友一听到 raid 这个词就犯头晕,分不清楚到底说的是啥意思。raid模式虽多,但以我的理解其实就是把 2 个以上的硬盘组合在一起,一块用,以达到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安全性,大家不需要了解太多 raid 模式,只要知道 raid0、raid1 和 raid5 就足够在服务器行业混饭了(其实什么也不知道照样混饭的人也很多),用唐华的大白话说,所谓 raid0 就是两块硬盘合成一块硬盘用,例如两个 80G 的硬盘,做成 raid0 模式,就变成一块 160G 的大硬盘,理论上硬盘传输速度也加倍,但是这种模式安全性很低,一旦一个硬盘坏了,两个硬盘里的所有数据都会报销,
2、因此服务器上最好不用这种模式。所谓 raid1 就是两块硬盘互相做同步备份(镜像),例如两块 80G 的硬盘,做成 raid1 模式,总容量还是 80G 没变化,硬盘传输速度也没变化,但是两个硬盘里的数据保持同步,完全一样,一旦其中一个硬盘坏了,靠另一个硬盘,服务器依然能正常运行,这种模式很安全,所以现在很多中低端服务器采取这种 raid 模式,这种模式简单实用,用不高的硬件成本即可实现,我很喜欢。至于raid5,则过去一直是高档服务器的专利,即使是在今天,你翻翻许多名牌服务器的价目表,在12 万元的产品里也很难觅到 raid5 的身影,采用 raid5 可以兼顾 raid0 的速度、容量和
3、raid1 的安全性,是个听起来很完美的磁盘阵列方案。硬件 raid5 组建:最近又亲手给一个朋友组装了一台采用双核心 P4 820D 处理器的 8 硬盘的 1U 机架式存储型服务器,在组装过程中,分别组建了硬件 Raid5 和软件 Raid5 的磁盘阵列,过程很值得玩味,现在写出详细的设置过程,以期抛砖引玉,给大家带来更多一点启发。首先将服务器组装好,然后给硬盘插上 SATA 的数据线,插入主板上的四个 SATA 接口,用并口线连接好我的 LG 刻录机当光驱用,这个主板只提供了 1 个并口 IDE 接口用来接光驱正好,连上显示器、键盘、鼠标,开机测试,启动顺利,按 DEL 键进入 bios。
4、在 BIOS 里看到,主板已经识别出四块西数 250G 大容量硬盘和 LG 刻录机。硬盘和 LG 刻录机接下来开启主板的硬件 raid5 模式,将这四个硬盘组成 raid5 磁盘阵列,富士康这款主板虽然不错,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说明书竟然是英文的,如果是 E 文不好的朋友初次使用难免要发晕,我当初也是琢磨半天,又打了富士康公司 800 技术服务电话,直到把值班小姐问烦了,才搞明白大概其,下面大家就跟我来。先移动光标到integrated peripherals 回车。 选择 OnChip IDE Device,再回车。选择 SATA Mode,主板默认这个选项是 IDE,也就是不采用 raid 模
5、式,现在回车进入设置界面。移动光标选择 raid,然后回车。启动画面显示,四个物理硬盘已经被主板 raid 功能识别出来,提示按 CTRL-I 进入 raid 详细设置。进入 raid 详细设置界面,在 MAIN MENU 界面里选择第一项 Create RAID Volume,新建 raid 卷。现在进入 CREATE VOLUME MENU 界面,在第一项 Name 里给新卷起个名字,我这里用的是 Volume0,你也可以用 tanghua 之类的,移动光标到第二项 RAID Level,选择 raid 模式,这里有raid0、raid1、raid10、raid5 四个选择,我们自然要选择
6、梦寐以求的 raid5。移动光标到 Disks 选项,在这里回车,选择要将那些硬盘加入到这个 raid 卷里。我们当然要把已经连接到主板上的四个硬盘都加入进来,选择方式是按上下箭头键移动光标到想要加入的硬盘名称上,然后按空格键,这个硬盘名称的前面就会出现一个小小的三角标记,代表这个硬盘已经被加入 raid5。 按回车,回到上一级设置界面,这时看到 Capacity 选项显示了目前 4 个硬盘组成的 raid5 磁盘阵列的总容量是 698.7G,既不是 raid0 模式那样是四个硬盘容量之和,也不是 raid1 那样是四个硬盘容量之和的一半,而是大约十分之七,这时系统硬盘的传输速率理论上也获得的
7、很大提高,今后如果有某一个硬盘坏了,数据并不会丢失,只需更换一个新的硬盘,即可重新组成 raid5,服务器的对外服务不会因为数据丢失而中断,因此说,raid5 模式兼顾了 raid0 模式的传输速度和容量大的优点,同时也具有 raid1 的安全性。Strip Size 选项保持默认数值即可。最后,还要将光标停留在 Create Volume 选项上,按回车最终确定建立这个 raid5 磁盘卷。界面回到最初的 MAIN MENU,这时看到刚刚建立的 raid5 磁盘阵列的一些具体参数,status 状态显示 normal,说明该阵列一切正常,下面是已经加入 raid5 中的四块 250G 硬盘的
8、参数。这样就可以安装系统和驱动程序了。安装好系统和驱动程序之后,硬件 raid5 驱动安装就算完成了。接下来,再让我们看一看如何安装软 raid5。组装软 raid5: 刚才不是已经安装好四块硬盘了,但是这个服务器总共是要装 8 块硬盘的,原本我劝这个装机的朋友,剩下的四块硬盘就不要组建 raid 了,那样安装和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但是他非要将这四个硬盘也组成 raid,而且要组就要组 raid5,什么 raid0、raid1 的一概绝对不要,可是这个主板最多只支持 4 个硬盘来组建 raid,而我也找不到 32 位的支持 raid5 的 raid 卡,估计这种卡根本不存在,我了解凡是支持 ra
9、id5 模式的卡,基本上都是 64 位的,不能用于 PC 主板上,而且这种64 位卡动辄就敢要几千元一块,谁买的起啊,算了,还是从实际情况出发想办法吧,我建议他那就组个软的 raid5 吧,他同意了。于是我首先找到带有 4 个 sata 接口的硬盘扩展卡,这个硬盘扩展卡 32 位的、可以插入 PC 主板上的普通 PCI 插槽里、可以插入 PC 主板上的普通 PCI 插槽里。因为一块普通 raid 卡,支持raid0 和 raid1 模式,但是为了组建软 raid5,我需要一块硬盘扩展卡,不能带有其他 raid 功能,但是市场上又买不到四个接口的 sata 硬盘扩展卡,只有这种 raid 卡,没
10、办法,我只好还是用老办法,通过从 raid 卡厂家要来的一个小程序,将这块 raid 卡的内核重新烧录一下,用硬盘扩展卡的内核覆盖原来的 raid 卡内核,从而使它转变成一块纯粹的硬盘扩展卡,不带有任何 raid 功能。当我们用这张硬盘扩展卡把四个新硬盘联到服务器,并且安装好系统和驱动程序之后,就可以开始组装软 raid5 了。这个软 raid5 是通过 windows 自带的软件 raid 功能来实现的,所以必须在安装完 windows 操作系统之后才能进行,windows2000 和 windows2003 都提供了这个功能,操作步骤大同小异,如果可能,我还是建议大家使用 windows2
11、003 来完成这个工作。在磁盘 1 上点击鼠标右键,调出“欢迎使用创建卷向导”,点击下一步。windows 的设计者在这里表现的很干脆,点击下一步之后立即就弹出了“选择卷类型”的对话框,里面赫然就有 raid-5 卷,其他选项是什么意思,没必要细说,直接选定 raid-5 卷,然后点击下一步。在这里我们将左边的四个磁盘一一添加到右边,就代表将新安装的四个 250G 硬盘添加到要组建的这个新的 raid5 磁盘阵列卷里,一边添加硬盘,一边可以看到右下边卷大小总数的容量不断增加。当四个硬盘都添加完毕之后,可以看到卷大小总数显示为 715419MB,和硬件 raid5 在windows 里显示的总容
12、量基本一样。现在给这个新建立的卷指派驱动器号,系统默认分配了一个是 F,因为 E 盘此时正被光驱所占据,我们就依照默认分配的盘符即可,点击下一步。此处要对新创立的 raid5 磁盘卷进行格式化,使用的文件系统自然要选择 NTFS,其他都不用改动。对了,别忘了够选“执行快速格式化”,否则这么巨大的硬盘,格式化一遍的时间足够你睡个午觉了。点击下一步。点击完成,硬盘开始格式化。 在磁盘管理中看到磁盘 1 到 4 都在同时“ 正在格式化”。到了下午 5 点多,才刚刚完成 72,太慢了。直到不可思议的傍晚 6 点半,新磁盘卷的重新产生才算完成。真是磨砺人的心性啊。想起我曾经听北京一家名牌 NAS 厂商的
13、技术总监说,当年他们买不到 8 口的硬 raid 卡,就是靠 windows 软 raid 技术发家的,当时给人家组一次软 raid 少说得一天,看来咱们今天还是托了双核处理器的福,才小半天就搞定了,值得庆祝。打开我的电脑,新加卷 F 盘跃然出现。看看详细资料,新组建的软 raid5 磁盘阵列卷的总容量是 698G,和硬 raid5 的容量基本上一样。讲完了如何组装硬件 raid5 和软 raid5,接下来让我们再看一下如何组装硬件 raid1。 这一次要组装服务器,是一台用于经营虚拟主机业务的服务器,拥有者是陕西智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经营项目包括域名服务、虚拟主机、企业邮局、网站策
14、划、网页设计、系统开发、网站推广、网站维护等。我们还是按照通常的步骤将服务器组装好后,用尖细物插入机箱前面的内嵌式 power 开关,机箱风扇应手启动,显示器上现实出两颗至强 3.0 处理器的参数和内存容量等情况,识别正确。插入机箱前面的内嵌式 power 开关敲键盘进入主板 bios 界面,观察一下 CPU 和主板温度情况,两颗 CPU 的温度一个是 40 度,一个是 33 度,很凉快。其他几个温度是主板上各个芯片的温度,也很不错。敲键盘进入主板 bios 界面再看硬盘,两个已经接好数据线的 sata250G 硬盘也挂好了。数据线的 sata250G 硬盘也挂好下面要修改主板 raid 选项
15、,请看现在的 sata raid enable 选项是 disabled,也就是关闭的,这时主板没有开启 raid 功能,如果这时候安装操作系统,硬盘和普通 PC 机器上硬盘一样使用,会被识别成两个 250G 的硬盘。修改主板 raid 选项现在修改这个选项,将 disabled 改成 enabled,启动主板 raid 功能。将 disabled 改成 enabled将 disabled 改成 enabled修改选项的过程是按-和+键来完成的。修改选项的过程是按-和+键来完成接着修改主板的启动设备顺序,将 cd-rom 也就是光驱设置成第一启动设备。 修改主板的启动设备顺序保存设置退出 bi
16、os,系统重启。按照屏幕提示按键进入主板 raid 设置管理界面。按上下箭头键选择 array configuration utility 选项回车,进入 raid 设置窗口。进入 raid 设置窗口选择 create array,新建 raid 卷。选择 create array这时左边出现两个已经连接好的硬盘,按 ins 键选择添加硬盘到新建的 raid 卷里。按 ins 键选择添加硬盘到新建的 raid 卷现在两颗硬盘都加入到新建的 raid 卷里了。两颗硬盘都加入到新建的 raid 卷里这时要选择新建 raid 组的类型,也就是要做 raid 几?这块主板只支持 raid0 和 rai
17、d1 两种 raid 模式,我们选择 raid1,也就是 mirror 镜像模式,这是最安全的 raid 模式,两颗硬盘完全同步镜像备份,其中一块硬盘坏了,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转。选择新建 raid 组的类型选择新建 raid 组的类型输入新建 raid 卷的名称。输入新建 raid 卷的名称随便输入一个名称即可,我输入的是 raid1,回车。回车下面这个选项 create raid via 十分重要,共有三个选项,正确的选择应该是 quick init,也就是快速组建raid,选择之后 raid 几乎是立即可以组好,而当时唐华比较傻,和许多没经验的人一样,选择了第一项 build,好在咱们的
18、硬盘容量不是很大,那也苦苦等待了好久,才组建完毕。create raid via选择完毕,光标停留在 done 上,自然是按回车,开始正式组建 raid 卷。 开始正式组建 raid 卷这里让选择两个互为镜像的硬盘,那个作为源盘,选第一个回车即可。选择两个互为镜像的硬盘现在开始漫长的组建 raid 过程。开始漫长的组建 raid 过程好了,总算组建完毕,成功。组建完毕这时选择 manage arrays ,管理 raid 卷。选择 manage arrays我们看到刚刚组建好的 raid1 卷的容量是 232.8GB,也就是一个硬盘的容量,这是 raid1 最大的缺点,就是费硬盘,两个硬盘只能
19、当一个用,不过倒是真安全。检查硬盘容量看没什么问题,按 esc 键退出主板 raid 管理界面。按 esc 键退出主板 raid 管理界面系统提示正在重启。系统提示正在重启主板上的硬件 raid 设置好了,下面就可以安装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了。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安装好了之后,就可以组装 raid 卡和 raid 卡驱动了,这样硬盘就可以连到系统上了。看,这是一块常见的 32 位 raid 卡,现在用得很广泛,属于价廉物美的东东,这块卡可以连接两块 sata一代硬盘,组成 raid0 或者 raid1。也许观众要问了,咱们的硬盘是 sata 二代的,可是这个卡支持的是一代sata,能通用吗?答案当
20、然是,能。sata 二代硬盘向下兼容 sata 一代接口设备,插到 sata 一代的 raid 卡上,除了传输速度降低为一代硬盘的速度之外,其他一切正常,虽然损失了一些速度,但一代 sata 硬盘的传输速度应付托管机房的带宽速度,早已绰绰有余,关键是这个卡便宜啊,200 多元就可以完成任务,具有极高的性价比,而且长期实践证明,这个卡的稳定性极佳。raid 卡通过一块千际 32 位 PCI 正向转接卡,我们将 raid 卡安装到千际 1U 机箱里,raid 卡前面的金属挡板有点长,我们剪短了一截,重新做了一个弯头,刚好适合千际 1U 机箱后面的固定位置。千际 32 位 PCI 正向转接卡我们模仿
21、国内一些品牌服务器的做法,在转接卡、raid 卡的一些连接部位都打上了热融胶,看那些白色的凝固液体就是,这样可以保证长途运输途中,raid 卡不至于松动导致硬盘故障。在转接卡、raid 卡的一些连接部位都打上了热融胶将 raid 卡上引出的两根 sata 数据线插入两块空闲的硬盘接口里。将 raid 卡上两根 sata 数据线插入空闲硬盘接口现在服务器的硬件连接部分都已完成,欣赏一下吧。硬件连接部分都已完成插上显示器和键盘、鼠标,我们还得通过硬件软件的设置安装,才能真正启用这两块新连接的硬盘。插上显示器和键盘、鼠标当系统启动时,根据屏幕提示,按键盘进入 raid 卡的设置界面,选择第一项 create raid set 回车。插上显示器和键盘、鼠标此时要求我们选择打算组建的 raid 卷的模式,自然还是选择 mirrored,也就是 raid1 模式。选择 mirrored由于我们选择的是 raid1 模式,raid 卡自动添加两块硬盘到 raid 卷内。raid 卡自动添加两块硬盘到 raid 卷内按 esc 键,保存退出 raid 卡设置管理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