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体西用”的历史局限性中学和西学都有各自的“体用” ,抛却西学的“体”而单纯移植其“用” ,其结果必然是“西用”的发展导致对“中体”的挑战,而矛盾最终如何解决也会对中国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历史的事实也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的生产力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框架中得到发展。资本主义教育也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社会里得到发展。洋务派的教育活动没有也不可能挽救清王朝的最后崩溃,反而在客观上为传播资本主义新学创造了些条件,造就了一批封建王朝的掘墓人。洋务派的教育活动所起的实际历史作用是使中国的封建主义教育向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转化的进程加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