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寄生虫-旋毛虫.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958501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寄生虫-旋毛虫.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寄生虫-旋毛虫.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寄生虫-旋毛虫.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寄生虫-旋毛虫.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寄生虫-旋毛虫.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旋毛形线虫 (Trichinella spiralis),旋毛虫病(Trichinellosis)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一、形态,1成虫 细小线状,前细后粗,无色透明 雌虫:(3.0-4.0)mm0.06 mm 雄虫:(1.4-1.6)mm0.06 mm两性成虫的生殖系统 均为单管型,咽管,为虫体体长1/31/2咽管后段背侧面有杆状体(杆细胞组成)杆细胞呈圆盘状,其分泌物具有消化功能和较强的抗原性。,雄虫虫体末端有两枚形似钟状的交配附器,2.幼虫,刚产出的幼虫称新生蚴大小:1246 m 宿主横纹肌内成熟幼虫长1 mm,尾端钝圆,头端较细 幼虫包囊梭形,纵轴与肌纤维平行(0.25-0.5)

2、mm(0.21-0.42)mm一个囊包通常含12条幼虫,个别囊包有6-7条,幼虫囊包,幼虫,囊包,消化酶,(交配),淋巴,5-7d,生活史,(宿主吞食),(小肠),成虫,新生蚴,横纹肌细胞,血循环,48h,钙化,新宿主,新宿主,成 虫,幼虫囊包,成 虫,幼虫囊包,=同一宿主(猪、鼠羊、牛、人等),=同一宿主(猪、鼠羊、牛、人等),转换宿主,转换宿主,传染源,幼虫囊包,幼虫囊包,生活史特点 1.成虫与幼虫同寄生在一个宿主体内 成虫寄生于小肠(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 幼虫寄生于横纹肌细胞内活动较多、血液供应较丰富的肌肉(膈肌、舌肌、咬肌、咽喉肌、胸肌、肋间肌、腓肠肌等) 2.生活史中无外界自由生活阶

3、段,但完成生活史必须更换宿主 3.除人以外,许多种哺乳动物可作为本虫的宿主,如猪、犬、鼠、猫及熊、野猪、狼、狐等野生动物 4.感染期:幼虫囊包 5.感染途径:经口感染(食入含活幼虫囊包的动物肉或肉制品) 6.成虫寿命:14个月,三、致病,对人体的主要致病阶段是幼虫 因素 食入幼虫囊包的数量 幼虫侵犯的部位机体的功能状态(对旋毛虫的免疫力)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在患病的3-7周内死亡,1.侵入期(肠型期) 幼虫在小肠内脱囊并钻入肠粘膜发育为成虫 的过程。 病变部位肠壁 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出血、浅表溃疡十二指肠发炎空肠发炎 临床表现:胃肠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症状厌食、乏力、畏寒、发热,

4、2. 幼虫移行期(肌型期) 指新生蚴随淋巴、血循环移行至全身各器官及侵入横纹肌内发育的阶段。 机械损害、毒性作用血管炎症反应 横纹肌病变肌纤维变性、肿胀、排列紊乱、横纹消失 主要病变部位肌肉,临床表现,急性全身性血管炎,眼睑水肿或面部水肿,重者水肿可遍及全身,发热,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20%-70%) 全身肌肉酸痛、压痛,以腓肠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为甚。咀嚼、吞咽、说话困难,声音嘶哑甚至无声。气短、呼吸时困难。 局灶性肺出血、肺水肿、胸腔积液。 颅内压升高、昏迷、抽搐等 广泛性心肌炎,心包积液,导致心力衰竭 严重感染者:广泛性心肌炎心力衰竭毒血症、呼吸系统伴发感染 死亡,3. 囊包形成期感

5、染后4-16周受损肌细胞修复过程急性炎症消退,全身症状逐渐消失,肌痛仍可维持数月,四、实验诊断,旋毛虫病的临床表现相当复杂,仅依据临床症状及时作出准确诊断较为困难,常常出现误诊或漏诊。发热、浮肿、肌痛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患者。询问病史:应询问其有无曾生食或半生食肉类史,应考虑作本病的进一步检查。 实验室诊断,1. 病原学诊断 肌肉压片法:取患者疼痛部位的横纹肌(腓肠肌、肱二头肌),经压片或切片镜检有无幼虫及囊包。 人工消化法:可采用人工胃液消化横纹肌,取沉渣或离心后检查有无幼虫以提高检出率,多用于动物旋毛虫病检查。 检查患者吃剩的动物肉,以资佐证。,环幼沉淀实验:取活幼虫50100条,放入凹载

6、玻片内,加待检病人血清,37孵育24小时,镜检在虫体口周或肛周表皮出现泡沫状或颗粒状沉淀物为阳性反应,可用于轻度感染或早期诊断; 皂土絮状实验:用吸附幼虫抗原的皂土颗粒,与待检患者血清作用,若有特异性抗体存在,即呈现凝集反应。一般在感染后2周可出现阳性反应,阳性率可高达97,且假阳性反应极少。 IFA和ELlSA: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对急性期病人的诊断效果较佳。,2. 免疫学诊断,五、流行,该病呈世界性分布,欧洲、北美洲发病率较高 我国17个省有病例报告,云南省最为严重 流行特点地方性群体性食源性,2.流行因素:旋毛虫病是动物源性寄生虫病,主要在哺乳动物之间传播,已知有150余种哺乳动物可自然

7、感染,是旋毛虫的重要保虫宿主。 (1)主要传染源:猪 猪与鼠的相互感染是人群旋毛虫病流行的重要来源。人不是传染源。,人群感染旋毛虫的主要方式:生食或半生食含幼虫囊包的猪肉如在云南等地,居民有食“杀片”、“酸肉”、“生皮”和“剁生”等习俗,极易引起本病的暴发流行。,(2)传播途径,杀片,侗族酸肉,动物间传播,猪的感染主要因吞食含有旋毛虫囊包幼虫的肉屑和鼠类 鼠及其他野生动物通过相互残食或因吃了含有活幼虫的动物尸体而感染。,防治原则 1.加强卫生教育,改变食肉方式,不食生的或未熟透的猪肉。,旋毛虫幼虫囊包的抵抗力较强 猪肉中的幼虫囊包 15 20天才死亡 腐肉中幼虫囊包 常温 存活23个月 猪肉中的幼虫囊包 70以上 可被杀死,2.加强肉类检验、禁止未经检验的肉类上市3.改善养猪方法,实行圈养,保持猪舍清洁及使用熟饲料,以防猪感染。4.扑杀鼠类等保虫宿主,以减少传染源。,5.治疗首选药物丙硫咪唑,不仅能驱除肠内早期幼虫,还能杀死成虫、移行幼虫和肌肉中的幼虫。 临床疗效确实,副作用小,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为防止或减轻因虫体死亡引起的过敏反应,对重症患者可同时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作辅助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