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前 3个多月的黄金复习计划,你准备好了吗?还有三个多月就是高考了,短短的 100 多天对很多考生来讲,可是“黄金时间”哦!那么,怎样利用好这段时间呢?不急不急,高考前的黄金复习计划来了来了今年高考考试大纲与去年相比,整体没有太大变化,但从备考复习的角度,仍然有很多不容忽视的复习重点需要注意。在各科的复习当中,一定要注意充分了解教材,夯实基础,同时注意各学科近几年的考察重点和出题流行趋势,注重个人运用能力和思维方式的训练。语文跨学科试题别忽视对于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知识要强化训练,默写要注重整理易出错的高频词汇。2015 年试题中出现了一些新题型,如“古代文化常识”题和“图文转换
2、”题,复习时要格外注意强化。阅读题连续六年考查的都是小说和人物传记,这两种文本阅读仍是备考重点。同时,还应重视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散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新闻报道和人物访谈等文体的复习。另外,语文全国卷曾有一道阅读题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要求考生阅读完文章后,梳理出中国历代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法律和管理经验。这类题目完全跳出了狭隘的语文范畴,需要运用政治、法律、历史知识解决,因此跨学科试题还需要考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数学立足课本、优化解题思路数学的复习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紧跟老师的步伐,不可盲目地陷入题海战术,也不可疏忽练习。重视典例,熟悉高考中常考题型更为关键。在基础知识的复习过程中,要学会研究课
3、本,这是高考复习的起点。从高考的要求出发,把课本熟练化,概念能脱口而出,公式定理能信手拈来,基本方法能左右逢源。基本题型能借题发挥,从而以扎实的基础为基点,向更深、更活的目标前进。另外,解题思维一定要“优化”,高考是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限定的内容,解题思路要优化选择,解题方法要简捷途径,解题过程要最佳方案,解题失误要最小化, 尤其是选择填空题的解答要防止“小题大做”“一算到底”,这就要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注意通过一题多解找最优解,使解题思维具有灵活性,流畅性,深刻性。英语传统文化也重要考纲及考试说明要求考生掌握约 3500 个单词,因此,词汇的记忆和理解就变得尤为重要。第一轮复习需要将词汇通过近义
4、词、反义词、上义词、下义词和词根、 词缀以及构词法的知识拓宽。第二轮复习要在 3500 个词汇中挑出历年完型填空选项中的重点单词进行“深挖”。要特别注意新进入考纲词汇的动词,不仅要知道这些词的意思,还要了解这些动词的搭配、用法和过去式、过去分词的特殊变化。即便是外语的考察,近三年高考英语试卷也特别注意对中国传统文化、优秀资源的宣传和弘扬。所以建议考生备考时掌握各应用类信件的书写要领,如邀请函、自荐信、感谢信、道歉信等,并熟悉各种相关的体裁和句式;内容上体现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主题的题材,以及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话题,如游览名胜、民俗节日 等,尤其对于一些传统文化的专有名词要加深记忆。文综梳理
5、脉络,紧抓社会热点对于文综的复习,要多研究近三年来的高考政治试题并从高频考点中寻找命题规律。政治科目的复习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时政热点。政治考试每年都以最新时事政治作为背景材料,今年普遍二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周年、“一带一路”、天津海港爆炸、习近平与马英九会面均是考生应注意的高频考点。大纲中对于考生地理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的考查尤为突出,考生要学会从地理学科本身的内在逻辑入手,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分析说明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图示材料作为载体提供信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是近年来地理试题命题的重要形式。考生要以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地
6、图为载体,以热点问题为切入口,多角度展开综合分析评价。在历史学科的复习中,要高度重视边角知识,在开放性试题中,要以公认的史学观评判事物,在老师指导下养成以史为据、论从史出的思维,并掌握相应的方法,以史鉴今。你那么怂,还想要世界为你堆满笑容看到高考成绩的那一刻,埋在心里三年的酸楚瞬间化成了眼泪一涌而出。高考是我高三以来考得最好的一次,但全省的高考情况反而是近几年最不好的一次。很多人都发挥失常,我却从模拟考全市 2000 多名冲到了高考的全省前 500 名。同学们都很诧异,说我“运气好”。只有我自己知道,拼到这个成绩,我已经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去忍耐我所遭受的冷暴力,最终才没有被高考的压力彻底打垮。高
7、中的时候,我是一个理科永远拖后腿的理科实验班学生。理科实验班聚集了全校成绩最拔尖的学生,是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掌中宝、心头肉,所以我们班的考试成绩都背负了沉重的使命感,每个人的成绩都会被无限放大,成为全校的谈资。考得好“不愧是实验班的!”考得差 “竟然是实验班的?”我就属于那种在实验班死命挣扎再怎么努力也是考得差的那一梯队,自然成了老师的眼中钉、肉中刺。高中最好的哥们儿在班上一直排前几名。高考后我们时常聚在一起回忆高中,每当他用一堆诸如“和蔼可亲”“耐心”“热情”等等的词汇来形容我们高中老师的时候,我只能皮笑肉不笑地回应“是吗”“哈哈”“好吧” 因为在我的高中生涯里,我看到的老师一直是不会笑的,
8、至少笑的时候不是对着我。当我们全班都在备战生物竞赛的时候,我还在为每次的生物遗传题拿不到一半的分而苦苦纠结。当我们全班的物理平均分每次都能稳稳上 90 分的时候,我只能考 50 分。当我前后左右桌的数学都上了 140 分的时候,我才为自己终于考了一次 130 分暗自庆幸。是我不努力在放弃自己吗?平心而论,除了成绩上不去,我符合一切传统意义上“好学生”的标准。我学习认真刻苦,尊重师长,团结同学,在团队合作中总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但是仅仅只是“成绩上不去”,就足以成为老师们不待见我的理由了。庆幸的是,我还算是遇挫则强的人。觉得受了委屈,就在别人吃饭的时候一个人躲到操场大哭一场,哭完接着滚回去学
9、习。生物和物理特别差,不会做的题目就拼命研究答案,直到弄懂。每一次考试都尽量不去计较排名,少为别人的眼光计较得失,把时间都花在反思总结上。虽然进步缓慢,但心态和成绩都在逐渐改善。高考结束,心中已然满是可以超越自己的底气。如果你以为我是在讲述一个”差生逆袭啪啪打老师脸”的励志故事,那你就错了。我当然也抱怨指责过有些老师的偏心和势利,但多年以后,再回想起高中经历的一切,我已经不会再去埋怨有些老师对我造成的伤害。当时的我在他们眼中就是一个成绩不好家里又穷的 loser,一个怂包,我没有权利也没有能力去要求他们像对待优秀学生一样笑容满面地对待我,他们也有权利选择自由表达自己的情绪。我不想用老师这个身份
10、去对他们进行道德绑架,我只能尽力让自己成为一个能配得上别人尊重和友善的学生。他们只是一个有着“老师”这个神圣职业的普通人而已,要求一个普通人对所有学生都大爱无疆才是桃花源式的理想主义。大多数普通人,都会喜欢成绩好的学生,因为他们符合这个社会所设定的“优秀人才”的标准。同样,大多数普通人,都或多或少会嫌贫爱富、趋炎附势,只会对优秀的人给予笑脸和尊重,这就是无法改变的人性,也是关系型社会中残酷的生存法则。优秀的员工才能和老板称兄道弟,差劲的员工只能为老板跑腿打杂。你埋怨老板对你尖酸刻薄的时候,就应该想想自己是不是在为公司创造价值的那一批人,值不值得老板的嘉奖鼓励。人活一世,最难逃过成为别人口中茶余
11、饭后的谈资。你要足够优秀到别人在背后对你闲言碎语的时候,都是在怀疑你的成功是不是走了捷径。而不是在拿你的人生作为前车之鉴吓唬小孩要好好读书,以免成为下一个你。你得不到别人的笑脸相迎,不怪他们太无情,只怪你还不够行。要让你的能力配得上你的虚荣,让你的优秀配得上你的自尊,让你的视野配得上你的骄傲。如果你和我一样笨,那请和我一样努力吧。你不一定会成功,但你一定要努力。你不一定会成为人人敬仰的人上人,但是努力学习、奋力拼搏的过程会让你的人生愈加深刻而非日渐浅薄。即使有一天,你还生活在俗人的圈子,你也终将不再被俗气沾染。你在这四个时间点复习,效率翻倍哦!据生理学家研究发现,高中学生一天有四个时间点,大脑
12、是最清醒的,也是最佳的学习时间段,只要安排得当,就能轻松掌握、巩固知识,达到高效复习效果。高一、高二的同学可以用来弥补自己的不足,高三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高三复习!这四个复习高效时间点分别是:第一个最佳学习时间点:清晨起床后,大脑经过一夜的休息,消除了前一天的疲劳,大脑处于新的活动状态,清醒得很。此时无论认字还是记忆印象都会很清晰,学习一些难记忆但必须记忆的东西较为合适,如英语单词、数学公式、语文词句等。有时即使强记不住,大声念上几遍,也会有利于记忆。所以清晨是一个最佳的学习记忆时间。第二个最佳学习时间点:上午 8 点至 10 点,人的精力充沛,大脑容易兴奋,思考能力状态最佳,此刻是攻
13、克难题的大好时机,应充分利用。在这个时间段,高中学生可以重点巩固、复习重难知识点,以面对高考中将会遇到的各种难题。第三个最佳学习时间点:下午 6 点至 8 点,也是用脑的最佳时刻,不少人利用这段时间来复习,加深印象,归纳整理,也是整理笔记的黄金时机。一般在进行知识系统化整理的过程中,也是对知识点的一次巩固记忆,对于加深大脑对其的记忆是很有帮助的。第四个最佳学习时间点:入睡前一小时。利用这段时间来加深印象,特别对一些难于记忆的东西加以复习,则不容易忘记。而且许多人在准备休息到正式休息时,还需要一段准备时间,抓紧机会好好的利用这段时间,多记忆一两个知识点也是不错的安排。毕竟对于高三学生而言,时间不够是众人最直观的感受,恨不得一天能有 48 小时,抓住每分每秒,对于每个高中学生来说,都是十分有价值的。因此,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提高复习效率是重要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在努力掌握提高复习效率的技巧外,还要结合大脑的活动规律,才能让提高复习效率这件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