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证技术学复习重点整理1. 物证、物证技术、物证技术学物证:是证据的一大类,是指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客观存在的实物。物证是指依法收集与案件有联系、通过科学鉴定或侦查措施能以其外形特征、所载字迹特征或物质属性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客观存在的物品、物质、文书和痕迹。物证技术:是指对案件中的各种物证进行发现、记录、提取、检验和鉴定所应用的科学技术的总称。从纵向来看,物证技术可分为发现物证的技术、记录物证的技术、提取物证的技术、检验(或鉴定)物证的技术。物证技术学:是以物证和物证技术为研究对象,以查明案件实事、公正实施法律、提供科学证据为目的,研究应用科学技术解决案件中有关物证的专门性问题的一门学
2、科。物证技术学是由于法律的需要和自然科学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一门学科。1. 物证的特点是什么?(一)合法性1、要依法搜集2依法鉴定3按标准和法规进行鉴定4 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要合情合理。(二)不可替换性1、物证的唯一性决定了其不可替换性;2 、物证的形式可以转换。如实物变照片,图等。(三)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1、科学技术是物证技术的基础。医学产生法医、照相产生刑事照相等。2、物证技术的方法,仪器均是利用其他科学的成果和仪器、方法。如手印显现,微量物证鉴定等(四)客观可靠性1、物证本身没有主观意识,是最可靠证据;2、处理物证的人是主观的,因而物证鉴定也会出错。1. 物证处理的一般原则是什么?对物证的
3、处理一般包括发现、提取、保全、鉴定。为了确保证据来源的可靠性及鉴定的准确性,处理物证时一般应遵循下列规则:1必须依法进行2区别不同案件,确定发现、提取物证的重点和范围;一证多用要特别注意3必须以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来发现和提取物证。4必须掌握发现和提取物证的技术。5必须记录、拍照。6必须防止污染、损坏和丢失。1. 物证的种类有那些?物证种类繁多,最通用的分类法:(一)依照物证的客观存在形式和特性,可分为:( 1)物体(质)、物品物体:是由一定特构成占有一定空间的实体。主要是指自然界存在的物质。物品:生活和工作用品,一般主要为人造物。物体,物品证明案件的一种形式:外表形态特征
4、:可以与辨认相结合,也可以证明案件性质和犯罪条件物质成分:不同的化学成分,油漆,塑料,橡胶,污垢可以认定或排除嫌疑,但要注意其特定性,用多种方法检验,生物属性:生物学上的排异性如,血迹距离、次序、位置等:人和工具距离,人的特殊位置,人与物,物与物的次序关系等.(2)痕迹物证痕迹是指人体或某物体与其他人体或物体相接触时所形成的能反映出该物体形态特征的一种物证。也是用形态特征痕明案件事实的物证。痕迹可分为:形象痕迹:手足工枪动作习惯痕迹:足迹步法特证、笔迹整体分离痕迹:一物体分离成两块以上(3)文书物证文书是指载有文字、图案、印文等的书面材料和存储材料。文书物证是一项综合性的物证集合体。有形象痕迹
5、(如:印章,身份证等),也有动作习惯痕迹(笔迹特征),还有微量物证等。(4)化学物证是指用用某种物质化学组成成份和特征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类物证。通过化学成份进行自身和种类认定。在实际鉴定和侦查中,这种分类一般不采用,而采用微量物证这一分类。司法鉴定法规规定分类中有微量物证对物质特定性的认定:要把成份,形态,物理属性,结合起来。1. 生物物证是来自生物体的物质,以其生物遗传特征,细胞形态、物体形态、物质成份等特性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类物证。如:DNA、人体和动物毛,植物叶片等。2. 音像物证(电子物证)是指以录音、录像以及电子计算机记录和储存的声音和图像资料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种证据。(这种方法是否
6、包括电子物证,软件源程序,数据等有的并不声音,也不是图象。电子数据恢复,读取也不属于音像,但却是物证)(二)依照检验方法,可分为:( 1)物理物证;(2)化学物证;( 3)生物物证。这种分类不科学,因为检验方法不是物证本身属性。会造成分类混乱。如油漆,如果用检验方法,就成了物理物证。一个物质可能用物理也可以用化学方法,那成了什么物证。如金属可以用化学分析,也可能能谱,色谱。1. 封诊式是哪一年,在哪出土的。(1975年,湖北省云梦睡虎地发掘的)2. 洗冤录是谁,什么时间写的?(1247年,宋慈)3. 中华指纹学是谁哪一年出版的?(1930年,刘紫菀)4. 刑事警察科学知识全书谁编著的?(194
7、8年,冯文尧编著)5. 指纹技术是由谁发明的?(1857年,英国人威廉.赫舍尔)6. 人体测量法是谁发明的?(1879-1883,法国人贝蒂隆)7. 笔迹检验技术的奠基人是谁?代表作是什么?(法国人米尚,笔相学体系,笔相学方法)8. 侦查学的创始人是谁?(1892年,汉斯-格罗斯,侦查工作指南)1. 什么是痕迹、痕迹可分为那些种类?痕迹是指人体或某物体与其他人体或物体相接触时所形成的能反映出该物体形态特征的一种物证。也是用形态特征痕明案件事实的物证。痕迹可分为:形象痕迹:手足工枪;动作习惯痕迹:足迹步法特证、笔迹;整体分离痕迹:一物体分离成两块以上。1. 什么是同一认定、同一认定的条件是什么?
8、概念:同一认定是依据客体特征来判断两次或多次出现的客体是否为同一个客体的认识活动。同一认定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人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能力。理解同一认定要注意: 1、“同一” 是表示事物或现象同其自身相等同的范畴。2、同一认定的客体要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出现过两次或两次以上。第一次出现的客体称为“被寻找客体”,第二次出现客体称为“受审查客体”。若某客体仅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出现一次,那么同一认定就无法进行。3、两者之间只能相同或相似不能同一。条件:物证之间的个体差异是物证同一认定的客观依据。同一认定所要求的条件,包括特征的特定性、稳定性和反映性。(一)特征的特定性。特征组合的特定性主
9、要是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1特征的数量;2特征的质量;3同类客体的数量。同类客体的数量,是指该特征组合可能出现重复的客体范围。(二)特征的稳定性同一认定所要求的特征稳定性是指客体特征在进行同一认定的必要时间内保持基本不变的属性。“基本不变”有两层含义:(1)对一个特征组合来说,是指其中的主要特征都保持不变。(2 )对一个具体特征来说,是指保持该特征的质基本不变。(三)特征的反映性客体特征的反映性是指客体的特征能够在其他客体上得到反映的一种属性。1、同一认定要求客体特征在其他客体或技术设备上得到反映。2、同一认定要求客体特征的反映具有较高的清晰度。3、客体特征的反映性与人类的认识能力和特
10、征识别能力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1. 同一认定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什么?一般步骤1、预备检验(鉴定前准备)( 1)了解情况鉴定的目的和要求案件发生的基本情况检材和样本的获取情况( 2)审查鉴定材料做出受理,不受理,补充材料、及试鉴定决定( 3)做好鉴定的材料处理和仪器准备2分别检验分别检验的任务是通过分别考察和研究被寻找客体的特征反映体与受审查客体的特征反映体来认识他们各自的特征和特性。分别检验的顺序一般是先检验被寻找客体(检材)的特征反映体,然后再检验受审查客体(样本)或其特征反映体。3比较检验比较检验的任务是通过比较和检材样本特征来找出二者之间的特征符合点(相同点)和差异点,从而为肯定同一或否
11、定同一提供依据。比较检验的顺序是先一般特征,后细节特征。比较客体特征时,既要比较每一个特征的质、,也要比较该特征量及与其他特征的相互关系,而且要根据客体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特征比较方法。4综合评断综合评断的任务是分析在比较检验阶段中找定的特征符合点和差异点,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客体是否同一的结论。 综合评断的顺序一般为先差异点,后符合点。在具体的物证鉴定中,对特征符合点和差异点的评断要结合起来进行,二者不可偏废。一般方法:同一认定的方法包括特征识别方法和特征比较方法。1同一认定的特征识别方法包括肉眼观察方法、物理测量方法、化学分析方法、显微镜检验方法、仪器分析方法、照相识别方法等。2同一认定的特征
12、比较方法同一认定中常用的特征比较方法也很多,如在形象物证鉴定中包括特征对照法、特征重叠法、特征接合法。特征对照法:这种方法适合点状的细节特征的对比。手印、足迹、文书等运用较多特征重叠法:这适合检验痕迹的布局特征线条拼结法:这种方法适合线条状痕迹鉴定1. 同一认定常用的特征比较法那些?1. 什么是物质交换原理?物质交换原理是由谁提出来的?(人,国家,20世纪初)物质交换原理,又称为“洛卡德物质交换原理”,这一理论最早是20世纪初由法国著名侦查学家艾德蒙洛卡德在其编著的犯罪侦查学教程提出。这一理论认为,犯罪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物质交换的过程,作案人作为一个物质实体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总是跟各种各样的物
13、质实体发生接触和互换关系;因此,犯罪案件中物质交换是广泛存在的,是犯罪行为的共生体,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1. 如何理解物质交换原理? 这一理论涉及的物质交换是广义上的,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痕迹性物质交换。即人体与物体接触后发生的表面形态的交换。如犯罪现场留下的指纹、足迹、作案工具痕迹以及因搏斗造成的咬痕、抓痕等。(二)实物性物质交换:分为有形物体的物质交换和无形物体的物质交换。有形包括:微观物体的互换和宏观物体的互换。无形包括:后者主要指不同气体的互换。意义:物质交换原理有着深厚的科学基础,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因果制约规律,体现了能量转换和物质不灭的定律。这一原理对物证技术学有十分重
14、要的指导作用,它是研究微量物证、细致取证的基础。1. 什么是司法鉴定、司法鉴定人、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司法鉴定人是指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出鉴定意见的人员。司法鉴定机构是指经司法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在诉讼过程中,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接受司法机关或当事人委托,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依照法定程序作出鉴别和判断活动的专门单位。1. 司法鉴定机构可分为那两类?根据主体不同可以分为:侦查(专业)鉴定机构、社会鉴定机构。1. 侦查部门鉴定机构:包括公安机关、检
15、察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海关等的鉴定机构。根据决定七、侦查机关根据侦查工作的需要设立的鉴定机构,不得面向社会接受委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 2. 社会鉴定机构:是经司法主管部门批准建立的、面向社会服务的鉴定机构。社会鉴定机构互相平等,可接受个人、机关、团体及侦查、检查、审判部门的委托。不受地域限制。1. 司法鉴定人出庭越多,越有利于司法鉴定工作的发展吗?1. 鉴定人出庭的必要性是什么?鉴定人可以出庭,也应当出庭作证,就诉讼理论而言,鉴定人出庭作证不单纯是一个举证的方式问题,它体现了科学技术在诉讼中的应用价值,符合现代诉讼结构要求,有利于法庭审查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准确性、可靠性。 是我国法律的要求(二
16、)是公正与效率的价值目标的要求鉴定人出庭就鉴定结论进行解释和说明,并接受法官及控诉辩双方的质疑与询问,为法官依法公正、及时地审理案件提供了可能,它既保障了当事人双方询问权、异议权的实现,又可以有效避免多头鉴定、重复鉴定等浪费诉讼资源行为的发生,提高司法审判效率,节约司法成本。(三)是与国际司法接轨的时代潮流的要求鉴定人出庭作证已成为国际通行的司法制度。我国的鉴定人虽然同英美法系的专家证人和大陆法系的鉴定人在诉讼地位上有所不同,但这并不影响其遵循鉴定人出庭作证这一国际通行的司法准则。(四)是治理鉴定腐败,提高鉴定结论科学性的要求鉴定人在法庭上接受法官及当事人双方在鉴定资格、鉴定程序及是否具有回避
17、情形等方面的质疑和询问,可以有效避免和消除权力干预、利益诱惑和其他消极因素对鉴定人的影响。1. 试述当前制约鉴定人出庭的主要因素有那些?鉴定人出庭作证,是现代庭审制度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司法公正的基本措施但实际鉴定人出庭的不到5-8%,原因如下:(一)立法上的缺陷 对鉴定人的诉讼地位定位失当。没有按照直接言词原则确立传闻证据原则,为鉴定人不出庭作证大开方便之门。权利义务不明确,是鉴定人不愿出庭作证的根本原因。(二)客观上的限制1、是地域上的限制。鉴定受理不受地域限制,但出庭会给外地鉴定人造成较大困难,也会让当事人承担相当大的诉讼成本。2、是工作实际的限制。增加法官和鉴定人的工作量,要就双方时间也
18、会给开庭带来一些不便。3、是办案经费上的限制 认识上的偏差1、法官方面。(1)过于相信鉴定结果科学性;(2)为节约办案时间。2、鉴定人方面(1)认为出庭有损形象;(2)法制观念淡漠;(3 )害怕打击报复;(4)对出庭感到害怕。对于自己鉴定结论缺乏自信;不懂得法律相关规定,因而辨论中处于不利地位;缺乏辨论技巧。1. 解决当前鉴定人出庭质证率低的对策是什么?(一)从立法上完善鉴定人的出庭作证制度1、将我国鉴定人的诉讼地位定位为证人化了的鉴定人这样定位,弱化了鉴定人作为法官助手的地位,强化了其作为证人的地位,对于推动鉴定人出庭作证是有帮助的。2、按照现代诉讼直接言词原则的要求,确立传闻证据排除规则,
19、明确规定鉴定人出庭作证的例外情形。 3、明确规定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权利义务,强化鉴定人的义务,加强对鉴定人权利的保护。(二)提高司法审判工作的科技含量,用现代科学技术来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采用多媒体示证技术、远程出庭技术等。(三)加大法院审判工作经费的保障力度,为鉴定人出庭作证创造坚实的物质条件。(四)加强教育宣传,消除认识误区,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为鉴定人出庭作证创造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25、物证鉴定中常用的显微镜有哪些,作用是什么?1、生物显微镜:是观察生物切片、生物细胞、细菌以及活体组织培养等用于观察研究生物的显微镜。2、体视显微镜:是使用两个相对的物镜成像,经棱镜将像会聚在同一焦平面上,
20、用双目镜观察,便可获得三维立体像的显微镜。这种显微镜特点是立体图像,但放大倍数较小。蔡司三维立体显微镜,利用人眼形成立体空间的原理,采用频闪液晶片使人类以前不能分析辨别的立体结构在光学放大下拥有图像深度信息的三维立体效果。 可配图象处理和测量软件。其放大倍数可达千倍。3、比较显微镜:是使两个被观察物体成像在一个视野内进行比较研究的重要工具。4、偏光显微镜:是利用光的偏振特性,对具有双折射性( 即可以使一束入射光经折射后分成两束折射光 )的晶体、液晶态物质进行观察和研究的重要光学仪器。利用它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纤维丝、纺锤体、胶原、染色体、卵巢、骨骼、毛发、活细胞的结晶或液晶态的内含物、神经纤维、肌
21、肉纤维、植物纤维等的细微结构,从而可以分析细胞、组织的变化过程。 偏光显微镜是在一般显微镜的基础上增添了使普通光转变成线偏振光和检测偏振光的装置或观察干涉图样的特殊透镜。即光源前有偏振片(起偏器),使进入显微镜的光线为偏振光,镜筒中有检偏器(一个偏振方向与起偏器垂直的起偏器)。5、荧光显微镜:是用以观察受激发出荧光的检材的荧光图像的显微镜。6、相差显微镜:基本原理是把通过标本的可见光的相位差变成振幅差,从而提高观察标本各种结构之间的对比度,使之清晰可见。7、 金相显微镜:是用于对各种金属进行金相分析的显微镜,以鉴别金属成分及类别。也常用手对文件,微量物证外观形态及颜色的鉴定。高温冷却后金相:细长为碳,白为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