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歌德诗集读后感篇一:歌德谈话录读后感歌德谈话录是一本让人受益无穷的好书,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到精彩的论述和对白,还可以听到歌德对莎士比亚、拜伦、雨果、司汤达等著名诗人、作家的细致评价,以及他对政治、文艺、哲学、自然科学、宗教等多方面的独到见解。读歌德谈话录 ,是颇使我受感动的,这其中有一种“体味智者之言”的愉快和满足。歌德那些闪耀着智慧与学理之光的话语,虽说并非句句都是真理,但能时时给我们以精神的启迪、解放、洗礼和提升。让我的对人生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使我更深切的感悟到爱国、人类自然、人生荣辱、宗教信仰、道德情操、个人集体、志向成才、读书学习、文学艺术的真正内涵。我认为,观览现今,歌德的几个
2、观点实在是发人深省。1828 年 3 月 12 日的谈话录中,歌德提出:近代文化病根在城市,年轻一代受摧残,理论和实践脱节。他认为, “我们的情况太矫揉造作、太复杂了,我们的营养和生活方式是违反自然规律的,我们的社交生活也缺乏真正的友爱和良好的祝愿人们往往宁愿生在南海群岛上做所谓的野蛮人,尽情的享受纯粹的人的生活,不惨一点假。 ”歌德的话深深反映了现代人尤其是所谓的都市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处事方式:虚情假意、矫揉造作。人们为了金钱、名声、权利而化作一副小人嘴脸,阿谀奉承,曲意逢迎。这是时代的痛苦,这是现代人遭受地祖先的罪孽的惩罚,而现代人还要加上自己的罪孽去贻祸后代。所以,我们所谓的朝阳、花朵在
3、这样的社会风气下,灵魂丧失了他们该有的本真,眼睛丢失了该有的神采,思维忘却了他们该有的想象力。重复着加深着前人的虚伪,假情假意,被精神束缚,随波逐流,以致后面的千千万万辈。所以,为了挽救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社会,歌德提出:“少一点哲学,多一点行动的力量,少一点理论,多一点实践,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些拯救人民通过学校和家庭教育可以从下面做出很多事来,统治者和臣僚们从上面也可以做出很多事来” 。拯救我们的未来,必须需要大家的力量。歌德对近代文化病根的追究及探讨给我们现在的社会的发展指引了一条明路。再看看在读书学习上,歌徳说, “他们在学校里教的东西太多了,太多了,而且是漫无边际的铺开,远远超
4、出听课者的需要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地去学一门,学一门就要把它学好” 。歌德针对当时的西方教育传统提出的这些看法,虽说并非句句在理,但是在精学这个角度来说,确实是我们莘莘学子应该实践贯彻的。学一定要致用,学习必须从实际出发,符合实际的需要,专心致志地学一门,学一门就要把它学好。读这本谈话录,歌德的自由观是最直击我心灵的东西。歌德说, “自由是一种奇怪的东西。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自由,只要他知足一个人如果只要足够的自由来过健康的生活,进行他本行的工作,这就够了我们大家都只能在某种条件下享受自由市民和贵族都一样自由,只要他遵守上帝给
5、他的出身地位所规定的那个界限。 ”歌德还谈到了他的好友席勒,指出席勒的送命就是自由理想害了他。依我愚见,歌德的自由观实际上是一种节制的自由观,且我认为而这种自由观是现代人应有的自由观。诚然,自由是我们毕生追求的东西,但是,如果是钻牛角尖般追求一种绝对自由,是否就得要独自一人不受任何工作、情感、区域的束缚,浪迹在天涯,一个人享受自由同时享受孤独和寂寞,恐怕到时任随多大的地域空间也只能更加的凸显自己的孤零。所以,我们追求自由,但是我们还仍在这世界生活,我们应该知足,我们的日常的一般的行动是不受束缚的,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是自由,同时,我们还是得正常的与人交往,工作,吃饭。总之,我们得学会在某种条件下享
6、受自由。歌德谈话录是一本意蕴深刻的书,内容涉及的很多方面可能并不是吾等才疏学浅之辈能够参悟的,只能凭着我的本真尽力的去思考。歌德临终时对身边的人说:“打开窗户,让更多的光进来!”正如歌德临终箴言所说,我认为,不管是何种层次的人阅读这本书必定都会感到有一束精神的光照进了脑海里。歌德实在可以称得上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天才,虽然暂时还没有非常系统地研读过他所有的作品,但从零零散散的阅读中,可以说一再的被他深刻的洞见与感知所折服。即使是爱克曼通过与歌德的交往所记录下来的只言片语,都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下面我就把自己读到的某些有感触的片段摘抄下来,与大家分享。“就连最大的天才,如果想单凭他所有的内在自我去
7、对付一切,他也绝不会有多大成就。可是有许多本来高明的人却不懂得这个道理。他们醉心于独创性这种空想,在昏暗中摸索,虚度了半生的光阴。 ”“一般来说,我们身上有什么真正的好东西呢?无非是一种要把外界资源收进来,为自己高尚目的服务的能力和志愿。 ”“米拉波尽量利用外在世界的各种力量,是完全做得对的。他有识别才能的才能,有才能的人被他那种雄强性格的魔力吸引住,愿意听从他的指挥和受他领导。所以他有一大批既有卓越才能又有势力的人围绕在他身边,为他的热情所鼓舞,被他动员起来为他高尚的目的服务。他懂得怎样和旁人合作,怎样利用旁人去替他工作;这就是他的天才,这就是他的独创性,这也就是他的伟大之处。“不要说现实生
8、活没有诗意。诗人的本领,正在于他有足够的智慧,能从惯见的平凡事物中见出引人入胜的一个侧面。必须由现实生活提供作诗的动机,这就是诗的真正核心;但是据此来熔铸成一个优美、生气灌注的整体,这却是诗人的事了。 ”“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观赏最好作品才能培育成的。只有看最好的作品,才能在最好的作品中打下牢固的基础,你就有了用来衡量其他作品的标准,估价不至于过高,而是恰如其分。 ”“总的来说,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所以一个人如果想写出明白的风格,他首先就要心里明白;如果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首先就要有雄伟的人格。 ” “我把每个人都看做一个独立的个人,可以让我去研究和了解他的一切
9、特点,此外我并不向他要求同情共鸣。这样我才可以和任何人打交道,也只有这样我才可以认识各种不同的性格,学习为人处世之道。因为一个人正是要跟那些和自己生性相反的人打交道,才能和他们相处,从而激发自己性格中一切不同的方面使其得到发展完成,很快就感到自己在每个方面都达到成熟。 ”“要在世界上划出一个时代,要有两个众所周知的条件:第一要有一副好头脑,其次要继承一份巨大的遗产。拿破仑继承了法国大革命,弗里德里希大帝继承了西里西亚战争,路德继承了教皇的黑暗。 ”“国家的不幸在于没有人安居乐业,每个人都想掌握政权;文艺界的不幸在于没有人肯欣赏已经创造出的作品,每个人都想由他自己来创作。 ”“有许多人始终认识不
10、到完美作品的完美所在,也认识不到自己作品的失败,还是照旧马马虎虎地写下去,写到老死为止。 ”“诗人也应力求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因为整个世界都是他的题材,他对这种题材要懂得如何处理和如何表达。 ”“艺术要通过完整体向世界说话,但这种完整体不是他在自然中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心智的果实。 ”篇二:读【歌德谈话录】有感读歌德谈话录有感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是德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当然他的作品思想之深邃以至于我们无法全然领会;但我认为读过艾克曼的这本歌德谈话录 ,至少可以拉近一点与大师之间的距离。 歌德谈话录中涉及了许多主题,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政治等,反映了歌德所处时代的文艺思潮和他个人的人格、作品
11、风格、思想等。艾克曼让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诗人,更是一位热爱生活,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老人。也许歌德的许多作品我们都还看不大懂,譬如少年维特之烦恼 、浮士德等等这些传世名篇。但是至今我的枕边都放着一本歌德文集 。欣赏这些作品需要的不仅仅是一颗向往着文学艺术的心,更重要的是深厚的文学功底,时间的沉淀,和对作品相关文化环境的了解和理解。或许我们还无法汲取这些伟大作品中的精神内核,但幸运的是,艾克曼的这本歌德谈话录让我在歌德的身上找到了简单而极其重要的一些东西,比如要有志存高远而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的人生态度;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要从现实出发;对待专业要集中精力、心无旁骛等等。这些都让
12、我看到歌德虽然生活在早我们几百年的时代里,但他却是如此的清明,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和独立而伟大人的格。而我也想说,这本书有太多值得学习的东西。正如上述的,书中第一次记录就谈到,歌德的热情和蔼令艾克曼无比的幸福和感激。他说“他的每句话都表现出慈祥和对我的爱护。 ”在之后的章节中,艾克曼也多次用“热情” 、 “和蔼”等词来表达自己对歌德的敬意。众所周知,歌德的诗歌是无人不喜,无人不读的。所以诗歌创作也作为歌德生活的重要内容写进了谈话录中。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世界是那样的广阔丰富,生活是那样的丰富多彩,你不会缺乏作诗的动因。但是写出来的必须全是应景即兴的诗,也就是说,现实生活必须既提供诗的机缘,又
13、提供诗的材料。一个特殊具体的情景通过诗人的处理,就变成带有普通性和诗意性的东西。我的全部诗歌都是应景即兴的诗,来自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获得坚实的基础。我一向瞧不起空中楼阁的诗。 ”这段话的意思很容易理解,歌德告诉我们诗歌的创作要从现实生活中的细节出发,诗人不应被诗歌的形式架空,诗人作诗就是要在平凡的事件中见出另一个更深的层面或者说更具意义的层面。这样的忠告也同样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他还说过,每个人都自信有自知之明,因此许多人彻底失败了,还有许多人长期在迷途中乱窜。如果青年人愿意重蹈老年人的覆辙,那老人们的尝试和错误还有什么用处呢?老一辈的错误是可以原谅的,因为他们们原来没有已经铺平的路可走。
14、但是年轻人就不应该老是摸索和走错路,他们应该马上踏上征途,向前迈进。向着某一天要达到的终极目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都看成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由此可见歌德对新一代青年人的期望有多高。在后面论天才和创造力的关系中,他也认为天才多半表现于青年时代,对此他举出了几个例子,有拿破仑,莎士比亚等。歌德还为年轻一代受摧残而感叹。但是他始终对年轻一代人充满了希冀。另一方面,歌德作为魏玛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在歌德谈话录中,也有很多有关艺术和现实之间关系的讨论。我们知道,歌德对光和色的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十分自豪,艾克曼在记录了他和歌德有关颜色学的谈话,以及前篇提到的牛顿关于光和颜色的错误学说等,无
15、不体现了歌德对自然科学的关心程度和他的唯物主义立场。与此同时歌德还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歌德提醒艾克曼说,我们对自己学过的东西,归根到底,只有能在实践中运用的上的那一部分才记得住。在大学中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对于教师在讲课是说的话,只记住了按他的时间倾向可以用得上的那一部分,凡是不能在实践中运用的东西全忘了。这些话体现了在歌德眼中实践的重要性,也使得他在谈论有关文学艺术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时候,体现出辩证法的特色,即认为文学与艺术是一种主观与客观相对立统一的关系。他说,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的关系,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在我看来,这段话的大概意思就是说艺术家要凭借自身的修养来使自然成为艺术创
16、造中的可用媒介。但我并不认为艺术家是自然的奴隶,艺术家的确需要借助自然的物质材料来表现个人的艺术旨趣,但这并不应该称作自然的奴隶。大自然是客观存在的,人类对其加以合理的运用是无可厚非的,更何况是用作艺术创作上呢。而歌德谈话录中也提到过艺术家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歌德说:“已经发现许多杰作,证明希腊艺术家们就连在刻画动物时也不仅惟妙惟肖,而且超越了自然。英国人在世界上是最擅长相马的,现在也不得不承认有两个古代的马头雕像在形状上比地球上任何一种马都更完美。这两个马头雕刻是在希腊鼎盛时代传下来的。在惊赞这种作品时,我们不要认为这些艺术家是按照比现在更完美的自然马雕刻成的,事实是,随着时代和艺术的发展,艺
17、术家们对自己的人格已陶冶得很伟大,他们是凭借着自己的伟大人格去对待自然的。关键在于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出什么样的作品。但丁在我们看来是伟大的,但是他以前有几个世纪的文化教养。罗伯特希尔德家族是富豪,但是他们的家资不只是由一代人积累起来的。这种事情比人们所想到的更深刻些。我们守旧派艺术家们不懂得这个道理,他们凭着人格的软弱和艺术上的无能去摹仿自然,自以为做出了成绩。其实他们比自然还低下。谁想要做出伟大的作品,他就必须提高自己的文化教养,才可以像希腊人一样,把猥琐的实际自然提高到他自己的精神的高度,把自然现象中由于内在弱点或外在阻碍而仅有某种趋向的东西实现出来。 ”1828 年 10 月 20 日(艺术家凭伟大人格去胜过自然) 我认为这篇的确非常重要。原因有二。一.歌德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