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6 年中考化学专项训练 压轴题 (2)【综合 3】1 下图中所涉及到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其中 A、D 都是碱,A 溶液与 C 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E 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请回答:(1)请写出图中 E、D 的化学式: E 、D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 与 F 反应 ;B 与 G 反应 。2金属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研究金属的性质可以更好地利用金属。(1)铝、铁、铜是常见金属。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填序号)。(2) “淬火”是金属热处理常用的方法。宝剑淬火过程中,铁在高温下和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
2、四氧化三铁和另一种气体单质,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3)将一定量铁粉加入到硫酸锌、硫酸铜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4)取一定量镁、锌、铁三种金属,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充 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下列做法能达到上述结果的是 (填序号) 。A相同质量的三种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铁制水龙头 铜制火锅 铝制易拉罐2B2.4 g 镁、6.5 g 锌、5.6 g 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C向足量的镁、锌、铁中加入稀盐酸的质量比为 223 D足量的三种金属与等量的稀盐酸反应3课外小组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3、查阅资料】常温下,甲酸(HCOOH)是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在浓硫酸作用下易分解。甲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COOH CO+ H2O,浓硫酸在反应中起 作用。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实验设计及操作】(1)利用下列装置完成用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并检验气态产物。 若各步均反应完全,装置的连接顺序为甲 尾气处理(填序号) 。 实验时先点燃甲中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丁中的酒精喷灯,目的是 ;装置乙的作用是 。 装置丁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为检验氧化铁是否反应完全,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从装置丁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4、稀盐酸,若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且溶液变为浅绿色而非黄色,则说明氧化铁已完全反应。上述判断是否正确,理由是 _ 。4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是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浓硫酸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浓硫酸氧化铁甲 乙 丙 丁 戊3同学们为确认一瓶久置的“碱石灰”(可能已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样品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提出问题 实验室中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是什么?进行猜想 久置的碱石灰样品中可能含有 CaO、NaOH、Na 2CO3、Ca(OH ) 2、CaCO 3 等成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样品中含有 Ca(OH) 2 或 Na2CO3 可能含有的原因 (写 2 个) 。
5、探究过程试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的名称是 ,溶液 C 中一定含 离子。(2)溶液 A 中加入 CaCl2 溶液后产生固体,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 ,反应的方程式为 。(3)向溶液 A 中加入 CaCl2 溶液后,证明 CaCl2 溶液过量的方法是 。实验结论依据上述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综合对滤液和固体成分的探究,下列对样品成分的分析正确的是 (填序号) 。样品中一定含 NaOH 样品中一定含 Na2CO3 样品中含 NaOH、CaO 中的一种或两种拓展延伸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变质的烧碱中 NaOH 的含量,某同学取适量的烧碱样品,溶于一定量的水得到 200g 溶液;再加入 200g 稀硫酸(足量)
6、充分搅拌到不再放出气泡为止,称量溶液为 395.6g。请分析计算:(1)反应产生的 CO2 的质量为 g。(2)若所取烧碱样品为 50.0g,则样品中 NaOH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溶液 C固体 B溶液变红操作样品 浊液(烧杯壁发热)溶液 A固体 B浊液加入足量水操作加入过量CaCl2 溶液加入酚酞4(3)用同浓度的硫酸,分别与未变质、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杂质都是 Na2CO3)的烧碱样品反应,需要硫酸的质量都相等。从钠元素质量守恒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 5将过量的 Na2CO3 溶液滴入到一定量 CuSO4 溶液中得到蓝色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固体沉淀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7、。请完成下列各题: (一)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固体为 CuCO3,理由: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固体为 Cu(OH)2,理由:Na 2CO3 溶液呈 性。 猜想三:固体为 Cu(OH)2 和 CuCO3 的混合物。 (二)资料查阅:结晶水合物受热后易失去结晶水,如 CuSO45H2O CuSO4 5H2O;Cu(OH) 2、CuCO 3 受热易分解,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无水氯化钙可做吸水剂;碱石灰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钠固体和氧化钙 (三)设计与实验: 固体的获取: 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过滤、洗涤、室温晾干得蓝色固体。 定性探究固体的成分:用下图所示方案,进行实验,并得到下列
8、现象:(1)上图中无色气体为 ,所以猜想二不成立。(2)向蓝色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屑,实验现象为 。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无色气体 白色浑浊通入澄清石灰水蓝色粉末 加入过量稀硫酸蓝色溶液5定量测定固体的组成: 设 固 体 为 aCu(OH)2bCuCO3cH2O, 为 测 定 其 组 成 , 称 取 24.0 g 蓝 色 固 体 。继 续 进 行 实 验 :图中注射器处为两个单向阀:推注射器时 x 关闭,y 处打开;拉注射器时,x 打开进空气,y 关闭。实验步骤:组装好装置,检查气密性;反复推拉注射器;称量B、C 、D 、E、F的质量;关闭弹簧夹,加热B 处玻璃管直到反应不再进行;打开弹簧夹,
9、再次反复缓缓推拉注射器;再次称量B、C 、D 、 E、F的质量。问题探究:(3)进行步骤的操作中,注射器活塞要缓缓推动的主要目的是: 。数据处理:(4)某兴趣小组利用上述方法,测得以下数据:(假定每步反应都完全)E装置质量增加的原因是 ;求该固体的化学式中 a:b:c= 。B C D E F反应前 124.0g 250.0g 300.0g 350.0g 360.0g反应后 116.0g 253.6g 304.3g 350.1g 360.0gA B C D碱石灰E浓硫酸无水氯化钙 氢氧化钠溶液x碱石灰Fy蓝色粉末6【综合 4】1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
10、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收集较纯净的 CO2 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 ;收集干燥的 CO2 应选用的装置是 。(3)若用下图所示装置制 H2 并测量生成 H2 的体积,通过分液漏斗加入一定体积的稀硫酸,与圆底烧瓶中盛放的 0.65g 锌粒充分反应(稀硫酸足量) 。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 d(填“bc”或“cb” ) 。理论上 0.65g 锌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在该条件下应能收集到 224mL 的 H2,但 3 次实验测量的 H2 体积的平均值约为 239mL。假设实验操作正确、规范,
11、造成该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2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能源和资源。7(1)苏州家用燃料的更新过程如下:下列有关家用燃料更新的理由,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 。A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B气体燃料比固体燃料利用率更高C天然气作为燃料可避免温室效应的发生D煤仅仅用作燃料烧掉浪费资源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原本以管道煤气为燃料的家庭若要改用天然气,灶具的改进方法可为 (选填字母) 。A增大空气的进入量 B增大天然气的进入量C减小空气的进入量 D减小天然气的进入量(2)水是生命之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设法除去硬水中的 ,可以使硬水软化成
12、软水。公共场所可利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获得直饮水,其中活性炭主要起 作用。(3)海水中有大量可以利用的化学资源,其中所含的氯化镁是金属镁的重要来源之一。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可按下图流程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 。A步骤通过一步反应即可实现 B步骤、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纯氯化镁C步骤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在此流程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 4 种在此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3A、B、C 、 D、E、F 六种物质均由非金属元素组成。C、E 是单质,8其余四种都是化合物;A、B 组成元素相同,D、F 组成元素也相同。常温下 C、D、F 都是气体;E 为黑色固体。它们存
13、在如右图的转化关系, “”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 “”表示两种物质间可以发生反应。 (反应条件与其他物质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E: ;D : 。(2)写出实现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AB: ;DF: 。 4右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 在常温下是液体,F 是人体胃液中助消化的酸,A 和 B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 , B , D 。(2)E 和 F 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G 和 F
14、之间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4) C 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5已知 AF 六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 B、D 为氧化物, A、B、E、F 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 、B 、E 放入水中能使酚酞变红,下图是它们之间的关系(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省略;“” 表示转化, “”表示相互反应) ,请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是 ; F 可能是 。(2)写出 A 和 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 B 和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B CD FAE9(1)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 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铝比铁活泼,但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
15、。(2)将磁铁矿(主要成分是 Fe3O4)冶炼成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生铁冶炼成钢的过程中,含碳量适当 (选填“升高”或“ 降低”) 。(3)实验室模拟炼铁原理进行实验,得到的尾气是 CO 和 CO2 的混合气体。现欲利用右图装置将该混合气体进行分离,图中 a、b、c 、d 均为活塞。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甲、乙、丙装置内放入一定量水,使长导管口浸没在水面以下,关闭 b、c,打开a、d,并在最右端导管口接注射器。当向外缓慢拉动注射器活塞时,如果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分离 CO 和 CO2 的混合气体。可供选择的试剂有:稀硫酸、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步骤:关闭 b、c,
16、打开 a、d,缓缓通入混合气体,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乙装置中的现象是 ,说明甲装置中的反应是充分的;丙中试剂为 。通过此步实验,分离出的气体是 。步骤:关闭 ,打开 ,让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缓缓流下至不再产生气泡时,关闭 b。通过此步实验,即可分离出另一种气体。(4)铁元素可以形成 3 种氧化物,分别是 FeO、Fe 2O3 和 Fe3O4 。取 29g 由铁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固体样品,在高温时与足量 CO 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被足量澄清石灰水吸收,得到 50g 沉淀。由此分析,原样品可能是 (选填字母) 。AFe 2O3 BFe 3O4 CFeO 和 Fe3O4 的混合物 DFe 2
17、O3 和 FeO 的混合物7已知氯化镁样品中含有杂质氯化钠,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以下实验测定其中氯化10镁的质量分数:称取该样品 15g 溶于水得到溶液,然后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100g 平均分四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实验数据见下表) 。(1)表中 x = 。(2)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是 。(3)若实验室中只有 80g 质量分数为 30%的氢氧化钠溶液,要想配成本实验所需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还需加入水的质量是多少?参考答案【 综 合 3】1( 1) E 是 甲 烷 , D 是 氢 氧 化 钠 , 故 填 : CH4, NaOH;( 2) : CO2+Ca( OH)
18、2=CaCO3+H2O; CaCO3+2HCl=CaCl2+CO2+H2O2 3Fe+4H2O( 气 ) =Fe3O4+4H2 置 换FeSO4、 ZnSO4BD3. 甲 乙 戊 丁 丙产 生 CO 气 体 , 排 尽 装 置 内 的 空 气 , 防 止 加 热 爆 炸防 止 加 热 爆 炸 ; 除 去 CO 中 的 甲 酸 气 体红 色 的 氧 化 铁 粉 末 逐 渐 变 为 黑 色 ; 略不 正 确 , 未 反 应 的 氧 化 铁 与 盐 酸 反 应 生 成 氯 化 铁 溶 液 , 氯 化 铁 溶 液 与 生 成 的 铁 反 应 ,溶 液 也 可 变 为 浅 绿 色4. 进行猜想CaO+H
19、 2OCa(OH) 2(或 2NaOH+CO2Na 2CO3+H2O 等,答案合理即给分)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 第 4 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25 25 25 25生成沉淀的质量/g 2.9 x 8.7 8.711实验过程(1)过滤 OH (2)碳酸钠 Na 2CO3+CaCl22NaCl+CaCO 3(3)取溶液 C 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 CaCl2溶液已过量(合理即给分)实验结论(1)拓展延伸(1)4.4(2)解:设所取样品中含有 Na2CO3的质量为 x。Na2CO3+H2SO4=Na2 SO4+H2O+CO2106 44x 4.4g(3)氢
20、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是每 46g 钠元素生成 142g 硫酸钠,消耗 98g 硫酸5 【综合 4】121 (1)A 2KClO3 2KCl+3O2 (2)CaCO 3+2HCl=CaCl2+H2O+CO2 D(3)cb 测量结果包含了所加稀硫酸的体积2 ( 1) BD; AD;( 2) 钙 、 镁 化 合 物 ; 吸 附 ;( 3) B; HCl3 C CO2 略 略4 (1)H 2O CO2 CaO(2)CaCO 32HClCaCl 2H 2OCO 2(3)复分解(4) 建筑材料 摩擦剂 补钙剂5 CaO H2SO4Ca( OH) 2+Na2CO3CaCO3+2NaOH; CaO+H2OCa( OH) 26 ( 1) 氧 气 、 水 ; 铝 与 空 气 中 的 氧 气 反 应 , 表 面 形 成 致 密 的 氧 化 铝 薄 膜( 2) 4CO+Fe3O4=3Fe+4CO2 降 低( 3) 甲 、 乙 、 丙 装 置 内 长 导 管 口 均 有 气 泡 冒 出 步 骤 : 2NaOH+CO2=Na2CO3+H2O; 石 灰 水 未 变 浑 浊 , 浓 硫 酸 CO步 骤 : a、 d, b、 c,( 4) BD7 ( 1) 5.8 ( 2) 95% ( 3) 7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