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文写作套路深 不看攻略会被坑2016-09-20 社科学术圈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是不是一提到写论文,同学们就哀嚎连连,痛苦不堪。虽有千言万语,笔下却没有一字能提,那种紧张到忘词的感觉,就像你拿着花,站在女神(男神)的楼下,想告白,却又害怕被拒绝,万种情愫闷在心底,虽柔肠百转,却难直抒胸臆。如果你也是这样感觉。恭喜你,你只是万千平凡学子中的一员(学霸不在此列,请自动忽略)! 论文写作本就不简单,就像一个大型副本,打完小 boss,还有大 boss,大boss 倒下,它还会变身或变异,再站起来,且战斗力翻倍。所以,面对论文写作环环相扣、深不见底的套路,有些攻略一定不能不看,小心被坑!(攻
2、略如下)关于论文写作,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研析阶段、书写阶段。1.准备阶段这是论文写作打基础的阶段,主要工作是准备资料。选题确定后,要围绕自己的命题广泛地收集材料,阅读材料。要对研究对象的作品再三地仔细阅读;然后要收集、阅读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超越,避免重复性的无效劳动。一个人学风严谨不严谨,主要看这一阶段下的功夫如何。同学们千万不要小看它。2.研析阶段在准备阶段掌握了大量资料以后,要对资料进行归类、分析、综合、研究。文章的观点就在对资料的分析研究中形成了。这一阶段要反复地进行思考,真正做到深思熟虑,正确的观点才能形成。到这个时候,你的日常生活
3、往往会被它梦牵魂绕,有时灵感来了会突发奇想。一些出彩的观点,往往是在不经意间冒出来。3.书写阶段论文进入到书写阶段,首先要列出提纲。提纲中分成几大部分,每一部分都要列出论点。由于论文一般都较长,切忌一笔到底,眉目不清。论文分出的几个部分,最好标出标题,这样可以使读者一目了然。如不标标题,也要分出一、二、三、四几个部分,将数字居中,并在头两句点出这部分的中心内容。论文的观点要力求鲜明中肯,富有新意。论据充分,有说服力。逻辑严密,说理清楚。文气贯通,语言畅达。字迹工整,标点正确。注意文章的结构布局。开头要有个序言之类的帽子,阐明文章宗旨。正文要逐步深入,丝丝入扣。结尾要鸟瞰全文,作总结性的归纳。在
4、引用别人观点和语言时,都要作注。如果你的论文参考了别人的著作,应在文后列出“参考书目” 。论文写完后,需反复阅读,不断修改。要读十几遍,边读边改,直到满意为止。论文写作本就是个苦差事,不付出点辛苦,不看个几十万字的资料,是写不出好论文的!同学们,加油!fighting!撰写文献综述常见 4 大问题,你中招了吗?2016-09-01 社科学术圈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全文约 1100 字 社科学术圈整理,转载请注明1文献搜集不全,遗漏重要观点有些研究生由于资料搜集范围或方法不当,未能将有代表性的资料完全纳入研究的范围,或仅仅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材料。其结果便是不能系统全面地把握研究现状,或片面
5、理解他人研究结果,从而盲目地认为某问题或领域尚未被研究,使得自己的研究变成一种重复性的劳动。因此,在撰写综述前一定要全面搜集资料,学位论文研究更要“必能精通专门之学,读尽专门之书,真有所见出乎其外方可下笔” 。2.文献阅读不深入,简单罗列, “综”而不“述”撰写综述必须充分理解已有的研究观点,并用合理的逻辑(或是时间顺序、或是观点的内存逻辑、相似程度等)将它们准确地表述出来。如果综述仅仅是将前人的观点罗列出来而未进行系统分类、归纳和提炼,那么内容就会十分杂乱,缺乏内在的逻辑。这样不利于厘清已有研究结果之间的关系,难以认清某问题研究的发展脉络、深入程度、存在的问题等,更不必说走到问题研究的前沿了
6、。如果是“综”而不“述” ,那么,即便是内容有一定的系统性,充其量也只是陈述了他人的观点,达不到通过分析、评说而发现和确立论文选题的目的。3.个人观点在综述中占主体有些研究生在综述中对研究现状的梳理和介绍只是一笔带过,用大量的篇幅进行评述,进而提出自己的研究设想,结果将文献综述写成了评论或研究计划。文献综述主要是梳理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动态,厘清研究现状进展与困境,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因此,综述的重点在于“综” ,即其主要部分应是对前人观点的客观阐释和分析;个人观点,即适当“述” ,可以起到点睛式的评论或启示的作用,但不应是主体。另外,综述提炼的观点必须以原始文献为依据,不能把观点强加给
7、原作者;如果有不同的观点,可对原作者的观点进行评议,但论据必须充分,并能使读者分清哪些是原作者的观点,哪些是综述者本人的观点,不能混杂在一起。4避重就轻,故意突出自己研究的重要性如前文所述,研究生写综述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学位论文研究的切入点和突破点。有些研究生在做完综述之后,还是难以发现问题,便认为该领域已经无问题可以研究,为了完成论文便故意在综述中漏掉或弱化某些研究成果,或者放大已有研究的不足,以便突出自己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重复研究,其创新性是可想而知的。其实,未能发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自身的学术积累不够或思考不深入;可能是选题不当,过大或过小;也可能是学科发展处于“高原阶段” 。但未能发现问题不等于没有问题,更不能随便拿一个研究过的问题敷衍了事。如果是自身原因,研究生应该在导师的指导下努力提高自身的水平,静下来认真深入思考,完成选题;如果是学科发展的问题,则可以尝试通过开辟新领域、使用新方法、提供新材料等方式完成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