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全球生态环境热点问题笔记.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916202 上传时间:2020-01-2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生态环境热点问题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全球生态环境热点问题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全球生态环境热点问题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全球生态环境热点问题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全球生态环境热点问题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全球生态环境热点问题听课笔记院系:信息与控制学院物联网班级:物联网二班姓名:鲁铮学号:14301104132第一讲 石化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与应急对策石化企业是一个具有多种类储量较大、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的特殊企业,高温高压装置多年且装置具有上下连锁的关系。企业的特殊性易诱发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尤其是有毒有害物品的泄漏事故,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因此环境应急监测对于防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在事先预防、事先检测、事后恢复的整个过程中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分类根据事故发生原因、主要污染物性质和事故表现形式等,可以分为七类: 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事故:指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因生

2、产、使用、贮存、运输、排放不当导致有毒有害化学品泄漏或非正常排放所引发的污染事故。 毒气污染事故:实际是上面事故的一种,由于毒气污染事故最常见,所以另列,主要有毒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硫化氢、氯气、氨气等。 爆炸事故:易燃、易爆物质所引起的爆炸、火灾事故。例:煤矿瓦斯、烟花爆竹厂以及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油漆硫磺使用不当造成爆炸事故。有些垃圾、固体废物堆放或处置不当,也会发生爆炸事故。 农药污染事故:剧毒农药在生产、贮存、运输过程中、因意外、使用不当所引起的泄漏所导致的污染事故。3 放射性污染事故:生产、使用、贮存、运输放射性物质过程中不当而造成核辐射危害的污染事故。 油污染事故:原油、燃

3、料油以及各种油制品在生产、贮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因意外或不当而造成泄漏的污染事故。 废水非正常排放污染事故:因不当或事故使大量高浓度水突然排入地表水体,致使水质突然恶化。2、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特征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特征有以下几种: 形式多样性:有核污染;农药、有毒化学品; 溢油;爆炸等事故。产生方式有在生产、贮存、运输中使用和处置不当所引起。发生的突然性:一般环境污染是常量排污,有其固定排污方式和途径。而突发性事件往往无固定排污方式,在人们意料之外。 危害的严重性:一般环境污染多产生于生产过程之中,短期内排污量少,相对危害小,不破坏正常生活和秩序,而突发性事件,往往在极短时间内一次性大量泄

4、漏有毒物或发生严重爆炸,短期内难以控制,破坏性大,损失严重。 处理处置的艰巨性:由于事故的突发性、危害的严重性,所以很难在短期内控制,加之污染面大,又给处理处置带来了困难。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规律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有其难以预料的一面,但也有其规律性一面,即污染源集中处(生产、使用、4贮存、运输)是突发事故的发生源,工艺落后,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善,防范不足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3、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危害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和受伤;重大的经济损失;造成社会不安定和恐慌;局部地区生态严重破坏。由于几率很小、发生突然、污染物扩散迅速,后果严重,使环境监测、处理处

5、置非常困难,成为环境监测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健全完善我国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对策从国内外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比较中发现,我国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起步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我国应该借鉴国外经验,更新应急管理理念,认真吸取松花江重大水环境污染事故教训,依据我国自身环境管理机制和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发生特点,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第一、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全国统一的应急指挥系统。我国应坚持“常备不懈、积极兼容、统一指挥、分级管理、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的环境应急方针,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不断深入地开展环境污

6、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推进我国应急管理逐步走向综合防控和预警应急管理的跨越式发展。通过国家和地方应急机制建设,实现我国应急管理模式的两个转变,从注重应急处置向预防、处置和恢复全过程管理 第二、确保国家环境安全功能,建立区域性应急合作体系。我国应在正确处理好与中央、军队、武警的关5系的同时,还应建立跨省的区域应急合作体系,确保国家环境安全,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创造安全的社会环境。第三、引进环境应急管理新理念,培养敏锐的应急管理意识。环境应急管理的新理念应从过去以部门为主的单项处置向政府统一指挥协调、部门配合的综合应急管理转变,实行组织、信息、资源三者统一的综合应急管理;从过去重视已发生事故的处置

7、向预防、处置和善后全过程环境应急管理转变,特别要重视以预防为主。在我国日趋走向开放和高风险的现代社会,各级政府人员都应具备敏锐的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风险意识。第四、完善和健全应急法规体系,加强我国环境污染突发事件预警应急综合和预警管理的法律保障。首先,依据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中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办法和要求,严格贯彻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报告制度、程序规范、应急措施、善后处理等一系列重大措施;统一目前的重大和特大突发公共事件在紧急状态下的应急机制,制定专门的应急法规,确保政府在紧急的转变;从单项应急管理体制向部门联动、条块结合的综合应急管理体制转变。状态时期仍然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

8、其次,通过法律及各项政策法规,对应急投入、队伍建设、物资供应等基础工作予以法律保障;同时规范各级主体的行为,明确责任,加强日常的危机管理和防范。同时在健全法制方面,各级地方政府也应该研究地方综合应急法制管理制度,编制地方应急管理条例,确保地方环境污染突发事件预6警应急管理有法可依。第五、建立环境污染突发事件预警应急计划,逐步完善应急规划和应急预案体系。处理好危机时应急管理和常态管理中的应急管理的关系,提倡“事先预警应急管理 ”模式。在规划中各种应急规划应综合起来,与经济发展计划相衔接,做到平战结合、常规管理与危机应急管理的结合。第六、建立常设性的应急管理机构。在全国整体战略层面上,建立健全具有

9、决策功能、常设性的应急管理综合协调机构的地方应急中心。其次,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再者,在省、市、县地方各级政府层面上,根据各地不同的发展状况,实事求是地设置相关部门,明确具体的组织形式及职能。此外,建设国家应急事件案例库和应急培训中心,培育应急管理专家,建立应对不同类型事故的专家信息库,实现危机管理中决策者与专家之间的及时沟通和互动。第七、构建应急管理的社会整体联动系统,建立全民参与机制,提高社会整体的应急能力。全民参与主要是进行预防教育,对规划和预案编制的参与、建立应急自主组织和加强社区应急建设。我国许多城市已组织开展了城市应急宣传教育和预案演练活动,编写城市应急自救手册,鼓励公众参与、完善应

10、急避难场所体系建设。第 8、建立透明的环境应急信息管理机制,健全应急社会网络,建立应急信息管理国际合作平台。我国应建立和完善环境信息公开机制,建立多元的信息系统,确保多元信息系统的常规运作。同时确保建立一个高效的应急信息管理中心,确立信息报告的可信度和7权威性。鼓励民众和社会团体参与应急管理,构建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和评价激励机制。积极加强与国外主要国际组织与媒体的合作与交流,确保各项政策得到国内外各个方面的准确理解。加大国际应急管理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力度,建立一个能与世界各国之间展开多方合作的应急管理国际互动平台,加强环境应急管理的国际合作与信息交流。第二讲 生物多样性锐减与生态安全引言:201

11、0 年 1 月 26 号,2010 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中国行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出席并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中国行动纪念碑揭幕。生物多样性即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境和所包含的组成部分的综合体,它包含三层含义,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稀有物种已经濒临灭绝,全球的8生物多样性锐减。下面我们就来谈谈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既有自然发生的,也有因人为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无疑是生物多样性锐减的最主要原因。自然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所决定的,物种的形成与灭绝是一种自然过程,

12、化石记录表明,多数物种的限定寿命平均为 1001000 万年,并且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变异性、适应性比较差,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适应,因此而面临灭绝的危险。另一方面是环境突变(天灾)而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锐减,如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由于人类对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又过多的重视经济发展,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淡薄,各种各样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都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这些人为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1.对生境的破坏栖息地破坏已成为我国一些兽类数量减少、分布区缩小和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伐木和占地是中国生境被破坏的两大主要原因。天然林的大幅度减少直接威胁到从

13、苔藓、地衣到高等物种的生存。以农业和建设为目的的占用森林、湿地和草原则是生境破坏的另一个原因。据估计,中国目前农田的 1/3 本来是处女林,这一问题在中国热带地区尤为严重。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经发生改变,高原湖泊周围的湿地也损失严重。另外,19501980 年间中国湖泊面积减少 1/10。2掠夺式的过度开发 许多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建立和发展,人类对之的需求随之迅速上升,其9结果导致对这些资源的过度开发并使生物多样性下降。而当商业市场对某种野生生物资源有较大需求,通常会导致对该种生物的过度开发,从而导致该种生物濒临灭绝。典型的实例是人类对海洋鲸类的猎捕活动与鲸类数量的消长之间的

14、关系。我国许多药用植物,如人参、天麻、砂仁、七叶一枝花、黄草、罗汉果等,这些野生植株更是少之甚少了。3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包括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这三方面。水体污染能够对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命周期的任何发展阶段,产生亚致死或致死作用,影响他们的捕食、寻食和繁殖,其中水体富营养化对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更为突出、普遍、久远,昆明滇池即是一例。而土壤污染通常会使当地植被退化,甚至变成不毛之地,同时土壤动物也会变的稀少甚至绝迹,其生物多样性比未受污染区显著下降。如矿区、尾矿堆积地一、矿区废弃地以及垃圾填埋废弃地都少有树木生长。空气污染则能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并对生态系统构成危害。经各种

15、途径进入空气的二氧化硫、氨、臭氧等能直接杀死生物,来自冶炼厂废气中的有毒金属能直接毒害植物。而由于臭氧空洞、酸雨以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所引发的温室效应等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害、减少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和重视,特别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和酸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4外来物种入侵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很大威胁。其入侵方式有三种:一是由于农林牧渔业生产,城市公园和绿化、景观美化、观赏等目的的有意引进或改进,如在滇池泛滥的水葫芦、转基因生物;二是随贸10易运输旅游等活动传入的物种,即无意引进,如因船舶压仓水、土等带来得新物种;三是靠自身传播能力或借助自然力而传入,即自然入侵,如在西南地区危害

16、深广的紫茎泽兰、飞机草。在全球濒危物种植物名录中,大约有 35% 46%是部分或完全有外来物种入侵引起的。以上所述的只是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些比较陌生、次要的原因就不一一列出了。第三讲 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生物入侵就是外来物种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在当地的自然或人造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了明显的损坏或影响,这种现象称为生物入侵。中国已有外来入侵生物 283 种,虽然森林覆盖率和积蓄量提高了,近来又被来自澳大利亚的桉树“占山为王” 的趋势,枫树,蔗扁娥等悄然进入城市。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 100 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生物中;微生物 19 种

17、、菌。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中国容易遭受入侵物种的侵害,如农业部门;从病毒:寒温带。在这 283 种中,多种了桉树、甲克类,国槐,受到美国白娥、城市居民区等都可见到生11物入侵、农田、草地,紫茎泽兰在南方一些地区已经泛滥成灾,原来老百姓最喜欢的榆树,对它的危害、软体动物)。这些外来物种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很多重要部门,南方则以杉木为主。 在我国。目前,松树等几乎被清一色的杨树所取代、紫茎泽兰,主要的起因是所使用的物种单一。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甚至在自然保护区中、细菌到大型真菌,占 3,柳树.1%:在北方基本一杨树为主,桉树郁闭后,美国白娥、亚热带和热带。到桉树成林的时候。而南方各地我国生物入侵的

18、现状 我国从南到北 5500 公里、食人鲳;林业方面、松材线虫;畜牧方面,属于有意引进造成的占 39.现在在北方部分农村、湿地、水域,都能或多或少的找到外来杂草,我国 34 个省市自治区中,其中植物 188 种。号称植物王国的云南省正在实施一种2641 万亩桉树工程、麦穗鱼、水葫芦等、美国白娥,无一没有外来物种、爪哇禾雀.4%。据统计、大米草,将看不出植物王国的痕迹。 经历了几十年的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大半个天下的树木几乎姓了“杨” 、白蚁、非洲大蜗牛、鱼类);经过自然扩散而进入我国境内的9 种,占 26、两栖爬行类.9%。一些著名的入侵物种有癞狸、福寿螺,中国有 50 余种,梧桐、食纹鱼;从

19、高等植物到低等植物、豚草,占6。从森林;园林方面,外来入侵的物种从脊椎动物(哺乳类。其中以水生生态系统的情况最为严重;属于无意引进造成的占 49.3%、美洲斑潜蝇.7%。跨越 50 个维度、克氏鳌虾、。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数物种都可能在我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松材线虫成为灭不掉的外来害虫、温暖,柏树、美洲斑潜蝇、鸟类。桉树是一种入侵能力很12强的树种,即使有森林。东到西 5200 公里,我们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5 个气候带,本地树种很快丧失地盘,占入侵生物总数的 66、暖温带;动物 76 种,到无脊椎动物(昆虫.6%、甘薯长喙壳菌和豚草的威胁中国已有外来入侵生物 283 种,虽然森林覆盖率和积蓄

20、量提高了,近来又被来自澳大利亚的桉树“占山为王” 的趋势,枫树,蔗扁娥等悄然进入城市。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 100 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生物中;微生物 19 种、菌。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中国容易遭受入侵物种的侵害,如农业部门;从病毒:寒温带。在这 283 种中,多种了桉树、甲克类,国槐,受到美国白娥、城市居民区等都可见到生物入侵、农田、草地,紫茎泽兰在南方一些地区已经泛滥成灾,原来老百姓最喜欢的榆树,对它的危害、软体动物)。这些外来物种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很多重要部门,南方则以杉木为主。 在我国。目前,松树等几乎被清一色的杨树所取代、紫茎泽兰,主要的起因是所使用的物种单一。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21、甚至在自然保护区中、细菌到大型真菌,占 3,柳树.1%:在北方基本一杨树为主,桉树郁闭后,美国白娥、亚热带和热带。到桉树成林的时候。而南方各地我国生物入侵的现状 我国从南到北 5500 公里、食人鲳;林业方面、松材线虫;畜牧方面,属于有意引进造成的占 39.现在在北方部分农村、湿地、水域,都能或多或少的找到外来杂草,我国 34 个省市自治区中,其中植物 188 种。号称植物王国的云南省正在实施一种2641 万亩桉树工程、麦穗鱼、水葫芦等、美国白娥,无一没有外来13物种、爪哇禾雀.4%。据统计、大米草,将看不出植物王国的痕迹。 经历了几十年的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大半个天下的树木几乎姓了“杨” 、

22、白蚁、非洲大蜗牛、鱼类);经过自然扩散而进入我国境内的9 种,占 26、两栖爬行类.9%。一些著名的入侵物种有癞狸、福寿螺,中国有 50 余种,梧桐、食纹鱼;从高等植物到低等植物、豚草,占6。从森林;园林方面,外来入侵的物种从脊椎动物(哺乳类。其中以水生生态系统的情况最为严重;属于无意引进造成的占 49.3%、美洲斑潜蝇.7%。跨越 50 个维度、克氏鳌虾、。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数物种都可能在我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松材线虫成为灭不掉的外来害虫、温暖,柏树、美洲斑潜蝇、鸟类。桉树是一种入侵能力很强的树种,即使有森林。东到西 5200 公里,我们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5 个气候带,本地树种很快丧失地

23、盘,占入侵生物总数的 66、暖温带;动物 76 种,到无脊椎动物(昆虫.6%、甘薯长喙壳菌和豚草的威胁外来的物种在本地疯狂繁殖并造成危害。14第四讲 转基因生物技术泛用与生态危机转基因生物是指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导入特定的外源基因,包括其他动物.植物.微生物基因.甚至人工合成的基因等,创造出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性状.新产品甚至新物种。生态危机包括哪些内容:到目前为止已被人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有:生物入侵.生物多样性减,土地荒漠化,森林资源减少,臭氧层破坏,酸雨,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众多问题。转基因生物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原居生物的生存竞争优势,其在自然界的竞争可能会慢慢淘汰掉原有的野生物种,破坏

24、原有的生物链,从而打破原始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进而带来不可逆转的灾难,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因此,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入侵的危害类似,危害原有自然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环境安全性评价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转基因植物释放到田间去是否会将基因转移到野生植物中,或是否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打破原有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 转基因植物演变成农田杂草的可能性:植物在获得新的基因后会不会增加其生存竞争性,在生长势、越冬性、种子产量和生活力等方面是否比非转基因植株强。若转基因植物可以在自然生态条件下生存,势必会改变自然的生物种群,打破生态平衡。从目前在水稻、玉米、棉花、马铃薯、亚麻、芦笋等转基因植物的田间试验结果来看,转

25、基因植物在生长势、越冬能力等方面并不比非转基因植株强,也就是说大多数转基因植物的生存竞争力并没有增加,故一般不会演变为农田杂草。 基因漂流到近缘野生种15的可能性:在自然生态条件下,有些栽培植物会和周围生长的近缘野生种发生天然杂交。从而将栽培植物中的基因转入野生种中。若在这些地区种植转基因植物,则转入基因可以漂流到野生种中,并在野生近缘种中传播。在进行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时,我们应从两个方面考虑这一问题。一个是转基因植物释放区是否存在与其可以杂交的近缘野生种。若没有,则基因漂流就不会发生。如在加拿大种植转基因棉花,因没有近缘野生种存在则不可能发生基因转移。同样,在中国种植转基因玉米,因没有野生

26、大刍草,所以也不会发生基因漂流。另一个可能是存在近缘野生种,基因可从栽培植物转移到野生种中。这时就要分析考虑基因转移后会有什么效果。如果是一个抗除草剂基因,发生基因漂流后会使野生杂草获得抗性,从而增加杂草控制的难度。特别是若多个抗除草剂基因同时转入一个野生种,则会带来灾难。但若是品质相关基因等转入野生种,由于不能增加野生种的生存竞争力,所以影响也不大。 对自然生物类群的影响:在植物基因工程中所用的许多基因是与抗虫或抗病性有关的,其直接作用对象是生物。如转入 Bt 杀虫基因的抗虫棉,其目标昆虫是棉铃虫和红铃虫等植物害虫,如大面积和长期使用,昆虫有可能对抗虫棉产生适应性或抗性,这不仅会使抗虫棉的应

27、用受到影响,而且会影响 Bt 农药制剂的防虫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抗虫棉推广时一般要求种植一定比例的非抗虫棉,以延缓昆虫产生抗性。除了目标昆虫外,我们还要考虑转基因植物对非靶昆虫的影响。如有人用 Bt 蛋白饲料喂棉田中 6 种非靶昆虫,当杀虫蛋白浓度高于16控制目标昆虫浓度 100 倍时,对非靶昆虫均未出现可见的生长抑制。另外,Bt 蛋白对有益昆虫如蜜蜂、瓢虫等都无毒性。第五讲 土地荒漠化荒漠化在全球各大洲均有分布,世界上有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约占地球陆地面积三分之一的范围受到荒漠化的威胁。而且荒漠化还以每年 50007000 平方公里速度在扩展。中国受荒漠化影响的土地面积约占国土总

28、面积 34%,实际发生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即中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27.3%。目前全球 2/3 的饥饿人口居住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其中一半生活在土地荒漠化地区,由于土壤贫瘠,农作物产量低下,人们处在贫困与饥饿之中,可以说,荒漠化与贫困密不可分。2004 年,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 263.62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 27.46%,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山东、河南、海南、四川、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18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498 个县(旗、市)。 1、气候类型区荒漠化现状。干旱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为 115 万平方公里,占

29、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 43.62%;半干旱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为97.18 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 36.86%;亚湿润干旱区17荒漠化土地面积为 51.44 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19.52%。 2、荒漠化类型现状。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 183.94 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 69.77;水蚀荒漠化土地面积25.93 万平方公里,占 9.84;盐渍化土地面积 17.38 万平方公里,占 6.59;冻融荒漠化土地面积 36.37 万平方公里,占 13.80。 3、荒漠化程度现状。轻度荒漠化土地面积为 63.11 万平方公里, 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 23.94;中度为 98.

30、53 万平方公里,占37.38;重度为 43.34 万平方公里,占 16.44;极重度为 58.64 万平方公里,占 22.24。 4、各省(自治区)荒漠化现状。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西藏、甘肃、青海、陕西、宁夏、河北 8 省(自治区),面积分别为 107.16 万平方公里,62.24 万平方公里、43.35 万平方公里、19.35 万平方公里、19.17 万平方公里、2.99 万平方公里、2.97 万平方公里、2.32 万平方公里,8 省(自治区)荒漠化面积占全国荒漠化总面积的 98.45%;其它 10 省(自治区、直辖市)占 1.55。荒漠化预防及解决对策土地荒漠化的防治,要做到“预防为

31、主,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综合整治,加强管理,注重效益”。对于水蚀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要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上游以防为主,中游防治中结合、以治为主,采取封山育林、营造水源涵养林,陡坡耕地退林还草、坡地改梯田等措施;对于风力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在半干旱农牧交错区及旱农区采取扩大林草比重、片林和乔灌草结合固定流沙等措施,在干旱地带沙质荒漠边缘的绿洲地区营造18绿洲内部护田林网并在绿洲边缘设置沙障。建立草地生态系统持续管理体系。鉴于我国退化草原生态系统治理的现状是边治理,边退化,退化大于治理的现状,因此建立适宜的草原生态系统持续利用体系,是遏制草原退化、恢复退化草原,达到长治久安的根本策略。在

32、草地资源不足时,轮牧连续放牧有较大的优势,且对于同样的载畜水平,短时高强度放牧比长时间低强度放牧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然而适宜的草原利用体系随不同草原类型而异。阐明不同类型草原生态系统第一性生产力及其载畜能力、不同放牧方式和季节对草原草畜土系统的影响、草原植物生产力与家畜放牧强度间的相互作用模式、草原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等,是制定草原生态系统持续管理措施的基础。同时,草原地区土地经营等体制的优化则是在更高尺度上实行草原生态系统持续管理的策略。土地荒漠化的预防和治理不仅仅只是国家的事,这还关系到我们个人的存亡,因此,公民也应尽自己所能来预防和减轻荒漠化的程度。就公民个人而言,土地就是我们生活的资本,

33、没有了土地,我们就没有了根,我们无法生活下去,对于农民,不应该乱开荒,对土地的使用要有节制,减少化学化肥的使用,因地制宜,种植适合土地的农作物;对于牧民,要适当的放牧,免草类植物被啃光,使得土地却少了植物的覆盖,疏松了土质,造成扬沙;对于工厂主,要对环境负责,杜绝污水排放,工业废水处理后排放,以免污染土壤,影响耕地面积。沙漠化形成与扩张的根本原因,就是荒漠生态系统(包括沙漠、戈壁系统、干19旱、半干旱地区的草原系统、森林系统和湿地系统)的人为破坏所致,是对该系统中的水资源、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强度开发利用而导致系统内部固有的稳定与平衡失调的结果。以往,我们一手植树种草,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防治

34、沙化,另一只手却破坏荒漠生态系统,制造新的沙漠化土地。事实上,正是由于荒漠生态系统的破坏,尽管我们营造了三北”防护林,实施了防沙治沙工程,却仍然未能在整体上遏制住沙漠化扩张的步伐。可以说,近半个世纪来,沙暴频频的真正原因,并非人工植被营造太少,而是天然植被破坏过甚。小环境的局部改善,抵消不了大环境的整体逆变。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调整防沙治沙战略,从片面重视发展人工植被转到积极发展人工天然乔灌复合植被;从单纯保护绿洲到积极保护包括绿洲在内的整个荒漠生态系统。只有重建荒漠生态系统,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住沙漠化扩展的势头,扭转防沙治沙和治理水土流失工作中的被动局面,也才能切实有效地改善我国西北地区的大生

35、态、大环境。第六讲 温室气体和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温室气体吸收长波辐射并再反射回地球,从而减少想外20层空间的能量净排放,使得大气层和气球表面变热,这就是温室效应。过去 100 年来,地球正在经历着一次显著的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其变化的速度与强度超出了人们的预料,成为当今影响最为深远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从全球平均气温和海温升高,大范围积雪和冰川融化,以及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的观测事实,可以看出地球气候系统变暖的趋势明显。1.地表温度变化 2.陆地温度变化 3.海洋温度变化 4.高空温度变化 5.天气极端事件 6.气候变暖的影响温室气体广义的角度,能产生温室效应的大气成分称为温室气

36、体,包括水蒸气、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狭义下的温室气体,主要指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京都议定书附件 A 给出了如下 6 种: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合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人类活动导致四种长生命周期温室气体的排放:CO2、CH4、N2O和卤代烃。当排放大于清除过程时,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则增加。寿命长的温室气体有足够时间进行充分混合,从而在对流层中达到均匀分布;而寿命短的温室气体在对流层中分布则不均匀。温室气体减排温室气体减排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源、二是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汇。21主要领域减排措施能源领域:(1)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适当发展低能耗的第三产业

37、,逐步提高技术密集新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比例,使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在工业结构内部,估计发展能耗低、附加值高的产业,实现温室气体减排。(2)优化能源消费结构。(3)提高能源利用率。交通领域:(1)改进基础设施,努力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和“零换乘”。(2)推动交通工具节能。(3)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锅炉减排:发展减排技术,例如燃料预处理、改造和完善锅炉燃烧系统、采用高效清洁燃烧技术等。工业部门包括钢铁工业、建材工业、化学工业等均可积极采用相应的减排技术与措施。农业领域:(1)反刍动物温室气体排放控制;(2)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控制;(3)改进农业固体废弃物收集和贮存方式;(4)推广免耕技术;

38、(5)推广膜下滴灌技术;(6)加强肥料管理。林业领域:林业活动可通过增强碳吸收汇、保护碳封存以及碳替代等措施达到 减排/增汇的目的。2、减排机制和减排技术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书规定的跨界进行温室气体减排的三大机制之22一。CDM 机制由位于德国波恩执委会负责管理执行,如果某项目在执委会注册并且其减排效果得到认证,这个项目就能得到等量的“减排认证”(Certufued Emission Reduction,CER),1CER 等于 1tCO2或等效的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指标。清洁发展机制是一项双赢机制。京都议定书第 12 条规定,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向不承担减排义务的发展中国家购买“可核证的排放削减

39、量(CERs )”,从而履行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减排义务。由于发达国家减排成本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从国外购买温室气体排放配额比花费大量资金改进工业技术减排成本合算多。因此,发达国家更愿意把资金和技术投入到发展中国家,从而间接获得排放配额,大幅度降低其再本国减排的成本;发展中国家可通过此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现金技术和资金。第七讲 臭氧层破坏和损耗臭氧层破坏是当前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自 70 年代以来就开始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自 1976 年起陆续召开了各种国际会议,通过了一系列保护臭氧层的决议。尤其在 1985 年发现了在南极周围臭氧层明显变薄,即所谓的“南极臭氧洞” 问题之后,

40、国际上保护臭氧层的呼声更加高涨。 1976 年 4 月,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决定召开一次“评价整个臭氧层”国际会议之后,于 1977 年 3 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有 32 个国家参加的“专家会议 ”。会议通过了第一个 “关于臭氧层行动的世界计划”。23这个计划包括监测臭氧和太阳辐射、评价臭氧耗损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对生态系统和气候的影响,以及发展用于评价控制措施的费用及益处的方法等,并要求联合国环境署建立一个臭氧层问题协调委员会。这个计划提出了对受控物质生产和使用的控制。 1980 年,协调委员会提出了臭氧耗损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这一评价结论。 1981 年,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建立了一个工

41、作小组,其任务是筹备保护臭氧层的全球性公约。 经过 4 年的艰苦工作,1985 年 3 月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通过了有关保护臭氧层的国际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该公约从1988 年 9 月起生效。这个公约只规定了交换有关臭氧层信息和数据的条款,但对控制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条款却没有约束力。公约的宗旨和原则是正确的,促进了各国就保护臭氧层这一问题的合作研究和情报交流。 在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对氯氟烃类物质进行控制,在审查世界各国氯氟烃类物质生产、使用、贸易的统计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多次国际会议协商和讨论,于 1987 年 9 月16 日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消耗臭氧

42、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并于 1989 年 1 月 1 日起生效。 “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参与条约的每个成员组织(国家或国家集团)将冻结并依照缩减时间表来减少 5 种氟利昂的生产和消耗;冻结并减少 3 种溴代物的生产的消耗。 245 组氟利昂的大部分消耗量,将从 1989 年 7 月 1 日起,冻结在 1986年使用量的水平上;从 1993 年 7 月 1 日起,其消耗量不得超过1986 年使用量的 80%;从 1998 年 7 月 1 日起,减少到 1986 年使用量的 50%。 “蒙特利尔议定书” 实施后的调查表明,根据议定书规定的控制进程并不理想。 1989 年 3-5 月,联合国环境

43、署连续召开了保护臭氧层伦敦会议与“公约 ”和“议定书”缔约国第一次会议 赫尔辛基会议,进一步强调保护臭氧层的紧迫性,并于 1989 年 5 月 2 日通过了保护臭氧层赫尔辛基宣言,鼓励所有尚未参加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及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国家尽早参加;同意在适当考虑发展中国家特别情况下,尽可能地但不迟于2000 年取消受控氯氟烃类物质的生产和使用;尽可能早地控制和削减其它消耗臭氧的物质;加速替代产品和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促进发展中国家获得有关科学情报、研究成果和培训,并寻求发展适当资金机制促进以最低价格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和替换设备。 1990 年 6 月 20-29 日,联合国

44、环境规则署在伦敦召开了关于控制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国第二次会议。57 个缔约国中的 53 个国家的环境部长或高级官员及欧共体代表参加了会议。此外,还有 40 个非缔约国的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大会又通过了若干补充条款,修正和扩大了对有害臭氧层物质的控制范围,受控物质由原来的 2 类 8 种扩大到 7 类上百种。规定缔约国在 2000 年或更早的时间里淘汰氟利昂和哈龙。到 1995 年,四氯化碳将减少 85%;到252000 年将全部淘汰。到 2000 年,三氯乙烷将减少 70%;2005 年以前全部淘汰。 氮的氧化物同样也会破坏臭氧层。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

45、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大气层的臭氧主要以紫外线打击双原子的氧气,把它分为两个原子,然后每个原子和没有分裂的氧合并成臭氧。臭氧分子不稳定,紫外线照射之后又分为氧气分子和氧原子,形成一个继续的过程臭氧氧气循环,如此产生臭氧层。自然界中的臭氧层大多分布在离地 20-50 千米的高空。臭氧层中的臭氧主要是紫外线制造。2011 年 11 月 1 日,日本气象厅发布的消息称,今年以来测到的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面积的最大值超过去年,已相当于过去10 年的平均水平值。1、原因:地球上有一层保护膜,存在于包围在地球的大气中,就是臭氧层,臭氧层会将紫外线挡在地球外面,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不会受到伤害。人类制造

46、了大量会破坏臭氧层的物质,使地球南北极的臭氧层受到破坏。2、影响:臭氧层被破坏造成地球紫外线增加,紫外线会破坏包括 DNA 在内的生物分子,还会增加罹患皮肤癌、白内障的机率,而且和许多免疫系统疾病有关。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受致命的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受破坏。农作物减产。加强温室效应。3、我们不应该做的事:氟氯碳化物的使用,购买冷气、冰箱、汽车、喷雾剂等,应选购不含氟氯碳化物的产品。264、补充资料:大气中的臭氧绝大部分都集中在离地面大约2530 公里的上平流层中,称为“ 臭氧层”。名虽为一层,但实际上臭氧分布各地并不均匀,而且大气中臭氧的总含量非常少,尚不到1ppm。这极薄的一层臭氧,对于地球上的生

47、命非常重要,因为臭氧能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这些紫外线波长很短,而且有致命危险的辐射线,将这些紫外线转换成热能,只有极少量能到达地表。 由于臭氧在平流层中维持与氧气、氧原子等紫外线作用下的动态平衡,生物圈主要部分的耗氧量,及向上排放有可能参与或影响到此类反应(包括 O3O2+O+2O33O2)的物质(如氯原子)都有可能威胁 到 “臭氧层”的臭氧含量,至此呼吁节能减排,植树造林,自觉维护生态环境,十分重要。臭氧是氧气的一种同素异形体(由相同的元素组成,但分子结构不同。)顾名思义,臭氧又一种刺鼻的气味,所以得此恶名。在大气层的 10 公里到 50 公里高度的区域,臭氧有相当的浓度,叫做臭氧层。臭氧层

48、被大量损耗后,吸收紫外辐射的能力大大减弱,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 B 明显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多方面的的危害,目前已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主要有对人体健康、陆生植物、水生生态系统、生物化学循环、材料、以及对流层大气组成和空气质量等方面的影响。 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用 CFCs 表示)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氯氟烃是一种人造化学物质,1930 年由美国的杜邦公27司投入生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进入 60 年以后,开始大量使用,主要用作气溶胶、制冷剂、发泡剂、化工溶剂等。另外,哈龙类物质(用于灭火器)、氮氧化物也会造成臭氧层的损耗。 在平流层内离地面 2030 千米的地方是

49、臭氧的集中层带,在这个臭氧层中存在着氧原子(O)、氧分子(O2 )和臭氧(O3 )的动态平衡。但是氮氧化物、氯、溴等活性物质及其他活性基团会破坏这个平衡,使其向着臭氧分解的方向转移。而 CFCs 物质的非同寻常的稳定性使其在大气同温层中很容易聚集起来,其影响将持续一个世纪或更长的时间。在强烈的紫外辐射作用下它们光解出氯原子和溴原子,成为破坏臭氧的催化剂(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 10 万个臭氧分子)。第八讲 全球生态环境热点问题酸雨的主要成分 酸雨简介: 酸雨是指 PH 值小于 5.6 的雨水、冻雨、雪、雹、露等大气降水。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酸雨形成的原因是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的现象,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自然因素海洋雾沫,它们会夹带一些硫酸到空中,而硫酸是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28土壤中某些机体,如动物死尸和植物败叶在细菌作用下可分解某些硫化物,继而转化为二氧化硫 。火山爆发喷出可观量的二氧化硫气体。雷电和干热引起的森林火灾也是一种天然硫氧化物排放源,因为树木也含有微量硫。高空雨云闪电,有很强的能量,能使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部分化合生成一氧化氮,继而在对流层中被氧化为二氧化氮 N+O=放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