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民族乐派与柴可夫斯基.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912405 上传时间:2020-01-20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乐派与柴可夫斯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民族乐派与柴可夫斯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民族乐派与柴可夫斯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民族乐派与柴可夫斯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民族乐派与柴可夫斯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民族乐派与柴可夫斯基,民族乐派:,十九世纪中叶,继德奥等国兴起浪漫主义音乐之后,在东、北欧国家出现了一批致力于振兴本民族音乐的作曲家,他们的作品以反映本民族的历史和人民生活为题材,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情感,同时大量运用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其主要代表人物:俄国的格林卡、“强力集团”;捷克的斯美塔那、德沃夏克;挪威的格里格以及芬兰的西贝柳斯等。,格林卡 Mikhail Glinka (1804-1857) 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 从他开始,俄国的专业艺术音乐 才真正进入了成熟时期。同时, 他也是第一位取得国际声誉的俄 国作曲家。 他的音乐创作既从俄罗斯民间 音乐吸取营养

2、,又从俄国城市音 乐文化中得到启迪,同时还大量 地借鉴了西欧各国古典和浪漫主 义时期的音乐成果。从而把俄国 的音乐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代表作品:,歌剧伊凡-苏萨宁 歌剧鲁斯兰和柳德米拉 幻想交响乐卡玛林斯卡雅,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是格林卡于1837年着手创作的,完成于1842年,并于同年十一 月首演。该歌剧是根据俄国大文豪普希金的讽刺长诗写成的,主要描写了古代俄罗斯的基 辅公主柳德米拉在与武士鲁斯兰举行婚礼时,美丽的柳德米拉被魔法师切尔诺莫尔劫走。为了营救柳德米拉,鲁斯兰历尽千辛万苦、重重危险,最后借助一把神剑,战胜了凶恶的魔法师,将公主柳德米拉救了回来。故事的结局是有

3、情人终成眷属,获得了美满的生活。整部歌剧贯穿着勇敢、自信而乐观的精神,其主题是善良必定战胜邪恶。,这部歌剧的序曲写得尤其出色,因此直至今日仍然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曲目,而且还被改编为各种形式的轻音乐。这部序曲的旋律轻快、华丽,演奏技巧高超,在俄罗斯管弦乐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序曲为D大调,2/2拍,奏鸣曲式。序曲的引子是对鲁斯兰坚不可摧的力量的描写,它欢快而且充满了活力。接着立即进入呈示部,乐曲迅速推向由弦乐部分演奏的轻 快而明朗的急速旋律,它以豪放、奔腾的气势,成功地勾画出武士鲁斯兰跃马挥戈、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副部主题转为 F大调,音乐来源于歌剧中鲁斯兰的咏叹调, 富有很强的俄罗斯性格

4、。序曲的发展部经过 全乐队的强奏、弦乐拨奏和激动的弦乐拉奏,进入再现部。再现部又回到D大调,把呈示部的两个主题再现出来,但比原来的气势更为宏大。最后乐曲由强有力的和弦引出热烈而壮大的 场面,全曲在欢庆胜利的气氛中结束。,卡马林斯卡娅幻想曲,格林卡从西班牙回国后写出了别具一格的管弦乐曲卡玛林斯卡娅。在这首管弦乐曲中,格林卡以两首俄罗斯民歌为主题,运用了从民间音乐中汲取的新颖表现手法。这部作品旋律欢快、活泼,富於幽默感,是一首很著名的乐曲。这部乐曲约创作为以后俄罗斯交响乐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 路。他的成就在俄罗斯音乐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强力集团,十九世纪下半叶产生于俄国的一个音乐创作集团。由都未

5、受过正规 音乐教育,没有进过音乐学院,而且最初都不是专业音乐家的五个人 组成。他们分别是:巴拉基列夫,居伊,鲍罗廷,穆索尔斯基,里姆 斯基-柯萨科夫。故亦称“五人团”,也叫作“新俄罗斯乐派”。他们主张: 继承格林卡的传统,认为俄罗斯音乐必须走自己民族化的道路。他们 强调表现俄罗斯人民的生活,强调音乐要反映现实。当时俄国的上层 社会拜倒在西欧音乐脚下,歧视本民族的音乐。但“强力集团”旗帜鲜 明地亮出自己的主张,并在音乐创作的实践中去体现这种主张,这在 当时具有很大进步意义,对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穆索尔斯基 (Modest Musorgsky 1839-1881)出生于地主庄园

6、的家庭,13岁时进 入近卫军士官学校,同时开始投师学习 音乐。毕业后,与居伊、巴拉基列夫等 人相识,专心学习作曲。他在1861年废 除农奴制时曾主动放弃家产。1863年在 彼得堡进一步接受了俄国革命民主主义 思想的影响。同时,音乐创作的个性也 完全成熟。穆索尔斯基的晚年穷困潦倒,既受 到官方的攻击,又得不到友人的理解, 在1881年因酗酒而身亡。,代表作品:,歌剧包里斯戈杜诺夫霍万斯基之乱 交响音画荒山之夜 钢琴套曲展览会上的图画 67首充满现实主义精神的艺术歌曲,钢琴套曲展览会上的图画,创作于1874年。为纪念其好友,青年画家、建筑设计师加尔 特曼逝世周年而作。乐曲内容源于加尔特曼的遗作展览

7、会中的 画,作者有感,遂将其中十幅作品创作成钢琴组曲,并由一个“漫 步”的短曲贯穿始终。依次为:漫步、侏儒、漫步、古堡、漫步、杜伊勒里宫的花 园、牛车、漫步、雏鸟的舞蹈、两个犹太人、里莫日的集市、墓 穴、与死者对话(漫步变奏)、鸡脚上的小屋、壮士门(基辅大 门),荒山之夜,荒山之夜幻想曲是单乐章的标题性乐曲,有叙事和描绘的 特点,结构自由,接近于音画或散漫的变奏曲。整个作品的内容可 以用总谱上的一段文字说明来做解释:“从地底下传出的神秘声响。黑夜的精灵出现,接踵而 的还有撒旦王。颂赞撒旦王,魔鬼做弥撒。安息日的狂 宴。在宴饮的高潮,传来了远处乡村教堂的钟声,黑夜的精灵 四散。破晓”。 从这段说

8、明中可以看出,这里有各种不同的角色出场,还有各 种不同的场面转换。,荒山之夜,乐曲开始时小提琴的一些上下回旋的音型结合着木管乐器的滑奏式动机,提供了一个狂风劲吹、阴森可怖的背景,这就是从地底下涌出来的那种像漩涡般翻滚的声响和那些精灵的怪声怪叫,撒旦王出场了由三个长号和一个大号齐奏奏出的这个主题,具有一种威慑的强力,它两次在不同调上(第二次升高半音)呈现,更加强了它的威势和戏剧性效果。接下的两个主题都是舞蹈性的,都象征这安息日的宴饮,前者先由双簧管和单簧管奏出,它是全曲的核心,并贯串着全曲,后者先在定音鼓和低音提琴拨奏的强调之下,由单簧管和大管奏出。这两个主题和引子中的主题素材交替地反复、变化和

9、发展着,间或还结合个别新的动机,构成了一幅狂乱、纵欲的宴饮场面。而当掀起的一阵阵高潮过后,随着一段半音阶的急剧下降,出现了管钟的弱奏,这远处教堂钟声渐渐地刷新了音乐的色彩,天已破晓,原先的小调转为大调,单簧管和长笛轮流奏出一个悠缓明亮的旋律,众精灵全都逃之夭夭,天蒙蒙亮了。,里姆斯基柯萨科夫 (Nikolai Andreivitch Rimsky-Korsakov,18441908)是强力集团中最多产和专业创作水准最高的作曲家。另外,还有两点值得一提,在80年代穆索尔斯基和包罗丁先后去世以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对他们的遗作进行了整理和修订,重写或续完了他们的一些未完成的作品。使有些作品得到了更广

10、泛的传播;二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在彼得堡音乐学院从事音乐教育期间,为20世纪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作曲家,包括格拉祖诺夫、普罗科菲耶夫和斯特拉文斯基等人。,代表作品:,交响音画萨德科, 管弦乐曲舍赫拉查达 管弦乐曲西班牙随想曲 歌 剧五月之夜雪姑娘萨旦王的故事金鸡,舍赫拉查达,也叫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 作于1888年,共四个乐章: 一、海和辛巴德的航船 二、卡连德尔王子的幻想故事 三、王子和公主 四、巴格达的宴会和毁在青铜骑士礁上的 航船,野蜂飞舞(Flight of the Bumble Bee ),这首常用于小提琴或其他器乐独奏的小曲, 原是俄罗斯作曲家所作歌剧 萨旦王的故事 (The Tale

11、 of Tsar Saltan)第二幕第一场 中,由管弦乐演奏的插曲。今日,这首风格诙 谐的管弦乐小曲,已脱离原歌剧,成为音乐会 中经常演奏的通俗名曲。,鲍罗廷 Borodin Alexandr (18331887)俄国作曲家,化学家。鲍罗廷的创作中 英雄性和史诗性是他作品中的主要内容。 他的音乐民族性很强,有的作品还带有迷人 的东方异国情调。在自己的音乐中,努力表 现和歌颂俄罗斯人民的生活与精神,歌颂俄 罗斯古代英雄人物的勇敢气概。通过他的音 乐,可以加深对俄罗斯民族及其音乐的了解。 由于鲍罗廷的专业是化学,因此作曲只 能在业余时间里进行,他自称是“星期日作曲 家”。,代表作品:,交响音画在

12、中亚西亚草原上歌剧伊戈尔王声乐浪漫曲为了遥远祖国的海岸、睡公 主、幽暗森林之歌、海王的公主、 海、我的歌声中充满了恶意等 奠定俄国史诗性交响乐体裁的第二交响曲勇 士,斯美塔那Bedrich Smetana(18241884) 捷克作曲家,被誉为“新捷克音乐之父”,是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8岁创作第一首作品, 他的早期作品深受古典大师们的影响,后来结识了李斯特和柏辽兹,对自己作品的传统风格产生疑问,使他逐步摆脱西欧传统古典音乐的束缚,走上民族音乐的道路。1884年5月12日因梅毒逝世于布拉格。,代表作品:,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 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我的祖国,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是斯美塔那的标题交

13、响音乐的代表作。作于1874一1879年间(作者 已耳聋),创造性地将六首各自独立的交响诗有 机地衔接起来,形成新的“交响诗套曲”结构。这六个乐章分别是:1.维谢格拉德、2.沃尔塔 瓦河、3.萨尔卡、4.捷克的原野和森林、5.塔波 尔城、6.勃拉尼克山,沃尔塔瓦河,沃尔塔瓦河是捷克境内最大的河流,由南向北纵贯美丽富饶的国土。它是捷克民族繁荣富强的摇蓝,在捷克人民的心目中占有待殊地位。 作者通过沃尔塔瓦河的音乐,形象地描绘了种种动人的捷克自然景色、风土人情。,沃尔塔瓦河,斯美塔那曾为沃尔塔瓦河的内容写了如下文字:“两 条小溪流过寒冷呼啸的森林,汇合起来成为沃尔塔瓦河,向远方 流去。它流过响着猎人

14、号角回响的森林,穿过丰收的田野。欢乐 的农村婚礼的声音传到它的岸边。在月光下水仙女们唱着蛊惑人 心的歌曲在它的波浪上嬉游。沃尔塔瓦河从斯维特扬峡谷的 激流中冲出,在岸边轰响并掀起浪花飞沫。在美丽的布拉格的近 旁,它的河床更加宽阔,带着涛涛的波浪从古老的维谢格拉德的 旁边流过”。从来没有一首曲子像这样细腻的描写一条河流, 它让捷克人引以为傲的沃尔塔瓦河更富灵性。,德沃夏克 Antonin Dvork (1841-1904)钢琴演奏家,作曲家,是十九 世纪捷克最伟大的民族乐派主要 代表人物。一八七八年,以斯 拉夫舞曲获得作曲家地位。在 美国其间,他采用了美洲黑人民 歌,写成新世界交响曲等杰 作。

15、德沃夏克在音乐创作中,始 终把民族性这一重要因素放在首 位,他的全部音乐都有一种自然 的新鲜感。,代表作品,歌剧水仙女 (月亮颂 ) 钢琴幽默曲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管现乐序曲狂欢节 两套斯拉夫舞曲 管弦乐斯拉夫狂想曲 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交响诗英雄之歌,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MOV. ,又叫新世界交响曲,是作者在美国的第一部作品,主要描写作者对美国的种种印象。全曲分四个乐章,其中第二乐章流传最为广泛。 该乐章的主题被其学生改写为独唱歌曲念故乡,风行于世界各国。,格里格 (Edvard Grieg,18431907)挪威作曲家,19世纪下半叶挪威民族乐派代 表人物。18631866年在丹麦

16、首都哥本哈 根与挪威民族音乐的倡导者音乐家R.诺拉克 等人共创“尤特皮”音乐社,创作并介绍民族 音乐。格里格一生沿着布尔、诺拉克等人开 创的道路,努力钻研民间音乐,作曲家L.M. 林德曼搜集出版的挪威山区民间曲调 、 挪威民间叙事曲曲调等集子,成为他创 作的音调源泉。在创作实践中,他借鉴欧洲 各国音乐传统,特别是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 音乐发展的成果,通过对民族历史的歌颂, 对祖国大自然和民间生活的艺术感受,创作 出具有挪威民族特色和浓厚乡土气息的音乐。,代表作品,钢琴曲祖国之歌(1868) 管弦乐培尔金特第一、第二组曲 钢琴组曲霍尔堡时代(1884,曾改编成弦乐组曲) 标题幻想性小品g小调钢琴

17、叙事曲(1876) g小调弦乐四重奏(18771878) a小调钢琴协奏曲(1868),培尔金特,原是挪威著名文学家易卜生根据本国古代民间传说创作的五幕幻想寓言剧。格里格为其编配了二十二首钢琴二重奏,后作者用从中选取八首,改变为两套管弦乐组曲,分别为: 第一组曲:晨景、奥赛之死、阿尼特拉舞曲、在山魔的宫中 第二组曲:英格丽得的悲歌、阿拉伯舞曲、培尔金特的归来、苏尔维格之歌,a小调钢琴协奏曲,由具有挪威音调的激越的引子开始 整部作品充满了民族元素,除了旋律之外,其中还纳入了民间调性布局(如三度跳跃调性)以及民间舞曲的节奏特征(如附点化节奏和三连音音型)、七度模进等,西贝柳斯 (JeanSibel

18、ius,1865-1957)芬兰著名的作曲家、民族乐 派的代表人物。初学小提琴和音 乐理论,毕业于赫尔辛基音乐学 院,后赴柏林、维也纳进修。著 有多部作品,凝聚着炽热的爱国 主义感情和浓厚的民族特色,因 而获得了世界的公认。,代表作品,交响诗芬兰颂 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的配乐 弦乐四重奏内心之,芬兰颂,19世纪60年代,芬兰遭到沙俄的统治。1899年,芬 兰政府成为名存实亡的傀儡政权,芬兰人民发起了保卫 宪法的运动。同年11月爱国人士则通过为报刊筹募基金 而举行的盛大募捐演出在赫尔辛基大剧院里演出图 画剧芬兰的觉醒。由西贝柳斯配乐,该剧的终曲就 是芬兰颂。当时曾用过祖国这个曲名,但是受 到沙皇的禁令。在演出时,不得不改用即兴曲。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芬兰于同年12月6日宣布独 立,这首作品曾称为国民颂歌,因在国外演出用此 曲名不方便,最后便改名为芬兰颂。,芬兰颂,结构分为前后两部分: 前部分: 第一情绪,具有两个形象对比的戏剧因素,第一因素是压抑以及渴望自由的形象构成 第二情绪,从带有宗教、苦难气质的旋律开始,随而进入号召性高潮 后部分:通过斗争获得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