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肺部结节病的影像学诊断.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911835 上传时间:2020-01-20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57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肺部结节病的影像学诊断.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肺部结节病的影像学诊断.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M M I BIMONTHLY Vol 24 No6 Dec 2015 -1014肺部结节病的影像学诊断江苏省南通市瑞慈医院影像科(河南省226010)缪华【摘要】 目的:总结肺部结节病的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率。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至2015年确诊的13例肺部结节病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肺部结节病起病隐匿,x线片及常规CT表现为双侧肺门影增大,HRCT有助于显示肺门结节及肺内病变的细节,增强CT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可以发现肺内结节较具特征性的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且结节不融合成团块状,结节组织活检可确诊结节病。结论:肺部结节影像学表现较具特征性,熟练掌握其影像学表现能提高诊断率。

2、关键词:肺部结节病;计算机体层摄影;影像诊断。结节病(Sarcoidosis)是一种多系统非干酪性肉芽肿疾病,病灶可自动吸收或进展为纤维化。以肺部侵犯最常见,90的患者有肺部改变,常侵及双侧肺门淋巴结,20一25的患者有肺功能障碍。其临床表现缺乏典型性。x线胸片及常规CT表现为双侧肺门影增大,HRCT有助于显示肺门结节及肺内病变的细节,借助增强CT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可以发现肺内结节不融合成团块状,且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较具特征性;结合组织活检,可以明确诊断。1材料及方法11一般材料 13例确诊病例,年龄3376岁,9例女性患者,男性患者4例。以胸闷、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起病,CT检查均发现肺门淋巴

3、结肿大,部分患者具有鼻腔新生物、皮下结节、浅表淋巴结肿大、舌下表层皮下结节。经活检病理确诊。12检查方法扫描设备采用西门子64层CT,扫描范围肺尖至肾上极,仰卧位屏气末扫描。同时选用非离子造影剂碘佛醇,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团注行增强CT扫描;造影剂剂量80lOOml,流速35mLs;HRCT扫描层厚、间隔为lmm;对平扫及增强图像行冠状位、矢状位重建,必要时辅以肺小结节筛查分析。2结果21淋巴结肿大 13例患者均发现双侧肺门对称性分布肿大淋巴结,并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3例,1例患者发现肝胃间隙淋巴结肿大;增强后肿大淋巴结轻中度均匀强化。22肺内改变 13例患者肺门改变主要表现为不融

4、合成团块状的结节,特征性的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其中1例伴有肺内肿瘤,肺内散在结节3例,1例表现为磨玻璃结节。23胸膜渗出性改变 13例患者中3例患者伴发胸腔积液,1例患者出现心包积液。24皮下结节及其他部位结节 1例耳廓皮下结节,1例舌下表层皮下结节,l例甲状腺结节,1例鼻咽部新生结节。3讨论结节病病理特征为非干酪性肉芽肿,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以侵犯双侧肺门淋巴结为主。临床起病隐匿,无特异性。结节病临床分为4驯1|,0期胸部影像学未见明显异常;I期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IIA肺内病变伴有淋巴结病变,IIB期肺内病变但淋巴结病变;III期肺纤维化。13例病例基本均侵犯两肺及肺门淋巴结。31肺内淋

5、巴结双侧肺门对称性分布淋巴结肿大,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为早期典型表现,见图7。淋巴结不融合成团块状,增强后肿大淋巴结呈中等强度均匀强化。图2、3示肿大、未见融合的纵隔淋巴结,增强后均匀强化。结节病淋巴结部分可有钙化,呈“壳状”2】。本组13例病例均发现未融合的肿大肺门淋巴结。32肺内病变肺内结节形态不规则,部分呈网状分布;HRCT及多平面重建示结节沿血管束呈串珠样分布;空洞性病变较少见。本组13病例增强CT均发现肺内结节沿支气管血管束特征性分布。图1示分布于支气管周围的结节,图46显示两肺内、胸壁下结节。万方数据一1015一 现代医用影像学12015年12月第24卷第6期肺间质改变表现为渗出性

6、片状模糊影,部分见“支气管充气征”【3 J。病变后期表现为间质纤维化,并可伴有支气管扩张及肺大泡。图5示肺内可见间质性改变。33支气管、胸膜病变发病于支气管内结节病可引起肺不张21,累及胸膜引起渗出性改变,伴发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本组病例发现3例伴发胸腔积液,l例伴发心包积液。34皮下结节及其他部位结节、肿大淋巴结结节病淋巴结肿大可分布于全身多部位,本组材料收集到颈部及肝胃间隙肿大淋巴结。同时结节病可有较明显的皮下结节,如本组病例收集的耳廓皮下结节、舌下表层皮下结节。35诊断与鉴别诊断351诊断肺内及肺门肿大淋巴结特征性分布表现、Kveim2Sittbach皮肤试验阳性、结节活检符合非干酪性肉

7、芽肿可明确诊断。x线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病变;常规CT、HRCT、增强CT及多平面重建技术能明确肿大淋巴结分布规律及肺内病变细节;激素治疗有效也能帮助结节病的诊断Mj。352 鉴别诊断淋巴瘤胸内淋巴瘤多为霍奇金淋巴瘤,影像表现为前、中纵隔融合成团块状肿大淋巴结,压迫周围大血管,形成血管“淹没征”心o;结节病淋巴结多分布于双侧肺门,增强后均匀强化、边界清、不融合成团块状。间质性肺炎两肺散在网格状、毛玻璃样细小结节影。转移瘤纵隔淋巴结增大,淋巴结大小不等且可相互融合,同时转移瘤多能查找到原发灶,可与结节病鉴别一J。淋巴结结核纵隔淋巴结结核多见于右侧支气管旁淋巴结,增强扫描淋巴结呈环形强化,可伴有不强化

8、中央坏死区;结节病淋巴结均匀强化,中央坏死区少见。肺结节病典型影像学表现为肺门对称性分布境界清、不融合成团块的肿大淋巴结,增强后淋巴结均匀强化,HRCT、多平面重建可见肺内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结节。以上特征性的影像表现能帮助我们提高对肺部结节病的诊断率,同时激素治疗有效也能帮助诊断结节病;最终确诊依赖活检病理。E6-图1分布于支气管周围的结节影。图2肿大的纵隔淋巴结,图3增强后均匀轻一中度强化,未见淋巴结融合。图4、5、6 HRCT示两肺、胸壁下结节。图5同时示肺间质性改变。图7冠状位示两肺门淋巴结肿大。参考文献1 中华结核病学会。结节病诊断及治疗方案(第三次修订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4,17(1):9。2潘纪戌。cT与高分辨率CT在胸部结节病中的应用。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37(4):295298。3潘纪戌,陈起航,刘甫庚。肺部高分辨率CT。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4,9399。4林耀广。系统性疾病和肺。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2,3949。5王虹,彭卫斌,刘蓉,等。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7:246249。6林吉征,路晓东,赵桂琴芹,等。胸部结节病的CT诊断。医学影像学杂志,2003,13(9):897899。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