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7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 考试 思想政治理论( 101) 基础课程讲义 王一珉 二 O 一 六 年一 月 2017 年 王一珉 考研政治 基础 课程 讲义 2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哲学 一、 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1、 哲学的基本问题: 定义: 理论化、系统化 总结的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 哲学基本问题 : 思维与存在 (近代哲学基本问题) : 谁为 第一性 :唯物 唯心 有无 关系:可知论 不可知论 唯物主义: 古代:猜测、金木水火土 近代:机械性、原子 现代:客观存在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
2、心主义 3、 马克思主义 的特征 ( 或 四个最 ) : 最根本的 世界观与方法论 (哲学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最鲜明的 政治立场: 实现以劳动人民为 主体 的 广大人民利益 。 最重要的 理论品质: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物质丰富、 精神境界提高、自由全面发展的 共产主义 社会。 二 、 唯物论 :物质观,意识观,实践观,物质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三观两原理 ) 物质观: 客观存在的物质在时空中运动 根本属性与存在方式,运动与静止关系,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 (无物质的
3、运动 唯心主义;无运动的物质 形而上学) 意识观: 内容客观、形式主观的意识发挥能动作用 ( 产生, 人脑, 能动作用 -制约 ) 实践观: 含义: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基本特征 :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基本形式 :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 注意: 实践是人 的存在方式。 物质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区分:根源与派生,客观存在与主观存在,不可替代 联系:作用反作用,改变,统一性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统一性与多样性。 唯物论的 意义: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基础。 2017 年 王一珉 考研政治 基础 课程 讲义 3 三 、 辩证法 (世界的状态) :
4、 一个结论, 一个关系,两大特征 ,三大规律, 四个方法 ,六个环节 一个结论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辩证法:联系、发展、全面、矛盾。 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否定矛盾 。 一个关系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 : 规律 ( 统一于实践 )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两个特征 :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联系的三层含义: ( 统筹兼顾, 全面协调可持续 ,国际关系 ) 客观性: 普遍性: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多样性:直接联系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偶然联系(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 发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 : 新事物 产生、 旧事物 灭亡 的过程 三大规律 : 质变和量变 质、量、度
5、(过犹不及) (庸俗进化论 激变论 ) 质变量变及其关系: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 ,以突隙之烟焚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肯定与否定 (方式) 复古论 与 虚无论 ; 前进性与曲折性 对立统一规律 (原因) : 对立统一规律 : 地位 (实质,核心) , 联系的本质和发展的动力 同一性与斗争性 : 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斗争 (一阴一阳谓之道) 、 (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物理极而必反,故泰极则否,否极则泰 ) 精髓:普遍性 : 万物皆有两端。
6、有无相生,难易想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盈、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特殊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 主要 矛盾 与非主要矛盾 , 矛盾的 主要 方面 矛盾分析法:分析问题的根本方法 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 : 和谐是矛盾的特殊表现形式,相互统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四个方法 :归纳与演绎,分 析与综合,抽象到具体,历史与逻辑统一 六个环节 : 必然与偶然: 必然是偶然的,偶然是必然的 本质与现象: 现象本质 的 区别决定认知的必要性,联系决定可能性 原因和结果: 可能与现实: 形式与内容 : 整体与部分 : 2017 年 王一珉 考研政治 基础 课程 讲义 4 四
7、 、 认识 论 : 认识,实践,真理,价值 1、 认识的本质: 以 实践为基础的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 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 ( 摸着石头过河, 感性 理性)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来源、目的、发展动力 、检验标准 实践:改造被改造;认识:反映被反映 3、 认识的 发展 过 程: ( 两次飞跃 ) 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理性认识到实践:认识指导实践,实践检验认识 唯 感性认识: 经验论 经验主义;唯 理性认识: 唯理论 教条主义 认识的无限反复与无限发展:实践与认识具体的历史统一 4、 真理观: 真理
8、 谬误;真理 价值 真理及其客观性: 内容( 不以人意志为转移 );评价标准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 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对立统一 实践检验真理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确定性:经过实践证明既是真理,不可推翻 不确定性:实践是过程,具有局限性,不充分 5、 价值观: 价值组成 : 主体需要 +客体功能 价值的特点: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真理与价值:侧重不同,表现不同 。 (三个有利于,是非得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 (国家)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社会)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9、 (个人) 6、 实践中坚持发展真理,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五 、 历史观 : 唯物史观,社会 发展动力 体系 , 社会发展与 人 1、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对立:物质决定动机,人民创造历史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极其辩证 关系: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2、 社会发展动力体系 社会基本矛盾 : 生产力: 人类利用、改造自然地能力。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工具) 生产关系 : 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客观经济关系。 包括:生产资料所有、生产中地位作用、产品分配 经济基础: 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
10、: 经济基础上的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等 观念 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政治 法律思想 、宗教、道德、艺术、哲学 政治上层建 筑:政治、法律及其设施,核心是国家政权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其他动力 : 科学技术、革命、改革、阶级斗争 2017 年 王一珉 考研政治 基础 课程 讲义 5 3、 人的问题 与社会发展 : 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 : 社会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 发展与否定; 统一性与多样性 共性与个性 人的本质: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人民群众在历史中地位与作用(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剧作者,也是剧中人 人民创造历史:
11、财富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精神创造者,生产力与文化 创造主体 社会发展以人为本: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群众路线 ) 历史人物 与人民群众;正确看待领袖人物。 政治经济学 一、 资本主义经济: 1、 商品经济理论: 商品经济的产生 商品“生产 交换” 货币理论: 货币作用: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金),世界货币(金) 价值规律:价值 价格 2、 劳动价值论: 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理论 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 价值 使用价值 3、 剩余价值理论: 资本主义所有制 工人带来剩余价值 工资与劳动创造的价值 4、 资本理论 资本积累: 资本积聚,
12、资本 集中 资本周转 : 相对人口过剩: 经济危机: 二、 趋势论(必然灭亡论):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 三、 资本主义新变化: 1、 生产资料所有制变化: 2、 劳资关系与分配关系 3、 社会阶层、阶级结构变化 4、 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变化 5、 新变化的原因:生产力、工人斗争,社会主义影响,改良主义 6、 新变化实质:没变化 2017 年 王一珉 考研政治 基础 课程 讲义 6 科学社会主 义 一、社会主义的发展:空想 科学(标志为共产党宣言) 实践 苏联模式 一国到多国。(前进性、长期性、多样性、曲折性) 二、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世界的 立场: 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方向 剖析旧世界中阐发新世界的特点 揭示一般特征而不做细节描述 三、对未来世界的预见: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按需分配 精神境界极大提高,高度和谐 必然王国飞跃向自由王国,自由而全面发展 四 、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的辩证观点。(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内容 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 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八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新浪微博:王一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