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报告厅的声学设计.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895658 上传时间:2020-01-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报告厅的声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报告厅的声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报告厅的声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报告厅的声学设计一、报告厅的声学设计的特点: 报告厅声学设计的特点是由会议本身的规模、使用范围和要求所决定的。其特点有如下几方面: 1报告厅规模(容积和容量)的差异比所有会堂都大。小至十几人,能容纳 100m3 左右;大的可容纳万名听众,容积为 100000m3 用乃至更大规模的报告厅,差距达千倍。因而相应的混响时间差别也很大,必须根据容积确定混凝土响时间值,通常在 0.5-1.8s 范围内; 2报告厅的等级、用途和标准的差异很大,如有本部门或本系统的报告厅,也有供国际会议使用的各类报告厅、室。由于等级、用途和标准不同,所用扔设备、内装修和声学处理,显然也有较大的差别。 3由于报告厅均采用强吸

2、声、短混响的声学处理方式,因此,体形在声学上作用不大,选择比较自由。 4报告厅根据容量和用途可采用扩声系统,也可用自然声,这在建筑设计和声学处理上也将区别对待。 由于报告厅以上的特点,相应地在声学设计上引出有别于其它会堂的特点。二、报告厅最佳混响时间的选择 根据语言清晰度的要求和扩声系统设计的需要,应尽可能采用短混响。但在大容积的报告厅内选用短混响,特别是控制低频混响,就会增加投资,同时也难以实施。因此,确定既能满足语言的良好听闻,又能节约投资的合理的最佳的混响时间值,应根据容积大小而定。 有关报告厅的最佳混响时间,很多文献内有介绍,但有较大的出入,特别在大容积报告厅内,国内外提出的推荐值,差

3、距较大。对此,我们通过对国内42 个大小报告厅(或以会议为主的会堂)的声学调查,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随容积变化的混响时间建议值。 建议值允许有0.1s 的变动范围.此外,当容积小于 30m3 时,不必低于0.4s,当容积大于 40000m3 时,不应大于 1.9s。根据调查,当大容积报告厅,混响大于 1.9s 时,语言清晰度都较差.必须通过分散式扩声系统 ,即每个座位的椅背上配置小功率扬声器,满足其听闻效果,这时还须设置声延迟系统.这无论在增加投资和日常管理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 三、吸声结构的选择和音质缺陷的控制 在报告厅内吸声材料和结构具有控制混响时间和音质缺陷的双重功能。 由于报告厅采用短

4、混响,因此,必须选用强吸声的结构。又因强吸声处理,因此建筑师经常采用各种容易引起声学缺陷的体形,如圆形、椭圆形、卵形平面、穹形屋顶等。而控制音质缺陷的措施,除了配置扩散结构外,通常用强吸声方法,因为它同时起到控制混响时间的作用。 报告厅吸声结构的配置和选择要根据它的容积标准(即装修要求)而定:在 100m3 左右的特小型会议室内(一般的圆桌会议) ,如果室内陈设有地毯、窗帘和沙发座,通常不需另作吸声处理,即可达到预计的混响时间值。在200m3 以上的报告厅,一般都应配置吸声料或结构。 吸声材料(或结构)的类别很多,形式也有多种多样。但从内装修的形式上可归纳为下述三类: 1暴露型:即吸声材料直接

5、配置在会议室内表面。如在墙体或吊顶的龙骨下设置矿棉吸声板、织物毯、玻璃棉板(有薄膜贴面)和钻孔声结构等。 2装饰型:即在吸声材料的表面作各种满足装修要求的饰面材料和结构,如在吸声泡沫塑料外蒙阻燃织物、锦缎、喇叭布或设置木条、金属管等。 3隐蔽型:在透声的屏障后配置各种吸声材料或结构。 上述几种形式的选用,要根据吸声和装修要求,投资,以用建筑师的爱好而定。 在大、中型报告厅内控制混响的难点是低频混响时间。由于厅内的观众、座椅、地毯、门窗帘幕和多数建筑材料,都在中、高频范围内显示其较好的吸声性能。因此,如不对低频作有效的吸声处理,势必造成低频混响过长而影响语言清晰度。目前,适合于报告厅用的低频吸声

6、结构有如下三类: 1薄板共振吸声结构:用胶合板(5-7mm 厚)作木护墙,离刚性墙面100-200mm 的结构是控制低频混响有效措施,同时,也有很好的装修效果,最适合于报告厅内使用。但需做防火处理。 2共振吸声器,即亥氏共振器,这类结构可将其共振频率设计在欲控制的范围内,会获得显著的效果。它的表面形式可以是穿孔板,也可做成共振吸声砌体。 3大空腔吸声结构,即在厚度较大的多孔性吸声材料后面设置符合控制低频所需的空腔。 在报告厅的控制中、高频混响时间,除了主人依靠听众本身和座椅的吸声外,应根据混响计算,确实在墙面配置强吸声材料,这对平行侧墙和凹弧形墙面来说,还可消除颤动回声和声聚焦等缺陷。作为墙面

7、控制中、高频的吸声材料,通常有玻璃棉、矿棉板,外设阻燃织物或壁毯,也可配置钻孔吸声结构(铝板或纤维板钻孔)或织物包阻燃泡沫塑料等构造。 报告厅讲台的后墙,也应作适当的吸声处理,以免后部反射声,引起讲台上传声器的声反馈;在放映电影时,则由于后墙反射声与扬声系统直射声的相位差,引起不利的声干扰。 报告厅的顶部,当厅内的声吸收是以控制混响时间达到设计值时,通常不作吸声处理。而作为反射面。 四、配合扩声系统设计、建筑专业应考虑的问题 报告厅的扩声系统设计是声学专业或广播部门的工作范围,但建筑师必须在初步设计时就应考虑有关的配合问题: 1确实声控室的面积和位置,以及声、光控制室之间的隔离问题; 2根据扬声器的尺寸和配置部位,预留足够的安装和调试的面积,并统一考虑装修处理; 3按同声传译系统的标准要求,确定所需的房间的数量、面积和部位,以及内装修的要求; 协调建声与扩声设计之间的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